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导学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专题6.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专题6.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知识网络.学习导读学习准备...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1982年,我国将.........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的.........和自然.........明显下降,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3.我国人口.......大,人口数量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4.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亿。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被大量消耗。

3.环境污染........等危机。

破疑解难...一、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关系....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其相互关系如下:.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

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二、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我国已在1982年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三、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随着全世界人口达到60亿,全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等。

..2.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人类生存资源同样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要自觉地控制人口数量,保持人口、经济、环境协调一致的发展。

经典例题...【例1】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林木纯林【解析】考察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8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重点)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原因类型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化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水资源短缺①人口多;②污染严重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酸雨化学燃料的燃烧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坏海洋污染①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②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等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2。

特点:全球性.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错误!探讨错误!:如今的天气预报中增加了紫外线指数,提醒人们出行是否需要预防紫外线。

这一现象主要与哪一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导致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臭氧层破坏。

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探讨错误!:思考温室效应与酸雨的共性有哪些呢?提示:(1)成因:植被减少,化石燃料大量燃烧,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

(2)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探讨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哪几项与环境污染有关?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光化学污染④潮汐⑤臭氧层空洞⑥酸雨⑦大脖子病提示:①、②、③、⑤、⑥。

必修三第六章_生态环境的保护_导学案

必修三第六章_生态环境的保护_导学案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一: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1、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_______________工作。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行列。

2、由于__________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请简述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学习目标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有限的。

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5、6、采取的措施(1)控制_________________(2)加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度。

请举例(四点):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习目标】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学习重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学习过程】1、2、特点:全球性。

3、影响:对生物圈得_______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______________。

4、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所拥有的_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__。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间接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第6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第6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案【课题】: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课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节聚焦】: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3、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自由学习】:1、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我国政府在1982年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________________。

4、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我国政府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合作探究】:1、目前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并且完成P118榜栏思考题。

2、资料收集与分析,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有哪些影响?3、怎样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影响?结合我国采取的措施加以说明。

【规律总结】: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年龄结构轻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1、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我国人口与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对水资源的压力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对森林资源的压力环境污染加剧等法律等形式控制人口增长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和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典题讨论】:1、我国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前期人口生育正处于高峰期顶峰,做出这个预测的依据是()A、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B、出生率与死亡率比例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种群密度和性别比例2、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高中生物 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点击】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重点和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自主探究】【例题精析】〖例1〗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过程来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原则。

如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应是采伐量小于或等于森林的生长量,至少要做到砍多少种多少,不能光砍不种;在农业生产中,从土壤中收走多少矿质元素就必须补充多少矿质元素,否则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人工鱼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高密度养鱼时生产者的能量肯定会少于消费者的能量,但可以人工补充能量来维持(如投放食物等)。

在农田中,农作物对氮肥的需要量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中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必须施用大量的无机氮肥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这与可持续发展是不矛盾的。

答案:C〖例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①基因②细胞③组织④物种⑤生态系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应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

答案:D【知识链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环境具有全球性,主要原因是因为物质循环的全球性。

(1)温室效应①温室气体:CO2、CH4、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其中CO2是主要气体,约占60%左右。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导学案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导学案

第6章生态环境的爱护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爱护生物的多样性3、理解可持续进展是人类的必定选择自学导引: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 2. 3. 4.5. 6. 7.生物多样性等二、爱护生物多样性爱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全部的、和,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们说的爱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1. 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 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整功能3. 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自然爱护区)就地爱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爱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爱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爱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

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爱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爱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爱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爱护迁地爱护就是通过人工的方法,将要爱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连续,而且不断扩大。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

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

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担当着爱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爱护离体爱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三、可持续进展——人类的必定选择可持续进展:“在不牺牲状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社会的长久而协调的进展。

典型例题例1(2003年江苏卷)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毁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力量解析这是由于寒带地区分解者较少,分解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有机物的数量格外有限,同时,残枝落叶等有机物所积累给害虫供应了藏身之处,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不仅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而且可以削减虫害的发生,对森林有很好的爱护作用。

新课标生物必修3学案设计: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1

新课标生物必修3学案设计: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1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和前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相关问题,运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

3.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根据图片,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拥挤人群中的你有何感受?(2)造成人口拥挤的原因是什么?(3)目前我国人口是否过多?(4)人口过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探究新知探究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合作探究1]结合图片思考、讨论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并预测发展趋势(图示如下)。

