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兰索拉唑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浅析兰索拉唑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参与兰索拉唑代谢的C Y P 同工酶主要 是C Y P 3 A 4 和C Y P 2 C 1 9 ,药
物 与兰索拉唑合用就要考虑 哪种C Y P 负责该药物 的代谢 ,药物与C Y P
约8 5 %,在 人体 中的血浆t l / 2 为1 . 3 ~ 1 . 7 h ,主要经肝 脏细胞色素P 4 5 0 酶
人牙周 膜成纤 维细胞 ( P D L F s )是构成 牙周组 织的主要细 胞 ,参 与牙周组织 损伤后的修复 。P D L F s 还 可通过分泌 多种细胞 因子 参与机 体 的免疫反 应。所 以P D L F s 的原代培养 是诸多体外 实验的基础 ,本实
投入含 三抗的D — H a n k s 内 。②清洗 刮取 的牙周膜 ,去除血污及 不需要
兰索拉 唑的药代动力学 参数和抑酸效 果不存在性别差异 ,国 内报 道 注射 用兰 索拉唑 的体 内过程在 男女性 别间无 显着差 异 ,剂量在
1 5  ̄ 6 0 m g l  ̄较安 全。
1 . 2 . 2在老年人体 内的代谢 在老年受试者体 内的兰索拉唑药 动学 研究 ,老年受 试者 对兰索拉
【 摘 要】 兰 索拉 唑 为质 子泵抑 制剂 ,在体 内主要 经 细胞 色素 P 4 5 0酶 系代谢 ,酶在不 同人 群 中的差 异造成 其体 内代谢 的个体 差异 ,因 而在 , I 岳
床 应 用 中就需 考虑 其个体 差 异 以及药物 相 互作 用。 本文 通过 分析 兰索拉 唑 的药动 学研 究进展 , 旨在找 出兰索拉 唑在 临床 中应 注意 的 问题 , 为其 临 床 合理 使 用提 供 依据 。
小剂量 。
参 考文 献
[ 1 ] 毋丹, 钱振 宇 , 郑 恒, 等. 液 一质 联 用法 研究 注 射用 兰 索拉 唑 在健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西咪替丁 (Cimetidine)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西咪替丁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

本文将介绍西咪替丁的相关信息,包括其作用机制、剂量和用法、不良反应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关消化性溃疡治疗方面的有益信息。

一、作用机制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治疗消化性溃疡。

它能够与胃黏膜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阻断组胺与H2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胃酸的产生。

此外,西咪替丁还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因子,如乙酰胆碱、胃泌素等。

二、剂量和用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西咪替丁的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成人的推荐剂量为每日2-4次,每次300-400毫克。

重症患者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剂量。

西咪替丁通常在饭前服用,以获得最佳疗效。

三、不良反应使用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包括头晕、乏力、恶心、腹泻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西咪替丁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及已有的药物过敏情况。

西咪替丁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抗凝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咪替丁,可以减少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此外,长期使用西咪替丁可能增加患者患肺炎、胃肠道感染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西咪替丁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使用抗酸药物。

五、结论西咪替丁是一种常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缓解症状。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剂量和用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使用西咪替丁,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消化性溃疡,提高生活质量。

