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合集下载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血型测定实验,学习血型的基础知识,掌握血型测定的方法,并了解不同血型的遗传规律。

实验方法:首先,取一小滴新鲜的自己的血液,然后滴加不同的血型抗血清(如A、B、AB、O四种),观察血液与抗血清间是否凝集。

若凝集,则说明此血液具有相应的血型。

实验结果:我所采集到的血液与A抗血清、B抗血清、AB抗血清均没有凝集现象,而与O抗血清发生了凝集。

因此,我是O 型血。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自己所采集到的血液中,没有A、B与AB的血型成分,说明我不可能是A、B或AB型血。

而与O抗血清发生凝集,说明自己有O型血的成分。

结论:经过血型测定实验,我得出自己的血型为O型血。

血型的遗传规律:由于血型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父母的基因型会影响孩子的血型。

遗传学上,人类的血型基因存在于23对染色体中的第9对染色体上,有三个等位基因,分别记为IA、IB、i。

其中,IA和IB是有优势的,而i是隐形的。

因此,我们将人类血型分为A、B、AB、O四类,其遗传规律如下:(1)IAIA或IAi基因型的人为A型血;(2)IBIB或IBi基因型的人为B型血;(3)IAIB基因型的人为AB型血;(4)ii基因型的人为O型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血型受多个基因的控制,A、B、AB、O四种基因的组合方式非常多样。

因此,即便是父母均为某一种血型,也不一定能保证子女的血型与父母相同。

结语:血型测定实验虽然不复杂,但在实验中我们不仅仅学到了血型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血型作为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探究科学原理并不只是实验结果,而是在实验中反复推敲、琢磨其背后的理论知识。

最后,本文认为,对于生活中难以解释的现象或疑惑,我们可以借助科学实验,通过思维、实践、探索不断寻找到答案。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ppt课件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ppt课件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正定型 判定结果:
试管法:轻轻摇动(或捻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RBC浮起, 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凝块,轻弹管底,凝块无散开,为 凝集(+);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底,RBC浮 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原理: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被检血清(血浆),在盐
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从而测定被检血 清(血浆)中有无与标准红细胞相对应的抗体, 进一步判定血型。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方法: 1、试管法:
-A
-B
加待测血清2滴
加标准红细 胞悬液1滴
混匀,离心 1000r/min 观察结果(方法同正定型)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抗A
抗B
结果
结果判定:


A


B
正定型


AB


O
反定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RBC) B(RBC) 结果


B


A


O


AB
二、ABO血型鉴定
凝集强度的判断见实验指导表格
室温条件下盐水介质中产生特异性反应,根据是否 出现凝集判断是否有D抗原的存在。
Rh(D)血型鉴定
加抗D血清1滴
加红细胞悬 液1滴(5%

轻轻摇动玻片混匀, 2min内判断结果, 有凝集(+),无凝 集需按照说明书进一 步实验确认是否为阴 性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就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

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

只有主侧与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与药品】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

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

(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实验原理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

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就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 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与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与供血者血清一滴。

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

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实验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血型及交叉配血实训报告

血型及交叉配血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和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交叉配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对输血安全性的认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检验科实验室四、实训人员XXX、XXX、XXX五、实训材料1. 血液样本:A型、B型、AB型、O型2. 试剂:抗A、抗B、抗D标准血清,生理盐水,玻片,竹签等3.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等六、实训内容1. 血型鉴定(1)操作步骤1)取玻片一张,用蜡笔将其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A、B、D。

2)分别加入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3)分别滴入待测血液样本。

4)用洁净竹签将试剂和血液充分混匀。

5)轻轻连续倾斜转动玻片25分钟,观察并记录。

(2)结果分析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型、B型、AB型、O型。

2. 交叉配血(1)操作步骤1)取玻片一张,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主侧、次侧、对照。

2)主侧:分别滴入献血者红细胞和受血者血清。

3)次侧:分别滴入受血者红细胞和献血者血清。

4)对照:分别滴入生理盐水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5)轻轻连续倾斜转动玻片25分钟,观察并记录。

(2)结果分析1)主侧、次侧均无红细胞凝聚,为配血相合。

2)主侧或次侧有红细胞凝聚,为配血不合。

七、实训结果1. 血型鉴定结果(1)待测样本1:A型(2)待测样本2:B型(3)待测样本3:AB型(4)待测样本4:O型2. 交叉配血结果(1)献血者A型,受血者B型:配血不合(2)献血者B型,受血者A型:配血不合(3)献血者AB型,受血者O型:配血相合(4)献血者O型,受血者AB型:配血相合八、实训总结1.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实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红细胞凝聚情况,确保配血准确性。

