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DIV.MyFav_1190096780187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0096780187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90096780187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90096780187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190096780187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190096780187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190096780187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90096780187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90096780187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90096780187 A:link{COLOR: blu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0096780187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0096780187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DIV.MyFav_1190096780187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190096780187 P.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0096780187LI.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0096780187DIV.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0096780187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每题2分共16分)1.(2分)(2012•长春)能听出是小提琴还是二胡在演奏乐曲,主要依据声音的()A .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点:乐音的特性PH11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小提琴和二胡由于本身材料和结构不同,故属于不同的发声体,所以可通过辨别音色可判断是谁发声.解答: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中音色的知识点,s属于比较简单的题,但选项中的其它三个知识点也要掌握.2.(2分)(2012•长春)用湿抹布擦过的黑板,过会儿变干了,这一现象是()A .汽化B.凝固C.液化D.升华考点:汽化与液化现象PH316.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此过程中伴随着吸热;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此过程伴随放热;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此过程伴随放热;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此过程伴随吸热.用湿抹布擦拭黑板后,黑板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蒸发掉,这是一种汽化现象.解答: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态及其变化的知识点,我们要学会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去解答问题,对汽化、凝固、液化和升华的变化过程要十分清楚.3.(2分)(2012•长春)下列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是()A .电冰箱B.电风扇C.电视机D.电饭锅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PH419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做功(电功)产生热量(电热),该过程是电能与内能的转化;A、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通电使电动机带动制冷机工作达到制冷,该过程伴随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B、电风扇工作时,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此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电视机工作时主要是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和声能;D、电饭锅通电工作时,是通过热能食物加热的,工作过程伴随着电能与内能的转化,故其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解答:D.点评:了解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清楚它们的能量转化过程,明确电流的热效应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2分)(2012•长春)美丽的南湖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公园里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A.B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C.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是镜面反射现象D.考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PH216光的反射定律PH212;红外线和紫外线PH21C难易度:容易题分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所成像是虚像.水中倒影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故选项错误;B、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杨柳成荫就是树的影子,故选项正确;C、红外线是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故选项错误;D、我们能看到荷花,是由于漫反射造成的,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所以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故选项错误.解答: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现象中的知识点,我们需要在学习光的各种传播现象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小例子加深记忆,因为通过历年考题我们可以发现,出题内容与生活关联度非常大.5.(2分)(2012•长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A.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机械能.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考点:凸透镜和凹透镜PH221;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PH21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PH617分子间的作用力PH611.难易度:容易题分析: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选项错误;B、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燃烧,故选项错误;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固体压缩时固体分子间有斥力大于引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故选项正确;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故选项错误.解答:C.点评:本题主要是对透镜、能量转化、光传播速度的考查,属于简单题,钻木取火是能量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6.(2分)(2012•长春)如图闭合开关,灯L1、L2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原因可能会是()A .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PH43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当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说明电路某处发生了断路,则选择B或D,又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则L1断路.解答: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电路故障分析中用电压表测故障,通过串联电路分析,和电压表读数即可找出电路故障.7.(2分)(2012•长春)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C推进器向后推水“蛟龙号”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进入太空的“神州九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考点:声的应用PH114;参照物及其选择PH525;力的相互作用PH52A;电磁波的应用PH462难易度:中等题分析:A、超声波应用:声呐、超声探伤仪、B型超声仪等,“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选项错误;B、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就视飞船为静止,则地面相对于飞船的距离在变大,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选项正确;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推进器向后推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会对“蛟龙号”一个向前的力,使“蛟龙号”向前运动,故选项正确;D、因为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神州九号”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故选项正确.解答: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体运动、力、电磁波等基本内容,虽然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只要了解相关定义,总体还是比较简单的.8.(2分)(2012•长春)如图,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 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B.C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D.考点:杠杆及其分类PH533;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PH534.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判断是依靠力臂来确定的,因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故A和B错误;(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越省力,以B点为支点,OB将是最长力臂,根据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可确定力的方向.如下图: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OB=G×OC,此时的最小动力F==5N.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解答:D.点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判断出最小动力臂的方向和动力的大小,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使用.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3分)(2012•长春)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现象.(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考点:力的作用效果PH528;光的折射定律PH213;扩散现象PH616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面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2)水底的饺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如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我们看到的水中饺子比实际位置浅,因此水中的物体看起来都比实际的位置浅;(3)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组成饺子的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使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解答:(1)形状;(2)折射;(3)扩散.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光的折射、扩散现象,说明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10.