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持轻物掷远

合集下载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17课 投掷:上手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2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17课 投掷:上手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2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17课投掷:上手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体育课程中的第17课,主题是“投掷:上手持轻物掷远”。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上手持轻物掷远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投掷动作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各种投掷练习和游戏。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有差异,但普遍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学生对于投掷动作可能较为陌生,但通常对投掷活动充满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掷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上手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投掷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掷时的正确姿势和用力方法。

2.教学难点:投掷时的力量控制和投掷角度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投掷技巧。

3.游戏法:通过投掷游戏,提高学生的投掷兴趣和能力。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投掷动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轻物(如小球、沙包等)、投掷区域、安全防护用品。

2.场地准备:宽敞的投掷场地,确保学生运动安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投掷主题,例如讲述一个投掷比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上手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强调投掷时的用力方法和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投掷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投掷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投掷比赛,检验自己的投掷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初步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2. 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基本技能训练- 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持轻物的正确姿势,包括握持、预备、发力等动作要点。

- 开展投掷动作的分解练习,包括上肢力量练习和全身协调性训练。

2. 技能应用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观察、纠正动作,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远度。

- 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理论学习与健康教育- 向学生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持轻物掷远活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 普及安全运动知识,教育学生在运动中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运动伤害。

三、作业要求1. 姿势规范:学生在进行持轻物掷远时,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包括预备姿势、发力姿势等。

2. 动作连贯:要求学生将持物、预备、发力等动作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投掷过程。

3. 安全意识: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与其他同学发生碰撞或摔倒等意外情况。

4. 团队协作:在小组练习和竞赛中,要积极与同学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动作规范性、技巧掌握程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相互学习。

3. 竞赛成绩:将小组竞赛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五、作业反馈1. 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

3. 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锻炼习惯。

4. 通过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体育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正确的持轻物掷远姿势和技巧。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在家中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自学正确的持轻物掷远姿势和技巧,了解投掷时的力量控制及身体协调的重要性。

2. 实践练习:学生需在家中或户外安全场地进行练习,手持轻质物体(如软球、实心球等),按照学到的姿势和技巧进行掷远练习。

每次练习不少于10次,并记录每次的投掷距离。

3. 小组合作:学生需与同班同学组成小组,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小组练习。

小组内成员互相观察、指导,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投掷成绩。

4. 反思总结:学生在完成练习后,需对自身的练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投掷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记录下来。

三、作业要求1. 安全第一: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需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练习,避免在硬地、人多的地方进行投掷。

2. 姿势规范:学生在练习时需按照学到的正确姿势和技巧进行,确保动作规范。

3. 记录准确:学生需准确记录每次练习的投掷距离,以便于后续的反思和总结。

4. 小组合作:小组练习时,学生需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练习、小组合作及反思总结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学习是否充分、实践练习是否规范、小组合作是否积极、反思总结是否深入。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2. 对于在实践练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动作和技巧。

3.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反思总结,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调整和优化。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正确的持轻物掷远姿势与技巧。

一年级上册体育课件- 持轻物掷远 l 人教版 (共12张PPT)

一年级上册体育课件- 持轻物掷远  l  人教版 (共12张PPT)

基本部分
• 一.原地侧向投掷 • 二.抓尾巴
口诀:侧身引臂 转体挥臂
彩球大战
教学过程
• • • •
引导学生创新彩球玩法-引出主教材 教师完整动作讲解示范—侧身引臂,转体挥臂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提问:想不想掌握投远的秘诀?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以 下练习中得到启发? 彩球反弹比高,体会快速挥臂动作5-8次 再次分组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5-8次 教师请学生示范,并针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再次提问:想不想投得更远? 两人一组,投过一定高度练习 5-8次 优生展示,学生观摩 组织教学比赛“彩球大战” 宣布比赛结果,师生互评
• • • • • • • •
游戏规则
• 游戏方法:将轻物扎在身后,在规定区域
进行游戏,“尾巴”被抓者退出圈外,直 至剩下最后一人。 • 游戏规则:不能将“尾巴”系在腰间,不 能跟同学有任何肢体接触,注意安全。
放松
• 放松—健身球 • 小结:师生互评,布置课外作业,归还器

出 •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四个部分
• 开始部分 • 准备部分 • 基础部分 • 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
• 一.课堂常规 •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 • 2.师生问好 • 3.谈话方式导入本课 • 二.队列队形:趣味报数 • 要求:快、静、齐 动作到位 精神饱满
准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 自编哑铃操: 4*8拍 8节 • 素质练习:原地高抬腿 30秒*2组 • 要求:注意力集中 积极投入
持轻物掷远
(5-4)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投
掷轻物的动作方法及要领,体会肩上屈肘、 快速挥臂向前上方投掷的技术动作 • 2.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灵敏、躲闪能力及动 作协调性 • 3.培养学生创新及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团 结协作意识

《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力量,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作业内容1. 徒手模仿练习: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示范的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进行徒手模仿练习,逐渐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2. 轻物掷远体验: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纸飞机、小球等轻物,在同伴的协助下,尝试不同角度和距离的掷远体验,感受正确的发力方式和技巧。

