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调整
国际经济学热点话题

2011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壁垒2010年,世界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步人后危机时期。
在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一系列新变化。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扩散与深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萎缩,并由此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中国首先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恢复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关注。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固然对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很大,但同时也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此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
在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近三十年来,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美国普通劳动者的家庭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人的收入却增加了4倍,占人口0.01%的最富有的家庭财富增加了7倍从本质上来说,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银行过度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并把风险层层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例如投行和对冲基金等。
引起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房产次贷,但是在深层次还有一些金融体制和机制的根本性原因导致这次席卷全球的动荡。
1、无责任的房地产贷款。
2、无度的金融创新。
3、无耻的评级机构。
4、无限制的金融自由化。
5、无约束的美元霸主地位。
6.将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美国的高消费率。
7.将美国的金融危机归咎于美国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8.美国金融危机直接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以及美国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监管失当。
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与对策

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与对策1. 引言金融危机是指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的威胁和风险,通常由金融市场的崩溃、金融机构的破产和信贷紧缩等因素引起。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也包括对各个国家货币汇率制度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探讨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2. 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2.1 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减少,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相对安全的资产,这导致了全球性货币市场的动荡。
人民币作为一个逐渐国际化的货币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压力,其兑换率可能面临贬值的风险。
2.2 资本外流加剧在金融危机期间,投资者通常会将资金从风险较高的市场撤回并转移至相对安全的市场。
因此,如果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将资金撤离中国市场,这将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并给汇率制度带来不确定性。
2.3 外汇市场波动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外汇市场的波动加剧,这也同样影响到人民币的汇率波动。
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一篮子货币挂钩,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各国货币汇率波动的传导效应。
3.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对策3.1 稳定经济增长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稳定非常重要。
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可以增强人民币对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减轻汇率制度的压力。
3.2 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危机通常与金融市场的失控和监管不力有关。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并改善金融体系的韧性是防范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重要对策之一。
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可以有效减少金融危机对汇率制度的影响。
3.3 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改革是提升人民币汇率制度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包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强资本项目开放等,可以增强人民币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3.4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之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上)

交易 的受限性和汇率价格的形成环境 ”是任何汇率
制度安排 的基础。 改革开放3 年多年来 ,我 国不 断推进人 民币汇 O
危机 以后 ,随 着国 内外经 济形势 的 变 化 ,改革 汇率 制度 、推进 人 民币国 际
化对 我 国发展 的影 响进一 步加大 ,对 这一重大课题 的研究也就越加紧迫。
1 8
下3 。 ( )外汇管理体 制。一是 改进 经常项 目管 % 2
理 2 0 年开始取消经 常项 目外 汇账户 限额 管理 , 07
境 内机 构可根据经 营需要 白行保 留经常项 目外汇收
入 ;21年1月在4 ( )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 00 0 省 市
允许企业在境外开户存放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 的出 口收入。二是推进资本项 目开放 ,实行合格境内机构
扫 0 11 0 1 iIj 1 .2z ≤ _ ‘ h i
-
l
I
: i 国际金融危机后 c I
_ 中国 . . I ; : 汇率帝度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U 上)
l. I
口
汇 制 改 和 币 际 是 率 度 革 人民 国 化
当前深化 经济体 制 改革 ,提高 开放型
最大买卖价差分别为1 %和4 %的非对称管理 ,取消非 美元货币挂牌汇价的价差幅度限制。
年代起 ,我 国与俄罗斯 、蒙古 、越南等周边 国家就 开始 了使用人 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我国与这些 国家 签订 了一系列包含边境地区商品和服务 贸易的结算 条款 ,为人 民币在边境贸易 ,旅游消费中广泛使用 提供 了制度层面 的支持 。目前 人 民币已经在与这
过小 ,使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8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多元化国际货币时期
60年代后,美国接连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元危机。 1961年至1971年尾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阶段。 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 西方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美元与黄金脱钩 提出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 两难境地,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 会出现信心危机。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 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12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至今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推进
1994年-2005年
全国统一的结售汇市场发展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2005年至今
外汇市场改革新阶段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3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逐步推进
•
•
•
在英镑、美元、法国法郎三个货币区内以三种货币计 价,经协商确定三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形成了英镑、 美元、法国法郎并存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格局。
7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美元为主的时期
• •
•
•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衰退 1931年7月,德奥两国的金融危机涉及英国,各国纷纷向 英国兑换黄金,掀起黄金抢购的浪潮。由于黄金的大量外 流,英国也被迫于1931年9月停滞实行金本位制。 黄金在国际货币领域仍有一定地位,而美国是当时国际黄 金储备最多的国家 1944年7月,美,英,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制定布雷 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system)中的内容有:各成 员过均须规定和维持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平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上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等同于黄 金的“关键货币”,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使国际货币 体系完全依存于美元的稳定。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与人民币国际化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货币体系问题颇受关注。
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现状和重构历程,联系我国实际思考中国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最终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进程中更好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而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国际货币体系是调节各国货币在国际间支付、结算、汇兑和转移的规则、惯例及机构安排的总称。
1880年至今,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从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的变革。
这长久的演变,实质上也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
