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Ef7基因的一个新等位基因Ef7-l的遗传效应及表达分析
专题05 遗传的规律及应用-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专题05 遗传的规律及应用(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1.(2024届·广东湛江·一模)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MYO7A基因与遗传性耳聋密切相关,图1为一个遗传性耳聋的家系图,进一步对家系部分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用限制酶BamHI处理MYO7A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将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两图中的Ⅱ-5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8为正常女孩或男孩C.Ⅱ-7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Ⅱ-1或Ⅱ-2D.Ⅱ-8与Ⅱ-1的基因型相同【答案】C【分析】根据电泳图分析,Ⅱ-6号为患者,只有一种条带,说明该条带为致病基因的电泳条带,则1.25×104的条带为正常基因的条带,Ⅱ-5为正常男性,带有两种基因的条带,说明正常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电泳图可知,Ⅱ-5是含有正常和致病基因的表型正常的男性,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根据电泳图可知,Ⅱ-8为杂合子,所以表型正常,但是女孩、男孩不确定,B正确;CD、根据电泳图可知,Ⅱ-2不含致病基因,Ⅱ-7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Ⅱ-2,Ⅱ-7的致病基因来自Ⅱ-1,Ⅱ-8与Ⅱ-1均携带致病基因且均不患病,二者均为杂合子,因此Ⅱ-8与Ⅱ-1的基因型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C。
2.(2024届·广东汕头南澳中学·一模)雌雄异株植物大麻的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
若用大麻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都必须是纯合子B.抗病和不抗病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无论杂交还是自交都需要人工授粉D.用大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流程比豌豆的短【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考查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验证方法的理解。
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用自交方法,也可以用测交方法。
杂交稻“大青稞”现象遗传基础剖析

Disser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Agronomy Dissection of the Genetic Basis for “Daqingke” in Hybrid RiceCandidate: Qu LijunSupervisor: Dr Gao Yongming and Dr Shi Yingyao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AgronomySpeciality: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une, 2013摘要“大青棵”是杂交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大青棵”表现为不抽穗或迟抽穗,因此本研究从抽穗期的角度去剖析“大青棵”现象产生的遗传基础。
本研究以蜀恢527和明恢86为轮回亲本与辐恢838构建了两个BC2F3:4产量选择导入系群体,分别与四个骨干不育系测交产生了8个测交群体。
以抽穗期作为剖析“大青棵”的评价指标,于2010年在合肥、杭州和广州三个环境,2011年在合肥、杭州和南宁三个环境下进行抽穗期和产量性状表型鉴定,结合基因型分析,利用单向(One-way ANOV A)和双向方差分析(Two-way ANOV A)检测与抽穗期和单株产量相关的QTL及QTL间互作。
1. 根据测交组合在合肥环境下的抽穗期情况将其分成两类,即:Q组合,表现为“大青棵”,不能正常抽穗;另一类,非Q组合,能正常抽穗。
按照上述原则,以蜀恢527为背景的测交组合在合肥环境下,152个测交组合包含55个Q组合和97个非Q组合,其中Q组合在杭州和广州与对照组合相比表现为迟抽穗,非Q 组合在合肥、杭州和广州环境下的抽穗期与对照组合相近。
就单株产量而言,Q 组合的单株产量在杭州环境下低于对照组合,在广州环境下高于对照组合,非Q 组合的单株产量在合肥和杭州环境下与对照组合相近,在广州环境下略低于对照组合。
遗传效应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遗传效应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遗传效应,又称基因效应或遗传贡献,是指一个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程度。
在遗传与进化研究中,计算遗传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遗传效应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在基因组中,一个基因可能有多个等位基因,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的表现型。
一个个体呈现出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效应是指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它可以通过分析亲缘关系以估算。
亲缘关系包括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和旁系亲属(祖父母、叔伯姑舅侄儿子女等)。
直系亲属之间遗传因素共享的程度较高,因此基因效应在他们身上能够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计算方法遗传效应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遗传变异分析法和亲缘矩阵法。
1. 遗传变异分析法该方法是从物种自然变异中得出的,通过分析个体间的遗传型差异,来计算基因间的可变性。
常用的有方差分析法、协方差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等。
以单因素模型的方差分析方法为例,当每个个体的表现型只受一个基因决定,并且两个基因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相等时,单因素模型就是一个经典的遗传模型。
因此遗传变异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身高等遗传性状间的变异性,识别遗传该属性的基因。