(3分)(2012•长春)塑料尺是(“导体“或“绝缘体“),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俩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考点: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PH413;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PH41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易于导电的叫导体,不易导电的是绝缘体,而塑料是不易导电的,所以塑料尺是绝缘体;(2)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片上将会带上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片金属箔因排斥而张开.解答:绝缘体;排斥.点评:明确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了解生活中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导电,哪些材料可以用来绝缘,对比记忆.11.(3分)(2012•长春)汽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人继续向前运动而撞伤,安全带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考点:惯性PH52D;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PH544.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在在紧急刹车时,汽车突然减速,由于司机具有惯性,他仍然会按照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司机身体会前倾;在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受力面积,故安全带做得扁而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安全带对驾驶员的压强,以此避免伤害司机.解答:惯性;压强.点评:该题考查惯性和压强的问题,惯性是物体保持原先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弄清之前运动状态是解决惯性问题的关键,同时我们也需要牢记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2.(3分)(2012•长春)法拉第发现了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开关闭合,灯正常发光.断开开关,灯熄灭,这时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不发光,则导线a是线.考点:电磁感应现象PH453;家庭电路PH449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发现了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就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2)当测电笔测火线时,大地与测电笔形成回路,有电流通过,氖管会发光,而涌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不发光,导线b是零下,而导线a是火线.解答:电磁感应;火.点评:通过本题考点,我们发现平时对物理发展历史要多了解学习,对测电笔的使用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也是比较重要的.13.(3分)(2012•长春)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松手后它还能紧贴在上面,这是因为吸盘受到的作用;挂上重物,若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则重物相对吸盘的拉力和吸盘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吸盘自重不算).考点:大气压强PH541;平衡力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PH52C.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吸盘挤压在玻璃上时,挤压出吸盘和墙之间的空气,大气压强使吸盘紧贴在窗户上.(2)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说明重物处于平衡状态,该状态下,作用在重物上的吸盘竖直方向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大气压;摩擦力.点评:(1)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利用方式有很多,如鱼缸供氧机、飞机飞行;(2)明确物体平衡状态的定义,能够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辨别平衡力.14.(3分)(2012•长春)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B 沉底;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A球受到水的浮力B球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PH548难易度:中等题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水受到的重力.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则F浮A=G A;B沉底,则F浮B<G B;因为A、B体积相等,A漂浮,B沉底,所以A排开酒精的体积小于B排开酒精的体积,A受到酒精的浮力小于B受到酒精的浮力,即F浮A<F浮B,所以G A<F浮B<G B;当两球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受到水的浮力F浮A′=G A,则F浮B′=G B,因为G A<G B,所以得出结论F浮A′<F浮B′.解答:小于.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浮力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点.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分)15.(2012•长春)按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2)在图2中画出苹果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3)在图3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电源的“+”极.考点:光的反射作图PH213;力的示意图PH529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点PH45B.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发现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在法线左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2)重力是过物体重心,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3)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的是螺线管的N极.①图中给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图中所给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左指向右.②可由安培定则可得,电流由最右端的导线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所示:解答:点评:在作图题中,考查的还是知识点的运用,我们在本题中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重力的定义、安培定则的运用,涉及面比较广,需要我们各个击破.16.(2012•长春)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过程持续了min.考点:熔点和凝固点象PH314.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熔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如上图,该物质在第1min至第5min时间之间,温度为0℃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熔点是0℃,这个过程是熔化,熔化经过了4min.解答:0;4.点评: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面对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时就很容易了.17.(4分)(2012•长春)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甲图中有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用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图中端(“左”或“右”).(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考点:电功率及其计算PH44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在画线链接电路时,可以先画出已有已有电路图,这样便于分析,电压表与灯泡是并联的,将另一根缺失导线补充完整,电路图如右图所示;(2)在初次连接电路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性,应使电路中电阻最大,所以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因此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图中的左端;(3)乙图中,电流表的量程是0~0.2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2A,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可求出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2A=0.5W;解答:(1)电路图如图所示;(2)左;(3)0.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相关知识点,包括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调节、电流表读数、求灯泡额定功率等问题,这些知识点都需要熟练掌握.18.(3分)(2012•长春)小明测量图中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正确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不计):滑轮组物体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N拉力F/N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甲 3 0.1 2 0.2 75%乙 3 0.1 2 0.3(1)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甲、乙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3)若甲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从3N增加到5N,其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PH556.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50%.(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所以在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不计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有关,在提起的物体重相同时,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动滑轮重力不同.(3)因为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甲滑轮组提起的物体重从3N增加到5N,其机械效率将升高.解答:(1)50%;(2)动滑轮重不同;(3)变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可以将其作为定理去记忆,这样有利于我们做题效率的提高.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7分)19.(4分)(2012•长春)一个体重为500N的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的着地面积为0.05m2.(取g=10N/kg)求:(1)该中学生的质量.(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考点:重力PH52K;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PH545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体重即为人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利用公式G=mg计算出学生质量;(2)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此时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就等于他本身的体重,又知双脚站立的着地面积,利用P=计算压强.解答:(1)根据G=mg,该中学生的质量为:m===50kg; (1)分(2)∵在水平地面上,∴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500N,学生站立时着地面积:s=0.05m2,根据P=,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1×104Pa. (3)分答:(1)该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4Pa. (4)分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最容易出错的是受力面积的计算(走路时是一只脚着地).20.