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屏蔽技术在 EMC 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EMC与布线综合解决方案

EMC与布线综合解决方案

EMC与布线综合解决方案首先,EMC是确保电子设备在特定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

电子设备会通过电磁波进行通信和能量传输,而周围的电磁环境中可能存在其他设备或干扰源,这些干扰源的电磁波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并影响其正常工作。

因此,EMC解决方案的目标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和布线,以减小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降低设备对外部干扰的敏感性。

对于EMC来说,布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布线是将各种设备和组件连接在一起的物理层,通过电缆、线缆和导线等连接器件传递信号和能量。

布线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信号的传输效果和干扰的容忍程度。

布线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用合适的电缆和连接器。

电缆的材料、阻抗和屏蔽效果都会对信号的传输和EMC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布线时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并确保其质量过关。

此外,连接器的质量和阻抗匹配也是EMC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二,合理设计布线的走向和排布。

布线的走向和排布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果和干扰的容忍程度。

在进行布线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信号线与干扰源线相交,采用较短的走向和合理的布线扇区,减小信号线之间和信号线与地线之间的串扰和互扰。

第三,加强布线的屏蔽和接地。

信号线的屏蔽和接地是EMC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在布线设计中,应当合理使用屏蔽材料,如金属屏蔽层和屏蔽套餐,对敏感信号线进行屏蔽。

同时,对布线中的设备和组件进行良好的接地,可有效减小地回线和信号线之间的电磁干扰。

第四,进行EMC测试和调试。

EMC测试和调试是确保布线综合解决方案有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进行EMC测试,可以评估布线方案的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

同时,还可通过频谱分析和干扰源定位等手段,对布线中的干扰源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EMC的效果。

综上所述,EMC与布线综合解决方案密切相关,布线是EMC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布线综合解决方案中,应当注重电缆和连接器的选择、布线走向和排布的设计、屏蔽和接地的加强以及EMC测试和调试的进行。

FEKO应用8-线缆束EMC仿真

FEKO应用8-线缆束EMC仿真

FEKO应用8:EMC系列内容:线缆束的辐射与抗干扰一、模型描述1.1模型描述:图1:线缆与环境-全模型示意图,包括线缆截面形式1.2计算方法描述:采用矩量法-MoM+MTL1.3 线缆规格:采用两根单线组成的带屏蔽层的线束线束规格:半径:0.5 mm导体材料:σ = 4x106 S/m线间距:2 mm线束介质层半径:2.25 mm屏蔽层材料:σ =1x105 S/m屏蔽成厚度:0.25 mm绝缘层材料采用PET1.4 线缆外围电路连接R=75 ohmC=10 pFL=10 nH屏蔽层与地之间的阻抗R=1000 ohm图2:外围电路连接起始端(左)、终止端(右)1.5计算参数:线缆的辐射-Radiation线缆的抗干扰-Irradiation二、主要流程:启动CadFEKO,打开自带的工程(在…/Base/文件夹中)一个工程:Shielded_Two_Wire_Bench_Base.cfx,在该工程中,已经定义了各种参量。

在以下的各个操作过程中,可以即时保存做过的任何修正。

2.1:读入载体网格模型点击“Home” 菜单(或左上角的主菜单)中的“Import->mesh”,弹出“Import mesh”对话框:在“Advanced”标签,修正Scale factor to metres的值为0.01,其他参数采用默认在“File and format”标签,点击Browse按钮,找到自带的网格文件“Bench.nas”,直接读入;点击功能键“F5”适中显示模型,把新导入的网格模型更名为“Bench”;图3:导入载体的网格模型把网格模型转成几何模型:在左侧树型浏览器中,展开“Model->Geometry”节点,选中“Bench”模型,点击鼠标右键,选择“Use model mesh”;图4:载体的几何模型读入线缆走线文件:点击“Cables”菜单,点击左侧的“Cable path”按钮,弹出“Create cable patch”对话框:点击“Import points”按钮,读入“..\Include\Cable_path.txt”,Delimiter修改为’Tab’,图5:读入线缆走线坐标文件线缆读入之后显示如下:图6:读入线缆走线之后的显示网格剖分规则设置:点击“Mesh->Polyline refinement”,弹出“Add polyline refinement”对话框:点击“Import points”按钮,读入“../Include/Cable_Path.txt”;Radius:tL1Mesh Size:tL1点击“Create”按钮图7:定义剖分规则把工程文件另存为“shielded_two_wire”。

