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7篇)

读书笔记(7篇)读书笔记篇一暑假来临,我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不像在读一本名着,而是在和一个朋友聊天,想必这就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于是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
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但不缺乏经典,一开始读,好几遍都看不懂,后来经过慢慢品味,才读透这本书。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
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说起《狗、猫、鼠》是我在这本书最感兴趣的文章了。
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
文中的鲁迅可是把他仇猫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说实在的我也挺讨厌猫的,也是因为它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我最爱的红烧鱼。
不过,如果当时的我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的话,就能和鲁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题目就叫做《我?猫?老鼠》。
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老鼠,但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其实有只“隐鼠”也不错啊!可当我看到阿长踩死“隐鼠”的那一段时,感觉真有点气愤,同时也为鲁迅失去“隐鼠”而感到惋惜。
更感觉阿长真坏,不仅踩死了可爱的“隐鼠”,还把罪祸强加在了猫的身上,使鲁迅错怪了猫。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
读书笔记(5篇)

读书笔记(5篇)个人读书笔记篇一看草地,看花园,看树,看篱笆,看树叶,看杨柳,看地里的马铃薯。
达特姆尔高原,有紫色,绿色,黄色的山。
看田埂的土地高低起伏,被划分成一个个方块,周边的树篱高高低低。
看深深浅浅的绿,深得像黑色天鹅绒,浅的几乎成了黄色。
看阳光的亮点,看苍白的不知名的小花。
看一切以前坐在汽车里飞驰过从来没有注意到过的景象。
转过山,涉过水,一直顺着马路走,看散落在树丛上的乌鸦扑腾翅膀,看灌木丛中倏忽冲出的年幼小鹿,看路旁房屋门后的狗,看排水沟旁边的一只毛茸茸的獾,路旁边的樱桃树站在厚厚一裙花云里,一阵风吹过散下一地五彩的糖果纸。
离开金斯布里奇,夜晚端一杯柠檬水,到外面屋檐下和那些抽烟的人一起多余。
这一季开的最早的勿忘我在月光下的水洼里闪闪发亮。
阳光渗过厚厚的枝叶,新发的叶子在风中起伏,乍一看去像极了银箔。
到了布莱福斯贝克,屋顶都变成了茅草,外墙也不再是打火石的颜色,而是转为暖暖的红色调。
树枝被沉沉的绣线菊压低,飞燕草的新芽破土而出。
哈罗德对着手中的辞典,认出了老人须,铁角荷叶蕨,朝颜剪秋罗,罗伯特氏老鹳草,白星海芋。
他捧着辞典又走了两英里半,天空是冷冷的钴蓝色,太阳还未升起,雾气还微微闪着白光。
到目前为止,顺着A396国道走到提伯顿的三英里半是最艰难的。
路边几乎没有躲避来往汽车的余地,虽然越过刚刚修剪过的灌木可以看到埃克斯河面闪烁的银光,但他宁愿自己没有看见那些四棱八叶的枝叶。
暴风雨突然停顿,东边的云层撕开一道裂缝,一道矮矮的,闪亮的银光破云而出。
哈罗德停下来看着那块巨大的灰云一点一点裂开,呈现出全新的蓝色,明亮的琥珀色,还有蜜桃色,绿色,深红色,渐渐云层透出了一种暗暗的粉色,放佛被那些鲜活的色彩穿透了,融合在一起,他动弹不得,急切想要亲眼看见每一点改变:地上的光是金色的,连他身上的皮肤也因此暖起来;脚下的土地咯吱作响,放佛在耳语什么;空气闻起来是绿色的,充满了新生;软软的水汽升腾而起。
第二十五天,一层层厚厚的乌云灰压压盖住天地,一场又一场豪雨几乎要将所有东西的颜色轮廓都打掉。
读书笔记(精选10篇)

读书笔记(精选10篇)读书的笔记篇一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通过《猎人笔记》向世人展示了19世纪的俄罗斯,倾吐了他的心声屠格涅夫出生于奥廖尔县的一个旧式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骠骑兵上校,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凶残暴戾的大地主。
他从小目睹了地主阶级的专横残忍和农民阶级的悲惨处境,很早对农奴制产生了无限的憎恶。
上大学后,在进步思想和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熏陶和影响下,他决心要与农奴制斗争到底发出了“农奴也是人,而且是富有聪明才智的人”的呼声,这在当时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仍坚持着已经与世界脱轨的农奴制,但是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农奴制与整个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环境下《猎人笔记》应运而生,作者以笔代刀,用自己的力量同农奴制做斗争,正如进步舆论称赞它是射向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灾难——农奴制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猎人笔记》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达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
《猎人笔记》在,以一个猎人的行踪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农奴、城镇医生、磨房主妇、农家孩子、贵族知识分子等众多的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别林斯基评价《猎人笔记》“从一个前人不所拥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这本书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贯穿全文的忧郁感,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
为我们展示了俄罗斯史诗般的历史。
我们在了解俄罗斯历史,作者心声的同时,仿佛也能听见19世纪俄罗斯土地上的呐喊,看见那一束在白桦林间被少女丢弃的矢车菊。
读书笔记篇二《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
“要是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不在乎。