3.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对输血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执行。

4.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技能。

九、实训建议1. 增加实训次数,提高操作熟练度。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课件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课件

(一) ABO血型系统
1.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根据红细胞表面 是否具有A或B抗原(又称A或B凝集素,两者均由H 物质转变而来),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 (又称抗A或抗B凝集素),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 型.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 红细胞上具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B型; 红 细胞上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不含有抗A和抗B抗 体者为AB型; 红细胞上不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 有抗A和抗B抗体者为O型.
A型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 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 集反应。进行ABO血型鉴定时,采用标准的抗A 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BethVincent直接试验),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 细胞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抗体(Simonin反转试 验)。只有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鉴定和血清 中的抗体鉴定所得结果完全相符时才能肯定其 血型类别。
问答题:
1、简述血型系统:
选择题:
1、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判断血型, 正确的是()
A、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 B、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A型 C、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为
A型 D、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为
3.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 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系统一般不存 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往往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 Rh阴性的受血者接受了Rh阳性血液输入后便可产生免疫性抗 Rh抗体,如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即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
(2) 新生儿Rh溶血病:母亲与胎儿的Rh血型不合,典型的 病 历 为 胎 儿 之 父 为 Rh 阳 性 ( DD 或 Dd ) , 母 亲 为 Rh 阴 性 (Dd)。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底,RBC浮 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原理: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被检血清(血浆),在盐
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从而测定被检血 清(血浆)中有无与标准红细胞相对应的抗体, 进一步判定血型。
方法:盐水介质法、聚凝胺介质法、微柱 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酶介质法。
交叉配血:

主侧:受血者血浆+供血者红细胞
Ps:patient serum
Dc:donor cell

次侧:供血者血浆+受血者红细胞
Ds:donor serum
Pc:patient cell
Ps
Ds
Pc
受血者
3%-5% 1%
二、ABO血型鉴定:
一、正定型 方法: 1、试管法:
-A
-B
加标准血清1滴
(-A -B )
加红细胞悬 液1滴(5%)
混匀,离心 1000r/min 观察结果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正定型 判定结果:
试管法:轻轻摇动(或捻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RBC浮起, 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凝块,轻弹管底,凝块无散开,为 凝集(+);


O


AB
二、ABO血型鉴定
凝集强度的判断见实验指导表格
注意:1、正反定型一致才能确定结果;
2、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净,避免溶血,专型专用; 3、控制离心速度和时间,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 4、抗原抗体比例要适当; 5、溶血时,注意结果的判定; 6、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不可轻易判定,需查明 原因,可能有技术问题也可能有标本问题。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通过血型鉴定实验,了解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和抗体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血型遗传规律的理解。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实验台、显微镜、玻璃片、草酸盐溶液、抗A血清、抗B血清、洗涤盐水、血液滴管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块玻璃片,用草酸盐溶液在玻璃片上涂成一个大圆圈。

2. 取三个小圆圈,分别标记为A、B、C。

3. 在A圆圈中滴加一滴被检测血液,用洗涤盐水洗净后,加入抗A血清。

4. 在B圆圈中滴加一滴被检测血液,用洗涤盐水洗净后,加入抗B血清。

5. 在C圆圈中滴加一滴被检测血液,用洗涤盐水洗净后,不加入任何抗体。

6. 用显微镜观察三个圆圈中的凝集情况。

实验结果:1. 如果A圆圈中的血液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说明被检测者的血液中含有A 抗原,血型为A型。

2. 如果B圆圈中的血液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说明被检测者的血液中含有B 抗原,血型为B型。

3. 如果C圆圈中的血液未发生凝集,说明被检测者的血液中不含有A抗原和B 抗原,血型为O型。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型血液中含有A抗原,因此对抗A血清发生凝集。

2. B型血液中含有B抗原,因此对抗B血清发生凝集。

3. O型血液中不含有A抗原和B抗原,因此不对抗A血清和抗B血清发生凝集。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鉴定了被检测者的血型,并且了解了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和抗体的关系。

这对于临床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深入理解血型遗传规律提供了实验基础。

总结:血型鉴定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血型鉴定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实验操作的经验。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应用血型鉴定知识,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 •
盐水介质配血 酶介质配血