EMC结构的屏蔽设计及材料的应用

EMC结构的屏蔽设计及材料的应用
利用高磁导率材料做成屏蔽体,为磁力线提供低阻抗通路
磁屏蔽不只是靠切断耦合,而且还靠分流—磁旁路 来实现屏蔽,因磁力线是闭合的.
屏蔽材料的选择
材料
r
银 屏蔽白 1
铜铜G 金 铝 工业纯铁
1 1 1 50--1000
冷轧钢
180
不锈钢
500
r
1.05
1
0.7
0.61
0.17
0.17
0.02
1
4%硅钢
USB2.0 接口
10/100/1000 Mbps 以太网接口
电源风扇
交流电源接口
扩展插槽: 4x PCI 2x PCI-Express x1 1x PCI-Express x16
PCI-Express x16 双头显卡: 用于 2x VGA 或 2x DVI的接口 (可选)
PS/2 鼠标接口 PS/2 键盘接口 串行接口 1 (COM1)
带橡胶的螺旋管
斯派尔螺旋管 实心橡胶
斯派尔螺旋管
发泡橡胶
背胶
螺旋管衬垫与实心橡胶或民泡橡胶组合成便于安装并有一定环境密封作 用的屏蔽条
螺旋管衬垫与密封橡胶构成具有气体密封作用多重密封条螺旋管衬垫与 铝板构成专门用于屏蔽柜门的衬垫
螺旋管的优/缺点
由铍铜或不锈钢带才卷成的螺旋管,屏蔽 效能高,(所有电磁密封衬垫中屏蔽 效能最高的)
主要优点/缺点:价格低过理压缩时不易 损坏,柔软、具有一定的环境密封作 用/频繁摩擦会损坏导电表层。
应用场合
编织丝网导电衬垫实物1
编织丝网导电衬垫实物2
编织丝网导电衬垫外型结构
应用场合
编织丝网导电衬垫安装方法
编织丝网导电衬垫优/缺点
金属丝网衬垫,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电磁密封材料, 从结构上分,有全金属丝\空心和橡胶芯等三 种,常用的金属丝材料为:蒙尔合金,铍铜,镀 锡钢丝等,其屏蔽性能为,低频时的屏蔽能较 高,高频时屏蔽效能较代.一般用在1GHZ以 下的场合.

屏蔽电缆_精品文档

屏蔽电缆_精品文档

屏蔽电缆屏蔽电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的电缆类型,它具有屏蔽层来保护内部电信号免受干扰和电磁辐射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屏蔽电缆的原理、结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势。

一、屏蔽电缆的原理屏蔽电缆的原理是通过在电缆的外部添加一层屏蔽层来避免电磁辐射和外界干扰对内部电信号的影响。

这种屏蔽层可以是金属丝织物、铝箔或金属管等材料制成。

屏蔽层通过吸收、反射或散射的方式将电磁辐射和干扰信号隔离在电缆外部,从而保证内部电信号的稳定传输。

二、屏蔽电缆的结构通常,屏蔽电缆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内部导体:负责电信号的传输,可以是铜线、铝线或其他合适的材料。

2. 绝缘层:将内部导体与屏蔽层隔离,通常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绝缘材料。

3. 屏蔽层:包裹在绝缘层外部,具有屏蔽和隔离的作用,常见的材料有铝箔、铜网或铜管。

4. 外护套:用于保护电缆内部结构和材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常见的材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三、屏蔽电缆的主要应用领域1. 通信系统:屏蔽电缆广泛应用于网络、电话、广播电视等通信系统中,能够有效降低信号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2. 电子设备:屏蔽电缆被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内部各个部件和外部接口,例如计算机、显示器、音视频设备等,以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并防止干扰。

