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资料4
lcd1602液晶屏显示原理

lcd1602液晶屏显示原理
LCD1602液晶屏是一种常见的二线多功能液晶显示模块,其
显示原理基于液晶的光电效应。
液晶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有机分子,它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改变其自身的光透过性。
LCD1602液晶屏中的液晶材料
被填充在由两片玻璃构成的一个夹层之间,夹层中含有电极。
在液晶屏正常工作时,通过控制外部电源,液晶屏上的液晶分子会根据电场的变化而排列。
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状态会导致光线的折射和透过性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显示。
液晶屏通过在电极上加电或去电来创建电场变化,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在液晶屏上,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会导致出现两个主要的极化方向——平行和垂直。
当电场变化时,液晶分子会根据电场的方向来重新排列。
当液晶分子排列平行时,光线不会被液晶分子折射,而垂直排列时,光线会被液晶分子折射。
液晶屏上设有偏振片,其方向与液晶分子排列的状态有关,可通过改变偏振片方向来改变光线的透过性。
为了实现更复杂的显示效果,LCD1602液晶屏采用了多行多
列的方式排列液晶分子,形成像素点的矩阵。
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点处电极的电场,可以控制液晶分子在不同位置的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对每个像素点的控制。
液晶屏上通过电压控制器和驱动芯片控制电场的变化,进而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状态的变化。
总之,LCD1602液晶屏通过控制电场的变化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线的折射和透过性,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效果。
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点处的电场,可以实现复杂的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器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晶显示器(LCD)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熟悉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技术及其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
4. 通过实验验证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功能,并实现简单图形和文字的显示。
二、实验原理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利用液晶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来实现图像显示的设备。
它主要由液晶层、偏光片、电极阵列、驱动电路等部分组成。
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改变其排列方向,从而改变通过液晶层的光的偏振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
三、实验器材1. 液晶显示器模块(如12864 LCD模块)2.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单片机)3. 电源模块4. 连接线5. 实验平台(如面包板)四、实验内容1. 液晶显示器模块的识别与检测首先,对所购买的液晶显示器模块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
然后,根据模块说明书,连接电源和单片机开发板,进行初步的检测。
2.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根据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技术参数,设计驱动电路。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电源电路:将单片机提供的电压转换为液晶显示器所需的电压。
- 驱动电路:负责控制液晶显示器模块的行、列电极,实现图像的显示。
- 接口电路:将单片机的信号与液晶显示器的控制信号进行连接。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电源电压要稳定,避免对液晶显示器模块造成损害。