国际货币体系的每次变迁都伴随着严重影响世界的重大经济危机和政治变革,客观反映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评价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
它某种层面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混合汇率制也能够灵敏的反应经济变化,相互补充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使得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美元的创造功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数次的金融危机都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首先,美元的霸权地位没有根本动摇,国际社会对于储备货币的信心仍依赖于美国的经济发展,这使得理论上的特里芬难题仍存在;其次,浮动汇率制并未改变成员国从自身偏好及利益来决定汇率和干预管理的现状,使得国际资本频繁改变流向,造成金融投机猖獗,股市动荡、金融市场时常波动、各国政府宏观调控弱化;再次,IMF由于美国的绝对优势使其不能发挥正常的专业作用,这使得牙买加体系并不能消除全球性国际失衡问题;最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全球化之间存在一系列矛盾,为危机的频繁爆发孕育了条件。
二、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主要受三类现实因素影响:一,美元货币的霸权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说美元已不是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可仍是国际储备的主要货币。
根据IMF的最新数据,2013年第三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为1.14万亿美元,其中,已分配外汇储备0.62万亿,美元0.38万亿,美元占其比重为61.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和流通,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汇率自由化、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国际化、跨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国内外资产和货币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从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汇率自由化。
2005年中国开始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在汇率形成机制上逐步实现市场化,进而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基本条件。
第二阶段: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国际化。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境外机构可以通过各类渠道购买人民币债券、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
此外,中国也积极推进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联系机制,使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
第三阶段:跨境贸易清算自由化。
人民币贸易结算顺利实施,并且扩大到了跨境投资和融资活动,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流通。
第四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步入全面化阶段。
此时,人民币不仅可以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和投资工具。
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人民币成为第七个国际结算货币,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1. 促进贸易投资自主权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使中国在贸易及投资活动中摆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从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增强了贸易和投资自主权。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助于提高进出口贸易的效率和成本,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2. 降低贸易成本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广,企业在跨境贸易中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无需经过第三方货币,将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吸引更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促进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和创新。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还会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发展中国金融市场。
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_卫兴华

2010年,世界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步入后危机时期。
在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一系列新变化。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扩散与深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萎缩,并由此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中国首先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恢复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关注。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固然对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很大,但同时也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很多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观点。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研究方面,韦建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此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
在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有关资料显示,近三十年来,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美国普通劳动者的家庭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人的收入却增加了4倍,占人口0.01%的最富有的家庭财富增加了7倍。
如果说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那么金融资本的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从表面上看,危机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事实上是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结果造成大规模的负债消费。
这实质上仍然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
[1]丁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而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
其实质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卫兴华,尹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摘要:2010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国际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继续进行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货币的非国家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货币的非国家化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美国为维持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支配地位,试图以金融监管的改革来取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在不改变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情况下,仅对金融监管进行改革,是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金融长期失衡问题的。
关键的问题在于:在美国反对和压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启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大国博弈在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中,欧盟一直怀着“受害者”的心态,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美国人惹的祸,欧盟却深受其害。
为了避免再度遭殃,更为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欧盟抓住了挑战美国的难得机遇,提出要打造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为此积极推动20国集团召开峰会,于是才有了2008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G20金融峰会,并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
G20华盛顿金融峰会达成创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共识。
因此,英国首相布朗说,峰会使世界“正朝新布雷顿森林体系迈进”。
美国当时的总统布什则表示,世界将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但是,从布什的表述不难看出,在改革的共识下各国却在改革的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分歧。
欧盟,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实际上想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改变欧元的被动地位,以避免再度遭殃。
所以欧盟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提法,强调的是一个“新”字。
其意在于否定美元在原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霸主地位。
而布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Ⅱ”的提法,实际上强调“Ⅱ”是“Ⅰ”,即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这意味着改革必须确保美元的霸主地位。
在G20华盛顿金融峰会上,胡锦涛代表中国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主张。
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实际上是对这一主张的具体化和最权威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导 言 与 文 献 综 述
国际化 , 为 中国经济 更好 更快 地发 展提供 强有力 将 的支 撑 。本 次金 融危 机使 各 国实体 经济损 失惨重 ,
本 次 由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引 致 的全 球 性 金 融 危 机 。引 发 了各 国对 以美 元 为 核 心 的金融 体 系 多种 弊 端 的深刻 反思 , 溯 危机 的 根本 源 头 , 一 主权 追 单 货 币为 核心 的 国际货 币 体 系 的利 己性 、缺 乏 约束
2 1 0
.
( 总第 2 8 ) 4期
.
