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奇葩的数据被统计了.doc
作文生活中的小统计

作文生活中的小统计
生活中处处可见统计的身影,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小统计。
1. 早餐的选择:
- 面包和牛奶占了40%
- 馒头和豆浆占了30%
- 粥和包子占了20%
- 其他选择占了10%
2. 上班上学的交通工具:
- 步行占了25%
- 骑自行车占了20%
- 乘公交车占了30%
- 开私家车占了15%
- 其他方式占了10%
3. 午餐的食物偏好:
- 米饭占了50%
- 面食占了30%
- 沙拉占了10%
- 其他选择占了10%
4. 休闲时间的安排:
- 看电视占了25%
- 上网占了30%
- 运动占了15%
- 阅读占了20%
- 其他娱乐占了10%
5. 周末外出的目的地:
- 公园占了30%
- 商场占了25%
- 电影院占了15%
- 餐馆占了20%
- 其他地方占了10%
这些小统计或许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偏好。
有时候,关注这些小细节,也能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数据人体,信不信由你(一)

数据人体,信不信由你(一)人的身体是一台奇妙的“机器”,存在着许多有趣甚至令人叫绝的数据、功能和现象:1.两个拳头的周长是脖子的周长。
2.七个脚长是身体的高度。
3.一生心跳25亿至30亿次。
4.每天吞口水580次左右。
5.人不睡觉10天就会死亡。
6.人在下午没有灵感、越到晚上越聪明、沐浴时更有创造性。
7.人的左右鼻孔三小时替换呼吸一回,感冒了才知道哦。
8.肌肉能是人体的发动机。
9.早上帮助消化的胰岛素活跃,所以一定要吃早饭。
10. 人打喷嚏的速度:177公里/小时。
11.人平均每年小便时间为十二小时。
12.肠子长度是身高的4--5倍。
13.血液循环一周只需20秒。
14.血管长度可绕地球两周。
15.人的大脑记忆相当4G容量的电脑。
16.人的睡眠周期为90分钟,赖床30分钟后会进入下一个周期。
17.自然分娩的大部分时间是下午5点到6点左右,有60%以上是在下午6点左右分娩。
18.下午六点人体分泌肾上腺素的高峰、此时应付困难最有能力。
19.左耳受右脑控制,右脑主导情感,因此左耳接受到甜言蜜语时比右耳敏捷。
20.原始分工使女性的视野几乎是男性的6倍,男性喜欢盯住一个目标,目光更远,但没有女性眼观6路的视野宽阔。
21.人在性色,金钱,美味巧克力刺激大脑的是同一个区域,使人在金钱抉择上受性色的影响,会冒险投入的比例大好多。
22.智力比身体衰老的慢。
23.傍晚锻炼、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敏感、协调能力强,心律于血压较平稳。
24.人的心搏次数在一生是固定的次数。
25.人在潜意识处理一闪而过的负面信息时,反应敏捷,如危险、绝望、暴力。
26.人平均只需7分钟就可入睡。
27.打喷嚏时无法睁着眼睛。
28.睡眠时的脑比看电视时活跃。
29.大拇指的指甲长的最慢,中指的指甲长的最快。
30.睡眠时耗费的热量比看电视更多。
31.出生时眼睛多大,现在还是多大,但是鼻子鱼耳朵一直在长。
32.舌头有一万个味蕾。
33.惯用右手的人比惯用左手的人长命可大9年。
数学界中的五大神奇数字,这5个数字影响到了整个人类—度哥世界之最

数学界中的五大神奇数字,这5个数字影响到了整个人类—度
哥世界之最
1、150(邓巴指数)
150这个数字变代表邓巴指数,经过邓巴的研究发现,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当你的社交人数超过150人之后你会发现你会忘记多余之人的名字,也会大大降低你的社交效率和成果,这个数字也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想想看你的社交圈超过了150人吗?