- 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要足够,确保液晶显示器模块能够正常显示。
- 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要可靠,避免信号干扰。
设计完成后,进行电路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程序编写根据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控制指令,编写控制程序。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初始化程序:设置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模式、对比度等参数。
- 显示程序:实现文字、图形的显示。
- 清屏程序:清除液晶显示器上的显示内容。
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指令要正确,避免对液晶显示器模块造成损害。
- 程序要简洁,易于调试和维护。
精品文档-显示技术(肖运红)-第4章

第 4 章 液晶显示技术 3) 液晶除了上述的介电常数和折射系数两个重要特性之外, 还有许多其他特性。 如弹性常数(Elastic Constant), 它 包含了k11、k22、k33三个主要的常数,k11指的是斜展(splay) 的弹性常数, k22指的是扭曲(twist)的弹性常数, k33指的是 弯曲(bend)的弹性常数。 还有粘性系数η(Viscosity Coefficients),η影响液晶分子的转动速度与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其值越小越好, 但是该特性受温度的影 响最大。
第 4 章 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材料主要用于电子表和各种显示板, 它的显示 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 散射、 衍射、 旋光、 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把电 信号转换成字符、 图像等可见信号。 液晶在正常情况下, 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 显得清澈透明, 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 分子的排列就被打乱, 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 颜色加深, 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像。
第 4 章 液晶显示技术 图4-4 液晶折射系数的异向性
第 4 章 液晶显示技术 此外, 对单光轴(Uniaxial)的晶体来说, 原本就有两 个不同折射系数的定义。 一个为寻常光(Ordinary Ray, 又 称平常光, 简称o光)的折射系数, 简称no, 其光波的电 场分量垂直于光轴。 另一个则是异常光(Extraordinary Ray, 又称非寻常光, 简称e光)的折射系数, 简称ne, 其光波的电场分量是平行于光轴的, 同时也定义了双折射率 (Birefrigence)Δn=ne-no为上述的两个折射率的差值。
第 4 章 液晶显示技术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 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 进行 毒气报警等。 例如, 液晶能随着温度的变化, 使颜色从红 变绿、 蓝, 这样可以指示出某个实验中的温度。 液晶遇上 氯化氢、 氢氰酸之类的有毒气体, 也会变色。 因此, 在 化工厂人们把液晶片挂在墙上, 一旦有微量毒气漏出, 液 晶片中的液晶就会立即变色, 提醒人们赶紧去检查、 补漏。
手机液晶显示原理

手机液晶显示原理
手机液晶显示原理是利用电场调控液晶材料的光学性质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物质,具有自旋排列的特性。
手机液晶显示屏通常由两个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层有一层涂有液晶材料的薄膜。
在液晶屏的背光源的照射下,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液晶分子有两种形态:扭曲态和平行态。
在扭曲态时,液晶会旋转光线的方向,使得光线通过时会发生相位变化,导致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
而在平行态时,液晶分子与光线的偏振方向平行,光线通过时不会发生相位变化。
液晶显示屏的原理就是利用电场调控液晶分子的形态。
当电场通过液晶屏时,液晶分子会趋向于平行排列,使得光线通过时不会被旋转。
当电场消失时,液晶分子则会恢复到扭曲排列的状态。
手机液晶显示屏通常利用引入液晶材料的层与透光介质的层之间的夹角来控制光线的偏振方向。
通过调节电场的作用,液晶的扭曲角度可以精确控制,进而控制光线的相位差,实现不同颜色的显示。