(3分)(2012•长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2=30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I1=0.1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考点:欧姆定律PH434;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PH424;电功及其计算PH44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在开关闭合后,通过分析电路知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并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通过R2的电流;利用电能计算公式:W=UI1t,可以求出R1消耗的电能.解答:(1)∵R1、R2并联,∴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0.2A; (1)分(2)根据W=Pt=UIt可得: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W=UI1t=6V×0.1A×100s=60J. (2)分答:(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A;(2)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60J. (3)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中电流与消耗电能的计算,是一道较简单的计算题.五、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18分)21.(3分)(2012•长春)北方冬天用“暖气”取暖,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室内空气的内能,“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是因为水的大.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PH617;水的比热容PH619.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暖气片中流动的是热水,在水散热时,暖气片和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使室内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2)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I℃,放出的热量.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其比热容最大,即降低相同温度放出热量多,所以,“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解答:热传递;比热容.点评:本题要掌握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2.(3分)(2012•长春)学习安全用电时,小明想探究不能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的原因:(1)他把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2)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上初温相等的煤油,并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保险丝分别放入两个烧瓶内,串联接入电路(图是电路一部分).他想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金属丝放热的多少,请你观察图中实验装置并指出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解决问题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进一步分析得出,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考点: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PH448测量导体的电阻PH436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熔点:晶体融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也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临界点.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高;(2)通电后电流通过保险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要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问题在于甲、乙两个烧瓶内的液体质量不相等;(3)由电热公式Q=I2Rt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温度计的示数越高;由于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因此保险丝的电阻大;即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小.解答:(1)高;(2)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不相等;(3)小.点评:在实验探究题时,面对的变量较多,可用控制变量法来解决,本题涉及到电阻丝的特点、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要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能扎实掌握.23.(3分)(2012•长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1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该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2所示),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PH225.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由图可知,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1的位置时,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2)当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即物距是保持不变的,但是当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时,物距会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解答:(1)缩小;照相机;(2)长.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时三种成像的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增大.。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选(每题2分共16分)1.能听出是小提琴还是二胡在演奏乐曲,主要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解答:解: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提琴和二胡发出的声音,音色也不同,根据音色就可分出是哪个发出的声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决定三个特性的因素,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2.用湿抹布擦过的黑板,过会儿变干了,这一现象是()A.汽化B.凝固C.液化D.升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吸热.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解答:解:用湿抹布擦拭黑板后,黑板上的水分从空气中吸热而变成水蒸气蒸发掉,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汽化、凝固、液化和升华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物态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去解答问题.3.下列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是()A.电冰箱B.电风扇C.电视机D.电饭锅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分析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然后答题.解答:解:解:A、电冰箱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而工作的,应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工作的,电冰箱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B、电风扇中的电动机应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工作的,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C、电视机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与电流的热效应无关,故C错误;D、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从而给食物加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们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利用的是哪一个效应.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4.美丽的南湖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公园里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D.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是镜面反射现象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红外线.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2)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3)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肉眼看不到的;(4)物体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就是因为光射到荷花上发生了漫反射.解答:解:A、凉亭在水相当于平面镜,凉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凉亭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故A 错误;B、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杨柳成荫就是树的影子,所以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红外线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C错误;D、因为光射到荷花上发生了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所以能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对红外线的了解,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机械能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考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又叫会聚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又叫发散透镜;(2)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错;B、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故B错;C、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故C正确;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改变内能的方法、分子动力理论、光的传播速度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6.如图闭合开关,灯L、L2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原因可能会是()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闭合开关灯泡都不亮,原因只能是某处发生断路.具体原因从电压表示数是否正常分析.解答:解:解: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说明电路发生开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L1的两端能与电源连通,故是L1开路.故选B.点评:用电压表判断故障时,若电压表有读数,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开路或其他地方短路了,若电压表没有读数,则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短路或其他地方开路了.