2、0.618(黄金分割比例)
0.618这个数字所代表就是黄金分割比例,是被公认为最具审美的一个数字,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当人的身高和腿呈现出1:0.618时,那么则代表着这个人的身材绝对非常完美,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这个审美标准。
3、10000
通过研究证明发现,人的大脑需要10000小时(相当于416天)来不断学习知识或者技能才能达到大师级的水平,天赋异禀的人当然可能用的时间回更少,但天赋的作用还是有限,后天的努力才是更为重要!
4、7
7这个数字也是非常神奇的,根据研究发现,一个人手机上常用到了APP不会超过7个,人类短暂记忆能够记住的数量不超过7,如果一个事物被提到7次以上,那么大脑中便会将这个事给长期记住!
5、142857
据相关资料记载,有考古学家在充满着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一组神秘的数字,这个数字便是“142857”了,这串神秘的数字又代表着神秘含义呢?至今科学家们也没能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但也发现了几点关于它的“恐怖”之处,甚至和我国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的时间完全吻合......。
有趣的数据举例 -回复

有趣的数据举例-回复数据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信息。
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几个有趣的数据举例吧。
1. [人类进化历程]人类的进化历程是科学界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
通过研究古人类化石和基因数据,我们可以揭示出许多有趣的信息。
例如,根据基因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有着3-5的基因共享。
这意味着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曾存在着这两个物种之间的交流和繁殖。
这不仅揭示了人类进化历程的复杂性,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人类多样性的新认识。
2. [社交媒体的数据流量]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平台与朋友交流和分享信息。
据统计,仅仅在Facebook上,每分钟就有超过500,000条新状态更新、293,000个新图片上传以及136,000个新朋友关系建立。
这个庞大的数据流量背后反映了社交媒体在连接人们的重要作用,也给了研究者们大量的数据来探究社交网络的结构和影响力。
3. [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成为支撑互联网和云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数据中心的运行不仅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人力成本,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据估计,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2-3。
这个数据让人们意识到了数字化社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为了减少能源浪费,许多数据中心开始采用节能和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以缓解能源压力。
4. [全球自然灾害的数据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威胁,也是对地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之一。
通过对全球自然灾害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灾害类型的分布和频率。
例如,根据数据,全球每年平均发生约50000次地震、100000次洪水和1000次火山爆发。
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我们预测和应对未来的自然灾害,还提醒我们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5. [物种灭绝的速度]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给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统计造假案例剖析

统计造假案例剖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统计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然而,一些不诚实的行为也随之出现。
统计造假案例时有发生,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列举一些典型的统计造假案例,以便深入剖析其原因和后果。
1. 中国某省份高考成绩造假案在某省高考成绩发布后,有媒体爆出该省份高考成绩造假的消息。
据报道,该省份的教育部门在统计高考成绩时,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提高平均成绩,包括删除低分考生的成绩、操纵评分标准等。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让考生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信力。
2. 美国汽车销量数据造假案在汽车行业,销量数据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然而,一些汽车制造商为了提高自己的销量数据,采取了一系列不诚实的手段。
他们可能通过向经销商提供财务补贴、租借车辆等方式来增加销量数据,以此来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3. 医药领域临床试验数据造假案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数据是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得更好的试验结果,可能会对数据进行篡改或者隐瞒不良反应。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也损害了医药行业的信誉。
4. 中国经济数据造假案在中国,经济数据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官员晋升,可能会对经济数据进行篡改或者伪造。
比如,他们可能夸大地方GDP数据、虚报财政收入等。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误导了决策者,也给投资者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5. 学术领域科研数据造假案在学术研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评估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些学术界人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获得研究经费,可能会对数据进行篡改或者伪造。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误导了学术界,也损害了科学研究的公信力。
6. 金融行业交易数据造假案在金融行业,交易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好的交易结果和吸引更多客户,可能会对交易数据进行篡改或者操纵市场。
生活中统计学的陷阱

在当今社会中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据。