通过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后面添加彩色滤光片,可以使得不同颜色的光线只能透过液晶分子的扭曲区域或者平行区域,从而在显示屏上呈现出彩色图像。
综上所述,手机液晶显示屏利用电场调控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扭曲态和平行态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屏设计资料文档

• 检查,保存
注意事项:尺寸给出时,先进行分类,这样便于对 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而且易查出遗漏数据;设 置图层时,名称最好接近该层图形的含义,如绘 制玻璃的图层命名为GS,偏振片所在图层名称为 PR,可视区为VA,尺寸标注所在图层名称为DM等
二、液晶显示屏显示像素的设计
1、设计样例
显示像素也称显示图案,是液晶显示屏显示各类 信息的最基本的单元。显示像素可分为段形(seg ment)和点矩阵(matrix)两大类。段形显示的像素 是指显示像素为一长棒形,或称为笔段形,七段 显示是最常见的一种,还有八段、九段、十四段、 十六段,六段,一百五十九段等,另外还有文字, 符号等。点阵显示分为显示字符和显示图形的点 阵,显示字符的点阵每隔一定距离需要断开,而 显示图形的点阵则不需要,如下面图所示。
(2)字母或文字的电极走线设计过程
1、绘制目标图形:具有宽度的文字或字母 2、设计逻辑走线;1X1 3、分层布电极:将文字本身的边缘作为一层电极,
需要连通的地方连通,另一层电极则由一个将文 字包括在内部的矩形框构成(seg层和com层) 4、处理笔段连通的地方:在一层上连通时产生的多 余区域必须由另外一层来控制,将多余部分切掉。 最好不要留有悬空实体。 5、处理引线部分:内层电极出线时,由外层来控制 该处边缘。总之,在某一层上由于笔段连通或引 线使笔段边缘扩大,必须由另一层将多余部分去 掉,以使图形不发生变形; 6、检测
• 4b 内弯
• 4c 外弯
• 4d 平行PIN
• 5a 液晶灌注口在左侧
• 5b 液晶灌注口在右侧
2、液晶盒外观图的设计内容(1)
(1)玻璃尺寸 上玻璃长(小玻璃长度)20 下玻璃长(大玻璃长度)20 上玻璃宽度(小玻璃宽度)16 下玻璃宽度(大玻璃宽度)20 玻璃的厚度 1.1 台阶宽度 4
液晶显示器驱动系统详解课件

电子手表和计算器等小型设备。
02
20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液晶电视开始进
入市场,并逐渐成为主流显示设备。
03
近年来,随着高清晰度、大屏幕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
提高,液晶显示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液晶显示器的分类与特点
按显示效果
可分为TN、VA、IPS等类型,其中IPS具有较高的色彩还原度和视 角范围,被广泛采用。
接口电路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提供多样化的连接接口,方便用户进行设备连接与操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接口电路是液晶显示器驱动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桥 梁。它主要包括DVI、HDMI、VGA等不同接口类型,方 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备连接与操作。此外,接口电路还 支持多种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设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优化电源管理
采用高效的电源管理方案 ,降低电源转换损耗和线 路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05 液晶显示器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01
低电压驱动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电压驱动技术已成为主流。这种技
术能够降低功耗,提高显示效果,同时延长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02
快速响应技术
按应用领域
可分为电视、显示器、手机、平板等类型,其中电视和显示器是主 要的液晶应用领域。
按屏幕尺寸
可分为小尺寸(10英寸以下)、中尺寸(10-20英寸)、大尺寸(20 英寸以上)等类型。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液晶分子的电致透射效应实现图像显示。在液晶显示器的上下两片导电玻璃之间,加入液晶材料,通过电压的作用来改 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线的透过或反射,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原理

液晶显示器原理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使用液晶材料来显示图像的电子设备。