在分析中,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计算:$Var_{phenotypic} = Var_{G} + Var_{E}$其中$Var_{phenotypic}$是表现型变异的方差,$Var_{G}$是基因变异的方差,$Var_{E}$是环境变异的方差。
由此可以得出,遗传效应占总变异的比例,即遗传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Heritability = \frac{Var_{G}}{Var_{phenotypic}} \times 100\%$2. 亲缘矩阵法该方法是通过测定不同亲缘关系个体间基因型的相似性来计算遗传效应。
亲缘矩阵法的核心是“亲缘矩阵”,即用矩阵形式表示亲缘关系和基因型间的相关性。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如下公式:$Var = \frac{1}{2n}\sum_{i=1}^{n}\sum_{j=1}^{n}(x_{i}-x_{j})^{2}C_{ij}$其中,$C_{ij}$是亲缘系数矩阵,在亲缘系数越高时基于亲缘系数计算遗传效应越准确。
水稻香味基因Badh2_的功能和效应分析

1--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引用格式:刘之熙,闵 军,刘三雄,等. 水稻香味基因Badh2的功能和效应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23(10):1-6.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10.001水稻(Oryza sativa L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近 30 亿人口以水稻为主食[1]。
香米不仅在蒸煮后清香可口,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同时香米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价格比非香大米高2倍以上,这也为香稻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香稻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合物,有学者发现直接与水稻香味相关的挥发性物质为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 ,2-A'P )[2-3]。
由于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2功能的缺失,翻译提前终止而产生无功能的BADH2蛋白,中断了2-AP 合成底物γ-氨基丁醛的代谢,使其转而生成了香味物质2-AP [4]。
Badh2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5],由 15 个外显子和 14 个内含子组成,常见的突变类型为第7外显子8 bp 缺失和3个SNP 差异导致的移码突变,以及第2外显子上7 bp 缺失造成的翻译提前终止[6-7]。
随着香味基因的克隆和香稻资源的收集,共发现有20余种badh2的等位基因[8-11]。
除了编码区 SNPs 或 InDels 引起非同义突变或移码框突变而导致无功能的BADH2蛋白产生的变异类型外,还有一些Badh2基因的变异发生在内含子区、启动子区及5'UTR 区,携带这些变异类型的水稻品种大多散发独特的香气。
笔者前期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3个香稻品种XW13、YZX 及XW1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3个香稻品种的Badh2基因序列一致,在编码区无明显变异的情况下,启动子区距离ATG -1487 bp 处有一个8 bp 的插入突变,这种变异类型在已测序并公开发表的76份香稻资源的Badh2基因序列中也有发现,命名为 badh2-p [12]。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徐建军,梁国华*(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摘要 定位和克隆水稻重要农艺性状QTL ,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的重要基础。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是进行QTL 分析的理想材料。
介绍了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原理,综述了其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构建;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 S 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1)04-01935-04R esearch Progress of Constructi on a nd Applicatio n of R i ce (Or yza sati va L .)Chro mos o m e Seg men t Substituti on L i nes XU Jian -jun et al (Ji ang s u K ey Laboratory of CropG enetics and Physi o l ogy /K ey L aboratory o f theM i nistry ofEducati on for P lant Functi on -a lG enom i cs ,Y ang z hou Un i versit y ,Y angz hou ,Ji angs u 225009)Abstract The fi ne m apping and cl oni ng quantitati ve tra it loc i (QTL s)res ponsi b l e for traits of agrono m i c m i portance i n rice i s kno wn as the most general stategy i n pl ant genom ics and prov i des a f ounda ti on t o select new rice vari e ties whit h h i gh y i e l d qua lity ,resistance via marker -as -sisted selecti on (MA S)i n rice breedi ng prog ra m s .Chro moso m e segment substituti on li nes(CSSLs)are one o f t he most po w erful too ls for the det ecti on and prec i se mappi ng ofQTL s .I n t h i s paper ,t he pri nci p l e of deve l op i ng t he CSS L swas descr i bed ,t 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nsturcti on and applicati on was rev i ewed ,and the pros pectwas discussed .K ey words R i ce ;Chromoso m e seg m ent s ubstit uti on li nes(CSSLs);Constructi on ;Applicati on ;Progress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120807)。