在本题中灯都不亮,先判断出是开路,而电压表有读数,说明L1开路.7.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C.推进器向后推水“蛟龙号”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进入太空的“神州九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考点:声与信息;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电磁波的传播.专题:应用题;社会热点综合题.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一个物体如果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解答:解: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就视飞船为静止,则地面相对于飞船的距离在变大,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正确;C、推进器向后推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蛟龙号”一个向前的力,使“蛟龙号”向前运动,故C正确;D、因为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神州九号”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大都是基本内容,比较简单.8.如图,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 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D.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由图可知,阻力臂是确定的,即图中支点O到重力作用点的距离,但我们只知道动力的作用点在B点,不知道动力的作用方向,所以也就不知道动力臂的大小,所以也就无法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与这条动力臂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最小的动力.解答:解:(1)因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故A和B错误;(2)加在B点的动力F竖直向上时,动力作用线和杠杆垂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此时动力最小.因为C点是中点,所以OA=2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OA=G×OC,此时的最小动力F=G×OCOA=G2=10N2=5N.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杠杆类型关键是比较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该题同时考查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最小的动力,以及杠杆平衡条件的有关计算,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小的动力臂.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光从水中斜射如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使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变浅;(3)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1)面在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饺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如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我们看到的水中饺子比实际位置浅;(3)组成饺子的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现象,分子充满整个空间,所以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故答案为:(1)形状;(2)折射;(3)扩散.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光的折射、扩散现象,是一道学科综合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0.塑料尺是绝缘体(“导体“或“绝缘体“),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俩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考点:绝缘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是导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2)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制成的.解答:解:塑料尺不善于导电,所以塑料尺是绝缘体.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片上带上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片金属箔因排斥而张开.故答案为:绝缘体;排斥.点评:导体和绝缘体不能死记硬背,根据生活中用哪些材料来导电,用哪些材料来绝缘,记忆效果好,并且记忆长久.11.汽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继续向前运动而撞伤,安全带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考点:惯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汽车开始处于平衡状态,紧急刹车时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由于惯性司机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所以会前运动安全带做得扁而宽大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安全带对驾驶员压强.解答:解:汽车在在紧急刹车时,汽车受到外力影响处于减速状态,由于惯性,司机会仍然按照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前倾.安全带做得扁而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安全带对驾驶员的压强,避免伤害司机.故答案为:惯性;压强.点评:此题一定要弄清驾驶员在刹车之前的运动状态,这是解决惯性问题的关键.12.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开关闭合,灯正常发光.断开开关,灯熄灭,这时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不发光,则导线a是火线.考点:电磁感应;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专题: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电动机、磁生电.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发现及贡献;(2)安全用电原则:火线首先接入保险丝,然后再过开关,最后再入用电器,零线直接进入用电器.解答:解:(1)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磁场与电流的关系,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后人根据这一现象制造了发电机.(2)导线a,先进入入开关,最后进入灯泡,所以a导线是火线.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火.点评:本题考查了(1)电磁感应的发现,考查的是物理学史知识及科学知识的应用,学习物理学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积累;(2)掌握安全用电原则,电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不注意安全使用,也会带来危害.安装正确时,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在零线的上方.13.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松手后它还能紧贴在上面,这是因为吸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挂上重物,若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则重物相对吸盘的拉力和吸盘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吸盘自重不算).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平衡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在吸盘上之所以能挂物体是因为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和墙之间产生了摩擦力作用,然后根据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来判断.解答:解:(1)吸盘挤压在墙上时,排出吸盘和墙之间的空气,吸盘和墙之间的压强减小,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向墙.(2)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吸盘竖直方向上受到重物对吸盘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答案为:大气压;摩擦力.点评:(1)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很多,例如吸盘、用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要利用大气压能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2)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4.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B沉底;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A球受到水的浮力小于B球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1)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A球重;B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B球重;而A、B体积相等,A漂浮,B沉底,所以A排开酒精的体积小于B排开酒精的体积,A受到酒精的浮力小于B受到酒精的浮力,据此得出A、B两球重力的大小关系;(2)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受到水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据此得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解答:解:(1)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则F浮A=G A;B沉底,则F浮B <G B;因为A、B体积相等,A漂浮,B沉底,所以A排开酒精的体积小于B排开酒精的体积,A受到酒精的浮力小于B受到酒精的浮力,即F浮A<F浮B,所以G A<F浮B<G B;(2)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受到水的浮力F浮A′=G A,则F浮B′=G B,因为G A<G B,所以F浮A′<F浮B′.故答案为:小于.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条件“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在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B沉底”得出两球的重力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分)15.按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2)在图2中画出苹果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3)在图3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电源的“+”极.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2)根据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3)①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②已知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源正负极.解答:解:(1)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在法线左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2)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3)①图中给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 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图中所给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左指向右.②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流由最右端的导线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点评:(1)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2)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和画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解决此题关键要抓住此题的突破口: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然后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磁感线的方向、电源的正、负极.16.