”劳动中要是没有,又怎么会有甜呢?世间没有不劳动就获得的快乐,也没有可以不吃苦的劳动。
老舍爷爷的经历不正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多得些知识并不是坏事。
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范文1《论语》这本书悄然走进了我的生活,它告诉我许多名言,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感悟。
通过诵读《论语》,我悟出一个字——学。
那么学什么呢?《论语》教导我首先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了又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就像我吧,到了星期天就像解压的弹簧一样——松了,不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就是看动画片、连续剧,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
可是作业还躺在书包里睡觉呢?偶尔在妈妈的提醒督促下,我会挑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看,玩些益智的游戏,看些经典的少儿版名著,我就觉得很充实,感觉很有收获,真要感谢孔子的这句名言哪!《论语》不仅教导我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而且启发我要注重人生学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帮别人办事,是不是做到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三国演义》中吕布以前在丁原手下,董卓为了得到吕布这员猛将,夜难安寝。
这时,吕布的老乡李肃站出来献计,他要劝吕布杀害他的义父丁原,前来投奔董卓。
李肃这是“为人谋而不忠”啊,他没有忠于他的朋友。
吕布见利忘义,杀害自己的义父丁原,这也是“与人交而不信”哪!因此,虽然吕布是人中虎将,可历史上从没有人提出要学习他的本领,人品太差!《论语》的“学”真是一字千金哪!爸爸说:“用心读《论语》,句句值千金。
”读书笔记范文2今天是5月17日。
我像往常一样在家。
因为在家写完作业之后,就没有事干了。
所以呢就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三国演义》。
主要写了:刘备,孙权,曹操。
三人想统一中国的大事。
读书笔记大全精选5篇

读书笔记大全精选5篇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读书笔记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读书笔记大全1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
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
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海底两万里》虽然只是一本冒险小说,但它却给了我许多的勇气,它让我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不能胆小怕事!读书笔记大全2大意:丑小鸭一生出来就跟其他兄弟姐妹们长得不一样。
所以一直被哥哥姐姐们嘲笑,并让丑小鸭感到伤心,它便离家出走。
在它离家出走。
在它离家出走的日子里,它也常常被其他的动物取笑。
一转眼,时间悄悄的溜走,冬天来了,雪下个不停,丑小鸭只能躲在一个小山洞,度过冬天。
春天到了,它看见一只雪白的天鹅,深怕自己吓着美丽的天鹅而不敢下去跟天鹅说话。
后来一只天鹅请丑小鸭跟它玩。
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高雅的天鹅了!心得:人不能只注重外表的美与丑,而是你的心,如果人美心不美,也没有用。
而有些人长的普普通通而心地善良,才是真正的美!就像我们小学生,只注重成绩,不注重品格,也没有用的。
因为,不注重品格,就算有在好的成绩,也不会让人喜欢。
不分美与丑、不分胖与瘦,也不分高与矮。
大家都是好朋友,所以不要嘲笑别人长得怎样,不说别人坏话,不管你长的怎样,永远都会是、最美的人。
读书笔记大全3大意:白雪公主一出生没多久,母后便去世了,国王只好再娶一位新皇后来照顾白雪公主,新皇后有一面魔镜,能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
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

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范文了!可是读书笔记范文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笔记篇1《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
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
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
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海底两万里》委实是一本经典名著,而在现代,却很少见到这样的经典的名著,那些浮华的东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读书笔记篇2我在读《狼王梦》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就是紫岚再生小狼崽的时候的那种爱,她努力得从鹿群的肚子底下抢走了鹿崽子,和大白狗战斗,在风雨中坚强的把小狼崽一个一个的叼回洞穴。
读书笔记10篇精选

读书笔记10篇精选读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途径之一,读书笔记则是读书者记录知识的手段之一。
下面选取了10篇读书笔记精选,并分别给出了相关参考内容。
1.《论语》读书笔记《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著作,囊括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诲。
读《论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习俗。
在读《论语》时,我们可以逐一解读其中的名言警句,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和而不同”等等。
这些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总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参考内容:《字词解释》刘思慕编,《论语》学习读本》李占增编等。
