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日本——东亚最大的群岛国家》教案晋教版

合集下载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案3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案3

《日本》教案3教学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大量地图、景观图片和课堂活动练习,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原有地理知识基础上直观认识日本自然、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并通过小组活动探究,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读图析图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方法。

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日本是教材中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个国家,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本节教学应抓住岛国和经济大国两大特征进行展开,岛国是日本自然地理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导致日本经济特征和工业分布特点的形成。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日本的自然条件对其发展经济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学生从生活中对日本了解较多,而且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地理,了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虽然学生对于基本的读图、用图等基本技能和方法有所掌握,但利用地图、资料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通过《日本》这一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的方法。

2.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2.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学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的方式。

3.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日本岛国的优势。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认识日本在我国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同时,本章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日本这一国家,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如日本是亚洲的一个岛国,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日本的国家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2.难点: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日本。

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学案(无答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学案(无答案)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学习重难点】
1.利用地图认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点。

2.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温湿的气候特点。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日本位于亚洲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群岛国家,陆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________(2010年),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首都________。

2.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为________,平原__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

3.日本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燃料严重不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铁矿石等90%以上依赖进口,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进口国。

4.日本是世界的经济大国之一,________现代化程度很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利用国内丰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________,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5.日本耕地面积________,但是________现代化程度很高。

________是主要的农作物,渔业也很发达。

二、达标检测
1.地形对日本河流及海岸线的影响。

2.日本有几种气候类型?
3.日本哪些资源丰富?哪些资源匮乏?4.日本主要的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地区?5.分析日本经济的不利条件。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10章 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共15张PPT)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10章 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共15张PPT)

太平洋
日本地理位置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
相对位置:西隔日 本海与俄罗斯、中 国、朝鲜、韩国隔 海相望
纬度位置:
北温带 (30°N~46°N)
领土组成:主要 由北海道岛,本 州岛,四国岛, 九州岛四大岛组 成。

C
中 国

D斯
北海道岛
a
B
朝 鲜பைடு நூலகம்
日 本2
A b 韩 海 国 朝
本州岛
3鲜 c
d 海 四国岛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学习目标
1、通过看、读、记图等,记住日本的地理位 置和领土组成,能够在地图上描述,并能在图上 指出。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 候特点等自然特征;通过对地图资料的分析,记 住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地震国,并理解其成 为火山地震国的原因。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亚洲
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
想一想
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济南
东京
东京与济南在气温 和降水上有什么不 同?
东京 济南
最冷月 均温
3.7 oC
-4.7 oC
最热月 均温
25.1 oC
26.1 oC
年降 水 量 1610mm 636mm
课堂小结
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的岛国
多 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
山 的
大岛及周围的一些小岛和海域组成
岛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1.27亿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自然环境
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多火山、地震,被称为“地震之邦”
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多梅雨、台风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7-晋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7-晋教版
解决措施:通过读图、阅读材料等形式,加以引导性问答,创设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 与合作,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掌握教学内容 所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指导
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估计)
插入相关图
片以及背景
音乐展示富 2 分钟
士山、樱花以
及和服等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设问答情景:
同学们,刚才展 示的内容是哪 个国家的特
进入问答情景: 日本
色?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增加知识 信息的输入,扩大学生 知识面。进入新课教学。
创设教学情景 进行新课教学
一、多 山 的 岛国 (一)、地理 位置 1、纬度位置: 2、半球位置: 3、海陆位置:
教师帮助整理 学生发言
提问指导
完成 ppt 练习 及时巩固知识
1、纬度位置
(一)、地理位置
2、半球位置
3、海陆位置




1、组成


一、多山的岛国
(二)、范围
2、领土面积

1、地形
(三)、自然地理环境
2、河流 3、气候
有以下两点教学反思:
一是在教授本课时,发现一味由教师介绍,学生反而热情不高,对日本的地理知识还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10.4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知识与目标:
计划 学时
1 学时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

10.4 日本 东亚的群岛国家——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共44张PPT)