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0 ℃,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有W总=GhFs求出机械效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跟滑轮组的绕法、物体升高的距离等都没有关系.(3)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解答:解:(1)η=W有W总=GhFs=3N×0.1m2N×0.3m=50%.(2)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不计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有关,在提起的物体重相同时,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动滑轮重力不同.(3)因为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甲滑轮组提起的物体重从3N增加到5N,其机械效率将升高.故答案为:(1)50%;(2)动滑轮重不同;(3)变大.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7分)19.一个体重为500N的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的着地面积为0.05m2.(取g=10N/kg)求:(1)该中学生的质量.(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考点: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已知体重,利用公式G=mg计算出学生质量;(2)此时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就等于他本身的体重,又知双脚站立的着地面积,利用P= F/ S计算压强.解答:解:(1)根据G=mg,该中学生的质量为:m=G÷g=500N÷10N/kg =50kg;(2)∵在水平地面上,∴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500N,学生站立时着地面积:s=0.05m2,根据P=F /S,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F / S=500N÷0.05 m2 =1×104Pa.答:(1)该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4Pa.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最容易出错的是受力面积的计算(走路时是一只脚着地).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2=30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I1=0.1A.的电流.求:(1)通过电阻R(2)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2)根据W=Pt=UIt求出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解答:解:(1)∵R1、R2并联,∴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U / R2=6V÷30Ω=0.2A;(2)根据W=Pt=UIt可得: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W=UI1t=6V×0.1A×100s=60J.答:(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A;(2)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60J.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五、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18分)21.北方冬天用“暖气”取暖,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室内空气的内能,“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解答:解:(1)散热时,在暖气片和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使室内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2)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放出热量多,所以,“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故答案为:热传递;比热容.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2.学习安全用电时,小明想探究不能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的原因:(1)他把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高.(2)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上初温相等的煤油,并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保险丝分别放入两个烧瓶内,串连接入电路(图是电路一部分).他想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金属丝放热的多少,请你观察图中实验装置并指出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不相等.(3)解决问题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进一步分析得出,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小.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题;控制变量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相同温度下,先熔断的金属丝,其熔点低;(2)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要相等;(3)实验时,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应电阻的大小.解答:解:(1)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高;(2)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要相等;从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两个烧瓶内的液体质量不相等;(3)由Q=I2Rt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温度计的示数越高;由于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因此保险丝的电阻大;即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小.故答案为:(1)高;(2)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不相等;(3)小.。

各地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

各地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
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枚鸡蛋的质量最接近( )
A.5克B.50克C.500克D.5000克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5.一根100Ω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后,通过它的电流是0.2A。求:
(1)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2)通电10s,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16.我国“海斗一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于6月8日载誉归来。当下潜至 时,求:
(1)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g取 )
A.电阻 的阻值变小B.通过 的电流变大
C.计数器两端的电压变大D. 与 的电流之比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小致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2.6月23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飞向太空。
(3)由图像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并绘制的图像应为图丙中的______(选填“b”或“c”)。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请画出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______;
(2)实验中,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20.如图甲所示是测量额定电压为6V的某电阻元件电功率的电路。

2012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2012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2012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2分)(2012•吉林)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灯B 路边的树木C 小明D 驶来的校车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PH22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以运动的校车为参照物,小丽与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一直发生变化,所以小丽是运动的,反之,如果以小明为参照物则是静止的。

解答:D.点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则是静止的。

2.(2分)(2012•吉林)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A .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PH23C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C选项错误;(2)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A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同侧了,所以A选项错误;(3)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D选项错误。

解答: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理清光入射时进入的介质,从疏到密,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密到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2分)(2012•吉林)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A 较多的热量B 较大的密度C 较高的温度D 较大的比热容考点:比热容PH334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所以D选项正确。

解答:D.点评:分析热量问题时,可以利用 Q放 =cm△t降=cm(t0-t),抓住不变量分析,同时液应记住水的比热容大这一要点。

物理(吉林长春卷)(全解全析)

物理(吉林长春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吉林长春卷)物理·全解全析本试卷分物理和化学两部分,共8页。