2.《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描绘了人类进入海底世界的奇妙经历。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这部小说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科幻空间。
参考内容:《海底两万里》英译本(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和《儒勒·凡尔纳故事集》(简体版)123。
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家族为主线,通过自然、神秘等元素展现了哥伦比亚的民俗和文化。
这部小说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语言,读者可以透过马尔克斯的笔触,领略到一个独特而神秘的世界。
参考内容:《百年孤独》中文本和英文版。
4.《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笔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赢得某个女人芳心,开始了一段注定悲剧的爱情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与缺陷。
读完这部小说,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优美的语言,也能从中汲取生活智慧。
参考资料:《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版和英文版。
5.《红楼梦》读书笔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人生故事,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风俗和道德观。
读书笔记20篇

读书笔记(通用20篇)读书笔记篇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记录的是海伦·凯勒一生的事。
书中感人心腑的故事,总是在我受到困难和挫折是鼓励我,不要后退。
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了听觉、视觉和甜美的声音。
她也曾因自己的缺陷而放弃过,可她又很快振作起来。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着超人的毅力,不但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五种语言文字!她一生熬过了八十七个无声、无语、无光的孤独岁月!一个人只要胸怀大志,并不懈向着目标努力奋斗,就不会被一些客观条件束缚,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力量去实现它!坚贞不屈、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海伦·凯勒所拥有的,我们——祖国的接班人更应该拥有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读书笔记篇2这本书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再现了黑暗统治下的孩子从觉醒到长大的苦难历程。
阿廖沙是一个悲惨、可怜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幸福,充满阳光和爱。
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很自私、粗暴,这些都在年幼的阿廖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困苦生活,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读书笔记篇3习惯了北方的粗犷豪迈,殷殷期待南国的柔婉清丽。
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娇媚,还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澄澈淡雅,都久久萦绕心间,装扮成了一个彩虹似的梦,让寻觅的目光变得焦灼急切。
《野渡》又一次让那些对南国满怀憧憬的人如愿以偿。
这是怎样的一幅灵动飘逸、野趣横生的画面啊!当“水晶石的世界”跃入眼帘时,脑海中便朦胧出现浙东水村的晶莹剔透。
接着远大的“烟波”,涨满渔网的“广场”,岸边泊着的“划船”,更为精妙的是“左右萦回,彩带似的打着花结”的小河将一个个的水村顿时鲜活起来,明亮起来了。
更具情趣的是“荷叶地”之间架满的“活动的板桥”,给小村以生命的灵动,踏桥而过的声音仿佛即刻在耳边响起,让人不禁怦然心动!读《野渡》不由得忆起了那两句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姓名:刘文思日期:2013年10月《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在新进教师培训的集中授课指导学习结束后,学校为我们每位教师都赠送了一本书,有针对心态调整的,有如何解决压力的,而我有幸得到的是一本名为《给新教师的建议》的书,刚拿上我就十分喜欢这本书,因为它非常符合我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也很需要这样一位“老师”来指导的工作。
因此,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它仔细读完了,其中不乏精彩之处,整理记录如下。
走出大学,到今天的为人师,心中揣怀着年轻的梦想,心中怀抱着年轻的抱负,我们不畏辛苦,我们不畏辛劳,每回在灯下细细品味李老师那细腻的文字,不平静的心在渐渐的沉淀,一切的浮躁与不安都在悄悄的安静成深夜读书的身影,在书中品味教师的艺术,在书中揣摩教师的素养。
这本由李镇西等编著的《给新教师的建议》共四个篇章,其中包括“基本素养”的建议、“师生关系”的建议、“课堂教学”的建议、“修身养性”的建议。
以新教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叙议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新教师成长的各种建议。
通过呈现实践中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加上专家点评,提炼出创新教学思想和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阅读中感悟教育智慧,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实践。
下面,我将针对每个部分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认清自己的定位----关于“基本素养”的建议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取胜。
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信每一位新教师都怀着满腔热忱,把关爱生命、呵护成长当做崇高的教育理想,走上人民教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工作岗位的。
