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三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宜宾二诊 )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因此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A、神化皇权并力争使之受限制B、确定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认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联合分析:选 A。

题干资料“唯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资料“屈君以伸天”又表现了对皇权的限制,故A项正确;资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 B 项错误;资料表现了神话皇权同时又力争使之受限制,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能否认,故 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期间神权与王权已联合,故 D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大纲。

这表示()A、儒学正统坚如盘石B、政治与伦理相联合C、君主皆为道德模范D、宗法制度得以持续分析:选B。

资料“以孝治天下”表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大纲”表现的是政治关系,表示政治与伦理相联合,应选B 项。

资料表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确实立与稳固,不波及损坏、摧毁问题,故A 项错误;资料并未波及君主的品德,故 C项错误;宗法制重申的是宗法血缘,故 D项错误。

3、(2018 ·大庆模拟 )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授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表现B、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增强君主专制供给理论依照D、获取广大人民的拥戴分析:选 C。

资料认为“君王授命于天”,反应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表现了天子授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色,为专制皇权增强供给了理论依照,应选 C项。

资料与民本思想没关,故 A 项错误;“天人合一”表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限制的一面,故 B 项错误;资料思想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利,但未说起人民的态度问题,故 D项错误。

4、(2017 ·济宁模拟 )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欺侮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 ( 赦免 ) 其死”,这类做法今后便作为司法断案能够比附的典型事例,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近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十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十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湖南十校协作体联考)1978 年第三季度,国务院对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联合”。

1982 年 9月,中共十二大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理为辅”的原则。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成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看法。

题干反应了 ()A、改革开放后“左”倾错误一度占主导B、1978 年中央最早提出市场经济看法C、中共中央不停探究经济系统的改革D、中央连续发挥计划经济的协助作用分析:选C。

据题干中信息,从1978 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联合”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理为辅”再到成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表示中共中央实质不停提高市场经济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应了中共中央在不停探究经济系统的改革,应选C项。

2、(2018 ·长沙一中月考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公布通告表示:“全会一致经过了《中共中央对于经济系统改革的决定》。

这是指导我国经济系统改革的大纲性文件。

”这意味着()A、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议B、改革从乡村深入到城市C、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D、开始进行全面深入改革分析:选 B。

1984 年,《中共中央对于经济系统改革的决定》的通志着城市系统改革的开始,故 B 。

开始施改革开放是在 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后,与意不符,故A;确定社会主市目的是1992 年中共十四大,故 C ;开始全面深入改革是在1992 年小平南方后,故D。

3、(2018 ·黄研 ) 下表是 20 世 70 年月末至 80 年月中期国民生、物价指数等年份公民生人均公民生物价指数1978 年 3645.2元381.00元1001980 年 4545.6元463.00元107.21985 年 9016.0元858.00元123.2上表明 20世 70 年月末至 80 年月中期 ()A、重的乏初步解B、增物价上升抵消C、人民基本了共同富饶D、改革有的系统任迫分析: A。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三 第3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三 第3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济宁期中)“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C.普朗克量子论的问世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解析:选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定律,其形成以牛顿1687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标志,是机械的突出代表,故选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并不属于机械的范畴,A项错误;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展示的是微观粒子世界而非机械世界,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展示的是宏观宇宙世界而非机械世界,D项错误。

2.(2018·淮北模拟)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

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

该实验得出的理论()A.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B.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C.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解析:选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是牛顿,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故选C。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改变了物体运动的观念,A项错误;伽利略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项错误。

3.(2018·黄石调研)列宁评价近代某位科学家时说:“(他)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他评价的应是()A.英国科学家胡克B.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C.英国科学家达尔文D.英国科学家牛顿解析:选C。

达尔文进化论,与材料“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相符,故选C。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安徽大附中模 ) 李主“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所”。

李的些言()A、重人的主意志力量B、主展人的个性C、否认了“公理”的存在D、抨了道学的虚分析: B。

李主“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所”体其主展人的个性,故 B 。

理学重人的主意志力量,而李批评理学,故 A ; C与资料“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所”没关,故;抨了道学的虚,与资料“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所”不符,故D。

2、黄宗羲在《明夷待》中指出史上的税制度有“三害”:“有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他的点以及所反应的史象被代学者“黄宗羲定律”。

一“定律”反应的古代税制度的缺点在于()A、沿用旧制,有改革B、役深重,百姓困苦C、一种,没有差等D、一征,耗力分析: B。

据资料“有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可知役深重,百姓困苦,故 B 。

资料并未涉及沿用旧制,有改革,故A;资料没法体一种,没有差等,故 C;资料未波及一征,耗力,故D。

3、炎武在《日知》中:“有亡国,有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而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之;保天下者,匹夫之与有焉耳矣。