这篇文章介绍了西咪替丁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3 讨 论
1 . 1 一般资料 : 研究对象选 取笔者所 在医 院 2 0 1 0至今收 治 的7 4例消化性溃疡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将7 4例 患者 随机分 为 实验组 ( 3 8例 ) 与对照组 ( 3 6例 ) 。实验组 中, 男2 O例 , 女 1 8 例, 年龄 2 5~ 6 8岁 , 平均 ( 4 3 . 2± 5 . 6 ) 岁, 病程 1 个月 ~1 O年 , 平均( 6 . 5± 4 . 2 ) 年。其 中 , 1 6例患 者为 十二指肠 溃疡 , 2 2例 患者为胃溃疡 。对照组中 , 男1 9例 , 女 1 7例 , 年龄 2 6— 6 5岁 , 平均( 4 1 . 7± 3 . 5 ) 岁, 病程 3个月 一9年 , 平均( 6 . 2± 3 . 8 ) 年。 其中 , 1 7例患 者为十二 指肠溃疡 , 1 9例 患者 为 胃溃疡 。两 组
1 . 3 治疗方法 : 实验组 给予兰索拉 唑进行 治疗 , 3 0 mg / 次, 2 次/ d 。对照组 : 给予奥美拉唑进行 治疗 , 2 0 m g / 次, 2次/ d _ 2 】 。
并 同时给予 两组 患者 服用 阿莫西 林 、 克 拉霉 素 , 前者 1 . 0 g / 次, 2次/ d ; 后者 0 . 5 g / 次, 2次/ d 。治 疗后观察两组 患者治疗
主要环节是 胃酸分泌过 多 , 胃黏膜保 护作用 减弱 和幽 门螺 杆 菌感染 ( H p ) 等 因素所致 。同时引发该病 还与生 活习惯 、 饮食 及精神 因素等有直接关 系。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 病 因病 机认识 的不 断深入 , 临床 治疗
溃疡病 的药物治 疗方法也 在不 断发生着 变化 。 目前 , 治疗 消 化性溃疡 的主要手段是根 除 H p和抑 制 胃酸分 泌 。服用该 药物后 由血液进入壁 细胞 内, 抑制 外周调 节及 中枢的 胃酸分 泌, 从 而减少 胃酸。同时 , 据 相关研 究证实 , 兰索拉唑起效 快 ,

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关Biblioteka 词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临床治疗
消化性溃疡通常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此病男性一般多于女性[1]。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为由于致病因素的攻击,起到消化食物功能的胃酸及胃蛋白酶消化掉部分胃壁及十二指肠壁,导致黏膜损伤所致。此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根除H.pyloriHp和抑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强酸性条件下迅速活化,其依赖的活化特性,使其对H+K+ATP酶的作用具有更好的选择性。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医院对2016年2月~2016年3月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42例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37例 男31例,女11例,年龄19~49岁,平均31.5±5.8岁。可出现不同性质饥饿样不适感、胀痛、灼痛或钝痛或不同程度发作呈节律性、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服用抗酸药物或进食后疼痛可缓解,偶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炎、解痉、支持、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不用任何抗溃疡及抗酸药,必要时输血,并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另外,治疗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 h内滴完,2次d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米替丁40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h内滴完,2次d。疗程均为21 d,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 毕业论文 1.3 疗效判定 治愈 溃疡面及周围炎性反应完全消失,胃黏膜组织形态完好 有效 溃疡由活动期转至愈合期,溃疡面积缩小≥50%,或溃疡面愈合仅留疤痕 好转 溃疡面积缩小≤50% 无效 溃疡缩小≤30%或无变化,伴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21例治愈11例,有效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 对照组21例治愈7例,有效5例,好转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4%,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如低血压、心肾功能不全、肺水肿及肝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血、尿、便及肝、肾功能改变。 3 讨论 近年来的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类消炎药NASIDS等攻击因子与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屏障、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防御因子失衡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现认为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胃溃疡Hp感染率为80%~90%,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为90%~100%。在Hp感染状态下,由于Hp含有细胞空泡毒素、尿素酶、黏液酶、磷脂酶A等有害物质,能降解胃黏液,使细胞出现空泡变性,破坏黏膜屏障,造成胃酸对胃黏膜的损害,导致溃疡形成[2]。WHO已将其定为Ⅰ类致癌原,根除Hp可缓解部分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而Hp感染是引起高胃酸分泌的原因之一。所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原则为控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黏膜[3]。 开题报告 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和非竞争性地作用于H+K+ATP酶,抑制壁细胞泌酸的最终环节,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受体拮抗剂H2RA等所有传统抑酸药,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病的治愈率。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可使胃内pH值接近中性有利于抗生素发挥作用,并可增加Hp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泮托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引起该酶不可逆性的抑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4]。 本文主要观察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如低血压、心肾功能不全、肺水肿及肝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血、尿、便及肝、肾功能改变。由此可见,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咪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4 参考文献 [1] 王一平.临床循证治疗手册消化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2. [2] 韩 颖,段和力.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研究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310:3. 总结大全 zongjie [3] 王泰昌,郝俊勤.胃炎消化性溃疡诊治评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128. [4] 谢 鹰.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6,41:16.

