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迟到的嘟嘟_图文.PPT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迟到”的概念;2.能够初步听懂故事的大意;3.能够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4.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书《总是迟到的嘟嘟》;2.课件:故事图片;3.语言素材:时间词、动词、形容词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课将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狗。
2. 故事讲解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让学生先观察图片。
2.请学生口述图片中的动物、物品等,了解故事背景。
3.请学生边听教师讲故事,边观察图片,提高听懂故事的能力。
3. 故事复述1.教师重复讲解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请学生模仿教师,复述整个故事或其中的一部分。
4. 语言练习1.教师提供故事中出现的时间词,让学生试着描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2.教师提供故事中出现的动词、形容词等语言素材,要求学生使用它们来描述主人公的状态或行为。
5. 总结反思1.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嘟嘟总是迟到?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能否初步理解“迟到”的概念;2.能否初步听懂故事的大意;3.能否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4.能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阅读故事书,深化对故事的理解;2.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与同学分享;3.模仿故事背景中的环境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孩子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活动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知道嘟嘟迟到的原因。
2. 能够表述自己上幼儿园或学校的原因,学会关心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 角色头饰:嘟嘟、妈妈、老师等3. 计时器4. 画纸、画笔三、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
2. 讨论:为什么嘟嘟会迟到?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按时到校?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上学迟到的情况,引导幼儿体验角色心理。
4. 计时游戏:设置不间的任务,如穿衣、洗漱等,让幼儿实践守时完成任务。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表,监督执行。
2. 环境创设:布置“时间管理”主题墙,展示幼儿绘画作品、时间计划表等。
3. 区域活动:设置“时间挑战”区,开展相关游戏活动,如计时拼图、计时跑步等。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迟到原因的表述。
2. 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如守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3. 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时间观念的养成情况,如作息时间规律、按时到校等。
六、活动内容1. 故事分享:《总是迟到的嘟嘟》2.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3. 时间管理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守时。
4.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时间观念。
5. 家园联系:家长协助幼儿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进行监督。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守时。
3. 绘画法: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时间观念的理解。
4. 家园合作法:通过家长协助,培养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能力。
八、活动步骤1. 分享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引导幼儿关注嘟嘟迟到的原因。
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明确到达班级的准时意义。
2.让幼儿能理解并接受迟到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便。
3.提升幼儿的情感认知和合作精神,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情境2.思考表达3.情感体验4.家园合作三、教学过程(一)故事情境1.引出故事主题–教师与儿童互动探讨:“你们有没有见过总是迟到的小朋友?”“如果你们是老师,怎么办?”等等。
–引出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2.分组阅读故事–教师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4-5名幼儿–每个小组内分配一个小组长,由幼儿自行选择–互相帮助,一起阅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建立故事背景3.故事复述–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让其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小组员可以补充细节–教师引导,帮助幼儿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二)思考表达1.分组讨论–每组从故事中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讨论。
–教师选择情节后,引导幼儿进行表达和讨论,激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小组发言–每组选一名幼儿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听取并给予回应。
(三)情感体验1.角色扮演–教师在角色扮演前,为幼儿提供相关的物品和道具,如:闹钟、吃饭用的碗等–由幼儿扮演《总是迟到的嘟嘟》和班里其他幼儿–演绎故事情节,让幼儿切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景。
2.情感回顾–上述情境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感回顾和总结。
–联系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准时到达。
–讨论迟到对相关人员的不便,让幼儿理解迟到的责任。
(四)家园合作1.家园互动–将上述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社交平台、宝宝家园等方式和家长进行互动。
–向家长宣传准时到达的重要性2.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合作,让家长监督孩子准时到达。
–家长在孩子早晨起床后,提前设置好早餐桌、出门需要用到的物品等,提醒孩子按时完成早晨活动。
3.教师反馈–教师会在平台上对家长合作的情况进行反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参考范本【教学目标】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迟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胆、多元、有逻辑的讲述作为小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知识点:1、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嘟嘟总是迟到,可他把原因归咎于”妈妈骑自行车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闹钟的声音太轻了”,结果同学们都笑他。
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自己: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
就不再迟到了。
2、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例:我也会迟到,以后我会快快的穿衣服,这样就不能迟到了。
以后我会早早的睡觉,也不会迟到了。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PPT一: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
孩子的画面: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结果:迟到,小朋友都在上课(小朋友捂着嘴巴笑)。
PPT二: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
孩子的画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饭时专注,没有东张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
结果:不迟到,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游戏。
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2)知识准备——前期了解作为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场地准备座位坐成U字型。
【教学过程】(一)通过出示PPT”皮皮上学了”,引起幼儿——今天早上,小学生皮皮在上学的过程中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吧!(播放课件1)(二)通过欣赏课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不要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1、通过欣赏PPT,将难点进行前置。
(1)通过欣赏课件1、初步了解迟到的原因——谁愿意说一说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爸爸叫他起床。
皮皮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
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二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活动目标:1、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2、能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懂得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活动准备:男孩玩偶一个、图片、准时卡活动过程:一、你会迟到吗?1、”你知道什么是迟到吗?”2、”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
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
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
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1)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
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三、究竟是谁的错?1、讨论: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不是爸爸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2、你想对嘟嘟说些什么?老师对嘟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3、嘟嘟听了老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他这样做了以后,还会再迟到吗?四、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嘟嘟不迟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这胸,看这老师)2、我们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意义天的学习呢?(请幼儿与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1)教师出示准时卡”这是什么?”“表示了什么意思?”(2)怎样才能得到这张准时卡呢?(将准时卡奖励给说的好的幼儿)请幼儿说说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成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2023年大班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2023年大班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2023年大班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1目标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2、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自我改正两种态度以及行为的不同结果准备男孩玩偶一个过程一、导入介绍来自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嘟嘟。
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
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
”那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一部分(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讲述故事之前先提醒小朋友们仔细听,注意听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话提问:1、老师询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的时候,嘟嘟是怎么回答的?(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车太慢。
)2、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门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3、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是怎么样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觉得嘟嘟这样说对吗?(嘟嘟讲得不对,同学们才笑。
不对)(二)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二部分(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2、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什么?(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模仿老师说话3、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得?(早早就起来,很快地准备好)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没有。
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4.、小朋友们觉得是谁的错?三、引申1、提问: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师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2、模仿:分别请两位小朋友作为迟到的嘟嘟和一位不迟到的嘟嘟3、提问:以后小朋友们上小学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呢?(与小朋友们互相交流)4.、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是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四、总结把故事的大概再复述一遍从而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含反思活动目标:1、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2、能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争论,懂得要想不迟到,只有转变自己。
3、培育幼儿愿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平凡话。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预备:男孩玩偶一个、图片、准时卡活动过程:一、你会迟到吗?1、"你知道什么是迟到吗?"2、"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
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叙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
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
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叙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1)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3)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旧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4)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
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三、毕竟是谁的错?1、争论:嘟嘟经常迟到,毕竟是谁的错呢?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不是爸爸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2、你想对嘟嘟说些什么?老师对嘟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3、嘟嘟听了老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早早就起来,很快就预备好)他这样做了以后,还会再迟到吗?四、怎样才能不迟到。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总是迟到的嘟嘟》活动目标:1、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2、能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懂得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活动准备:男孩玩偶一个、图片、准时卡活动过程:一、你会迟到吗?1、”你知道什么是迟到吗?”2、”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
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
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
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1)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第 2 页共 6 页(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
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三、究竟是谁的错?1、讨论: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不是爸爸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2、你想对嘟嘟说些什么?老师对嘟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