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

合集下载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一、基础茶具1、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相传盖碗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的,崔宁与其女都喜爱喝茶,那时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但茶杯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固定,这便是最早的盖碗。

盖碗早期是个人使用,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今天的盖碗更多被当作茶壶来使用,因为使用盖碗泡茶更易于观察汤色和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茶壶来得方便。

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皿,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盖碗被茶友称为“万能茶具”,各种茶都可以用盖碗来完成冲饮。

拿盖碗的手法很重要,错误的手法就会使得手被烫到成为常态,食指第一关节按在盖钮的边沿,拇指中指抱对点两手指抓住盖碗边缘,搭配食指三点一线拿稳盖碗。

2、公道杯:又称匀杯、分茶器。

使用公道杯倒茶,可以保持倒出来的茶汤口感尽量一致,避免了每个人喝到的滋味不一样,由此也升华到了精神层面,继承了“公道”精神。

“公道”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礼运》,意为“天下为公”,强调的是公平、客观、合理的原则。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浮梁县令,为了迎合朝廷喜好,特别是为了讨好皇帝朱元璋,下令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们限期研制一种特别的瓷器——九龙杯。

这种杯子因其特殊的构造或寓意,如具有公平均衡的特性,而被皇帝赐名为“公道杯”。

从此以后,“公道杯”不仅成为了宫廷御用之物,也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和茶道、酒文化中的重要器具,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公正、平等精神的崇尚和追求。

选公道杯一般要略大于所用的壶或盖碗,满足每一道茶且出汤能沥干水分的要求。

公道杯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以称手为宜。

再检查一下出水口是否断水利落,断水时不易沿着杯子外壁流的为好。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一、泡茶用具1.盖碗: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

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

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

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

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

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

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

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1.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

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

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

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

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茶具使用和介绍

茶具使用和介绍

茶具使用和介绍
茶杯、茶壶、茶漏。

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接着将沸腾的热水倒入茶壶里,壶盖盖紧、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

1、盖子:也称为盖子固定器,在泡茶的过程中用来放置壶盖的器具。

它可以防止锅盖直接接触茶几,减少锅盖的磨损。

壶托:是专门用来放置茶壶的装置。

它可以带走壶中溅出的开水,保持茶几干净。

它通常由紫砂、陶器和瓷器制成。

可以搭配同材质的锅使用,也可以随时组合使用。

2、茶盘:茶盘又称茶船,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艺宠物等的浅器皿。

材料广泛,风格多样。

闻香杯:用于闻香,比茶杯长,比茶杯多,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

将香味杯握在手心,靠近鼻孔,边揉边闻香味。

3、茶杯:茶杯也是用来品尝茶汤的。

常用的茶杯有三种,一种是白瓷杯,一种是紫砂杯,还有一种是玻璃杯,方便观看汤色。

碗:用来泡茶的茶具,又称“三才盖碗”,是天、地、人的才艺。

茶盖在上面,所谓“天上”,茶盘在下面,所谓“地上”,碗在中间,所谓“人”。

中国茶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精髓在盖碗时地展现。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用途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以下是12件茶具的详细介绍:1. 茶杯茶杯是最基本的茶具之一,它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影响着茶的品味。

一般来说,茶杯要选择瓷器、玻璃、紫砂等材质,容量以100毫升以上为宜。

2. 茶壶茶壶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艺术品。

茶壶的种类很多,例如紫砂壶、玻璃壶、铁壶等。

不同种类的茶壶在制作工艺和材质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3. 茶筅茶筅是用来泡抹茶的,它的材质一般为竹子。

泡茶的过程中,使用茶筅可以让茶水更加细腻,口感更加舒适。

4. 茶巾茶巾主要用于擦拭茶具和手部,材质多为白色棉布或麻布。

使用茶巾可以保持茶具干净整洁,同时也可以保护手部皮肤不受烫伤。

5. 茶匙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多用于瓷器或铁器茶叶罐内。

一般来说,茶匙的材质应该选用不易生锈的不锈钢。

6.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杯和茶叶等茶具的大瓷盘子,一般用瓷器或漆器来制作。

茶盘应该选择较为平整的款式,便于放置茶具和拨水。

7. 茶具架茶具架是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小盘子,通常用于茶室和茶艺表演中。

茶具架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具相匹配,以便于装饰茶室或营造氛围。

8. 茶海茶海是盛放茶汤的大碗,一般容量为200毫升以上。

茶海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倒茶和握持。

9. 茶叶罐茶叶罐可以方便地存放茶叶,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茶叶罐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种搭配,以便于保持茶叶的风味和滋味。

10. 茶道具箱茶道具箱是保存茶具和茶叶的箱子,它的材质和结构应该能够保证茶具的安全和便于携带。

11. 茶勺茶勺是量茶的工具,材质通常选择银或不锈钢。

好的茶勺应该具有精细的工艺和优美的外观,以符合茶文化的规范和品味。

12. 茶架茶架是放置茶具的家居饰品,通常用于客厅、餐桌或茶室。

茶架的材质和款式应该与家居环境相匹配,以便于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舒适的感觉。

总之,好的茶具不仅可以提高茶的品质,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茶具

茶具
茶具
饮茶器具
01 发展历史
03 分类 05 挑选
目录
02 发展 04 保养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 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 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感谢观看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 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 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 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
唐·团饼茶·煎茶·南青北白
唐代中期,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从中国的西南一带渐渐向长江、淮河流域北移,产茶区域的扩大,加 上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唐代茶业经济的繁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陆羽《茶经》问世。这是第一部系 统介绍茶文化的专著,详细介绍了茶的产地、生态、采摘、制造、加工、煮饮等,是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 里程碑。
茶具范围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 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 “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 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 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 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保养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是一种特别的餐具,用于泡茶和享用茶。