菠萝酶,无花果酶,木瓜酶 菠萝酶,无花果酶,

抗球蛋白介质配血

经典方法,加LISS(低离子介质溶液)的方法 经典方法, LISS(低离子介质溶液)
• •
聚凝胺介质配血 凝胶方法配血
盐水介质配血方法
患 者 主 侧 献 血 者 侧 阳 性
离心 次 看结果
患 者 主 侧 献 血 者 次 侧
室温放置 1 分钟
主次侧均 加聚凝胺
聚凝胺(Polybrene)配血方法 配血方法 聚凝胺
阳 性 离 心 主次侧均 加重悬液 看结果
聚凝胺引起 红细胞非特 异性凝集
阴 性
实验步骤
取干净载玻片 取血 观察 滴加定型剂 消毒 记录结果 取血 消毒 消毒

② 抗A 抗B
③用70-75%的酒精消毒取血部位
消毒取血部位

用针扎一下消毒部位,使血冒出, 立即滴一滴血液在⑤ 再用70-75%的酒精擦洗消毒刚用针扎的
部位,然后再取一滴血液于抗B或A上。
(二)交叉配血试验
患 者

主 侧 次 侧
主侧配血 用患者血清与供 者红细胞进行试验 次测配血 供血者血清与患 者红细胞进行试验

献 血 者
交叉配血的要求


主侧配血要求: 主侧配血要求: – 绝对不可以有凝集或溶 血现象。 血现象。 次测配血要求: 次测配血要求: – 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 细胞在允许范围内, 细胞在允许范围内,可 以有凝集现象, 以有凝集现象,但不可 以有溶血。 以有溶血。
阴 性
抗球蛋白配血方法
患 者 主 侧 献 血 者 次 侧 37℃ 37℃ 水浴30分钟 水浴30分钟 三洗
37 ℃
抗球蛋白方法配血方法
加 抗 球 蛋 白
阳 性 离心 看结果 阴 性
酶介质配血方法
患 者 主 侧 献 血 者 次 侧 主次侧 均加酶
酶介质配血方法
阳 性 离心 看结果
37 ℃
37℃ 37℃ 水浴30分钟 水浴30分钟
ABO血型分类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一)ABO血型鉴定
2.血型鉴定方法 • 标记凹载玻片:左上角写A,右上角写B。 • 分别吸取标准A血清和标准B血清各1滴滴于双凹载玻片左端和右端。 • 采血针刺破左手无名指尖,待血液出来后,用2支毛细滴管吸取血 液,分别加入到玻片左、右两侧的血清内,并用牙签搅拌,使标 准血清与血液混匀。(切勿混用毛细滴管和牙签!) • 手持玻片转动数次,转动时玻片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然后置 室温下5min后观察结果。 • 肉眼观察:如果外观略呈花边状或锯齿状,看上去有沉淀,则多 为凝集;如果血滴呈均匀状态,边缘整齐,则多为不凝集。 • 进一步在低倍镜下观察:在低倍镜下,如果观察到红细胞凝集成 团,或尚有少数游离细胞,则为凝集现象;如果红细胞均为游离 状态,则为不凝集。根据镜下所见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抗A
抗B
观察有无凝集,并按下表判定结果。
血型 A B O AB 抗A试剂 + + 抗B试剂 + +
呈现均匀的淡红色时,表明不凝集, 呈现均匀的淡红色时,表明不凝集,用“一”号表示。 号表示。 在试剂里凝结成絮团状,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凝集, 在试剂里凝结成絮团状,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凝集,用 号表示。 “十”号表示。
阴 性
二、Rh定型 Rh定型 1、使用盐水介质试剂 用LIM配制的红细胞悬液,可以代替 LIM配制的红细胞悬液 配制的红细胞悬液, 由生理盐水配制的红细胞悬液在盐水介质 试剂中进行Rh定型 定型, 试剂中进行Rh定型,两者定型方法和效果 均相同。 均相同。
聚凝胺(Polybrene)配血方法 聚凝胺 配血方法
实验八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实验
(一)ABO血型鉴定
1.实验原理 • 红细胞膜上具有血型糖蛋白,作为抗原,也称为凝集原; ABO血型就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来确定的,根据红细 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 AB型及O型四种。 • 血清中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凝集素。 • 凝集原和相应的凝集素特异性结合,使红细胞凝集成团, 进而引起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将待测血 液分别与已知含A抗体和B抗体的标准血清混合,观察 是否发生凝集现象,判断待测血液红细胞上有何种抗原, 由此确定待测血液的血型。
凝 集
不 凝 集
交叉配血的目的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要的步骤,主要是检查受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要的步骤, 血者血清中有无能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主要 血者血清中有无能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目的是为了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反应。 目的是为了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反应。
尽可能确保对人和一个病人来说,输了供血者的血 尽可能确保对人和一个病人来说, 不会引起有害反应,并且使红细胞在输注后能保持 不会引起有害反应, 最长的存活时间。 最长的存活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