当你打开电视,你会看到电视歌曲大奖赛正在举行,歌手们正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最后得分;翻开报纸,社会调查机构在向你介绍10~14岁的孩子们,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正由于统计学做的就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量信息的工作,因此它在今天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这里,我们打算举出一些典型的统计学悖论,让迷信数据的人们有所警觉——数据中也有陷阱。
骗人的“平均数”刘木头开了一家小工厂,生产一种儿童玩具。
工厂里的管理人员由刘木头、他的弟弟及其他六个亲戚组成。
工作人员由5个领工和1 0个工人组成。
工厂经营得很顺利,现在需要一个新工人。
现在,刘木头来到了人才市场,正与一个叫小齐的年青人谈工作问题。
刘木头说:“我们这里报酬不错。
平均薪金是每周300元。
你在学徒期间每周得75元,不过很快就可以加工资。
”小齐上了几天班以后,要求和厂长刘木头谈谈。
小齐说:“你骗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过了,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
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刘木头皮笑肉不笑地回答:“小齐,不要激动嘛。
平均工资确实是300元,不信你可以自己算一算。
”刘木头拿出了一张表,说道:“这是我每周付出的酬金。
我得2400元,我弟弟得1000元,我的六个亲戚每人得250元,五个领工每人得200元,10个工人每人100元。
总共是每周6900元,付给23个人,对吧?”“对,对,对!你是对的,平均工资是每周300元。
可你还是骗了我。
”小齐生气地说。
刘木头说:“这我可不同意!你自己算的结果也表明我没骗你呀。
”接着,刘木头得意洋洋地拍着小齐的肩膀说:“小兄弟,你的问题是出在你根本不懂平均数的含义。
怪不得别人呦。
”小齐气得说不出话来,最后,他一跺脚,说:“好,现在我可懂了,我不干了!”在这个故事里,狡猾的刘木头利用小齐对统计数字的误解,骗了他。
小齐产生误解的根源在于,他不了解平均数的确切含义。
“平均”这个词往往是“算术平均值”的简称。
有趣的统计学案例

有趣的统计学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有关“猜猜看”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一个人会想一个数字,然后其他人可以猜这个数字是多少。
我们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这个游戏。
比如,我们可以计算所有猜测的平均值,然后和真实的数字进行比较,看看平均值是否接近真实值。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平均值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平均值来估计未知的数值。
第二个案例是有关“点菜”的餐厅统计。
假设我们去一家餐厅吃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菜品被点的频率。
通过统计每道菜被点的次数,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菜是最受欢迎的,哪些菜是不受欢迎的。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利用统计学来分析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如何根据统计结果来调整菜单和经营策略。
第三个案例是有关“天气预报”的统计分析。
天气预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关注的事情,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比如计算实际天气和预报天气的差异,然后得出准确率和误差范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评估和改进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无论是游戏、餐厅还是天气预报,统计学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象,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希望这些有趣的统计学案例能够激发你对统计学的兴趣,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运用统计学的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大数据奇葩说:盘点10个有趣的大数据

大数据奇葩说:盘点10个有趣的大数据因为大数据,我们的生活是否变得更舒适?亦或,从此我们的生活细节都要暴露在数据的分析之下?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大数据?现在,先让我们了解一些真实的大数据的例子。
大数据早已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大数据也逐渐得到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重视。
基于此,大数据究竟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数据(Big data)因为他,我们的生活是否变得更舒适?亦或,从此我们的生活细节都要暴露在数据的分析之下?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大数据?现在,先让我们了解一些真实的大数据的例子。
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如果我们将一天内产生的数据全部烧录进DVD光碟内,那这些光碟叠起来可以搭成地表到月球的DVD高塔,而且还是双塔。
大数据与星星根据IDC的分析,2008年时数码数据量就超过了目前已知的宇宙内星星数量,而且以数据成长的速度,2023年时全球数据量将会超过亚佛加厥常数(Avogadro's number)--也就是6.022×10^23。
亚佛加厥常数男性内裤销量反映经济形势已故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男性内裤销量反映经济形势”的理论。
即经济形势良好,内裤销量会平稳上升,反之则下降。
原因很简单,经济萧条时,男性会节俭开支,少买内裤。
啤酒与尿布这是个经典的商场数据分析案例。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沃尔玛的超市管理人员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于理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啤酒”与“尿布”两件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商品会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
啤酒与尿布在美国有婴儿的家庭中,一般是母亲在家中照看婴儿,年轻的父亲前去超市购买尿布。
父亲在购买尿布的同时,往往会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这样就会出现啤酒与尿布这两件看上去不相干的商品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的现象。
女性头发与经济波动据日本最大日用品制造公司“花王”,于1987年开始在东京银座对1000名,二十至三十岁女性进行的年度民调后汇编的“发型统计”显示,他们偏好蓄长发时显示经济在复苏中,反之则经济仍在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会令
每天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你没有料到自己的文字输入量居然能抵一部几十万字的《西游记》吧!