” 资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国”指整此中华民族B、“天下”指当时国人所知世界C、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形成D、仍拥有盲目自傲的心态分析:选 D。

据题干资料“知保天下,而后知保其国”,顾炎武将整个民族生活的地区冠以“天下”的看法,反应了他的思想中拥有必定的盲目自傲的心态,应选D项。

4、(2018 ·南充模拟 ) “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秀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热潮期间的主要特点。

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全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评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修业用一致、经世济民。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B、经世致用思潮否认了儒学思想C、对理学批评切合统治者的需要D、爱国“经世”思想获得继承弘扬分析:选 D。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专题十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专题十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河南中原名校质检) 《十八世纪的家产革命》一书中写道:瓦特改进蒸汽机成功后,工厂主博尔顿要求买主只付出每架机器的制造和安装的花费,此外加上比使用同样马力的气压机所获取燃料上节俭费的三分之一。

此做法()A.保证了对生产技术的垄断B.有益于改进蒸汽机的推行C.提升了与同类商品的竞争力D.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分析:选 B。

工厂主博尔顿的做法实质上降低了蒸汽机的售价,变相对蒸汽机进行销售,因此有益于改进蒸汽机的推行,应选B。

材料没法说明对技术的垄断,并且英国推行专利制度,也不必故意保护技术, A 项错误;当时还没有与改进蒸汽机可竞争的同类蒸汽机,C 项错误;资料没有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只表现出对买主的服务,D项错误。

2.(2018 ·长沙月考 ) 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牢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

”对作者看法理解最正确的是()A.工厂成为了犯法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拟牢狱的管理手段C.批评垄断组织对个人的盘剥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分析:选 D。

据资料“牢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应选D。

A 项与资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牢狱”意思不符,错误;资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牢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主要表现工厂对工人的盘剥与压迫,而不是模拟牢狱的管理手段,B 项错误;资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牢狱”还不可以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 C项错误。

3.(2018 ·潍坊期中 ) “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

这一崭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行,经过两个世纪,今天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此中脱身。

”这一经济形态 ()A.开始于 19 世纪后期的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令人类由分别发展走向一致整体D.令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分析:选 D。

资猜中“这一崭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行,经过两个世纪,今天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此中脱身”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感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期间,应选D。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长沙期末 ) 如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能够用来说明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华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分析:选 D。

画像砖中显示犁耕技术是一人一牛,画像显示的信息反应甘肃地区一人一牛耕作,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应选D 项。

这类技术在汉代此后才大规模使用,故 A 项错误;因为资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 B 项错误;东汉期间江南还属于蛮荒之地,先进的技术没有大规模推行,故C项错误。

2、建安元年 (196 年) ,曹操在许下招揽公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行,“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组织屯田 ()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B、知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革D、推动了北方的一致进度分析:选 D。

据题干可知,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实力增强,推动了北方的一致,应选D项。

“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与资猜中“建安元年(196 年 ) ”北方杂乱的局势不符,故 A 项错误;曹操命令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解决了军粮问题而非“知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故 B 项错误;开荒屯田没有波及农业技术的改革,故C项错误。

3、(2018 ·黄冈质检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据有者称为“豪强”或“吞并之徒”,但是宋朝此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

这类称呼的变化说了然 ()A、土地私有制确实立B、土地吞并获取认同C、小农经济的柔弱性D、农民地位不停降低分析:选 B。

据题干可知,土地据有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这表示土地吞并获取的土地被认同,应选B 项。

土地私有制确定于战国,与资料“汉唐之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土地据有者称呼的变化与小农经济的柔弱性没有联系,故 C项错误;土地据有者称呼的变化与农民地位变化没关,故 D项错误。

4、魏晋期间,士人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对“三玄”的研究和讲解产生了玄学。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专题十二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专题十二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宜宾诊疗 )13 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场面。

1603 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全无所闻,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渐超出于议会之上。

直到荣耀革命的成功,议会才“光复”失掉的权益。

这表示,光荣革命 ()A.标记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实立B.使英国议会权益开始高于王权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度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保卫分析:选D。

据资料“ 13 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议会才‘光复’失掉的权益”可知,议会权益的恢复,表示光荣革命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保卫,应选D。

1689 年《权益法案》的公布标记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实立,A项错误; B 项与资料“ 13 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场面”不符,资料表示13 世纪英国已经出现议会权益高于王权的场面, B 项错误;英国经过 1689 年《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取销了君主制,C项错误。