遗传学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实验1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分析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验证分离规律。
二、实验原理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所在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等位基因的分离,是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基础。
水稻的种子胚乳糯性和非糯性、玉米的籽粒黄色和白色等均各为一对相对性状,一般由单基因控制。
例如:水稻种子非糯性(WxWx)品种与糯性(wxwx)品种杂交,其F1的种子表现为非糯性的杂合体(Wxwx)。
当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含有基因Wx 或wx的花粉粒。
具有非糯性基因Wx,能产生直链淀粉,遇碘液呈蓝色;具有糯性基因wx。
能产生支链淀粉,遇碘液呈棕色。
这两种花粉粒在数量上的理论比例为1:1。
F1的雌雄配子受精,形成F2的表现型也是两种,其比例为3:1。
对所观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一般用X2测验进行验证。
三、实验材料水稻(Oryza sativa):胚乳淀粉糯性×非糯性F1植株的花粉和F2种子。
玉米(Zea mays):籽粒甜×非甜F1植株的花粉、F1自交的果穗和测交的果穗。
四、实验用具、药品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镊子;1%碘-碘化钾溶液五、实验步骤(一)水稻1、观察水稻花粉粒从固定的糯性×非糯性的F1植株上,取一小花,拨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或解剖针)将花粉粒压出。
加1滴1%碘-碘化钾液染色,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镜下观察F1花粉的颜色分离。
记录10个视野下糯性与非糯性花粉粒数。
2、观察水稻F种子胚乳性质的分离2取糯性×非糯性杂种F1植株成熟的稻穗,晒干,脱粒,剥去颖壳。
用目测法检测糯性与非糯性的米粒数。
一般非糯性的米粒透明,有光泽,而糯性的米粒则呈乳白色,无光泽。
如用肉眼难以区分,则可对各米粒的胚乳加1滴1%碘-碘化钾液区分,根据其棕色和蓝色的反应,分析记录糯性和非糯性的子粒数。
(二)玉米1、观察玉米花粉粒从糯性×非糯性的F1植株上取1枚花药(于开花前一天把将要散粉的雄花序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保存备用),按观察水稻花粉粒的步骤观察。
遗传法则的基本原理与遗传效应

遗传法则的基本原理与遗传效应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和遗传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很多方面。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们今天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是在科学家们长期的实验和思考总结之后形成的。
当我们谈论遗传法则和遗传效应时,这样的知识是必需的。
1. 遗传法则的基本原理:在遗传学中,遗传法则是指三条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定律有助于科学家们理解基因如何传递,以及在所有物种中的共有和差异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奥地利的一名修道士,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些样本有特定的性状,而不是这些性状的平均值。
他研究了自交种植物丛的基因,比如豌豆。
然后他得出结论:一个亲本具有两个基因,它们分别控制一个性状。
这些基因有助于定义后代的属性,并以不同的比例传递给新一代。
分离定律:在自交丛种植物中,孟德尔观察到基因会在控制性状的过程中分离。
这是因为一对基因可以随机分离,称为随机游走。
例如,一个植物的基因A和基因B是随机分离的,所以这个植物的基因就成了AB和Ab的两种可能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在每个基因上,有多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可能性。
通过混合不同的基因型来确定表型这是一种突变机制。
同样,这个机制可以在亲代基因的配合中看到。
2. 遗传效应:遗传效应是指一种性状基因表达的影响。
这些表现可以是等位基因在孟德尔定律下的单一和分离表现,也可以是与自由组合定律相联系的复合表现。
对于某些性状,只有一组等位基因可以控制表现,而对于其他性状,则可以由多个等位基因控制。
此外,还有一些基因是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发挥遗传作用的。
遗传效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添加效应:添加效应是指一组基因的总和决定了性状的表现。
例如,身高可能由一组多个等位基因控制。
因此,在一组大多数人高的人中,添加效应可能来自一组已知高基因。
非添加效应:与添加效应不同,非添加效应是在等位基因之间产生复合影响的结果。
举个例子,SRY基因控制着胚胎的生殖器发育。
表观遗传变异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变异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江静;钱前;马伯军;高振宇【摘要】天然植物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包括遗传物质改变和表观遗传变异,它们是物种赖以生存和进化的源泉。
表观遗传变异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或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但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或)减数分裂实现世代间的稳定遗传。