液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各种有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特别是在电场下表现出非常有用的特性。
液晶显示器基本上由两个薄玻璃板组成,它们之间夹着一层液晶材料。
玻璃板上有透明电极,液晶层中还有透明电极。
当电压施加到液晶材料上时,它会改变材料的分子排列,从而允许更多或更少的光通过。
这种改变的分子排列会通过液晶层前后的各个电极产生电场,从而使液晶层的透过率发生变化,显示出来的图像就是所需要的。
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低功耗和轻薄便携性。
因为它所使用的技术要求很少的电源,所以它可以用非常小的电池就可以持续工作几天。
此外,由于液晶材料的特殊性质,液晶显示器比传统CRT 显示器更轻更薄,可以更容易地安装在各种设备上。
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到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几乎所有现代设备都使用液晶显示器。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功耗、快速响应时间等优点,因此它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电子设备,通过液晶材料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图像和信息。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显示技术,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1 -。
LCD显示原理范文

LCD显示原理范文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液晶显示技术的一种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显示器、电视屏幕、智能手机等。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状态的物质,它具有流动性和分子有序性。
液晶分子的有序性可导致光的极化,从而可用于制造显示器。
1.后光源:LCD显示器通常使用后光源,如荧光灯或LED,以提供显示需要的背光。
2.光通过偏振: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一个偏振片,使其仅通过一个方向上的光线。
3.液晶层:光线通过偏振片后,会通过液晶层。
液晶层是一个薄膜,其中包含液晶分子。
液晶分子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进行定向。
通常有两个玻璃板分别包含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层。
4.电场作用:在液晶层的两侧,有一对电极,通过控制这对电极施加电场,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定向。
当电场施加时,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5.像素亮暗调节:液晶层上的每个像素都由液晶分子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决定了光的透过程度。
定向与电场的强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来控制像素区域的光亮度。
6.颜色过滤:在液晶层的前面,有一组颜色过滤器,用于对通过的光进行颜色过滤,使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彩色图像。
7.最终显示:通过反射或透射光来观察像素显示的图像,由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定向决定光如何透过或反射出来。
总结来说,LCD显示原理是通过施加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从而改变光的透过程度,最终实现像素的亮暗调节。
颜色过滤器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这种显示技术具有低功耗、薄型化、高分辨率和广视角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C發佈的研究報告中的圖表我們可以看看當時NEC發佈的研究報告中的圖表,該表左邊是沒有採用FFD技術時測得的回應時間空間分佈圖,而右側則是採用FFD技術後的測詴成績,我們看到,尤其是在灰階轉換的過程中,最大的改善成績從55ms左右縮小到6 ms。
而我們要注意的是,左右兩圖在單純的白-黑-白回應時間並沒有變化,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因為在純白到純黑的過程中電極施加的激勵電壓已經是最大值了,所以沒有改善是在情理之中的。
雖然NEC並沒有把這一技術應用在顯示器領域(因為該技術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改善液晶電視的回應速度問題),但是從去年下半年和FFD技術有著相同技術原理的Overdrive技術開始在中高端液晶顯示器上流行開來。
