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3年)
皮贴雌激素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皮贴雌激素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张荣环;张令浩;宋坚红;孙大文;顾一村【摘要】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rovement and adjustment of conception factor of barrenness patients who have applied Fem 7 estradiol patch, and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nception effect. Methods:Eight hundred and ninety eight cases who are diagnosed as barrenness and need exogenous estrogen a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for whom other incompetent diseases are excluded, accept therapy as request. The changes of cervical mucus (CM), endometria and the effect of HMG on follicular development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are observed. The endometria thickness, egg follicle size, the changes of estrogen level and ultimate conception are detected. Results:The effective plasma concentration can be reached within 3~4 hours after application of Fem 7 patch and retained for 7days.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Fem 7 patch in the barrenness of generation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ervical mucus, promote the growth of endometria, accelerate follicular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pregnancy rate .% 目的:探讨皮贴雌激素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目录前言 (5)第一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6)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6)(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6)(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6)(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8)(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8)(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8)二、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9)(一)儿童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9)(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9)(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9)第二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 (10)一、管理 (10)二、落实与督查 (10)第三章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意事项 (12)一、适用范围 (12)二、不良反应 (14)三、注意事项 (15)(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5)(二)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5)(三)其他注意事项 (16)四、分类及常用药物(表1~4) (16)第四章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则 (21)一、内分泌系统疾病 (21)(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1)(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3)(三)肾上腺皮质危象 (26)(四)Graves眼病 (28)(五)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9)二、呼吸系统疾病 (31)(一)哮喘(成人) (31)(二)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32)(三)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35)(四)结节病 (36)(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7)(六)变应性鼻炎 (39)(七)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40)三、风湿免疫性疾病 (41)(一)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41)系统性红斑狼疮 (41)系统性硬化症 (42)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4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44)类风湿关节炎 (46)系统性血管炎 (47)(二)自身免疫性肝炎 (49)(三)脊柱关节病 (50)强直性脊柱炎 (50)反应性关节炎 (51)银屑病关节炎 (53)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54)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55)四、血液系统疾病 (55)(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5)(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7)(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8)(四)淋巴瘤 (59)(五)多发性骨髓瘤 (60)(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62)(七)移植物抗宿主病 (63)五、肾脏疾病 (64)(一)肾小球疾病 (64)肾病综合征 (64)新月体肾炎 (68)狼疮性肾炎 (68)(二)间质性肾炎 (70)六、感染性疾病 (71)(一)结核病 (71)(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74)(三)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 (76)(四)手足口病 (77)(五)肺孢子菌肺炎 (77)七、消化系统疾病 (78)(一)炎症性肠病 (78)(二)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79)(三)重症急性胰腺炎 (81)八、神经系统疾病 (82)(一)多发性硬化 (82)(二)重症肌无力 (83)(三)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84)(一)眼表急性炎症和干眼 (87)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87)沙眼急性期 (88)包涵体性结膜炎急性期 (88)腺病毒性结膜炎(急性期) (89)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89)急性变应性结膜炎 (90)自身免疫性结膜炎急性发作 (91)细菌性角膜溃疡 (91)真菌性角膜溃疡 (92)角膜病毒感染 (93)棘阿米巴角膜炎 (94)蚕食性角膜溃疡 (94)干眼 (95)(二)急性浅层巩膜炎和巩膜炎 (96)浅层巩膜炎 (96)巩膜炎 (96)(三)葡萄膜炎 (97)(四)视网膜疾病 (99)白塞综合征 (99)V ogt-小柳原田病 (100)视网膜血管炎 (102)(五)视神经炎 (103)(六)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104)(七)眼科手术后 (105)角膜移植术后 (105)青光眼术后 (107)白内障术后 (107)视网膜扣带术后 (108)玻璃体手术后 (109)十、皮肤疾病 (109)(一)天疱疮 (109)(二)大疱性类天疱疮 (111)(三)药物性皮炎 (112)(四)红皮病 (113)(五)湿疹与皮炎 (114)(六)银屑病 (115)十一、重症患者的加强医疗 (116)(一)休克 (116)感染性休克 (116)过敏性休克 (118)创伤性休克 (119)(二)急性肺损伤和(或)ARDS (119)十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122)(一)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122)(二)肝脏移植排斥反应 (124)十三、骨科疾病 (125)(一)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126)(二)急性脊髓损伤 (127)前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下简称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
围绝经期HRT