文章主要从表观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植物远缘杂交及多倍体化、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两方面,总结了表观遗传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分析了它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Heritable variations in natural populations, including genetic variation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 are the motiva-tion for adaptation and evolution of plant species. Germplasm can be transferred stabl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by mitosis and/or meiosis without alteration in DNA sequenc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Here, two important sources of epige-netic variation, distant hybridization and polyploidy, and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a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epigenetic variation in crop improvement and its limitation, as well as optional solutions, are also summarized.【期刊名称】《遗传》【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7页(P469-475)【关键词】表观遗传变异;环境胁迫;远缘杂交;作物改良【作者】江静;钱前;马伯军;高振宇【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4;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 321004;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正文语种】中文1942年, Waddington[1]提出了 epigenetics一词,由于它不符合经典的孟德尔遗传规律, 当时定义为“基因与环境互作导致的表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 h t i t s w i l d t y p e r f o m Ni p p o n b a r e . B a s e d o n he t s e q u e n c e v a r i a t i o n b e t we e n E f 7 - I a n d E f Z , we d e v e l o p e d a n e a r - i s o g e n i c l i n e ( NI L )C L 6 3 wi h t he t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j a p o n i c a Ni p p o n b a r e v i a ma r k e r - a s s i s t e d s e l e c i t o n . T h e h e a d i n g d a t e o f h t e NⅢ C L 6 3 w a s p o s t p o n e d f o r a p p r o x i ma t e s i x d a y s nd u e r l o n g d a y( L D ) c o n i d t i o n c o mp a r e d t h Ni p p o n b a r e . I n s h o r t a y( d S D ) c o n i d i t o n , he t r e
J i a n gs u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f o r Cr o p Ge n e t i c s a n d Ph ys i o l o g y/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P l nt a F un c t i o na l Ge no mi c s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 Ya n g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 Ya n g z h o u 2 25 0 0 9, Ch i n a
作物 学报
A C T A AG R O NO MI C A S I N I C A 2 0 1 3 , 3 9 ( 1 0 ) : 1 7 9 9 — 1 8 0 5
h t t p: / / z wx b. c hi na c r o ps . or g /
I SS N 0 4 9 6- 3 4 9 0; CODEN TS HP A9
Ge n e t i c 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An a l y s e s o f E t- f l , a No v e l E t f A l l e l e , i n R i c e
Z HAO Do n g — S h e n g , Z HA NG C h a n g — Qu a n , G U Mi n g . Ho n g , a n d L I U Qi a o . Qu a n
Ab s t r a c t : E / 7 c o n t r o l s r i c e h e a d i n g d a t e . I n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 a l l a l l e l e o f E / Z , E t- f l , wa s c l o n e d f r o m t h e i n d i c a r i c e c u l t i v a t L o n g t e f u . S e q u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E f 7 - I i s a n o v e l E N a l l e l e a n d he t r e a r e i f v e a mi n o a c i d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s i n E f 7 - I c o mp a r e d
赵冬 生 张 昌泉 顾 铭 洪 刘 巧泉
扬 州大学 农学 院 /江苏 省作物 遗传生 理重点 实验 室 /教育 部植物 功能基 因组学 重点实 验室,江苏扬 州 2 2 5 0 0 9
摘 要:水 稻 E J 7 基 因控制抽 穗期 。本研 究从 我 国籼稻 品种龙 特甫 中克 隆了
的等 位基 因 E J T - I ,序 列 比对 表 明,
E — ma i l : x b z w @c h i n a j o u na r 1 . n e t . c n
D0I :l O . 3 7 2 4 / S P . J . 1 0 0 6 . 2 0 1 3 . 0 1 7 9 9
水稻 E / 7基 因的一个新等位基 因 E . [ 7 - 1 的遗传效应及表达分析
E f T 一 , 编码 序列 与 日本晴 E l :相 比存 在 5个 氨基 酸 的差异 。利用 两个等 位基 因的序列 差异 ,以 日本 晴为受体构 建 了含 有E f 7 一 , 的近 等基 因系 CL 6 3 。C L 6 3在 长 日照 条件下 比轮 回亲本 日本 晴延迟 抽穗约 6 d ,但在短 日照条 件下两 者抽穗 期 无显 著差 异 。田间性状 分析 显示 E J T - I 等位基 因在 长 日照条件下 能够 使植 株茎秆 变粗 ,粒重显 著增 加,这可 能是 通 过 上调 O s P HY B的表 达水平 而延 迟水稻 抽穗期 实现 的。 关键词 :水稻 ;抽穗 期; E : 7 一 , ;等位 基 因;表达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