3. 工业控制系统:屏蔽电缆能够在工业环境中提供可靠的信号传输,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对控制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医疗设备:屏蔽电缆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例如心电图机、超声仪器等,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可靠性。

四、屏蔽电缆的优势1. 降低电磁辐射:屏蔽电缆通过屏蔽层能够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减少对周围电子设备和人体的影响。

2. 防止干扰:屏蔽电缆能够阻止外界干扰信号进入电缆内部,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提高抗干扰能力:屏蔽电缆内部的屏蔽层能够有效隔离外界干扰信号,提高电缆对干扰的抗性。

4. 增强信号传输质量:屏蔽电缆能够减少信号损失和衰减,提高传输质量和速率。

EMC整改对策实例

EMC整改对策实例

EMC整改对策实例EMC问题整改对策实例:1.完善设计阶段的EMC考虑: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EMC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电磁辐射和提高抗干扰能力:(1)合理布局:合理布置线路和电磁元件,将不同频率、功率的电路和元件分开,避免相互干扰;(2)优化接地:合理设计接地方案,减少接地回路的阻抗,降低共模电流和电压;(3)屏蔽设计:采用合适的屏蔽措施,如屏蔽罩、屏蔽屏、屏蔽壳等,避免电磁波的辐射和入侵;(4)EMC滤波器:在输入和输出端口使用合适的滤波器,抑制高频干扰和共模电流;(5)散热设计:合理设计散热系统,降低温升,减少电磁辐射。

2.加强制造过程的EMC控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EMC方面的控制,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1)严格执行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EMC相关的制造规范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要求;(2)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流程,对产品进行EMC性能的全面测试和验证;(3)防静电措施:加强防静电措施,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和干扰;(4)物料管理:严格管理物料采购和入库,确保物料的质量和电磁兼容性;(5)培训教育:对制造人员进行EMC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意识。

3.强化测试验证环节:在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EMC性能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1)EMC测试设备:建立适当的EMC测试设备和实验室,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2)EMC测试方法:使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进行测试,如辐射测试、传导测试等;(3)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4)测试记录:建立完善的测试记录和档案,追溯产品的EMC性能和改进历程;(5)持续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设计和整改措施,提高产品的EMC性能。

4.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管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供应商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EMC能力,选择合适的供应商;(2)技术交流:与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EMC问题和提高性能;(3)供应链管理: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监控和管理供应商的质量和EMC能力;(4)供应商培训:对供应商进行EMC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认识;(5)合作改进:与供应商共同改进和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整体EMC性能。

emc研究案例

emc研究案例

emc研究案例EMC(电磁兼容性)研究案例:1. EMC设计优化案例:某家电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型家用电器,但在进行EMC测试时发现其辐射干扰严重超标。

经过研究,发现是电路布局不合理导致的,通过优化电路布局和添加滤波器,成功降低了辐射干扰,使产品符合EMC标准。

2. EMC故障排查案例:某铁路信号系统出现频繁的通信故障,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信号线路与高压输电线路相近,导致电磁干扰引起的。

通过重新布线、增加屏蔽措施等方法,成功解决了通信故障问题。

3. EMC电容选择案例:某汽车电子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电容失效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是电容选择不当导致的。

通过更换适合高温环境的电容,解决了电容失效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4. EMC电磁兼容设计指导案例:某航空电子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是设备的电磁屏蔽设计不足导致的。

通过改进屏蔽结构和增加屏蔽材料,成功降低了电磁干扰,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5. EMC电源线抗干扰设计案例:某工业控制设备在电源线上遭受到严重的电磁干扰,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经过研究发现是电源线抗干扰设计不足导致的。

通过增加滤波器和改进接地措施,成功降低了电磁干扰,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6. EMC防护设计案例:某军事通讯设备在电磁环境中遭受到严重的辐射干扰,导致通讯信号质量下降。

