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门限值的实证检验_朱映凤

合集下载

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通货膨胀是指一国或地区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在中国,通货膨胀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实证分析。

一、宏观层面分析在宏观层面,我们将从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推动投资和消费,往往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政策。

然而,当货币供应过多,超过了实际经济需求时,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例如,2008年中国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推动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进而导致了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其次,经济增长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这种高速增长带来了供给短缺和需求上升的压力,从而推高了物价。

特别是一些关键性产业的价格上涨,如能源、原材料等,也会对整体通胀产生一定影响。

最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中国政府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调控等手段,力图稳定物价。

然而,政策调控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因此在政策调整过程中,通货膨胀仍可能处于高位。

二、微观层面分析在微观层面,我们将从居民消费、投资和外部因素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情况。

首先,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对通货膨胀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

当居民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市场上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导致通胀。

此外,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导致富人的消费能力更强,也会推高物价。

其次,投资对通货膨胀也有较大影响。

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过度投资可能导致资源闲置和供需失衡,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过热的投资会导致房价上涨,进而影响整体物价水平。

最后,外部因素也会对中国通货膨胀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国际原油价格、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口成本和产品价格。

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

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

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问题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关心的问题。

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可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

因此,本文将基于实证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率进行研究,探讨其变化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率也逐年攀升。

具体来说,2007年-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8.7%的高峰。

此后,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国际油价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通货膨胀率逐渐下降。

到2016年底,CPI率为2%,处于较为适宜的水平。

然而,不可避免地,2018年开始,CPI又一度回升。

特别是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CPI一度达到了5.4%的峰值。

总的来说,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上升、下降、再次上升的趋势。

二、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原因探析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是由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主要从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国际油价等三个方面来探析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原因。

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总量增长过快,将导致通货膨胀。

而货币总量不足,将导致通货紧缩。

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应不合理,将会引发通货膨胀。

2009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一直逐渐攀升,但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形势不好,导致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刺激经济,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货币增速在短期内大幅上升,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

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最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物价水平的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需求的增加势必也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3.国际油价国际油价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因素之一。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

二 、文 献综述
对中国通 货膨胀原 因的探 索一直是 国内理论界研究的焦点( 梁峰。 20) 0 8。从历 史发展来看, 早期的文献往 往集中于 对国内各种通货膨胀 诱 因的探讨。易纲( 9 0 19 ) 认为恶性通 货膨胀的产生主要可归结为两个
四 、结 论 与建议
( )结 论 一 本文 实证考察 了从O 年一季 度到 l 年一季度间中国的通 货膨胀 8 1 与货 币供应 、G P D 、以及汇率之 间的有机联系, 并建立 了数理模型 。 通过分析 我们大致可 以得到如下结论 : 第一. 实证证据支持 了在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之间存在着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 。信贷及 货币供应置的巨量增长虽有利于较快拉动需 求,
着重在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合适的水平, 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 、存 款准备金率 以及公开市 场业 务等手段 来调整市场 的货币供应量 。 另外。 考虑到我 国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的特殊原因, 对性 还要 有针
地来制定 政策。 我国H 近两年高 速增长 的主要 原 因在于两个 方面: 2 一是商业银行
促进经济 复苏. 但也为未来 的通胀埋下 了隐患 。 第二. P G 与通货膨胀之间也 存在较显著的正相 关关系。在经济高 D 速增长的 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 加突出。 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 资增 长成为 了通 货膨 胀的动 因。 第三. 汇率增长率E 对于通货膨胀率C I P 的影 响也较 为显著 。
体系近两 年对公众的新增人 民币贷款量主 动大 幅增加。二是央 行结 汇量大. 被迫大量投放基础货 币。针对以上两点, 一方面要优化信贷结 构。 另一方面要靠扩大 内需转变过多依靠出 口的经济增长模式。 降低对 外依存度 。 步改革外汇管理体 制. 逐 平衡市场货币需求 。 2 0 年金融 危机发 生后. D8 我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出现 下滑进 行了 四万亿的投资. 顺利实现7G P 的 目标。不过. D 保8 四万亿投资计划略显 仓促. 引发了地方政 府高达2 万亿 元的投资计划。投资过 热为通货膨 0 胀 埋下 了隐 患 。建 议有 关部 门郑 重地 研究 扩张 政 策退 出的合 适时 间、方针和步骤问题。 建议采取 缓和 、逐步的. 软着陆的办法. 尽量减少 其副作 用。

