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精品(附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精品(附答案)

1.写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
两个相同的梯形合并成一个( ),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高不变,梯形的面积等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是用梯形的( )加上( ),再乘高除以2。

5.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2.平行四边形底上底下底
3.S=(a+b)h÷22S÷h-b2S÷h-a
4.乘2
5.15cm240dm2
1.
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 )个。

2.
一共有8个西红柿,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3.按照每4个一份平均分。

16-4-4-4-4=0,分了( )次。

4.
每5个圈一圈,也就是按照每份5个分一分,一共圈了( )次,也就是平均分成了
( )份。

5.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求( );或是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 ),两种分法
都是平均分。

6.对于同一堆物体,两种分法的物体总数不变,分完后每份分得的( )相同,分成的
( )也相同。

7.分一分,填一填。

12个梨,每个盘子放3个,可以放( )盘。

12个梨,放到4个盘子中,每个盘子放( )个。

8.
10个三角形,每2个一份,能分成( )份;平均分成5份,每份( )个。

温馨
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提示
1.2
2.2
3.4
4.33
5.每份几个分成几份
6.个数份数
7.43
8.52。

《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5篇)

《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5篇)

《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5篇)《梯形的面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结合数学“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一)新知探索(一)呈现实际情境,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师:孩子们,这是一幅堤坝的图案,知道堤坝有什么作用吗?生:它是用来防水灾的。

师:对了,它是一种防水拦水的建筑物,请看,这是它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是个什么图形吗?生:梯形。

师:堤坝横截面是梯形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在筑堤坝时要将下部做的又宽又厚,这样既能防止强大的水压将堤坝压垮,又节省材料!你还记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生:上底,下底,还有高。

师:那么这个堤坝的横截面积到底该怎么计算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师:你认为我们该从哪儿入手研究呢?想想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是怎么开始的?生:可以象三角形那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师:孩子们学得真好。

我有个建议,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二)提供材料,自主探究图形的转化过程1、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a.利用你们手上的梯形学具,独立思考能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b.想: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并给以适当的指导。

让部分小组上黑板展示)3.全班汇报交流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一个小组愿意先上来给我们讲一讲。

生1:我们小组的方法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高还是原来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是平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目标导航】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一、诱思导学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请你说一说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3.填写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二、质疑研学()()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2. 拼一拼,画一画。

如上图:两个()的梯形拼成了一个(),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梯形的面积 =4.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可以写作:S =5.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如下图),求它的面积。

三、达标评学:1.填空(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6平方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3)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是10厘米,高4厘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1)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两个梯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 )(5)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越长,面积就越大。

( )3.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4.一个梯形苹果园,上底36米,下底54米,高40米,如果平均每科苹果树占地8平方米,这个苹果园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四、得知博学:5.靠墙边围成了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m ,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五、反思促学: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26dm 34dm 10cm7cm8cm 8cm 32dm。

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通用10篇〕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通用10篇〕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根底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较纯熟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3、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考虑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浸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教具准备:CAI、完全一样的梯形假设干个。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有等腰、直角、一般〕课前预习:梯形各局部、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浸透梯形方法、〔你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需要用笔直尺、画一画。

〕小组合作大胆交流、每人都要说自己的想法。

直到老师说做好为止。

课前准备:谁来介绍你们的姓名、年龄、学校、爱好等等,让大家都来理解你。

我们先介绍这,我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一定会让所有的老师都记住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参观王伯伯的甲鱼池,请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1号甲鱼池的形状是梯形的,每平方米放养甲鱼苗200只。

师:根据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生:1号甲鱼池的面积有多大?师:你提的问题很好,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谁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甲鱼苗?二、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老师:刚刚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课件〕我们来看这两个问题。

要求1号甲鱼池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生:梯形。

师:你会求这个梯形的面积吗?那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梯形的面积。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8-89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的特征,并且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过程中已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充分体验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在学习的应用。

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推导方法是对前面所学的几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拓展和延伸。

教材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思考,进行实际操作,依照求之前的经验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公式,并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为今后学好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将转化策略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拼、剪、画、说“活动中,使学生领悟转化思想,感受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在拼剪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关键: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找到转化后图形与原来梯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课件、梯形卡纸。