经过研究发现是设备的外壳屏蔽不足导致的。

通过增加金属屏蔽罩和优化接地结构,成功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通讯信号的稳定性。

7. EMC辐射源定位案例:某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无线电干扰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是附近的无线电发射台产生的辐射干扰。

通过使用EMC测试仪器定位辐射源,并采取屏蔽措施,成功解决了干扰问题,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工作。

8. EMC标准研究案例:某电子产品公司开发的一款新型消费电子产品需要符合EMC标准,但在进行测试时发现不符合要求。

经过研究发现是产品的辐射和抗干扰能力需要改进。

第六部分电缆的EMC设计

第六部分电缆的EMC设计

设计内容: • 滤波器的形式(线路板安装或面板安装) • 电容的容量 • 电路的形式
杨继深 2004年5月
16
电话
非屏蔽机箱怎样处理
控制差模辐射
控制差模辐射
电源滤波器
杨继深 2004年5月 电话
金属板
线路板信号 地接机壳
电缆下铺设铜皮
17
辐射发射超标时常见的错误
将全部注意力放在: • 屏蔽机箱、机柜是否接地良好 • 屏蔽机箱、机柜上是否有孔洞、缝隙 • 忽略电源线和信号电缆的问题
杨继深 2004年5月
57
电话
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的干扰
VL
t
20 - 200 Vdc 电源回路中的电流(电压)
对应的EMC实验:EFT
I0 Vdc
C
VL
杨继深 2004年5月 电话
t
特点:脉冲串
58
两种触点击穿导通机理
气 隙 上 的 电 压
320V
击穿电压
维持电压
阳极(+) 电子流
0.08mm
接触点距离
杨继深 2004年5月 电话
fCO
46
低通滤波器抑制脉冲的效果
低通滤波器
杨继深 2004年5月
47
电话
CS106对滤波器的要求
因为:VOUT / VIN = 2 fco = 3.54 fco
若: fCO = 0.01 则:VOUT / VIN 0.04
400V 16V 200V 8V 100V 4V
输入脉冲频谱
A
2VIPd
输出脉冲频谱
+
f IL
滤波器特性
f
f 杨继深 2C0O04年5月

电磁兼容(EMC):最强学习笔记之屏蔽设计

电磁兼容(EMC):最强学习笔记之屏蔽设计

电磁兼容(EMC):最强学习笔记之屏蔽设计屏蔽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技术。

电磁屏蔽的⽅法就是以⾦属或者磁性材料来隔离电磁⼲扰由⼀个区域向另⼀个区域感应或辐射传播。

⼀般分为两种类型:⼀种是静电屏蔽,主要是防⽌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

另⼀种是⽤于防⽌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交变电磁场的影响。

对电磁波产⽣衰减作⽤就是电磁屏蔽,电磁屏蔽作⽤的⼤⼩⽤屏蔽效能度量,⽤SE表⽰。

SE=20lg(E1/E2)dB或SE=20lg(H1/H2)dB其中,E1和H1为屏蔽前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E2和H2为屏蔽后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包含吸收损耗A、反射损耗R、多次反射损耗B三部分,即SE=20lgA+20lgR dB(⼀般多次反射损耗忽略不计),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考虑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

吸收损耗估算公式为:其中,t为屏蔽体厚度,f⼊射波频率,µr:相对磁导率,σr:相对电导率。

吸收损耗与屏蔽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厚度、⼯作频率成正⽐,但是实际中材料的电导率和磁导率不能兼顾,例如铜的导电性很好,但导磁性很差,因为属于反磁物质。