以下是茶具的
12件详细介绍:
1. 茶壶:用于煮沸水和泡茶的容器。

茶壶的种类、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2. 茶杯: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水,一般分为盖碗、大口杯和隔断杯三种。

3. 茶盘:放置茶具的容器,用于收集茶叶和处理茶渣。

4. 茶叶罐:用来保存茶叶的容器,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风味。

5. 茶匙:用于又薄又长的峰茶,能够达到深处,方便取茶叶。

6. 茶针:一种通常被用于清理茶壶和茶道具的工具,来清除茶垢或是茶叶残留。

7. 茶荷:用于将开水或茶水倒入茶壶,防止烫到手。

有句古话:“点茶荷,烫手才低声。


8. 茶托:一种放置杯子和盘子的器皿,用于保护桌面不被溅出的茶水弄脏,更加素雅。

9. 茶布:主要用于擦拭茶具,保持茶具干净卫生,表面光亮。

10. 漏斗:茶艺中的一项工具,主要用于控制茶汤的流量大小,
符合不同茶友个人口味和需求。

11. 茶巾:专门用于使用茶具的人所准备的一种软质卫生纸,用于擦拭茶具和双手,保持食品卫生。

12. 茶架:以木材或竹材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小型架子,茶杯和茶壶可以放在上面,安放方便美观及节省空间。

茶艺之茶具知识

茶艺之茶具知识


菩提集思壶
• 壶身硕大,为趋向筒型,粗流 粗把,容水量特大,宜多人对 饮畅叙,取“集思广益”之义。
• 西关碧玉壶 • 原为西施壶,取材于女性乳房,以 西施名之为“西施乳壶”,后文人 忌讳,隐“乳”字而称西施壶。壶 身为半球型,为突出圆状手把倒装, 故又名倒把西的壶身,壶钮为一小球,短流, 圆把,整体造型有“圆,稳,匀, 正”之感。身口盖钮嘴肩把的配合 十分协调和谐匀称流畅,壶身为大 圆珠,壶钮为小圆珠,相映成趣, 以“圆润如珠”取名。
6 圆珠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6.6cm×12.8cm 曼生铭刻:曼生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遅(遅去之傍)泉清玩。
7 半瓢壶
• • • •
年代:民国 泥料:段砂 高×长:10cm×18cm 曼生铭刻: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8 半瓦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7.6cm×15cm 曼生铭刻: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 花碧。

锦绣掇球壶
•壶钮如球,壶盖如球,壶身如球, 大小数球重叠,故曰“掇球”。掇 字还可解为“以双手端”之意。壶 型灵感借鉴于晚清紫砂名家程寿珍 之器。
• 石瓢壶 • 造型取材于古时水瓢,因紫砂壶 给 人石质之感,故取名“石瓢”。

荔溪石瓢壶
•壶身刻有“谁人夜泛荔枝湾,啖 虾啜粥乐余闲”的卓荔枝湾景色。 充分洋溢了西关风情。
年代:现代 泥料:墨绿泥 高×长:6.2cm×11.3cm 曼生铭刻:外方内清明,吾与尔偕亨。
12 方壶
• • • •
年代:清 光绪(仲冬) 泥料:段砂; 高×长:9cm×15.8cm 曼生铭刻:水味甘,茶叶苦;养生方,用地钟乳。

茶道的茶具

茶道的茶具

茶道的茶具中国茶道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茶具,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茶具主茶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

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 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 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茶船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有时还作为“温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

选择时应注意:(1)形状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者更优于碗状。

这是因为盘状茶船无法蓄盛废水,碗状可蓄,但壶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长会令茶壶上下部分色泽有异,有夹层的茶船既可以下层蓄废水,又可以上层实现茶船的各个功效,十分利于操作与日常养壶。

(2)大小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3)造型与色彩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3、公道杯(茶盅、茶海)亦称茶盅、茶海,用于均匀茶汤浓度。

① 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② 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 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4、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2、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天福茗茶 茶和天下玻 璃八件式 耐热型花茶 红茶专业观赏茶具 250ml • 耐热玻璃 天福茶和天 下经典茶具 130元/套

天福茗茶 紫气东来壶组 全套宜兴 紫砂茶具 茶道养壶功夫茶艺组合 吉祥寓意紫砂茶具 专业全套茶道 520
茶具学习
TLS
• “天福窑喜事连连壶组” 由天福茗茶旗下天福窑烧 制。 红釉成色纯净深红,釉层 丰厚莹润,红艳动人。 传承传统的红釉工艺,富 贵喜庆而高贵不俗。为现 代红釉瓷器中精品。

• 天福茗茶 玻璃神州壶组 高硼硅耐热 环保红茶器具 世博造型 220cc • 世博会造型 高硼硅耐热玻 璃茶具
• 天福茗茶 朱泥朱雀壶 四灵神兽紫砂壶 古典 创意 吉祥茶具 200cc • 上古灵兽茶器 具有收 藏养壶价值 • 天福茗茶 段泥白虎壶 四灵紫砂壶 文化创意 古典茶具 典藏200cc • 上古灵兽茶器 传承古 典美学
• 天福茗茶 新小鸽单壶 茶壶 宜兴创意紫砂壶 茶器设计功夫茶具 120cc
• 天福茗茶 墨泥清韵单 壶 古朴紫砂壶 宜兴泥 料 功夫茶道养壶 180cc
• 天福茗茶 浮雕玉兰花 壶组 六人装茶具功夫 珍品白瓷茶道套装 200cc • 玉兰茶器 典雅天成 简 洁白瓷精致 200元/套

天福茗茶 浮雕山茶花壶组 手工绘制白瓷 六人茶壶上的茶花香 200 元/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