惩罚犯错孩子后怎样善后?

合集下载

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这样做

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这样做

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这样做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常有家长抱怨自己不懂得教育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除了训斥,就是打骂,认为“不打不成才”,可是,孩子也没成为家长理想中的样子。

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

父母对孩子,真的是爱之深,恨之切,有时候也真的是毫无办法,这是个普遍的现象。

行业可以选择,可父母这个角色却没得选择,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课本和课堂可以研习,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心中满是焦虑。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总结错误、认识道理呢?首先,家长要明白,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要打击孩子,故意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都在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这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所在,既然目的明确,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就要先平复自己的情绪。

当家长有情绪的时候,你不是在教,而是在责骂。

然后往往是自己气急败坏,而孩子还是我行我素。

当然,控制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来控制,不然,“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才是最大的成功。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当孩子考试没有考好,或者犯了什么错误时,本身心情就十分沮丧,你又在耳边不停地唠叨,对孩子来说,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父母只有在控制住自己情绪的状态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耐心地倾听孩子犯错后的解释,才能有足够的理智去开导孩子。

以后,如果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忍住打骂,尝试从下面八个方面去与孩子沟通,相信家长们一定可以别有一番收获。

1.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发生什么事情了?”事情弄清楚前,先别着急给问题定性,更不要劈头盖脸一顿骂。

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他真的有错,也会因为有机会解释而比较甘心认错。

惩罚犯错孩子后怎样善后

惩罚犯错孩子后怎样善后

惩罚犯错孩子后怎样善后
1.安抚情绪在中小学家庭教育中,惩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错误的懊恼、对斥责的委屈、对气氛的害怕、对家长的恐惧……甚至延伸到对爸爸妈妈爱的疑心。

此时家长必须站在比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旦孩子知错表态,就要及时压下怒火,以宽大的胸怀安抚孩子,让他知道,惩罚是出于一颗爱他的心。

2.加深印象不服管教,反复再犯是家长常常头痛的问题,家教咨询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孩子如此“难教〞家长一方面要考虑孩子的心智开展程度,能否明理自制;另一方面要加深孩子印象,注意不是惩罚的印象,而是犯错后果的印象,罚在点上,才能管在面上。

3.帮助改正惩罚只是治标,改错才是治本,如果孩子犯错了,受罚了,抱歉了,结果却不知如何改正,那么再犯时家长不需反省吗正确的做法是像家长一样管,像老师一样教,让孩子明确知道日后如何防止重复错误。

4.监督检查孩子好奇心重,玩性大,自制力弱,自觉性差,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改正错误后需要家长反复的监督稳固,适时提醒、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都是家庭管教的好窍门,也是“监护人〞监督和保护的职责所在。

孩子犯错以后怎么办

孩子犯错以后怎么办

孩子犯错以后,你怎么办?孩子犯错总是在所难免,每当孩子闯下大大小小的祸,作为警醒或教训,家长都会对孩子采取一定的惩罚。

但惩罚仅仅是打和骂那么简单吗?怎样的教训才会起到理想效果?惩罚有些什么方式?惩罚的“度”在哪里?惩罚过后,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又该如何做好“善后”工作?7月,小姑带着儿子从北京来看女儿,她兴奋得大呼小叫,整天和弟弟疯着玩。

一天,他俩在家里蹦蹦跳跳,女儿竟然光着脚进卫生间上厕所后又返身跳到了床上,洁白的床单立即留下了两个黑糊糊的脚印。

我当时气坏了,真想打她两巴掌,又怕伤着她。

晚上十点多,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女儿却一直闹腾着要吃烤肉串。

我忙了一天又累又困,不可能连夜为她出门找烤肉串去。

可任凭我连哄带劝,孩子还是不肯罢休,最后就赖在地上撒野打起滚来。

我火了,拉过女儿就是重重的两巴掌。

惩罚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犯错的性质不同,家长的态度也必须有所调整,正是爸爸妈妈不同的方式和态度,造成了惩罚效果的成与败随堂笔记之惩罚的方式口头惩罚包括警告、说理、斥责、威胁、恐吓等,这是家长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其实,3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形成独立的思考及记忆能力,能听懂口头惩罚是在对犯错表示生气责怪;3岁以下的孩子则更多是从家长的语气、声调及神态中接收到“做错了”的信息。

物质惩罚包括赔偿、减免、剥夺孩子的直接利益或替代利益,如打碎了花瓶被罚没收玩具,偷吃了零食被罚周末没有麦当劳套餐等。

因为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切身利益,能让他体会到“犯错的代价”,但还需明确指正孩子如何避免再犯。