2.一位学者在 1708 年写道:“我们的商业是全球最大的,不列颠确实是各国中最适于商业的国家,这是因为它的岛国的地点,同样也是因为它的政体的自由和优胜性所致。

”致使“政体的自由和优越性”确定的历史事件是英国()A.《权益法案》的公布B.宗教改革的进行C.内阁制度确实立D.1832 年议会改革分析:选 A。

资料供给的时间是 1708 年,英国《权益法案》公布的时间是 1689 年,《权益法案》的公布使英国确定君主立宪政体,致使“政体的自由和优胜性” ,应选 A。

宗教改革发生在 16 世纪,宗教改革后英国确定英国国教, B 项错误;内阁制度确实立不过君主立宪政体的一部分, C项错误;1832 年议会改革与资料供给的时间不符,D项错误。

3.(2018 ·河南百校结盟质检 )1689 年 10 月,英王威廉接受了国会提出的《权益法案》,1701 年,威廉又签订了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定的《王位继承法》。

(精品word)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专题十二-第4课时-能力提升-含解析

(精品word)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专题十二-第4课时-能力提升-含解析

1.1783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所建立起来的邦联比大陆会议更为有效,但仍然不足以解决北美13个州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这一“共同难题”是指()A.经济交流障碍重重B.在国际上没有地位C.没有赋予中央权力D.无统一的邦联政府解析:选A。

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贸易关卡众多,影响经济发展,故选A。

邦联内部各州在国际上的地位因其力量强弱而有所不同,B项错误;邦联制赋予了中央政府较少的权力,C项错误;邦联制下美国有统一的邦联政府,D项错误。

2.(2018·潍坊期中)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曾指出: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为此,美国()A.建立三权分立体制B.实行州际平等原则C.确立了联邦制体制D.确立人民主权原则解析:选C。

材料中“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指的是美国建国初期松散的邦联制已经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故选C。

材料并未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各州之间的平等,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民主权原则,D项错误。

3.(2018·山西五校联考)1787年宪法完成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促进了美国领土的开拓,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因为该宪法()A.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近代政治民主原则C.明确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及大小州之间的关系解析:选D。

1787年宪法的最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能够代表美国行使权力的中央政府,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地方各自为政的现象,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故选D。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殖民压迫,此时独立战争已经完成,A项错误;三权分立原则主要针对国家权力过分集中,防止独裁现象的发生,B项错误;在1787年宪法中,并没有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C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书中写道: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后,工厂主博尔顿要求买主只付出每架机器制造和安装费用,另外加上比使用同等马力气压机所获得燃料上节省费三分之一。

此做法()A、保证了对生产技术垄断B、有利于改良蒸汽机推广C、提高了与同类商品竞争力D、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解析:选B。

工厂主博尔顿做法实际上降低了蒸汽机售价,变相对蒸汽机进行推销,因而有利于改良蒸汽机推广,故选B。

材料无法说明对技术垄断,而且英国实行专利制度,也无须刻意保护技术,A项错误;当时还没有与改良蒸汽机可竞争同类蒸汽机,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只体现出对买主服务,D项错误。

2、(2018·长沙月考)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狱卒。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是()A、工厂成为了犯罪频发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剥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解析:选D。

据材料“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选D。

A项与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监狱”意思不符,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狱卒”主要体现工厂对工人剥削与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管理手段,B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监狱”还不能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C项错误。

3、(2018·潍坊期中)“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两面。

这一全新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

”这一经济形态()A、开始于19世纪晚期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解析:选D。

材料中“这一全新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指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选D。

4、(2018·沧州联考)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指南》写道:“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遵从。

科学发现,天才发明,工业应用。

人类则适应新事物或被其塑造”。

该宣传说明()A、科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B、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D、科技促进近代城市兴起解析:选C。

据材料“科学发现,工业应用”可知,该宣传说明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故选C。

材料“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与科研发展方向无关,A项错误;材料时间为“1893年”,此时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项错误;材料与近代城市兴起无关,D项错误。

5、(2018·南昌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出台了反垄断法,并且在各国该法案中对这一垄断形式进行了限制,禁止了过于庞大托拉斯垄断。

这一举措()A、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无计划性B、推进欧美国家大工业发展进程C、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激烈斗争D、是应用局部干预经济手段表现解析:选D。

国家颁布法律限制托拉斯垄断,是国家局部干预经济手段,故选D。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具有计划性,A项错误;限制大型垄断托拉斯是为限制大工业规模继续扩大,B项错误;此时世界殖民地已瓜分殆尽,各国主要争夺世界市场份额,C项错误。

