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 无为而治思想理念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2019年高考试题—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8页,第二部分(综合题)8至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读图1,回答1,2题。
1.从北京到洛极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B.阔叶林C.半荒漠D.苔原2.一列时速为189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极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
不考虑涂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日16:00 日8:00 日16:00 日8:00读图2,回答3,4题。
3.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A.南北纬10°之间B.南北纬10°~40°C.南北纬30°~60°D.南北纬50°~80°4.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②>③>①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寻宝”活动。
在活动前,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图3)和一张瀑布照片(图4)。
据此回答5,6题。
5.图3中藏宝地及其相对于营地的方位是A.甲,西北方B.乙,东北方C.丙,西南方D.丁,东南方6.为更好地欣赏瀑布美景,拟修建一处观瀑台。
最佳选址是A.①B. ②C.③D.④甲、乙、丙、丁分别为2019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4个城市。
读表1,回答7~9题。
表1城市附近洋流代号位置火炬传递活动日期(当地时间)及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甲①37°45′N 122°27′W4月9日α乙②34°40′S58°30′W4月11日β丙③23°37′N 58°35′E4月14日γ丁④35°17′S 149°08′E4月24日δ7.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C.③为寒流D.④为暖流8.地处广阔平源之中的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9.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α<βB. β>δC.γ<δD. δ>β图5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典题精讲典例1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解题技巧】近代诗人张维屏初读魏源的《海国图志》时,叹服魏源放眼天下的气势,写下了题干所述诗句。
另外从材料中的“州”、“四海”等词语可判断诗人所称赞的这本著作与地理有关,再结合《海国图志》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来的,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这一史实也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皆与地理无关,故可排除。
答案:A典例2〔 2017·天津文综·5〕《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题技巧】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的要求,尽管新文化运动期间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但其改造中国的精神始终不改,故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无法表达先进中国人探索的核心目的,D项与题意无关。
201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天津卷)【解析】

2019年⾼考真题⽂综历史(天津卷)【解析】2019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天津卷)⽂科综合历史部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3页,第Ⅱ卷4⾄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条形码。
答卷时,考⽣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祝各位考⽣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
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1.中国很多地区出⼟了⼤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化内容。
图⽚中的两件青铜器出⼟于同⼀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青铜器代表的是三星堆⽂化,位于四川省⼴汉市,在地图中表⽰序号为③,故选C。
①为⼭东省,排除A;②为河南⼆⾥头⽂化,排除B;④为湖南省,排除D。
2.明朝嘉靖年间,⼭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寡⽽旷多”,每逢集⽇,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喧声沸腾……粟⽶丝⿇布帛,禽⽽鸡鹜,兽⽽⽜⽺,⾷⽽鱼⾁果菰,与夫南北⽔陆之产,可以供民⽣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
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 农村集市贸易从⽆到有B. ⽂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 居民⽇常⽂化活动丰富D. 乡村城镇化发展⽐较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喧声沸腾……’”可知,⽂化与商业的结合推动了武城县的经济发展,故选B。
由材料可知,原本⼭西武城县农村集市就有,只是⽐较不活跃,故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材料中举办的⽂化活动是县令为了改善集市冷清的局⾯⽽采取的⼀项措施,不能反映居民的⽇常⽂化活动丰富,排除C;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质量不断提⾼的过程,材料只是提及了集市的繁荣,⽆法确知武城县是否已经实现了乡村城镇化,排除D。
陕西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陕西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郡县制D. 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答案:D2. 关于唐朝的科举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为唐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B.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C.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 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开始出现答案:D3. 下列关于宋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之一B. 宋朝时期,商业贸易非常繁荣C. 宋朝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D. 宋朝时期,科技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答案:C4. 明朝时期,下列哪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A. 宣扬国威B. 寻找新的贸易伙伴C. 寻找建文帝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C5. 清朝康熙年间,下列哪项不是康熙皇帝的成就?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推行科举制度D. 编纂《康熙字典》答案:C6. 关于辛亥革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D.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答案:D7.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D.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答案:C8.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B. 抗日战争从1937年开始C.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大捷D. 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结束答案:C9.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 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答案:B10. 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B.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C.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D.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革命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1.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历史意义。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热点题型一新航路的开辟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 A,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B【变式探究】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提分秘籍】多元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形成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方法技巧】1.从历史进步性角度命题。
新航路开辟后,一方面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解题时往往利用新史观来分析,同时注意分析角度的多元化。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Ⅲ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
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1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
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
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
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
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3.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2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畅通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了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他的死讯”。
这种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退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源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35、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
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
乾隆时期对浙海关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______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
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行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
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
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应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
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分)答: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晴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
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销商品(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10分)答: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从1800年起从1850年起1870-1900年自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80全球人口食物生产世界范围的全球气温年代中期居增工业化饥荒和干旱变暖艾滋病泛滥自然进程————。
———。
——。
——。
———。
————。
———。
———。
———。
———。
—约从1800年起约从1850年自1905年、自20世纪自20世纪煤炭和蒸汽电力1918年、1930年60年代90年代动力相对论-量子物理学大肆毁林转基因作物1800-1880年19世纪60年代1885年1929 1945 自20世纪奴隶制-1910年柏林会议—1939年—1989年90年代中期衰落大规模移民—瓜分非洲经济大萧条冷战互联网人文进程——。
———。
———。
———。
———。
——。
——。
——。
——。
———。
———。
——19世纪40年代1870 1914—1918年1936—1945年自20世纪—60年代—1871年第一次第二次50年代初中国鸦片战争普法战争世界大战世界大战电视————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25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
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
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1942年一月一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战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6分)答: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9分)答: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作出卓越贡献。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
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刺之意。
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
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
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
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
(9分)答: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6分)答: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