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原因的实证分析

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原因的实证分析

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原因的实证分析
南慧颖
【期刊名称】《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近两年我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了解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通胀压力和治理通货膨胀.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来确定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南慧颖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16
【相关文献】
1.我国近年来高通货膨胀原因的实证分析 [J], 陈琼豪
2.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 [J], 罗光华
3.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探究——基于2006~2011年的实证分析 [J], 张坤
4.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探究——基于2006~2011年的实证分析 [J], 张坤;
5.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J], 关嵩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基于VAR模型

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基于VAR模型

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研究刘星媛,杜芸(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通货膨胀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文章对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间的我国外汇储备、狭义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CPI四个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找到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

首先进行ADF检验,然后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狭义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准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起反方向作用。

据此,对抑制我国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CPI;狭义货币;准货币;政策建议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健康平稳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过去的近十年里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和波动。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今年3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速突破5%达到了5.4%。

尽管政府尽了最大努力,但4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略低于3月份的5.4%,但仍高于预期水平。

而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增长5.5%,创34个月来新高。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物价上涨,会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如货币贬值、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本文回顾了有关通货膨胀原因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利用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间的月度同比数据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以及我国通胀对经济的影响,提出治理通货膨胀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样本数据本文总的样本数据区间为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九年间的月度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外汇储备(FER)、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M1)的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作者:邱玉莲陈哲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第03期[摘要]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因素分析,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运用VAR模型,检验了影响通胀的因素,计量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PPI以及外汇储备都会影响通货膨胀,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滞后4月后逐渐扩大,而PPI对CPI的影响在滞后4月内达到最大,并随后逐渐趋于稳定,外汇储备对CPI的影响在滞后8月内趋于稳定。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供应;VAR模型[中图分类号] F8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38- 031 引言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通胀总的来说是货币现象,因此有泰勒规则之说,即货币的供应量与真实GDP应当保持同步,这样才能避免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

邹至庄(2001)利用中国1952-1998年的数据研究后认为,(M/Y)t、(M/Y)t-1和ln(Pt-1/Pt-2)是影响通货膨胀的变量,上半年的M/Y的变化由于具有延迟效应也可作为自变量。

从国内的文献来看,王永茂、宋金奇(2009)认为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不大,而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大,即我国存在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但汇率不通过外汇储备这一途径影响价格水平。

邱卫林、雷芳(2009)认为2003年以来,我国物价的明显回升,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我国劳动力红利消失导致的,即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王双正(2009)利用VAR模型以及1978-2007年度数据,得出经济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PPI是决定通胀的关键因素。

殷剑锋(2010)认为,通胀的来源于美元流动性扩张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居民资产组合的调整。

张鉴君等(2010)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M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与CPI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且我国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快速增长会引起CPI的快速增长,这验证了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表述在我国是成立的。

中国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可编辑)

中国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可编辑)

中国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应及学生姓名:朱映凤指导教师:傅强教授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门类:管理学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一一年九月/.:,中文摘要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门限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

其中门限效应包括三个方面: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对仓融发展的门限效应以及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门限效应。

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门限效应意味着,当通货膨胀超出门限水平就会对宏观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又结合中国的物价走势,识别影响通货膨胀门限效应的主要因素对于通货膨胀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央银行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有特色的研究工作:以通货膨胀在何种水平下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通货膨胀门限值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门限回归模型,估计了年至年中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最优门限水平。

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最优门限值为%,当通货膨胀超过%时,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不仅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数字目标:保持通货膨胀在%以下,还拓展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讨论,在技术层面完善了通货膨胀目标量化和预测的可操作性,为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持。

通过构建通货膨胀对金融发展的门限回归模型,估计了年至年中国通货膨胀对金融发展的最优门限水平。

实证结果表明:根据所选金融发展指标的不同,年至年中国通货膨胀对金融发展的最优门限值为%或%,当通货膨胀超过%时,金融发展受到全面抑制。

研究结论不仅再一次强调了中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通货膨胀在%以下,还证实了金融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通货膨胀非线性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以通货膨胀对金融发展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最优门限值为标准将年第季度至年第季度的样本划分为高通货膨胀和低通货膨胀两类,检验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否会随着通货膨胀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分析卢方元;侯军霞【摘要】基于2001年到2012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本文选取通货膨胀率、国际粮食价格、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指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得到通货膨胀率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程度,以及国际粮价、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对通货膨胀率的当期和长期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只在短期内引起物价的波动,而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会产生稳定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外汇储备的运营管理机制,合理的控制粮食对外依存度,慎重地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通货膨胀;SVAR模型;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作者】卢方元;侯军霞【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 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1.5近几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社会对稳定物价的要求也越来越急切。