6、(2018·荆州模拟)阅读下面英国农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比重变化表。

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英国农业生产严重萎缩B、世界形成初步国际分工C、英国劳动力向海外转移D、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解析:选B。

英国农业人口国内转移,推动了英国工业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形成初步国际分工,故选B。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得到发展,A项错误;英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C项错误;城市工业对劳动力需求推动农民涌入城市,D项错误。

7、(2018·鄂尔多斯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5年秋天,马铃薯晚疫病首次渡过大西洋,袭击了爱尔兰,致使当年农民一无所获。

马铃薯在1846年再度绝收,而饥荒持续着。

对抗饥饿办法显然是从国外进口谷物,以缓解爱尔兰困境。

问题是根据当时法律,这些进口物品必须被课以沉重进口税。

当时所谓《谷物法》,便是一场长期论辩核心。

贵族阶层地主希望保留这些限制谷物进口法案,而由工业家所领导反对联盟,则要求废除它们。

随着爱尔兰饥荒造成重大危机,最终马铃薯决定了这场论辩胜负。

经过1846年5月一场表决,《谷物法》被废除了。

——摘编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历史》材料二维多利亚王朝早期,当时人们广泛认为中产阶级正在取得胜利。

人们说1846年废除《谷物法》削弱了土地贵族政治经济支柱。

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在1850年说:“唯一残留下来贵族属资产阶级。

”作为统治阶级英国贵族丧钟真得敲响了么?从长远来看,是没有疑问。

不过在贵族得以延长其统治和以自己世界观教育其继承者以前,丧钟尚未敲响。

权力是和平过渡,其回报是上流集团新成员们在时间上给以宽限,并接受贵族许多价值观念。

双方敌对情绪开始淡化。

1846年以后,地主们利益不再那么明显地与工业或者资本相对立。

大地主收益越来越多地来自铁路、运河、矿山和在城市财产。

英国历史上乐于将新财富并入原有财富模式,在18世纪晚期被地域上和宗教上孤立工业财富爆炸性增长破坏了,这时又完全恢复起来。

实业家孩子允许成为上层阶级一分子代价是放弃相对孤立一个世纪里形成、面向生产文化。

——摘编自马丁·维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衰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废除《谷物法》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谷物法》历史作用及废除过程中表现出政治智慧。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2)第一小问历史作用,联系材料二信息“大地主收益越来越多地来自铁路、运河、矿山和在城市财产”可知经济上有利于缓解饥荒,推动英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贵族转变经营方式,投资于近代产业。

联系所学和材料信息“双方敌对情绪开始淡化。

1846年以后,地主们利益不再那么明显地与工业或者资本相对立”可知政治上缓解了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有利于代议制民主完善和发展;壮大了英国社会中产阶级力量;思想上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工业资产阶级接受贵族价值观念。

第二小问政治智慧,结合材料可知,人类文明进步有时需要妥协。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爱尔兰发生严重马铃薯晚疫病,并造成饥荒;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民主权利;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提出与传播。

(2)作用:经济上,有利于缓解饥荒,推动英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贵族转变经营方式,投资于近代产业。

政治上,缓解了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有利于代议制民主完善和发展;壮大了英国社会中产阶级力量。

思想上,冲击了重商(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工业资产阶级接受贵族价值观念(或者贵族价值观念资产阶级化)。

智慧:人类文明进步有时需要妥协。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运城调研)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

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是()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有效手段B、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作用微乎其微解析:选B。

材料强调政府保护和支持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化重要原因,即强调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故选B。

政府干预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才有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材料强调是资本积累和投资依赖政府而非工业革命成果推广需要依赖政府,C项错误;18世纪后半期英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作用是第一位而非微乎其微,D项错误。

2、(2018·皖南八校联考)珍妮纺纱机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发明者克隆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选A。

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选A。

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联系,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D项错误。

3、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收割机获得专利,“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

这一发明()A、是内燃机发明产物B、减少了对殖民地需求C、推动了工业革命诞生D、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解析:选D。

据材料中“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可知该收割机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故选D。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A项错误;材料未提到殖民地,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834年”,工业革命早已开始,C项错误。

4、(2018·太原期中)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生产组织形式是()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D、垄断组织解析:选C。

据“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选C。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B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错误。

5、(2018·黑吉八校联考)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解析:选D。

材料数据反映出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选D。

材料数据反映英国资本增长,但不足以说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A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英国资本,与对外输出资本状况无关,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英国是否取得统治世界地位无关,C项错误。

6、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大西洋沿岸。

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解析: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