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1. 引言1.1 概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负责任的意识和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去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个体,更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可以培养出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出更加完善的人格和品格。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我们有必要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不足。

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和行动,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出现漠视社会责任、只顾自己发展的现象。

这种现状与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是社会责任履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繁重、课外活动丰富等压力,导致他们难以兼顾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是一些社会责任项目的参与门槛较高,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和资源支持,使得参与社会责任活动难度增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形式不够多样化。

大部分大学生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仅限于捐款、义工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和个性化,导致社会责任活动的影响力和程度有限。

大学生有必要拓展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提升其社会责任感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虽有一定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_张旻宇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_张旻宇

第1期[摘要]文中主要分析了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综述研究的背景,梳理了本领域相关调查及研究活动,归纳了社会责任感内涵构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表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等主要问题,综合评价了现有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图分类号]G71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36(2015)01-0123-04一、开展研究综述的背景(一)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部分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提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

中央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充分说明了当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与领域需要笔者目前承担一项高职院校孤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课题研究,想首先梳理清楚普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关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寻找出一些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方面的共性内容,形成开展承担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为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孤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项目奠定坚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二、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文献和相关调查研究活动(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文献概况我们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研究文献检索(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根据检索统计结果可以知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始于1987年,在2004年以前并没引起学界研究者重视,相关研究文章每年都在10篇以下。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感觉和意识到的主观状态,是一种对社会和他人的道德义务感,是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作为未来领袖,其尤其需要树立社会责任感。

他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注重社会实践和参与,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大学校园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校方可以举办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为实现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课程的设计中,可以引入相关实例、案例以及现实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化解社会问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人文素养培养等环节,启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之逐渐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

除了教育机构和学校外,社会各界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共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组织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搞红色团队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分享友谊,体验服务的乐趣,进而深化爱国情怀和责任心。

此外,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一些投资和支持措施,扶持学生创业、社会创新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助力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领袖和社会事业的推动者。

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育机构、社会各界应共同推进,加强教育和培育,让大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将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公益意识和成就感的社会发展者和引领者。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面临诸多挑战,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等问题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责任感的培育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有必要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背景所在。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分析和对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因素的探讨,有望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有效路径和实践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大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研究,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推动大学生成为社会责任意识强、行为负责的新时代青年。

1.3 研究意义现代社会,人们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重视。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问题,分析现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状况,探讨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进行探讨,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关键环节,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主力军之一,其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表现备受关注。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其社会责任感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一定的现状和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追求,更应该是为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漠视和冷漠态度。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家庭对大学生的要求过低,学校教育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会环境中对责任感的弱化等都导致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不足。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必须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和建议,以期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和发展。

1.2 问题意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关注着当今社会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期望也日益增加。

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环境、家庭背景、社会价值观等。

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体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和建议,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对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参考和借鉴。

【问题意义】2. 正文2.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相关研究现状。

首先介绍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接着探讨了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包括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方面。

最后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策略、方法、国内外研究、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和承担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他们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表现在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乏社会参与意识等方面。

深入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状况,探讨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为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希望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更加主动、有担当。

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创新驱动等重大发展阶段,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

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责任感是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去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知、行、情相统一的过程。

新的时代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主阵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已成为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

如何使大学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从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流思想较好,大部分大学生思想纯净、热爱祖国、理想高远、学习勤奋、工作热情,富有正义感、同情心,能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我约束力不强,行为较心理落后,特别是在信息多元选择面前感到迷茫,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缺乏清醒、全面、深刻的认识,经常牢骚满腹,其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不容乐观。

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

1.“无兴趣”。

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

上课去吧,没劲,不去上课吧,也没劲;玩去吧,没劲,不去玩吧,更没劲;打球,没劲;下棋,没劲;看电影,没劲。

“没劲”是这类学生心态的典型反映。

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空虚,情感萎顿,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

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对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怎样做都稀里糊涂,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完成责任而努力了。

2.“无所谓”。

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

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

甚至有学生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问”作为座右铭。

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大到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类的理想,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都不想参与,都拒绝参与。

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或者以一种调侃的态度对待一切现象。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在我们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我们分别介绍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概念与重要性、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途径和方法,并结合某高校案例进行实践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总结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背景、意义、概念、重要性、特点、影响因素、途径、方法、案例分析、实践、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概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概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所培养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能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概念与重要性、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特点、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因素、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某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践的案例分析,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群体,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