物理满分为70分,化学满分为50分,共计12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粒子到宇宙,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答案】A【详解】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气凝胶具有隔热、耐高温、绝缘能力强等特点,这种材料不适合制作()A.白炽灯灯丝B.火星车保温材料C.冰箱隔热材料D.用电器绝缘外壳【答案】A【详解】A.白炽灯灯丝是用导电能力强的材料制成的,而气凝胶的绝缘能力强,即导电能力差,所以不能用来制作白炽灯灯丝,故A符合题意;BC.火星车保温材料和冰箱隔热材料都需要用隔热能力强的材料制成,所以气凝胶比较适合,故BC不符合题意;D.用电器绝缘外壳要用绝缘能力强的材料制成,气凝胶具有绝缘能力强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衣柜里樟脑丸日渐变小——凝华B.夏天冰棒周围冒着“白气”——升华C.阳光下湿衣服变干——汽化D.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产生“冰花”——凝固【答案】C【详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变小,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冰棒周围冒着“白气”是因为冰棒周围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飘在空中,形成“白气”。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选(每题2分共16分)1.能听出是小提琴还是二胡在演奏乐曲,主要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用湿抹布擦过的黑板,过会儿变干了,这一现象是()A.汽化B.凝固C.液化D.升华3.下列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是()A.电冰箱B.电风扇C.电视机D.电饭锅4.美丽的南湖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公园里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D.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是镜面反射现象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机械能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6.如图闭合开关,灯L1、L2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原因可能会是()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7.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C.推进器向后推水“蛟龙号”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进入太空的“神州九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8.如图,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D.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现象.(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10.塑料尺是(“导体“或“绝缘体“),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俩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11.汽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人继续向前运动而撞伤,安全带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12.法拉第发现了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开关闭合,灯正常发光.断开开关,灯熄灭,这时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不发光,则导线a是线.13.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松手后它还能紧贴在上面,这是因为吸盘受到的作用;挂上重物,若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则重物相对吸盘的拉力和吸盘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吸盘自重不算).14.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B沉底;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A球受到水的浮力B球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分)15.按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2)在图2中画出苹果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3)在图3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电源的“+”极.16.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过程持续了min.17.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甲图中有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用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图中端(“左”或“右”).(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18.小明测量图中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正确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不计):滑轮组物体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N拉力F/N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甲 3 0.1 2 0.2 75%乙 3 0.1 2 0.3(1)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甲、乙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3)若甲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从3N增加到5N,其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7分)19.一个体重为500N的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的着地面积为0.05m2.(取g=10N/kg)求:(1)该中学生的质量.(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2=30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I1=0.1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五、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18分)21.北方冬天用“暖气”取暖,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室内空气的内能,“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是因为水的大.22.学习安全用电时,小明想探究不能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的原因:(1)他把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2)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上初温相等的煤油,并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保险丝分别放入两个烧瓶内,串连接入电路(图是电路一部分).他想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金属丝放热的多少,请你观察图中实验装置并指出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解决问题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进一步分析得出,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2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1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该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2所示),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24.图1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试验中通过观察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推动的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2)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开始释放的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

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图甲是创新小组设计的检测空气湿度(RH)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24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20Ω,R0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电流表的量程为0~100m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B.空气湿度增加时,电流表示数增大C.电路的最大功率是4.8W D.能够检测的湿度范围是30%~90%2.如图甲所示是某校九年級的同学们在参加“青羊区中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时设计的空气质量测仪的原理,电源电压恒为3V,R0为10 的定值电阻,R为可以感知空气污染指数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污染指数交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用电压表示数反映污染指数,污染指数在50以下为空气质量优,90-102之间为空气质量良,100~150为轻微污染,151~200为轻度污染,201~250为中度污染,251~300为轻度重污染,300以上为重度污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污染指数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大B.比赛当天电压表示数为1V时,属于轻微污染C.污染指数越大,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越小 D.污染指数为5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3.(2017•杭州卷)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4.如图所示,小球由细线吊着在AB间自由摆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点和O点,所受重力的方向不相同B.小球由O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当小球刚好摆动到O点时,假如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小球由A点到O点的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增大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B.消耗电能的多少用电能表来计量C.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电路发生短路D.使用试电笔时,为了安全手指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7.常用智能手机是通过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来解锁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锁失败后,锁定开关S3均会断开而暂停手机解锁功能,S3将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而恢复解锁功能.若用灯泡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A.B.C.D.8.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的是虚像B.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9.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10.你认为以下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双脚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3P aB.两节新干电池并联时的电压为3VC.一枚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 N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11.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B.海市蜃楼C.路灯下人的影子D.人视网膜上成的像12.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选(每题2分共16分)1.能听出是小提琴还是二胡在演奏乐曲,主要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解答:解: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提琴和二胡发出的声音,音色也不同,根据音色就可分出是哪个发出的声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决定三个特性的因素,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2.用湿抹布擦过的黑板,过会儿变干了,这一现象是()A.汽化B.凝固C.液化D.升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吸热.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解答:解:用湿抹布擦拭黑板后,黑板上的水分从空气中吸热而变成水蒸气蒸发掉,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汽化、凝固、液化和升华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物态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去解答问题.3.下列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是()A.