铁属于铁磁物质,导磁性很好,但导电性较差。

所以要⽤哪种材料,需要根据屏蔽设计主要依赖反射损耗还是吸收损耗来侧重导电性还是导磁性。

反射损耗估算公式为:其中,Z0:⾃由空间波阻抗;Zs:屏蔽体波阻抗,µr:相对磁导率,σr:相对电导率,。

反射损耗除了和电导率、磁导率有关,还和波阻抗(E/H)有关,这是决定屏蔽效能很关键的参数,原因是在近场波阻抗并不是⼀个定值(参考下图波阻抗曲线图)。

远场:d>2/גπ,电磁波称为平⾯波,波阻抗是恒定的377Ω;近场:d<2/גπ,波阻抗是由辐射源特性和频率决定的。

我们在PCB上⾯评估屏蔽效能时,⼤部分情况是⾯临的近场,因为按照辐射测试频率范围30MHz-1GHz来看,1GHz的远近场分界为0.04⽶(2/גπ),在PCB上⾯基本都是⼩于4cm⾼的屏蔽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 蔽 层 上 的 电流 会 产 生 一 定 的 磁 场 ,并 且 以孔
例 的应 用中,就是在设备端和屏蔽 电缆连接 的
位置尽量 增大屏蔽层的覆盖面积,是屏蔽层可 以全方位 的搭接在插头上,最大限度 的降低接 触 电阻。并且国外的应用实例也证实 ,只要将
】 。但 是,在 电磁兼容性原理 指导下,是可 用 一定措施来控制 电磁干扰 的,而屏蔽技 e 是 其 中 的 常 用 措 施 。一 般 情 况 下 , 干 扰 能 i 过电场 、 磁场或 者电磁 场耦合到 电子设备 。 【 相 应的屏蔽技术可 以分为 电场屏 蔽、磁 场 i 和 电 磁 场 屏 蔽 等 三 种 技 术 。 由 于 电 缆 在 工 E 用 中出现 了不少 电磁辐射方 面的问题,因 : 文 主要会运用到 电缆屏蔽 中的电磁 场屏蔽 : ,以下将 具体 分析。
Zd =4 o /  ̄ d 2 n N・ 1 / c o s 0
首 先 在 上 述 理 论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因 为 屏 蔽 电缆 两 端 的 不 当连 接 造 成 共 模 电压 ,并 且 引 起 对 称 振 子 形 式 的 天 线 辐 射 结 果 ,因 此 辐 射 的
主要来源 不是差模辐 射。在理论 只要将 L1降
况下才有实 际意义 。
3电缆屏蔽技术 中的传输 阻抗
目前, 电缆 在工 程应 用 中 出现 了不少 电 ; 射 方面 的问题 ,影响 了其功 能的稳定性 。 : 本 文以此问题作为论述方 向,首 先分析 电 蔽 技 术的 屏蔽 效 能和传 输 阻抗 ,并结 合 a 效应产生机制来寻求相应 的解 决方案, l 使系统功 能指标与 GJ B1 5 1 A. 9 7的 R E1 0 2 『 要求相符合 。
示 ,而 I 则 是 用 来 表 示 芯 线 上 的 电流 。在 I 础 上 我 们 可 以得 出公 式 : S E = 2 0 1 o g ( 2 R o / Z 。 ・ 1 )
屏蔽层多拧些小辫端来连接插头就可 以明显 降 隙的方式 与电缆 芯线互相感应,导致屏蔽层上 低辐射 的水平 。所 以 3 6 0度屏蔽是 目前来说 比 的 电流发生趋肤 效应的变化,也就是屏蔽层表 较 完 善 可 行 的 方 式 。 面会 聚集 高频率 的电流,而且编织束之间 的感 6 结论 应 电流 会 呈 现 出不 均 匀 的分 布 状 态 。 因 此 可 以发 现 ,很 难 用 公 式 来 准 确 表 达 通 过 本 次 分 析 研 究 , 我 们 认 识 到 屏 蔽 电 多 芯 编 制 屏 蔽 电缆 在 高 频 率 传 输 下 的 阻 抗 。