学具:剪刀、各种不同形状的梯形卡纸。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呢?(这样是为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做好了铺垫。

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7篇】《梯形的面积》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88页《梯形的面积》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推理、归纳的能力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 情感态度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点)展开想象引到(线段)又通过想象引到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同学们看这个图形,你会想到什么?(平面图形的底和高)想象这是什么图形的底和高,用工具在作业纸上将想象图形的另一部分补充完整,并在图下写出你所知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达式。

学生汇报时板书所学图形的图片及面积公式,回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引出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学生汇报梯形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点开始学生就展开想象,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打开了思维,轻松自然的引出各种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即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数学,逐步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联系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猜一猜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能是怎样的。

基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都与底和高有关,学生可以大胆猜测,然后探究验证。

桌上的学具超市里放有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若干个,有完全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

然后分组探究。

具体做法:⑴自选学具。

(每个小组发如下梯形图片和探究表各一份)形状个数拼成的形状结论……⑴提出要求:①做一做:利用手中的学具,选择你所需要的梯形,或拼、或剪…转化成一个以前我们所学的图形。

②想一想: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所转化成的图形与原来梯形有什么联系?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并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第【1】篇〗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练习重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十八第5题。

根据学生情况,限时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7.2÷0.122.4÷0.30.2×12.6×50.38×10000.8×2526.1-3.5-7.53.8+2.5+6.210÷2.54.8×0.2+5.2×0.22.看图思考并回答。

(1)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右图所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八第6题,名数的改写。

(1)名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高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2)根据改写的方法将第6题的结果填在课本上。

3.6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公顷4平方千米=()公顷52公顷=()平方千米16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0.25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2.练习十八第8题:科技小组制作飞机模型,机翼的平面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制成的(如图)。

它的面积是多少?(1)生独立审题,分小组讨论解法。

(2)选代表列出解答算式,不计算。

(3)由学生讲所列算式的想法,(4)指导学生讲“(100+48)×250”为什么不除以2?(5)学生计算出它的面积,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九第7题:根据表中所给的数值算出每种渠道横截面的面积。

渠口宽(米)3.11.82.02.0渠底宽(米)1.51.21.00.8渠深(米)0.80.80.50.6横截面面积(平方米)生独立解答出结果并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等操作活动,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理解并掌握转化后图形与原梯形的关系,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准备:梯形学具、剪刀、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课前学习班长组织学生复习面积公式。

师:刚才学习班长组织同学们复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是底乘高除以2. 课件2演示。

师:还有其它的转化方法吗?生:还可以将一个三角形沿两腰的中点剪下来通过旋转和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是底乘高除以2.课件3演示师:课件4出示:前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生答:(转化法)师:运用转化法研究图形面积公式时的思路是什么?生:转化图形——找出联系——推导公式师:也就是:板书:转化图形——找出联系——推导公式,转化法是我们数学上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将继续运用转化法去研究另一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5出示:在学校篮球场的三秒区是一个梯形,课件出示三秒区的上底3.6米,下底6米,高5.8米,你能求出一个三秒区的占地面积吗?师:求三秒区的占地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二、自主探究图形的转化过程20分钟师:同学们,你认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生答:(上底、下底和高)师:你能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生:答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甚至是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数学班级五年级姓名组别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
课题探究活动:梯形的面积课型新授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1、经历梯形面积猜想与验证的探究活动,体验数方格及割补法在探究中的应
用。

2、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3、能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
难点
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学法
指导
独学对学群学
学习过程
环节学案教学补充学法指导
导学案预


1、画梯形的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上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梯形的
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高是
()厘米。

上图中若每格是1平方厘米,则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根据梯形的上、下底、高和面
积,猜测梯形面积计算计算公式是
()
数格子不满一格的,
按半格计算
也可以按照割补法
环节学案教学补充



按照上图中的方法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结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用字母表示为:S=()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底和梯形的上下
底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
梯形的高有什么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怎么求
梯形的面积与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有什
么关系



计算下面三角形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课本练习
总结
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甲乙
3
4
甲乙
6
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