电冰箱B.电风扇C.电视机D.电饭锅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分析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然后答题.解答:解:解:A、电冰箱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而工作的,应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工作的,电冰箱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B、电风扇中的电动机应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工作的,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C、电视机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与电流的热效应无关,故C错误;D、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从而给食物加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们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利用的是哪一个效应.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4.美丽的南湖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公园里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D.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是镜面反射现象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红外线.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2)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3)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肉眼看不到的;(4)物体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就是因为光射到荷花上发生了漫反射.解答:解:A、凉亭在水相当于平面镜,凉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凉亭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故A错误;B、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杨柳成荫就是树的影子,所以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 正确;C、红外线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C错误;D、因为光射到荷花上发生了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所以能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对红外线的了解,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机械能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考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又叫会聚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又叫发散透镜;(2)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错;B、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故B错;C、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故C正确;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改变内能的方法、分子动力理论、光的传播速度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L2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已知电路中6.如图闭合开关,灯L只有一处故障,原因可能会是()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闭合开关灯泡都不亮,原因只能是某处发生断路.具体原因从电压表示数是否正常分析.解答:解:解: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说明电路发生开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L1的两端能与电源连通,故是L1开路.故选B.点评:用电压表判断故障时,若电压表有读数,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开路或其他地方短路了,若电压表没有读数,则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短路或其他地方开路了.在本题中灯都不亮,先判断出是开路,而电压表有读数,说明L1开路.7.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C.推进器向后推水“蛟龙号”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进入太空的“神州九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考点:声与信息;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电磁波的传播.专题:应用题;社会热点综合题.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一个物体如果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解答:解: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就视飞船为静止,则地面相对于飞船的距离在变大,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正确;C、推进器向后推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蛟龙号”一个向前的力,使“蛟龙号”向前运动,故C正确;D、因为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神州九号”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大都是基本内容,比较简单.8.如图,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D.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由图可知,阻力臂是确定的,即图中支点O到重力作用点的距离,但我们只知道动力的作用点在B点,不知道动力的作用方向,所以也就不知道动力臂的大小,所以也就无法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与这条动力臂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最小的动力.解答:解:(1)因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故A和B错误;(2)加在B点的动力F竖直向上时,动力作用线和杠杆垂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此时动力最小.因为C点是中点,所以OA=2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OA=G×OC,此时的最小动力F=G×OCOA=G2=10N2=5N.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杠杆类型关键是比较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该题同时考查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最小的动力,以及杠杆平衡条件的有关计算,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小的动力臂.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光从水中斜射如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使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变浅;(3)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1)面在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饺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如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我们看到的水中饺子比实际位置浅;(3)组成饺子的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现象,分子充满整个空间,所以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故答案为:(1)形状;(2)折射;(3)扩散.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光的折射、扩散现象,是一道学科综合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0.塑料尺是绝缘体(“导体“或“绝缘体“),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俩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考点:绝缘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是导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2)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制成的.解答:解:塑料尺不善于导电,所以塑料尺是绝缘体.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片上带上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片金属箔因排斥而张开.故答案为:绝缘体;排斥.点评:导体和绝缘体不能死记硬背,根据生活中用哪些材料来导电,用哪些材料来绝缘,记忆效果好,并且记忆长久.11.汽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继续向前运动而撞伤,安全带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考点:惯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汽车开始处于平衡状态,紧急刹车时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由于惯性司机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所以会前运动安全带做得扁而宽大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安全带对驾驶员压强.解答:解:汽车在在紧急刹车时,汽车受到外力影响处于减速状态,由于惯性,司机会仍然按照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前倾.安全带做得扁而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安全带对驾驶员的压强,避免伤害司机.故答案为:惯性;压强.点评:此题一定要弄清驾驶员在刹车之前的运动状态,这是解决惯性问题的关键.12.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开关闭合,灯正常发光.断开开关,灯熄灭,这时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不发光,则导线a是火线.考点:电磁感应;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专题: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电动机、磁生电.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发现及贡献;(2)安全用电原则:火线首先接入保险丝,然后再过开关,最后再入用电器,零线直接进入用电器.解答:解:(1)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磁场与电流的关系,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后人根据这一现象制造了发电机.(2)导线a,先进入入开关,最后进入灯泡,所以a导线是火线.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火.点评:本题考查了(1)电磁感应的发现,考查的是物理学史知识及科学知识的应用,学习物理学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积累;(2)掌握安全用电原则,电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不注意安全使用,也会带来危害.安装正确时,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在零线的上方.13.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松手后它还能紧贴在上面,这是因为吸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挂上重物,若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则重物相对吸盘的拉力和吸盘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吸盘自重不算).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平衡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在吸盘上之所以能挂物体是因为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和墙之间产生了摩擦力作用,然后根据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来判断.