不 缆的屏蔽效能通常会对系统 电磁辐射发射起 到 过根据能量传播 的有关理论,虽然一部分能量 关键性作用 ,所 以依据本文对不 同电流频率段 会 由于在 电阻的扩散 而被 消耗掉 ,但是还有 不 传 输阻抗 的试验研 究,发现在系 统 E MC设计 少 的能量 能够以电磁场的形式传输到 空间中, 中要充分考虑用来连接系统 的屏蔽 电缆存在 问 或者和 芯线 上的 电流相耦合。那么也可 以用 下 题 尤其是要选择合适的屏蔽 电缆两端连接方 面这个公式来综合表达传 输抗 阻: 式,减轻其对 电磁场发射辐射 的影响 。并且积 极应用 3 6 0 度 屏蔽的方式来防止 P i g t a i l 效应 的 发生,通过 以上方法 的运用 ,力争在 实际工程 设计中取得更高 的效果 。
有效抑制 。
根据 国内外关 于 电缆 屏蔽 中传 输 阻抗 的 试验方法 , 本文依据屏蔽层上流经 电流 的分析 , 5 理 论 分析 及解 决措 施 阐 明不 同频率段 电缆传 输阻抗的特性 。当 电流
频率 为不超过 1 0 0 k Hz下 的低 频 段 时 , 可 以认 为传输 阻抗 z 和 屏 蔽 层 上 的 直流 电 阻 相 近 似。
刁 o
v h 。 = VZ ( 1 1 ) / z ( 1 I ) c o s h + Z l s i n h 并 根 据 天 线 理 论 , 认 为 平 面 上 垂 直 放 置 图1 :该 舰 艇 电 缆 两 端 连接 示 意 图
键词 】电缆屏 蔽技 术 E M c设计 应用 实例
E l e c t r o n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电子技术
电缆屏蔽技术 在 E MC设 计中的应用实例
文/ 邱伟峰 马文强
在 对本 次 试验 进行 理论 分析 后,认 为 由 “ p i g t a i l ”造成 的屏蔽 电缆性 能问题可 以被称 为 “ p i a i 1 ” 效 应 。 并 依 据 传 输 线 理 论 , 我 们 假 设 AD 之 间 的 电压 是 v, 并 且 v 有 可 能 是 内 部信 号 源 或 者 屏 蔽 层 与 电缆 芯 线 间 的噪 声 来 源 ,那 么 BC之 间 的 电压 可 以 下 技术中的屏蔽效能
本文在对 多芯编 织屏蔽 电缆效能分 析上 , Z t ≈R t + j wM l 2 } 蔽电缆 内芯线与外部磁场 的耦合度作为研 因 此 我 们 可 以 得 出 有 关 结 论 , 那 就 是 高 r 向。在屏蔽 电缆屏蔽性质 的描述上 ,一般 频 率段的传输抗阻主要受孑 L 隙作用 的影响,所 j 芯线上 电流与屏蔽层上 电流 的比值表示 : 以一般可 以通过缩小孔隙尺寸 ,达到增大屏 蔽 S E = 2 0 1 o g ( I J I ) 在 这 个 公 式 中 :屏 蔽 层 上 的感 应 电流 用 I 层金 属的覆盖面 积并降低传输阻抗的 目的 。
低 到 0就 可 以有 效抑 制 P i g t a i 1 效 应 ,在 实 际 案
旱 蔽 技 术 的 分 类
目前 ,电子 技术 的大 量 应用 会产 生诸 多
: 的 电磁 干 扰 , 而 且 这 些 干 扰 是 不 能 完 全 消
通 过这 个公 式可 以表 明,屏蔽 层上 的 电 流在低频率 段时会顺着编织带的方 向运动 ,这 个时候屏 蔽层 导线上的阻抗是 电流能量消耗 的 主要 因素 ,所 以低 频率段的传输抗阻也被指为 扩散 阻抗 。当电流频率不断升高的时候 ,电缆
屏蔽电缆设备,可 以将平面简化为面积无线大 的导体平 面,那么该平面的镜像就会和屏蔽导 线 之 间 形 成 振 子 天 线 辐 射 。 在 此 基 础 上 , 当 p i g t a i l 的 长度 固 定为 0时,并 且 Vc = 0 ,进 而 共模 电流 I c也变为 0 ,那么辐射发射就会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