你打开了计步器,打算记录一下自己走路的数量,自我督促一下健身问题,没想到有人能够分析出你吃饭工作睡觉都在什么时候,甚至连你什么时间减肥都了如指掌!
大数据时代,并不是只有IT男们盯着数据看看看,也不是只有运营狗们在意昨天的数据今日的收益,更多的数据分析已然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而那些跟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才是真的有趣呢,它勾勒出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描绘出了我们生活中的小习惯、小癖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能够更好地厘清生活,感受快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数据
这两年,大数据的概念热得发烫,但你不要以为自己距离它很遥远——恰恰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家正是因为采集了我们的浏览痕迹、阅读偏好、购买习惯等数据,才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产品、调整方向以及进行推广。
与这种大数据略有不同的,还有属于我们个人的数据分析。
大多数人不会像计算机一样把自己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步骤都记录在案,哪怕是有写日记习惯的人也往往不会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偏好习惯的了解,其实只停留在表层阶段,而潜意识表露出来的,才是真相——根据平时我们的使用习惯和偏好进行数据采集,可以分析出连我们自己都未曾在意过的一些有趣现象。
不信,试试看。
随身携带的计步器,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记录仪”。
“说起来好像多高深,其实很简单,计步器的数据很容易就分
析出一个人的状态,通过数据你可以看得出自己什么时间在忙于工作,工作日的午餐是就近解决,还是去了一个较远的餐厅,包括你这一段时间的心情怎么样,是在坚持运动还是自暴自弃了……这些事我们忙碌的时候不怎么在意,但是计步器都给我们做了记录。
我一直有夜间跑步的习惯,如果是哪一天我看到晚上没跑步,就会很容易记起那天是有什么应酬……”阿波说,他是朋友圈里人尽皆知的健身狂+电子控。
计步器用了几年之后,他早就超越了仅看看自己今天跑了
多少步、多少距离这样的阶段,甚至还能帮周围人做“生活状态分析”。
阿波的朋友小陈也喜欢跑步,但只是初级阶段,有段时间他在朋友圈晒出的步数突然直线上升,虽然一直没有见小
陈,但阿波还是迅速判断出他最近正在减肥,小陈在微信里不可思议地问:“我明明一点都没瘦下来,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嘿,有心人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读出许多数据背后的故事,你信吗?至于一不小心写出好几十万字的输入量,这实际上是输入法的一项数据统计,除了可以记录你在过去的日子里输入
了多少字之外,还能够分析出你的打字速度、工作高峰阶段等等。
如果是文字工作者的话,还能从时段分析中看出自己写作的习惯,比如有的人是在上午时段输入量最大,说明上午
写作比较顺畅;而有的人则是在晚上有大量的输入,说明黑夜才能给他灵感……所有的这些,输入法统计都能给出一张一目了然的
表格,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得不感叹一句:比我自己都了解我自己啊!
它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月光族小白总是喜欢把双手一摊,耸耸肩膀说,“哎呀,我真不知道自己把钱花到哪里去啦!”