回顾以往的历史,人们深刻认识到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严重危害: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量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大量的货币投放国际市场,导致了我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复苏,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大量的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引起货币的成倍增加,对当前的物价上涨同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粮食的需求弹性很小。

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大量粮食还依赖进口,国际粮价必然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因此,找出通货膨胀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并有效地控制,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长期以来,关于影响通货膨胀因素问题,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cheibe和 Vines(2005)分别基于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的假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理性预期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 门 限 值 对 金 融 深 化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影 响 ; Bittencourt 研究巴西通货膨胀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13 ]
膨胀门限值 时 设 计 的 模 型, 并从中国宏观经济的实 本研究建立包括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 际状况出发, 率、 人口增长 率 和 工 业 增 加 值 增 长 率 在 内 的 四 元 变 即 量门限值回归模型, GROWTH t = β0 + β1 ( INF t ) + β2 D t ( INF t - k) + β3 ( POP t ) + β4 ( INDUSTRY t ) + μ t ( 1)
[5 ] 关 ; Fischer 的 研 究 发 现 , 通货膨胀将通过降低投资
胀小于门限值时对样本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 促进作用。 中国的相关研究中, 刘金全等
[19 ]
的研究认为, 在
有些情形下降低通货膨胀有助于加快经济增长并改 进社会福利 状 态, 而另一些情形下保持适度通货膨 胀却有助于经济 快 速 增 长, 他 们 对 1990 年 至 2001 年 发 中国通货膨 胀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 关 系 进 行 研 究, 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 关关系; 阎虎勤
GROWTH t 为 第 t 期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 INF t 为 第 t 期 其中,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 POP t 为 第 t 期 的 人 口 增 长 率 ; INDUSTRY t 为 第 t 期 的 工 业 增 加 值 增 长 率 ; k 为 通 货 D( INF - k) 膨 胀 门 限 值 水 平 ; Dt 为 第 t 期 哑 元 变 量 , 为 门 限 值 哑 元 变 量 ; β0 为 截 距 项 ; β i 分 别 为 各 变 量 的 i = 1, 2, 3, 4; μt 为 误 差 项 。 回归系数, 哑 元 变 量 Dt 定 义 为
1 引言 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低 通 货 膨 胀 和 高 经 济 增 长。关 于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及其性质 如何, 经济理论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结论, 甚至差别很 大, 但它们之间都存在这样一种共识, 即宏观经济稳 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高通货膨胀因其增加未来的 [1 ] 不确定性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通货膨胀 如因通货 通过干扰经济效率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膨胀上升增加投资项目未来利润的不确定性而导致 更加保守的投资战略, 并最终降低总投资水平和经 济增长速度; 通货膨胀也可能通过增加出口成本影 [2 ] 响贸易支付 差 额 而 降 低 一 个 国 家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 既然 如 此, 如果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活动和经济增 长, 那么经济中可接受的通货膨胀水平应是多少, 或 者是否有一个通货膨胀水平, 在这个水平之上, 通货 膨胀将阻碍 经 济 增 长。显 然, 这一问题的答案随着 各个国家经济结构和经济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国外有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存在一个门限值, 超过
朱映凤, 傅 强, 袁 晨
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 庆 400030
摘要: 以通货膨胀在何种水平下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通货膨胀门限值为研究对 象, 借 鉴 Khan 等 研 究 通 货 膨 胀 结 构 断 点 的 方 法 , 建立包括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人口增长 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内的四元变量门限值回归模型, 估 计 1978 年 至 2009 年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的最优门限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的 最 优 门 限 值 为 5% , 当 通 货 膨 胀 超 过 5% 时 将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最优通货膨胀门限值的存 在 不 仅 为 中 国 中 央 银 行 实 施 即 保 持 通 货 膨 胀 在 5% 以 下 , 还拓展了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制定了一个特定的数字目标, 在中国实施的讨论, 在技术层面上完善了中国通货膨胀目标量化和预测的可操作性, 为中国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门限值; 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 F82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0334 ( 2011 ) 03 - 0094 - 07
[3 ]
改革开放以后, 两者之间存在长期 关系的研究表明, 和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邹菊方等 对两者之间关系 的研究发现, 货币供应量是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要 素, 在长期内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通 货膨胀是引起长期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 分析以上研究可知, 关于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 长的已有 研 究 主 要 侧 重 于 两 者 之 间 关 系 性 质 的 讨 仅有的探 讨 中 国 现 阶 段 通 货 膨 胀 可 容 忍 区 间 的 论, 研究也只是计算出样本区间通货膨胀的几何平均数 为 3% , 然 后 在 此 基 础 上 上 下 波 动 2%
第 24 卷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管理科学 ISSN 1672-0334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Vol. 24 No. 3 94-100 June, 2011