實際上,FFD和overdrive基本上就是換了名號,這在不同廠商之間很常見,就比如明基使用了“overdrive”這樣的叫法,而ViewSonic又會把同樣的東西稱為“ClearMotiv”,實際上它們都是一樣的東西,我們來看看“overdrive”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性能提升。
“overdrive”到底能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性能提升如上圖所示,在上方的藍色曲線表示正常情況液晶分子加電壓後的反應過程,相應的電壓情況由下面的黑色直線表示。
我們看到從施加電壓開始到液晶分子穩定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過程,而淡藍色的點線則表示液晶追求的理想回應。
Overdrive以及ClearMotiv 和一般液晶觸發的過程就在於輸入電壓階段,我們可以看到,為了讓液晶分子達到更快的反應速度,在初始階段會比以一般狀態下施加更高的激勵電壓,待到液晶分子方向趨於目標方向時,激勵電壓恢復目標灰階水平。
通過上面的這些分析,我們大家應該清除Overdrive和與其類似的技術主要是為了改善顏色的灰階變化。
另一方面也表示該技術實際上不會對傳統的白-黑-白回應速度有任何的改善,因為那樣的極端狀況,圖元所被施加的激勵電壓已經達到了最大值。
但是廠商又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按照傳統的ISO回應時間規範定義,即使使用Overdrive會大幅度改善灰階轉換的速度,他們也不被允許提高該面板的相應時間數字。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近一年來看到了“GTG響應時間”的這個新名詞的原因,這時便隨著Overdrive技術應用誕生的新的相應時間測詴方法。
該方法並不是按照ISO規範去測詴“白黑白”切換的用時,而是灰階切換(較淺灰階-較深灰階-較淺灰階),廠商在測量所有的相應時間後最短的那個數值就成了新的“GTG回應時間”。
也就是說,以前的16ms ISO 指標幾周後就變成了12 ms G2G。
Overdrive不是萬能良藥儘管我們看到的應用Overdrive的確在灰階切換的時候大大加快了液晶分子的回應速度,但是我們在這裏不得不提醒大家,該技術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萬能良藥,廠商的過度誇大和技術本身的一些問題註定該技術只能是一個過渡方案。
首先是一些廠商的過份宣傳,具體是哪家我在這裏就不點名了,下面就是其提供使用Overdrive後的性能提升對比圖。
使用Overdrive後的性能提升對比圖從該圖表來看,Overdrive的確是卓有成效,一些回應時間高達80ms的灰階轉變過程被縮短到20ms以下。
但是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幅圖並不符合實際。
我們看到該圖表的典型“白-黑-白”回應時間同樣被降低到10ms以下,這是不可能的,按照我們上面對Overdrive技術的分析,由於“白-黑-白”轉變過程已經施加最大激勵電壓,所以該過程不會從Overdrive獲取任何好處。
作為廠商來說這樣的宣傳有些不負責任了。
再者,筆者從AUO工作的朋友那裏瞭解到,實際上我們看到的TN 16 ms, 12 ms以及8 ms 顯示器的面板都是一樣的,之所以存在回應時間的差異,是因為後部的驅動電路以及是否應用Overdrive技術。
他還說到實際上目前的Overdrive還遠沒有做到針對所有的灰階轉換進行處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數位,最後給出的Overdrive處理回應時間表上的資料實際上都是測詴中表現最好的部分。
我們再來看看由Eizo給出的響應時間空間分佈圖(其實大家都知道,Eizo並不生產自己的面板,這塊面板是由AU提供的) 。
回應時間空間分佈圖從上圖可見,overdrive 帶來的效果顯然易見,但是對於不同色階往往效果也不同,而且並不是所有色階轉換過程需要加壓提速,在圖表中最明顯的就是從白色到任意灰階在使用overdrive 前後並沒有什麼不同。
與此同時,廠商在從ISO回應時間到灰階回應時間的過度過程中難免給消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像當初ISO回應時間的是和消除液晶畫面殘影直接掛鈎的,但是一夜之間似乎又變成了灰階才能反映這個指標,以往的ISO灰階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那我們不禁疑問,是否這次的灰階回應時間同樣是事實效果大過宣傳效果的炒作呢?實際證明,消費者要真正尋求一款能夠用於遊戲的液晶,還是要靠自己的眼睛收貨。
可以肯定是的在回應時間指標上,TN領先於V A和IPS面板產品,如果遊戲在你電腦應用中佔有重要的一部分,那你不得不在色彩和其他畫質指標上妥協了。
(後面的部分會詳細描述TN面版在色彩方面的缺陷)。
遊戲效果圖遊戲效果圖benq FP91V顯示器,使用了目前最快的4MS GTG TN面板,上圖是我們使用數碼相機開啟1/100秒快門的時候拍攝的CS遊戲場景,可以看到儘管動作比較激烈,螢幕的殘影已基本沒有察覺,可以說這樣的產品已經能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遊戲需求了。