3.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掷远目标,分配任务,协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练习成果,分享掷远技巧和感受,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练习任务,不得拖延。

2. 积极参与: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和成果展示等活动,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3. 遵守规则: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和安全规则,确保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4. 反馈评价:学生需在成果展示环节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作业评价1. 动作规范度:教师根据学生模仿练习和掷远体验中的动作规范程度进行评价。

2. 合作能力:教师根据小组合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 自信心提升:教师观察学生在成果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自信心是否有所提升。

4. 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成果和展示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对持轻物掷远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五、作业反馈学生将在课后收到教师关于本次作业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提高动作协调性和力量,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此外,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第二课时的作业练习,使学生:1. 巩固并提高持轻物掷远的动作技能;2. 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2. 提高学生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练习持轻物(如纸飞机、小沙包等)掷远的徒手模仿动作,包括握器械的方法、挥臂的路线、身体姿势等;2. 分组进行掷远距离的练习,每组学生之间要相互观察、指导,纠正错误动作;3. 组织学生进行投掷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投掷最远,距离最准确;4. 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观察和指导,记录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优点,为下一课时的作业布置做好准备。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练习,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在课后需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技巧;4.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保持安全第一,遵守课堂纪律和规则。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2.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正确姿势的掌握、动作的规范性、身体的协调性等方面;3. 教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结果,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措施;2. 学生可以向教师请教或寻求同学之间的帮助,共同提高持轻物掷远的技能水平;3. 学生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和上肢力量,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第二课时的练习,学生能够:1. 熟练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2. 提升学生对于投掷运动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心理素质。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力量控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持轻物掷远”的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习并理解持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如姿势、力度、方向等。

2. 动作模仿练习:学生在家中可模仿教师示范的动作,练习持轻物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3. 投掷练习:学生使用轻质物体(如软球、沙包等)进行投掷练习,注意控制力度和方向,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远度。

4. 反思与总结:练习后,学生应反思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力度是否适中,以及在投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学生在进行投掷练习时,应选择安全的环境和适当的轻质物体,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规范性:学生应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确保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适量性:投掷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疲劳和肌肉拉伤。

4. 记录性:学生应记录下每次练习的成绩和感受,以便于后续的反思和改进。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动作模仿的准确性、投掷的准确性和远度以及反思与总结的深度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依据之一。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在动作和投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 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持轻物掷远技巧,提高学生投掷的准确性和力量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巧巩固:学生需在家中找一平坦空地,手持轻物(如实心球或软质球),进行掷远练习。

《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持轻物掷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正确动作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培养运动习惯。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练习:(1)每位学生手持轻物(如纸飞机、小沙包等),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掷远练习。

(2)学生可自由分组,每组可设计不同的掷远练习方法,如接力、比赛等,以提高练习兴趣。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鼓励学生不断改进。

2. 家庭作业:(1)每天在家中选择一处开阔的场地,手持轻物进行掷远练习,持续一周。

(2)记录每次练习的距离和感受,以便于与同学交流分享。

(3)鼓励家长督促和参与孩子的练习过程,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练习时要认真体会正确的持轻物掷远动作,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家庭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长需监督并给予支持。

3. 学生在完成练习后,需及时记录感受和数据,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4.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和进步。

四、作业评价1. 课堂练习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时的表现和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鼓励为主,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家长需反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教师将据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执行力进行评价。

3. 进步程度:教师将对学生的练习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以此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将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共同学习和进步。

2. 家长:家长可通过教师反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家庭和课堂上的表现,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体育教育中来。

3. 教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可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序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课前常规
1、师生问好
2、排查安全隐患
3、宣布学习内容
1、迅速集合
2、静听
要求:静、齐、
守纪律

游戏:跑圈
1、讲解游戏方法
2、指导学生游戏
1、圆圈慢跑
2、模仿练习
要求:轻松愉快
三(1)
持轻物掷远
1、安全飞行
2、投接游戏
3、冲关比拼
1、讲解投掷方法
2、组织练习
3、巡视指导
4、引导练习
5、参与学习
1、自主
2、合作学习
3、对比学习
4、探究学习
5、讨论评比
散点
要求:主动参与
三(2)
游戏“打雪仗”
1、讲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戏方法
2、组织练习
1、分组练习
2、投入比拼
圆形
要求:积极热情

身心放松
1、模仿操
2、师生评价
1、师生共舞
2、教师评价
3、宣布下课
1、轻歌慢舞
2、参与评价
散点
要求:动作轻柔

场地器材
羽毛球41个乒乓球41个

课后反思
特轻物掷远动作要领
两脚自然成开立,
肩上屈肘往前掷。
挥臂出手要连惯,
角度合适掷得远。
一年级上学期持轻物掷远
授课教师
张基选
年级
一年级
教学内容
1、持轻物掷远
2、游戏:打雪仗
教学重点
肩上屈肘投掷方法
教学难点
肩上屈肘挥臂发力的连惯性




1、培养学生正确的投掷方法,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学习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4、使学生理解安全投掷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