探究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合作探究2]介绍、展示课前调查收集到的资料,说明人口增长对我国的影响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究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合作探究3]当地政府为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优化训练1.据统计表明,进入21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动物病毒C.天敌过多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2.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C.人类生活的改善D.人为破坏的结果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4.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②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⑤推进生态农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我国黄土高原,过去有肥沃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现在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A.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B.水旱灾害频繁发生C.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D.掠夺式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措施的有()A.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B.建立自然保护区C.封山、封岛、禁止开发利用D.全部集中起来,人工种植、看护7.(多选)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A.水土流失加剧B.土地沙漠化C.降雨量减少D.空气污染严重8.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荣获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辽宁省本溪市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本溪市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本溪市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目标: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学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第2课时:一、自主学习: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指。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

(2)间接价值: (也叫,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3)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和等实用意义,以及有、和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以及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易地(迁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在进行专门保护。

例如,、以及等,这是为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3、建立、等,利用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等,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4、近些年来,我国科学家还利用、和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的关系2、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开发利用,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的情况下,满足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1、“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其中的“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涵义2、观察图6—6,举出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与点拨】【预习完成】1、,“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年,我国将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我国颁布了《》,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我国的人口和已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水平的国家行列。

2、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呈型。

3、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人将在较长时期内。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亿以内;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和的协调发展。

4、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的资源、资源、资源以及能源等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5、我国在控制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和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防治;监控、治理;加强和,以及推进等。

【练习巩固】1、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2.图28—7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

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3、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环查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4、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B、人口死亡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人口数目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死亡率和生物种群死亡率的因素有较大区别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6.下面哪一项可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指标A.有环境保护区 B.工厂“三废”的处置C.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 D.人均占有多少平方米的绿地7、今年我国的沙尘暴天气特别多,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的人民深受其害,你认为造成这种气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A.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降雨量减少所致。

控制CO2的排放量,控制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可以延长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可以达到控制沙尘暴天气的形成B.在内蒙古草原上,由于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所致。

应保护好草原植被,营造草场基本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等措施,可有效在防止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形成C.受西伯利亚高压气流的影响,形成大风天气有关。

对这种现象目前只能预报不能防止D.是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雨量大大减少导致草场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有关。

改善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人工降雨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8、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还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地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漠化。

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9、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②水产养殖业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③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度放牧④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草)”的措施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习目标】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学习重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自主学习与点拨】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和等。

2、生物圈内所有的,它们所拥有的全部以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也叫功能);三是对人类有、和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和等意义的价值。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显大于它的价值。

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是:生态系统的面积最大;生态系统的全球价值最大;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最大;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相对最小。

【练习巩固】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A.研究价值 B.药用价值C.美学价值 D.生态功能价值2.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苍蝇能够垂直起落和急速转变方向,这是由于苍蝇的后翅演化成一对哑铃形的平衡棒。

科学家根据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成了新型导航仪。

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A.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D. 生态价值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5、新千年伊始,我国沙尘暴频发,下列针对西部地区的治理的措施中,哪项是不可取的()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禁止矿产资源开发C.科学利用水资源 D、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6、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成,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B.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7、下列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的是:()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D.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8、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C.一个原材料 D.一笔财源9、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A.原料 B.场所 C.条件 D.基因库10.2002年底,我国农业部发出通知,禁止引进被称为“食人鱼”的肉食性锯脂鲤,因为我国南方地区有该鱼类适宜的生活条件。

禁止引进“食人鱼”有利于:()A.维护公众的饮食安全 B.维护原有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C.杜绝鱼类的竞争,利于新物种 D.不同地区之间鱼类的基因交流11.我国虎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虎处的营养级较高C. 环境污染造成虎的出生率下降D.虎被乱捕乱杀且生活的森林减少12、野生生物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A.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B.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13、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c.人类生活的改善 D.人为破坏的结果14.(多选)有人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阻塞航道,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

其原因可能是:()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繁殖率高 D.营养丰富15.(多选)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它包括:()A.森林的超量砍伐 B. 开垦草原C. 围湖造田D. 有计划的放牧16.阅读下列三个事例: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3年仅为8.5%了,并且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项,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

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导致和多样性的减少。

(3)事例三说明:由于入侵或引种到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课堂小结反思】【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