精神惩罚包括冷战、孤立、关禁闭、给脸色、宣扬错事等,通常家长在发怒时,都会施加精神惩罚。

3岁以上的孩子对精神惩罚较能理解,能从家长的脸色中度量出情绪和犯错程度。

但精神惩罚容易为孩子带来负面压力,伤害亲子关系且无法将惩罚与犯错直接挂钩,不利警醒。

身体惩罚体罚是中国家长对幼儿常用的方式,包括打揍,罚站、面壁等。

虽然家长们大多相信棍棒比说教更能让年幼的孩子牢记错误,但由于体罚总伴随着家长的情绪爆发,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委屈情绪,况且,“牢记错误”不是重点,“改正错误”才是目的。

打骂孩子后的补救方法

打骂孩子后的补救方法

打骂孩子后的补救方法
1. 道歉:先向孩子道歉,认真地向孩子解释自己打骂孩子的原因和错误之处,承认自己的错误。

2. 安抚孩子:孩子被打骂后会感到悲伤和不安,父母应该以安抚的态度来面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和关心。

3. 反思教育方式: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是否存在长期的教育误区,并寻找新的教育方式。

4. 建立良好的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开放、诚实的沟通。

5. 给孩子一个道歉的机会: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他们自己也会犯错,应该给孩子一个道歉的机会。

6. 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在听取孩子的观点后,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也有权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孩子犯错以后家长要怎么做呢

孩子犯错以后家长要怎么做呢

孩子犯错以后家长要怎么做呢孩子难免会做错事,可能成长本身就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犯错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是,在孩子犯小错之后爸爸妈妈的引导,这样才能不断在行为中校正,让孩子拥有端正的价值观。

小编今天为爸爸妈妈带来处理孩子犯错的五大法门,一起看看吧。

犯错的五大法门1.不推卸责任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可能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会一起犯错。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一味地护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

同时,也不要随意指责其他孩子的不良行为,爸爸妈妈要学会多沟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保持冷静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出现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首先要保持冷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想,也许孩子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家长需要在这种不良行为发生之后,给孩子耐心讲解刚刚发生了什么、他做了什么、他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等等,让孩子理解这其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3.不随意掺杂个人感情当错误本身涉及到其他孩子的时候,这就难免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难免掺杂个人情绪。

因此,重要的是要简单地阐述事实,冷静地告诉对方父母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加入自己评论的部分。

这样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和孩子的教育。

4.一对一谈话很多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难免大家会共同犯错,这时不要一味的护着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不一味的指责其他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能团结其他家长。

尽量表达大家都没做好的意思。

5.顺利解决修补一个尴尬谈话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称赞别的孩子的优点,这是一种恭维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跟其他爸爸妈妈说“比利很喜欢与约翰尼玩,所以约翰尼肯定也是很优秀的”这样的陈述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帮助缓解另一方的尴尬。

以上就是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爸爸妈妈要做的事情了,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够好好看看。

相关阅读: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地交流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怎样才能和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各位爸爸妈妈十分关注的问题。

班主任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Microsoft Word 文档

班主任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Microsoft Word 文档

班主任要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批评是一门艺术,学生犯错误后,批评方法得当,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批评学生是教育的手段,并非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习惯上总是爱听好话,恭维话。

而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后,感情上不免发怒、不平,甚至可能会产生诸如自卑、意识消沉、情绪低落等消极反应。

也往往会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等。

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机会较多,批评教育学生的机会也会更多。

作为班主任,要想办法消除这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使其产生积极作用,达到既定的目的。

除了批评要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时机、注意方式方法外,更要努力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所谓善后工作,就是在批评了学生后要细心观察接受批评教育后学生的表现,及时和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个别交换意见。

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请他谈谈挨了批评后的想法,和他一起找出之所以存在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议议这些缺点、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并一起寻求改进的办法、途径等。

对已改正缺点的学生要及时加以表扬与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对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要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思想教育新的切入点。

我们不能让学生因为受批评而反感教师,反感科目,反感学习,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盲目自卑,应该让他们清醒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不足。

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悲的是明知自己犯了错却不改正。

此外,班主任也要作一些冷静思考,当众批评是否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批评符不符合事实?有什么不对?等等。

如果班主任的批评确实与事实不相符,使学生蒙受了不白之冤,我们应该敢于认错,向学生当面表示真诚的歉意,来慰藉孩子的心灵,增进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树立老师值得信任的高尚形象。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终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