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周海燕;刑伟斌【摘要】目的:比较西咪替丁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 年3 月~2011 年3 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兰索拉唑治疗组和西咪替丁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止血药、输液、输血、抗感染治疗,兰索拉唑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兰索拉唑注射液静滴治疗,西咪替丁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注射用西咪替丁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d、2d、3d后的胃内pH值、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 后的总疗效,综合以上指标判断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d、2d、3d 后,出血情况及胃内pH 值均有改善,但兰索拉唑组前3d 的止血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西咪替丁组,pH 值上升至4.0 以上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P 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3d 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兰索拉唑组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咪替丁.【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1(008)007【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兰索拉唑;西咪替丁;临床疗效【作者】周海燕;刑伟斌【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内科,韶关,512026;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检验科,韶关,512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的病因,其形成的原因是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当胃液pH升高到4以上时,胃蛋白酶就失去活性[1,2]。

迅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键。

我们分别采用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5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选取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

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比分析

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比分析
北方药学 2 0 1 5年第 1 2 卷第 1 1 期
1 5 3
兰 索拉 唑 与 法 莫 替 丁 治 疗 消化 性 溃 疡 对 比分 析
黄凯伟 苏倩 圆 姚达安 ( 佛山 市第一人民 医院 佛山 5 2 8 0 0 0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 兰索拉 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 临床疗效 。方 法: 选取我 院于 2 0 1 3 年 3月~ 2 0 1 4年 3月收治的 消化 性溃疡患者 1 2 6 例作 为临床研 究对 象, 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6 3 例 。观察组患者给 予兰索拉唑 哥行 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 予法莫替丁进行治疗。 比较 两组 治疗 效果 。结果 :根据 统计学分析结 果 ,观察组 治疗 总有 效率为 9 3 6 5 5 1 ,明显 高于对照组的 7 9 . 3 7 %, 具有显著差异 ( 尸 < 0 . 0 5 ) 。结论 : 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在 治疗消化性 溃疡方 面均具有 良好的疗效 , 但 兰索拉 唑的疗效更好 。 关键词 : 兰索拉唑 法莫替丁 消化性溃疡 疗效 中图分 类号: R 5 7 3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5 ) 1 1 — 0 1 5 3 一 O 1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 内科 一种常见病 和多发病 , 胃酸对黏膜 显 高于对照组 的 7 9 . 3 7 %, 具有显著差异( 尸 ≮ 0 . 0 5 ) , 见表 1 。 表 l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b 较情况【 n ( %) 】 的消化作用是导致溃疡 发生 及发展 的基本 因素『 1 ] 。大部分消化 性 溃疡患者的发病部位在 胃部和十二指肠 , 其他 的还 有食管下 段、 空肠 、 胃肠吻合术后 吻合 口等 。目前 , 治疗消化性 溃疡主要 采 用药物疗 法 , 抑制 胃酸分泌 和 胃蛋 白酶的分 泌 , 从而 阻断消 化性 溃疡的发展瑚 。我院为提高 消化性溃疡 的治疗效果 , 选取 了 1 2 6例患者作为 临床研究对象进行 专项 研究 ,比较兰索拉唑与 法莫替 丁治疗效果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2.1 抗酸剂主要是一些无机弱碱,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可减轻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多为复方制剂,如胃舒平。

抗酸剂具有价格低廉、制酸迅速和持久的优点。

含铝、镁的化合物,可互相抵消便秘和腹泻的副作用。

2.2 H2受体拮抗剂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促使胃酸分泌增加。

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此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

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有第1代的西米替丁,第2代的雷尼替丁、拉福替丁,第3代的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第4代的罗沙替丁。