理解液晶亮度和對比度的實際價值對比度這個概念是從CRT時代傳承下來的,該指標指的是螢幕顯示圖像中最亮圖元和最暗圖元亮度的比值。
也就是說為了獲得更高的對比度,我們希望白色更白,黑色更純。
比如我們測量某一液晶螢幕的白色亮度為250 cd/m²,同時黑色亮度為0.5 cd/m²,則通過公式黑色/白色=對比度得出該顯示器的對比度為500:1。
由該指標的定義可知,如果廠商想要改進該指標,那麼無疑有兩種方式,改善黑色純度或者提高白色亮度,前者顯然是每一個廠商的追求(因為液晶黑色不純是通病),而後者更容易實現。
先來看看第一種途徑即改進黑色純度,對於廠商來說,這種方式不是不可以,但是相對付出的技術努力要更大一些,改進濾光片結構或者改進液晶分子的垂直光線排布來改進漏光。
與此相比,提高白色的亮度值對於廠商就顯得簡單的多了,增加燈管數量,換用更亮的燈關,改進導光板效率等,反正不用在最昂貴的液晶面版上做文章。
讓我們舉個例子,目前的背光模組的技術水平生產達到500 cd/m²白色的亮度值,而黑色亮度值保持在原來的0.5cd/m²的水平,那我們就能獲得500 / 0.5 = 1000 : 1的較高對比度參數。
但是實際上呢,這樣的螢幕只會亮的人眩暈。
實際上有很多使用液晶部長的朋友都會反映似乎比原來的CRT用起來更費眼睛了,實際上他們是因為使用默認的高亮度造成的,要知道專家推薦的適合長時間閱讀工作的亮度值是110 cd/m²左右,而傳統的.CRT 的一般亮度為90 cd/m²(不要說高亮型號,CRT高亮打開後更本不適合閱讀)。
對於認眼來說現在液晶提供的250 cd/m²甚至更高的亮度太過於亮了,正是因為過高的亮度導致使用者眼睛加速疲勞,感覺上比CRT用起來更不舒服,如果你面臨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將液晶螢幕亮度調整到適當的位置。
那為什麼廠商提供液晶如此高的亮度以至於不適合使用呢,其一當然能改善用戶在視頻等多媒體方面的觀感;其二就是利用亮度的增加來美化對比度指標。
這也同樣是鑽了ISO關於對比度規範的空子,因為該規範並沒有規定所有產品必須在同樣的白色亮度值下,比如110 cd/m²,測量此時的黑色亮度值。
在液晶黑色純度提升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廠商自然會用提升比較容易的亮度上打主意了。
液晶使用不是越亮越好對比圖就面板技術來說,目前的IPS和V A類面板普遍對比度要好過TN這類常亮的面板,同時對比度不高過700:1也是辨別是否採用了V A面板的一種方法,前兩者的主要優勢是黑色表現比TN面板好。
當然有關高對比度帶來的好處,我在這裏就不用在細說,純淨的黑色能讓畫面更加突出,層次豐富,同時也讓我們在觀看圖片和硬碟時看到更多的細節。
同時對於遊戲者更高的對比度不但能提高遊戲畫面的感受,另外如果是CS這類遊戲中,也能更容易觀察到暗處躲藏的敵人,當然為單純追求遊戲性能倒還不如選擇質量好的大螢幕CRT。
關注液晶色彩技術指標2006-3-6--------------------------------------------------------------------------------色彩,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最近關於液晶顯示器色彩的討論似乎愈燃愈烈,從16.2M、16.7M,到8bit、6bit,這些專業的術語聽起來不僅缺乏關聯性,同時也容易讓人一頭霧水。
而本篇文章將從技術的角度為您分析液晶顯示器在色彩上的差異,並最終落實到實際應用上,讓您在選購LCD時做到心中有數。
什麼才是真彩顯示從色彩的角度來說,無論是CRT還是LCD都有真彩顯示這樣一個概念,其含義是指在R.G.B (紅綠藍)三個色彩通道都具有在物理上顯示256級灰階的能力。
所有的CRT顯示器都具備真彩顯示能力,而液晶顯示器方面則不儘然。
能具備在物理上顯示真彩顯示的液晶面板,我們就稱其為真彩面板——也就是它具備在物理上可顯示16777216種顏色的能力。
一枚用作液晶顯示器的驅動IC8bit面板與6bit面板是如何定義的?對液晶面板的色彩顯示能力,我們通常用在每一種色彩通道上,液晶面板能顯示灰階的位元數來加以描述。
如果在每個色彩通道上能顯示256(2的8次方=256)級灰階,我們就稱其為8bit面板,這也就是真彩面板;如果每個通道上只能顯示64(2的6次方=64)級灰階,那麼我們就稱其為6bit面板,這也就是偽真彩面板。
現在主流桌面LCD產品,選用6bit和8bit兩類面板的都有,在中低端產品中採用6bit面板的產品較多。
回應時間與色彩的微妙關係液晶面板的位數,可以從液晶顯示器驅動IC最大驅動路數的角度來理解,比如6bit的面板最大驅動路數只能是64路,這並不能達到真彩顯示的硬體要求。
但驅動路數少也有好處,比如說可以減少占空比,進而降低在可視角度以及對比度等方面的設計難度。
從液晶面板的物理結構上來理解,6bit面板也就是液晶分子在純黑到純白之間只有64種可被控制的狀態,這樣少的狀態自然易於控制,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大部分12毫秒、8毫秒的LCD普遍是6bit 的面板。
6bit面板的色彩還不到8bit面板的2%6bit面板只能顯示262144種色彩(64×64×64=262144),而8bit面板可以顯示16777216種顏色(256×256×256=1677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