10.4 日本 东亚的群岛国家——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共44张PPT)

a、被压埋后,如果能行动,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 B、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 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尽量节省力气,不要长时间呼 喊,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 d、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特别注意:
被压埋后,要坚定 自救的勇气和信心, 精神不能崩溃。
和服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日出之国
国 旗
樱花之国
国 徽
你对日本了解多少?
首都: 东京 面积与人口:37万多平方千米,约12.7亿人口,地狭人稠。 民族:大和民族
大约相当于云南省的面积
一、多山的岛国
半球位置
20°w 160ºE

半 球 南


赤道

西 半 球


图10.23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此时,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中国南方流 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 温度高、湿度大是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
一、多山的岛国
地震
火山、地震频繁的国家
日本是个“地震国”,每年有感地震多 达1500多次,一天平均4~5次。地震 对日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一、多山的岛国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日本是一个岛国,冬夏季 风都来自于海洋,由于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日本与 亚洲同纬度的地区相比, 冬暖夏凉,降水充沛。
气候
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的气象灾害:梅雨、台风
梅雨又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省、日本中南 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 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方案与反思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方案与反思
A.本州岛B.四国岛C.北海道岛D.九州岛
2.日本首都东京位于( )
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
3.关于日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内陆国家
B.气候干燥
C.海岸线曲折
D.多地震,位中,我挖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给学生。从歌曲樱花导入这一课的学习。对于日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或多或少地对其有种不可名状的憎恶。所以对于这节课的设计,以地理方面如火山地震的原因为主要内容,地形特点为辅助教学知识,这也是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鉴于日本的地理环境,需要和中国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这也是这节学习以后需要达到的内心境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整体感觉是很好的。我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教学设计方案与反思
吕梁市中阳县第六中学刘方
课题名称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
科目
初中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有了一些有关日本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也有了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这就为全面的学习日本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生活能力,坚持性、独立性不够;能够很好运用电脑和网络,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且有待提高,愿意参与收集材料的学习。
Ⅲ、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开发海外市场。
Ⅳ、日本的加工贸易经济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Ⅴ、日本的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教学活动3
(三)难度话题,巩固提高
1.日本地形:
(1)展示日本地形图;
(2)向学生提出问题;看日本地形图,日本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分布在什么地方?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区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区一等奖)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认识国家第四节《日本》教学设计西宁市第十二中学李新征第四节日本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该地区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领土组成;运用地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图表,知道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日本火山地震灾害频发的事实,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与发展观,为保护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山的岛国,多火山地震、贫乏的矿产资源、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的原因。

■教学策略本课采用情景短剧表演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小铭一家人对去日本留学的态度冲突展开学习,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得到的结论不同的共识。

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小铭想去日本留学,开阔眼界。

他觉得日本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家,从空间距离来看,离中国很近,然后,爸爸妈妈对这件事的态度有分歧。

爸爸十分同意小铭的决定,妈妈坚决反对。

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家人僵持不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这节内容,帮助小铭一家人分析各自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日本——东亚最大的群岛
国家》教案晋教版
0.4日本——东亚最大的群岛国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温湿的气候特点。

3、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危害、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开辟为旅游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等,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避震抗震意识,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信心与能力。

3、用比较法,对北京与东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掌握日本的气候特征。

4、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日本古代在政治体制、文化、建筑、服装、茶道、书道等深受中国的影响,以及近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国耻;激发同学们要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把祖国建设好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利用地图认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和已有知识,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温湿的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综合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引领
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展示学习目标
.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5、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二、自学预习:预习书本
(一)多山的岛国
(1)阅读图10.35和图10.36,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30-45度之间,南北跨度大。

2.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3.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相望,首都为东京。

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由哪些岛构成?
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本洲岛为最大的岛屿,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日本是岛国,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海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图3-1中找出东京湾(最大海湾)、濑户内
海(最大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等。

、多山的地形:
(1)读图10.36,思考日本的地形特点?
从图中看出,日本地势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方分布非常得零散,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可见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板书)。

从图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图3-2),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所以日本有“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2)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3)提问:地形对日本河流及海岸线的影响?
受地形影响,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同时,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本洲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北京—4.726.1636毫米
思考:东京与北京在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3)教师总结: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

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2、贫乏的矿产资源
自学课本77页至78页,读图10.38回答:
(1)日本什么资源比较丰富?哪些资源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