罗沙替丁为长效品种,具有显着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作用,可减少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蛋白酶总量。

新近上市的乙溴替丁突破了前3代拮抗剂的局限性,除了拮抗组胺H2受体外,尚有粘膜保护作用,可促进胃粘膜层粘联蛋白受体增加,提高粘液凝胶附着物的质量,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和粘液层的厚度,同时具有更强的杀灭Hp 的作用。

本类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用药4wk愈合率75%~92%;治疗胃溃疡发挥作用较慢,用药8wk愈合率75%~90%,用药12wk愈合率可达90%~95%。

本类药品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尤其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长期服用耐受良好。

1999年颁布的《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第1批)收载了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作为自我对症治疗药物。

356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给予罗沙替丁或安慰剂于睡前服用,4wk后内窥镜检查,用药组和安慰剂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9%和44.8%(P<0.001)。

29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乙溴替丁800mg,qd或雷尼替丁150mg,qd,连用56d。

4wk后有效率分别为70%和66%,8wk后为91%和87%。

148例患者应用乙溴替丁,800mg,qd,连用12wk,仅1例出现轻度腹泻。

提示第4代不良反应比前3代少。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

方法我们与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联合,将福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60 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补液、注射西咪替丁、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禁食、补液、注射泮托拉唑钠、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具有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的功效,能使溃疡面尽快愈合,是安全理想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注射;泮托拉唑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0%-40%。

其主要治疗措施为抑酸止血治疗,内镜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和微波、激光、电凝等是目前常用的非手术性止血方法。

而药物治疗仍是目前采用的首选方法,泮托拉唑钠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后又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

福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对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0 例患者均为福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均经急诊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男111 例,女49 例;年龄20-72 岁,平均年龄45.5 岁;溃疡病程1--18 年,溃疡平均直径 0.5--2.0cm;其中胃溃疡并出血59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78 例,复合溃疡并出血23 例;估计出血量均>500mL;临床表现为突发呕吐暗红色血液或咖啡样物和(或)解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便),伴有头晕、乏力、四肢湿冷、心悸、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血红蛋白下降。

按照随机原则,设治疗组80 例和对照组8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消化 性 溃 疡 出血 兰 索拉 唑 西 咪 替 丁 临床 疗 效
中图分类号 : 5 32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2 8 5 ( 0 )7 0 6 — 2 17 — 3 12 1 0 — 0 7 0 1
Th o ec mp r t e a a y i f r ci ia f c c ft r a me to e t l e t me i i e a d n o r z l a a i n l ss o l c l i a y o v n e het e t n fp p c u c r wi c td n n l s p a o e i h
p t nsw t e t le e td i u o pt rm rh2 0 o Mac 0 w r h sn a h e erh o ic. h yweern a e t i p p cucrt ae n o rh s i fo Mac 0 8t rh 2 1 eec oe sters ac be tT e r a — i h i r l a 1
摘要 : 目的 : 比较西咪替丁和兰索拉 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选取 2 0 0 8年 3月 ̄ 0 1年 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 溃 21 疡 出血 患者 5 8例作为研 究对 象。 随机 分为兰索拉 唑治疗组和 西咪替丁 治疗组。 两组 患者均采 用常规止血 药、 输液、 输血、 抗感染
北方Hale Waihona Puke 学 2 1 年第 8卷第 7期 01
6 7