解答:解:(1)吸盘挤压在墙上时,排出吸盘和墙之间的空气,吸盘和墙之间的压强减小,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向墙.(2)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吸盘竖直方向上受到重物对吸盘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答案为:大气压;摩擦力.点评:(1)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很多,例如吸盘、用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要利用大气压能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2)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4.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B沉底;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A球受到水的浮力小于B球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1)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A球重;B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B球重;而A、B体积相等,A漂浮,B沉底,所以A排开酒精的体积小于B排开酒精的体积,A受到酒精的浮力小于B受到酒精的浮力,据此得出A、B两球重力的大小关系;(2)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受到水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据此得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解答:解:(1)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则F浮A=G A;B沉底,则F浮B<G B;因为A、B体积相等,A漂浮,B沉底,所以A排开酒精的体积小于B排开酒精的体积,A受到酒精的浮力小于B受到酒精的浮力,即F浮A<F浮B,所以G A<F浮B<G B;(2)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均漂浮,则受到水的浮力F浮A′=G A,则F浮B′=G B,因为G A<G B,所以F浮A′<F浮B′.故答案为:小于.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条件“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球在酒精中静止时,A漂浮,B沉底”得出两球的重力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分)15.按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2)在图2中画出苹果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3)在图3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电源的“+”极.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2)根据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3)①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②已知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源正负极.解答:解:(1)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在法线左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2)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3)①图中给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图中所给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左指向右.②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流由最右端的导线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点评:(1)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2)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和画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解决此题关键要抓住此题的突破口: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然后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磁感线的方向、电源的正、负极.16.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0 ℃,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实验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解答:解:如图,该物质在第1min开始到第5min时间内,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过程是熔化,熔化经过了4min,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熔点是0℃.故答案为:0;4.点评:掌握熔化的条件和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熔化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W有W总=GhFs求出机械效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跟滑轮组的绕法、物体升高的距离等都没有关系.(3)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解答:解:(1)η=W有W总=GhFs=3N×0.1m2N×0.3m=50%.(2)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不计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有关,在提起的物体重相同时,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动滑轮重力不同.(3)因为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甲滑轮组提起的物体重从3N增加到5N,其机械效率将升高.故答案为:(1)50%;(2)动滑轮重不同;(3)变大.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7分)19.一个体重为500N的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的着地面积为0.05m2.(取g=10N/kg)求:(1)该中学生的质量.(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考点: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已知体重,利用公式G=mg计算出学生质量;(2)此时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就等于他本身的体重,又知双脚站立的着地面积,利用P= F/ S计算压强.解答:解:(1)根据G=mg,该中学生的质量为:m=G÷g=500N÷10N/kg =50kg;(2)∵在水平地面上,∴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500N,学生站立时着地面积:s=0.05m2,根据P=F /S,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F / S=500N÷0.05 m2 =1×104Pa.答:(1)该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4Pa.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最容易出错的是受力面积的计算(走路时是一只脚着地).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2=30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I1=0.1A.的电流.(2)通求:(1)通过电阻R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2)根据W=Pt=UIt求出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解答:解:(1)∵R1、R2并联,∴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U / R2=6V÷30Ω=0.2A;(2)根据W=Pt=UIt可得: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W=UI1t=6V×0.1A×100s=60J.答:(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A;(2)通电10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60J.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五、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18分)21.北方冬天用“暖气”取暖,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室内空气的内能,“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解答:解:(1)散热时,在暖气片和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使室内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2)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放出热量多,所以,“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故答案为:热传递;比热容.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2.学习安全用电时,小明想探究不能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的原因:(1)他把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高.(2)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上初温相等的煤油,并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保险丝分别放入两个烧瓶内,串连接入电路(图是电路一部分).他想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金属丝放热的多少,请你观察图中实验装置并指出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不相等.(3)解决问题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进一步分析得出,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小.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题;控制变量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相同温度下,先熔断的金属丝,其熔点低;(2)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要相等;(3)实验时,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应电阻的大小.解答:解:(1)铁丝和保险丝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保险丝熔断而铁丝未断,这说明铁丝的熔点高;(2)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为准确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要相等;从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两个烧瓶内的液体质量不相等;(3)由Q=I2Rt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温度计的示数越高;由于乙烧瓶内煤油温度升高得多,因此保险丝的电阻大;即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铁丝的电阻比保险丝的电阻小.故答案为:(1)高;(2)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不相等;(3)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阻丝的特点、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了解和掌握,由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2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1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缩小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该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2所示),焦距长(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