。
年 . 第7 期
A AE C O U 。 D MI F R M C
学 术 论 坛
NO. 2 1 9, 0 1
( u uai l N . 8 C m lt ey O2 ) v 4
后危机时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调整
【 基金项 目】 育部哲 学社会科学研 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教 中国一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 究》 批准号 0Z 0 2 ( J D0 2 )
18 0
金 融危 机 中 主要 国 际货 币 国家 和 中 国进 行 比较 分 析 , 为人 民币 国际 化机 遇 大 于 挑 战 , 发 挥 人 民 认 应
也为人民币在区域贸易中国际化的计价、 支付功能
为世界货币至关重要 。陈江生、 陈昭铭(0 0v 2 1) 认  ̄ 为 ,人 民币 国际化 是促 进 国际货 币体 系多元化 、 合
理化 的重 要举 措 。
赵锡军( 0) 【陆前进 (00 [选取指标对 2 9、3 0 l 】 21)】 4
牙 买 加 体 系无 本 位 货 币 及 其 适 度增 长 约 束 。
无统 一 的汇率 制 度 , 无 国际 收 支协 调 机制 , 质 也 实 是 国 际放 任 自由制 度 。因 而被 称 为 “ 体 系 的体 无
系 ”Itra o a M n tr o —ytm) (ne t nl o e yN n ss n i a e 。牙买 加体
制衡 机 制 、 利义 务 不对 称 等 内在 缺 陷 再次 暴 露 。 权 后 危机 时期 。 国际社 会 在 总结 危 机教 训 的 同 时 , 更
改革单一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再次成为 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 , 宣文俊( 0 )、巴曙松和杨 2 9 0  ̄
现领( 0 )、 2 94王元龙( l? 0 [ 1 2 o ̄ o 分析了当代国际货币体
系 的 内在缺 陷 和 系统 性 风 险 以及 与本 次 金融 危 机 的内在联 系, 为重 构 以美元 为 中心 的国际货币 体 认 系已是大 势所趋 ,国际货 币体 系 改革必 要而 紧迫 。
试 图改 革和 重构 现 有 的 国际 货 币体 系 。以维 持 国
际 金融 贸易 环境 的稳定 。这 给 人 民币 国 际化 带来 了机 遇和挑 战 。总体说来 , 民币 国际化面 临 的机 人 遇 大于 挑战 , 抓住 美 元 动荡 、 现有 国际货 币体 系可
进人 民 币的 区域 化和 国际化 进 程 。 高人 民 币的 国 际地 位 , 而 改善 中国在 全球 货 币金 融体 系 中的 弱 势 提 从 地位 。但是 , 民 币国际化 是 一个 复杂 而漫 长的过程 , 人 应遵循规 范有序 、 步推进 、 稳 市场 演进 与制 度安排 相 结合 的原 则 。文章针 对 现行 国际货 币体 系的问题 现状 , 出国际货 币体 系的改革 模 式 以及 人 民 币国际化 提
能 重构 这样 一个 时 机 ,加 速 推进 人 民币 的 区域 化 和 国际化进 程 , 强人 民币 的 国际 地位 , 增 从而 改 善 中 国在 全球货 币金融 体 系 中的弱势 地位 。
娇 、 纬 林(0 9r ̄ 出 , 石 20 ) 明 w 指 国际货 币形 态 的更 替 是市 场 选择 的结 果 , 国际货 币 体 系改 革 进程 中, 在 人 民币 国际化是 关键 的推 动力 。邓 聿文 (0 8认 20 ) 为 。1 【中国要 崛起 , 最 终 在 国际 经 济 和金 融秩 序 融危机 再 次 凸显 了单 一主权 货 币为核 心 的 国际货 币体 系的 内在 缺 陷 。后 危机 摘 20 时期 , 国际社会 在 总结危 机 教训 的 同时 , 更试 图改革和 重构现 有 的 国际货 币体 系 , 以维持 国际金 融贸 易环 境 的稳 定。 中国应抓 住 美元 动 荡、 有 国 际货 币体 系可 能重 构这 一 契机 , 现 调整 人 民 币 国际化 战 略 。 速推 加
的战略 选择 。
【 关键 词】国际货 币体 系 ; 革模 式 ; 民 币国际化 ; 略选择 改 人 战 【 作者 简 介】 绥彪 , 西大 学商 学院 院长助理 、 黄 广 教授, 广西 南 宁 5 0 0 304
[ 中图分类号】 80 F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4 4421) 10-43 ( 0 01 9—00 0 18- 7
曹红辉、 周莉萍( 0 ) 为 , 2 9 ̄ 0 t 认 当前 的金融危机促进
了 国际货 币体 系 的改革 , 化 的 国际货 币体 系是 多元
最 好 的选 择 , 美元 、 欧元 与 亚洲 关 键货 币将 成为 多 元 化 国 际货 币体 系 的核 心 。葛 兆 强 、 东玲 、 晓 翁 周
中拥有 话语权 和 规则 制定 权 ,人 民币走 出国 门 , 成
伴随大国崛起的必定是货币的国际化 , 如美元 和英镑。伴随着 中国经济的崛起 , 关于人民币区域 化、 国际化的问题备受关注。 曹红辉( o) 2 6 o 认为,中 【
国正逐步取代美 国成为东亚出 口市场的主要提供 者 。为人 民币 日 益成为被钉住 的货币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