论 著・
西咪替丁与兰 索拉 唑治疗消化性溃疡 出血 的临床疗效对 比分析
周海燕 刑伟斌 1广东省 ( . 韶关市 病防 职业 治院内 韶关 522; 广东省韶关 科 1 62 0 . 市粤北人民医 院检验 韶关 5 0 ) 科 1 2 26
Z o Hay n Xig hu ia n W ebn ( . e at n fitr a dcn te Oc u ain lDi a e P e e t n Hoptlo h o u n ct ii 1D p r me to en me iie l c p t a s s rv n o s i fS a g a i n l 1 o e i a y
h mo tt g n s n u in,t n f so n n i it h r p . a in si e g o p w t h e t e t f a s p a o e to a s p a e s i a e t ,i f so ac r su i n a d a t o i t e a y P t t n t r u i t e t a a b c e h h r m n n o r z l o k l n o r — ol z l n t e b ss o ta e o si f so . h r u ih t e te t n fcmei i e t o i t i e t a e to ta e o s if so o e o a i fi rv n u u i n T e go p w t h ame t i tdn o k c mei n r t n f n v n u n u in h n n r o d em ir o h sb ss Co a e i t g s i H n l e i g st a in f rt e t o g o p fp t n s 1 a ,2 a s a d 3 d y eo e a d at r n t i a i. mp r n r a t c p a d b e d n i t o w ru s o a i t y d y n a sb f r n f a r u o h e d e t a e t T e tt l f c a s at rt a me tw r o a e . h l i a f c c ft a me tfrp p i l e l e i g w t me r t n . h a e t d y e e t n e e c mp r d T e ci c lef a y o e t n e t u c rb e dn i c - em o e 3 f r n i r o c h i n n l s p a o e a u g d a c r ig t l b v n ia o s t i e a d n o r z l w s i d e c o d n o te a o e id c t r.Re u t:T e be d n n a t c p v u s we e i rv d d l sl s h le i g a d g sr H a e r mp o e i l 1 a , a s a d 3 d y f r t a e t T e b e d n a e w s sg i c n l i h r t a h i t i e g o p f r t e ln o r z l d y 2 d y n a s a t r t n . h l e i g r t a inf a t h g e h n t e cme d n r u o a s p a o e e em i y i h g o p i e f t a s T e b e d n me wa in f a t o e h n t e a ea e c me i i e go p, n e p v u si ce sn o r u n t r d y . h le i gt ssg i c l l w rt a v r g i t n r u a d t H a e n r a ig t h i 3 s i in y h d h l
d ml iie no te t a e tgo p wi a sp aoe a d te tet n ru i i t ie o y dvd d it h r t n ru t ln o rzl n h ame tgo p wt cmei n .A1 p t nsto o v n o a em h r h d 1 ai t o k cn e t n l e i
Gu n d n r vn e a g o g P o i c Gu n d n r vn e S a g a 5 2 2 h n ; . p r n fCl i a a o a o y Yu b i e p e s Ho p t a g o gPo ic , h o u n 1 0 6 C i a 2 De a me to i c l b rt r , e e o l ’ s i t n L P l a
o h o u n Ct , u n d n rv c h o u n 5 2 2 hn ) f a g a i G a g o gP o i e S a g a 1 0 6 C ia S y n
Ab t a t 0b e t e T o ae t e c i ia f c c f t e te t n fp p c u c rwi mei i e a d n o r z l .Me h d :5 sr c : ic v : o c mp r h l c le i a y o h r ame to e t l e t c t n n l s p a o e i n i h d to s 8
治疗, 兰索拉唑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兰索拉唑注射液静滴治疗, 西咪替丁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注射用西咪替丁静
滴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治疗前及 治疗 1 、d 3 后 的 胃内p d2、d H值 、 出血情 况 , 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 3 d后的 总疗 效 , 综合 以上指标 判 断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 治疗消化性 溃疡 出血的临床 疗效 。结果 : 两组 患者 治疗 1 、d 3 d 2 、 d后 , 出血情况及 胃内 p H值均有改善 , 但 兰索拉唑组前 3 d的止血率明显 高于西咪替 丁组 , 平均止血 时间明显低 于西咪 替丁组 ,H值 上升至 40以上的患者比率明显 p . 高于西咪替丁组 , P值均< . , 00 均具有 统计学意 义。两组 患者 治疗 3 后 的总有效率 比较 , 索拉唑组 明显 高于西咪替丁组 , 5 d 兰 两 组 比较差异明显 。< .5 具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 索拉唑 治疗 消化性溃疡 出血的临床 疗效优 于西咪替 丁。 P 00 , 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