然而,要在教育工作中实现理想,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步入社会,我们会经历很多的挫折与坎坷,会面对很多的诱惑与考验。
在与社会磨合的过程中,有的人会丢掉自己原来的理想,变得空洞无物、毫无生机。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而辩证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要淡定,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要真诚,面对平凡而琐碎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
这样,我们才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
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艺术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保证。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面对的不是规规矩矩的产品。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一次次对生命的塑造。
教育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交流加以了解,但要想加以掌握并运用自如,就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和体味,不断总结和提升。
同时,教育素养的提高也是教育艺术提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的学习就与校园里的学习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要继续从书本上学习,增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人文修养,还要在实践中学习,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极不稳定的成长过程中。
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更加具有偶然性和挑战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了解每一个教育对象的特点,充分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把我们的教育理想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二、爱、理解和共同成长----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教育问题千头万绪,但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处理好师生关系。
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爱、理解和共同成长。
作为一个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李镇西老师在本书第二章《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中说;“我们真正的尊严,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是啊,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引领学生进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对你产生情感上的依恋,这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大前提。
记得书中谈到,刚入学的孩子在什么时候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那就是老师能够尽快地记住他的名字,为了给孩子一个惊喜,当我拿到班级名单时就开始背诵孩子的姓名,等到见到孩子们的时候只要点两次名就可哟把孩子和名字记载心中了,当我很肯定地叫出孩子名字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惊喜和快乐,我想,孩子感受到的信息就是:老师的眼中有我,我很幸福。
孩子们在学校,犯错误是免不了的,有的甚至是“接二连三”的惹麻烦,但作为老师,如何让孩子从错误中发现进步的契机,这就需要我们去优点技巧,有点艺术的去做了。
每个孩子都有缺点,是让好孩子的缺点继续放大,还是让缺点缩小,往往只在于大人的一句话,所以千万要斟酌好怎样去说。
对于小孩子,鼓励的力量非常大,这点在这学期的教育过程中也被我亲自验证了。
表扬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个人的表扬和鼓励还远远不够,与集体的表扬和同伴之间的表扬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一般不急于之处他犯的错误,我会先和他回忆一下他种种好的表现,回忆一下当他表现好时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往往说道这里,孩子就已经蔓延泪水了,我想,孩子既然能这样,那么他的心中就一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那么我再就孩子的错误“说三道四”,也就都是“废话连篇”了,此时我要做到,知识加一点点鼓励,给他一点点力量:“老师就不再说什么了,你自己好好想象吧,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这就足够了,以后虽然孩子不能一下子改变坏习惯,但是,我敢保证,他一定会一天比一天进步!经历了一个学期,我发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并不难,只要心中有学生,发自内心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你就会里学生更加的近,谁说老师的严格之下师生关系就会陷入“冷战”,我就不信,只要严格的有理,严格的有爱,你们这种严格甚至比关爱更加难得,更加温暖,我很希望我们班的孩子能够在充满关怀、理解和有爱的严格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健康成长,为了这个朴实的目标,我会一直努力下去,我,在路上……三、让生命因课堂而精彩----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界的一句脍炙人口的流行语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也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才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