岁末年初,看见很多人都在晒支付宝账单,小白也迫不及待去看了看自己的账单,然后一下老实了:“原来钱花到哪里都是能看出来的呀!” 她有80%的钱都花在衣服鞋帽和包包上了,还有10%是生活日用品,剩下的一些零零碎碎有零食、充话费等等,总之
每一项都有清晰的分析让你不得不服。
对于一个立志于摆脱“月光”的人来说,小白认真地分析了这张账单,并且制订了新的花钱规划。
“以前虽然我也
会在本子上记账,但仅限于记账这件事本身,日后很少会在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一年的时候通盘统计、分析,所以跟没记账区别不大,完全不能起到开源节流的作用,但当了解到自己那些之前没怎么注意的购物习惯之后,我能做的就更多了。
”小白说。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衣橱,把去年网购的衣服全都找出来,看看哪些是合理购买,哪些是冲动消费,还有哪些
早已被打入冷宫,据此她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网购计划,譬如什么时间买衣服比较划算,哪些网店更适合自己等等。
“把钱花在哪里,有时候比花钱多少这件事更重要,我通过这些分析更了解自己的喜好和风格了,不但可以节约
,还有自己的Style,一箭双雕啊!”小白乐滋滋地说。
去年年底,微信推出过一个小功能,你可以查看自己微信里的第一个好友是谁,当时几乎刷屏了整个朋友圈,和很
多人一样,岳峰也感慨过:“我早已经忘记了——我微信的第一个好友居然是我的前女友,我们已经分手一年多,再也
没有任何联络。
”
也许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社交生活是一个变数很大的事情,社交圈子忽大忽小,许多人来了,也有许多人走了,我们看似一直都在原地,但实际上,随着工作、生活、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的变化,我们所认识、交往的人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微信的第一个好友把这件事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了。
自2014年始,微信还帮网友们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收到了多少个赞,以及谁是你朋友圈里点赞最多的人。
点赞是一种美德。
不少朋友圈里的人,即便不针对某个朋友的状态发表什么评论,但因为喜欢、在乎或者为了刷一下存在感,也会给对方点个赞。
这看起来是很随意的行为,透露出的却是潜意识支配下的小动作,喜欢、在乎、默默关注这个人。
把自己搞懂,是幸福的第一步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习惯性发出的表情,还会反映出我的心情和个性,这到底是什么鬼?”玛丽说,有一天她查看
了一份数据分析,说她去年使用最多的是“大笑”的表情,其次是“抠鼻孔”,这说明她个性开朗,直率坦诚,去年一
整年都心情不错。
虽然这份数据未必那么科学严谨,但是表情符号的使用是肢体语言的延伸这件事,早已经得到默认。
2015年在全球
范围内都大受欢迎的“笑哭脸”,也称“笑cry”,在搜狐输入法的统计中,被中国人输入了175亿次之多。
可见,人们
很喜欢用它来表示“笑到内心有点小崩溃”的意思。
这是否意味着人们的幽默感增强了呢?至于在阅读类APP或者是网站中,根据你的搜索习惯,推算出你偏好哪类图书或是资讯,然后“投其所好”加以推
送就更司空见惯了。
大数据在分析我们每一个人行为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
这时把自己搞懂,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非常关键了。
透过可穿戴设备测量出来的数据,了解到自己睡眠质量最佳的时段,进而调整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以获得更好的
睡眠和充分的休息,这当然是我们想做和该做的事情。
对自己的购物习惯和喜好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尤其是在这个花钱越来越容易的时代,了解自己并制订购物计划
成为当务之急。
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心仪的东西固然重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全面的认识也更加关键。
更不要提善待那些在我们朋友圈里点赞的人这样的事,有许多我们在社交生活中未曾注意过的细节,会以这样“统计出来”的形式得到提醒和分析,让我们察觉到那些不经意的“关怀”。
毕竟,搞清楚自己,永远是获得幸福的第一步。
正是这些数据让我们了解到隐藏在琐碎日常和不同面具之下的我们
自己,从而发现自我,善待内心。
所以,今天,你查数据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