因此,我们在进行善后工作时,态度一定要诚恳、以理服人,在人格上平等相待,让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为他着想,关心着他的进步与成长。

孩子做错事后如何管教

孩子做错事后如何管教

孩子做错事后如何管教?1、先肯定孩子孩子对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当妈妈表现出生气的批评姿态时,会刺激孩子先树立起对立情绪,这时候妈妈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了。

所以妈妈先要让孩子知道,你不是来指责他,一句“我知道你是好孩子”或“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就能很好的消解孩子的抵触,如果孩子因为害怕被责罚而哭泣的时候,妈妈能用纸巾擦干他的眼泪,比咄咄逼人的责骂也更能抚慰孩子。

2、不必逢事都批评若是孩子犯的错误只是一些日常的小错误,比如作业没写完就跑去看电视了或是完成的作业质量不高就跑出去玩耍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只需给孩子树立规矩与惩罚,让孩子将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形成勇于担当的性格。

3、多用肯定式的批评法很多孩子虽犯了错,但错中还有很多闪光点的。

肯定式的批评法保护了孩子某些正当想法或做法,情绪不受破坏,更能接纳家长的教诲。

4、家长要和孩子谈心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示弱、学会感谢和道歉,表达足够的诚意。

家长要耐心和孩子谈自己的感受,并告诉孩子随便发脾气带来的坏影响,让他们知道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虚张声势地发脾气也不能掩盖事实的真相。

如果孩子们理解父母的意思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了事情,父母要对孩子表示感谢。

如果是父母的问题引起的孩子犯错还乱发脾气,那么此时父母要给孩子真诚地道歉。

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诚意,往往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

5、正面给孩子立规矩家长不能威逼利诱孩子,而是要正面给孩子立规矩。

这样孩子做事前就会在心里有自己初步的判断和潜在的规则意识的指导,很大程度上避免出了问题胡搅蛮缠的情况发生。

给孩子立规矩,用规矩说服孩子而不是用道理说服他们,一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只是不认可他们这么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改变了对他们的爱,这也是关键所在。

孩子做错事后家长的错误做法:1、冷处理被孩子气到不行,却又不想用“武力”解决时,冷处理是一类家长惯用的管教方式。

父母采取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孩子造成很严重心理影响:缺乏安全感、焦虑感攀升、孤独、敏感、缺爱。

学生犯错后……

学生犯错后……

学生犯错后……
首先,在处理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客观。

不要因为个人情感或因为学生
身上的过错而情绪化。

只要我们始终站在教育的高度,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学生他们的错误,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是错的,我们都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当我们的情绪平静时,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身为教育者我们能够思考出最好的方式来引导他们。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成长,我们应该让他们站在另一个人
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

帮助学生在发生类似事情时,多从某个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多来思考这些行为是否伤害了他人的感受,并且尽力去对误区作出改正。

这有助于学生树
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理解到自己的错误会对别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并学会为其行为负责。

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回应所犯下的过错,帮助他们理解到,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对自
己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回应并妥善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总之,当学生犯错时,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并耐心地引导
和教育学生。

通过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影响,让他们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去审
视自己的行为,并且让他们学会如何回应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进步与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惩罚犯错孩子后怎样善后?
1.安抚情绪
在中小学家庭教育中,惩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错误的懊恼、对斥责的委屈、对气氛的害怕、对家长的恐惧……甚至延伸到对爸爸妈妈爱的怀疑。

此时家长必须站在比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旦孩子知错表态,就要及时压下怒火,以宽大的胸怀安抚孩子,让他知道,惩罚是出于一颗爱他的心。

2.加深印象
不服管教,反复再犯是家长常常头痛的问题,家教咨询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孩子如此“难教”?家长一方面要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程度,能否明理自制;另一方面要加深孩子印象,注意不是惩罚的印象,而是犯错后果的印象,罚在点上,才能管在面上。

3.帮助改正
惩罚只是治标,改错才是治本,如果孩子犯错了,受罚了,道歉了,结果却不知如何改正,那么再犯时家长不需反省吗?正确的做法是像家长一样管,像老师一样教,让孩子明确知道日后如何避免重复错误。

4.监督检查
孩子好奇心重,玩性大,自制力弱,自觉性差,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改正错误后需要家长反复的监督巩固,适时提醒、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都是家庭管教的好窍门,也是“监护人”监督和爱护的职责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