中国通货膨胀 门限值的实证检验
[22 ]
高 通 货 膨 胀 。 Khan 等
[3 ]

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门限效应是否相同进行检 验, 结果表明, 当通货膨胀值低于门限值时对经济增 长没有影响, 而当通货膨胀值高于门限值时, 就会对 发 达 国 家 的 门 限 值 ( 1% ~ 经济增长产 生 负 面 影 响, 3% ) 低 于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门 限 值 ( 7% ~ 11% ) 。 Ghosh [6 ] 等 运 用 1960 年 至 1996 年 145 个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 ( IMF ) 成 员 国 的 数 据 研 究 通 货 膨 胀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7 ] 的 关 系 是 否 稳 健 ; Alexander 研 究 发 展 中 国 家 通 货 膨 等 胀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门 限 值 效 应 ; 类 似 的 研 究 还 有 Vaona [8 ] [9 ] [10 ] 和 Omay 等 。 Narayan 等 对中国通货膨胀与 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支持通货膨胀波动降低经 [11 ] 济 增 长 的 结 论 ; Pypko 对 2001 年 至 2008 年 独 联 体 ( CIS ) 国 家 通 货 膨 胀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关 系 的 研 究 表 明, 通 货 膨 胀 高 于 8% 时 将 抑 制 经 济 增 长 , 低 于 8% 时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教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 20100191110033 ) 作 者 简 介 : 朱 映 凤 ( 1986 - ) , 女, 山东临沂人,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金融监管等。 Email: 20080201022c@ cqu. edu. cn
[12 ] 将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Espinoza 等 运用平滑过渡模型研 究 1960 年 至 2007 年 165 个 国 家 通 货 膨 胀 与 经 济 增 长 之间的关系, 结 果 表 明, 与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发展中国
。本研究使
用 门 限 值 回 归 模 型 对 1978 年 至 2009 年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的最优门限 值 水 平 进 行 估 计, 通货膨胀超过门限值 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3 模型设计 Fischer[5] 在 研 究 包 括 通 货 膨 胀 在 内 的 各 种 宏 观 经济变量影响经济增长时首次提出通货膨胀与经济 增长之间为 非 线 性 关 系 的 可 能。具 体 来 讲, 两者之 间的这种非 线 性 就 是 当 通 货 膨 胀 较 低 时, 通货膨胀 对经济增 长 没 有 任 何 影 响 或 者 只 有 轻 微 的 正 面 影 响; 然而, 当通货 膨 胀 较 高 时,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 的效应为负、 显著、 稳健且作用效果非常大。由此可 知, 如果两者之间的这种非线性关系存在, 那么原则 上估计这一通货膨胀断点( 通货膨胀门限值 ) 就是可 在这一 点 通 货 膨 胀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关 系 的 性 能的, 质将发生改变。 根据以上对通货 膨 胀 门 限 值 判 定 标 准 的 理 论 分
第3 期
朱映凤等: 中国通货膨胀门限值的实证检验
95

论、 新古典经 济 理 论 和 内 生 经 济 增 长 理 论。古 典 经 济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两者之间负相关, 凯恩斯理 论 和 新 古 典 经 济 理 论 认 为 两 者 之 间 正 相 关, 而货币主 义 理 论 则 认 为 两 者 之 间 没 有 关 系。实 证研究方面, 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性质也没有得出 [4 ] 统 一 的 结 论 。 Thirlwall 等 作 为 最 早 研 究 跨 国 通 货 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学者之一, 认为发达国 而发展中国家负相 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3 ] 析, 借 鉴 Khan 等 分 析 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通 货
家的通货膨胀门限值较高, 为 10% , 即当通货膨胀达 到 10% 时 , 货币政策当局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减少 其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伤 害 ; Oteng -Abayie 等 研究加纳的 [14 - 15 ] 运用面板门 通 货 膨 胀 门 限 值 为 11% ; Kremer 等 限值模型和动态面板门限值模型研究通货膨胀与经 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采取样本不同, 但所得发达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的门限值则稍有 的 门 限 值 一 致 为 2% , , 12% 17% ; Huang 等[16] 研 究 通 货 膨 胀 差异 分别为 和
收 稿 日 期 : 2010 - 09 - 20 修 返 日 期 : 2011 - 04 -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