在童年时期,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
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
对于后进生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享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的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
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主意。
其实,这里说明了一个普适性的道理,即优秀的教师的成长大致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或者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我们一些优秀的教师身上都或多或少地体现。
一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两桶水”,一桶是所教专业的知识储备;一桶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的认识思考和储备。
前者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一名教师能够成为优秀教师,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而后者体现为一名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性思考和不懈追求,并最终能够成为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决定性因素。
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优秀教师,因为如果他不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实践中不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方法,那么他的知识也许注定只是“死的知识”,就像书架上沾满灰尘书籍;而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相对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那么即使再有好的方法,也不能使学生获得学科上的充分发展,缺乏足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因此,这两桶水对于我们当前的教师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不健康心理视教师的人生大敌----关于“修身养性”的建议我们的教育工作固然有烦恼,但也充满了乐趣。
干一行,爱一行。
对于教师来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师,也就是要进入角色,并且能够在教学、辅导学生中获得乐趣。
试想,一个心里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学工作时,又如何会有一种好的心理状态?那么,如何做到爱你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以减轻压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爱你的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
要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你,尊敬你。
那么,你就要对他们充满爱心,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多与他们亲近与交流。
当孩子真诚的爱你,体贴你时,就会从心底涌出一种难以言状的甜蜜,好像平时的辛苦烟消云散,自己精神上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
我们毕竟是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
要学生佩服你,那我们就要努力的工作,也要继续学习,以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仅使学生感到在轻松的学习,也使我们自己感到轻松的工作。
我们要运用幽默、表演等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当孩子和老师都在轻松的度过那35分钟时,学习,对孩子来说就不再是苦恼,教书,对教师来说也充满了乐趣。
多带学生搞一些活动。
整天的学习不仅使孩子厌烦,也会使我们教师感到枯燥。
因此,我们多搞一些活动,让学生和我们都缓解和调节一下学习中的紧张。
当孩子们回到了没有负担、没有作业,只有与老师同伴的互动、游戏环境中时,师生都感到无限的乐趣“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平凡是真,简单是美。
理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尊重自己的内心。
当然这种简单是经历痛苦及深刻的经历之后的彻悟,它与那种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我们的古人因没有外界的熙来攘往,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比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亲情,比我们更近地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也能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比我们更容易接近真理。
”学会享受生活,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是很难的。
它需要一颗敏锐的多愁善感的心灵,就要活在“当下”。
同样的一天,你是牢骚满腹还是变换心情去享受体味,全看你自己的了。
一名教师,其实是离天堂最近的一个职业,因为你的工作对象是儿童,他们像没有被污染的河流,像一片赏心悦目的风景,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去认真地观察去体味,终会被感动,因为孩子教给我们的可能比我们给予他们的会更多。
享受生活,享受儿童带给我们的无尽的精神财富。
作为教师,我快乐幸福,不在于拥有很多,而在于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让我与学生一起成长,与快乐幸福同行!感谢李镇西校长的这本书,给我指引了很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