骨质疏松和骨折
心脑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脑 眼睛
牙齿 血管舒缩 心脏 乳房 结肠
泌尿生殖道
问题 // QQUUEESSTTIIOONNSS
激 素 替 代 治 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 需要吗? 危险吗? 如何用?
问题 // QQUUEESSTTIIOONNSS
谢谢!
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
妇产科 杨 瑾
CONTENTES
关注围绝经-定义 HRT的三个问题
• 需要吗? • 危险吗? • 如何用?
“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
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概念
末次月经
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开始的标志:
发生两次月经周期长度改变(与以前月 经周期长度相比差异>7天)。
70
60
50
40
30
绝经年龄
20 10 0
1850
1900
1950
2000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the menopause in the 1990s: report of the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866;1996 2. 中国人口统计资料(2015)
03.80年代第二个高潮: 雌孕激素治疗(EPT)
04.再次进入低谷: 2002年7月WHI 试验提前结束(冠心病)。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妇女健康计划(WHI,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1993年启动;N=1.6万; Age:50-79岁; “危险点”
绝经后女性性激素、血脂变化与冠心病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和血脂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
方法检测绝经后女性CH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进行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
结果绝经后女性CHD患者较对照组的E2、E/T、HDL C明显降低,TC、TG、LDL C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T、P 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绝经后女性CHD患者的E2与TC、TG、LDL C均呈显著负相关(P<0 05),与HDL C呈显著正相关(P<0 05);E/T与TC、TG亦呈显著负相关(P<0 05)。
结论绝经后女性CHD患者血脂异常与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有关,它们共同参与绝经后女性CHD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冠心病;性激素;血脂;绝经妇女近年来研究证明女性绝经后发生性激素改变的同时可引起血脂异常。
已知CHD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血脂异常是公认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妇女绝经期开始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绝经前的4倍〔1〕。
性激素替代治疗对CHD的防治效果目前报道不一致。
本研究旨在观察绝经后女性CHD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探讨绝经后女性CHD 的临床防治。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入选标准:绝经1年以上,无服性激素治疗史。
实验组符合WHO 的CHD诊断标准,排除糖尿病及生殖系统疾病,亦无急性感染及严重肝病等。
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经门诊体检或住院检查无心、肝、肾、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疾病。
实验组:2000年8月~2004年8月住院的30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CHD患者,年龄50~89岁,平均(67 10±10 99)岁;绝经2~40年,平均(17 96±10 72)年。
《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规范诊疗流程》

经皮吸收雌激素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脂代谢:明显降低TG,不影响TC、LDL、HDL 糖代谢: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尿病患者有利 不改变肝脏对RAS系统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利 不影响出凝血系统——不增加血栓形成 生物利用度高,总摄入药量降低
对于以TG增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且 需要应用雌激素的患者更安全
围绝经期,绝经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
绝经1年以上,绝经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及联合治疗
单用雌激素
适用于已切除子宫,有雌激素缺乏 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的妇女
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 1~2 mg/d 经皮雌激素1贴/周 连续应用
口服雌激素
使用简便 有肝脏首过效应
升高HDL-C、降低LDL-C 、降低总胆固醇 TG 可能升高 可能影响出凝血系统
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或替勃龙
绝经时间长,不愿意有周期性出血 连续联合复方制剂:
安今益:每片含雌二醇1mg和屈螺酮2mg 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应用:
雌激素: 补佳乐1mg /d或经皮雌激素
孕激素: 地屈孕酮 5mg /d 安宫黄体酮2mg/d
替勃龙1.25mg/d
替勃龙
7-甲基异炔诺酮 口服后在体内转化为雌、孕、雄三种活性
人工绝经:人工绝经是指通过各种医疗措施导致卵巢功能衰竭。单纯子宫切 除的妇女,如卵巢功能正常,不是绝经。
绝经过渡期:绝经过渡期是从生育期向绝经过渡的时期。进入绝经过渡期的 标志是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之内发生两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7 d。
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的起点同绝经过渡期,终点为最后1次月经后1年。 绝经前期:绝经前期是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包括自青春期到绝经的一段时
观察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激素补充治疗(HRT)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

观察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激素补充治疗(HRT)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合并高血压前期(PHT)的疗效目的:分析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并高血压前期患者治疗中通过合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74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伴高血压前期患者,并依据药物应用情况分组,对照组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同期观察组增加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
比较2组的血压、抑郁症状控制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2组治疗前SBP、DBP 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2组入组时HAMD量表得分较高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的HAMD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药物副反应率为8.11%,对照组为10.81%,且P>0.05。
结论:在对于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并高血压前期患者治疗中合用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激素补充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标签:更年期抑郁症;高血压前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激素更年期抑郁症在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多是由于精神紧张、抑郁和焦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诱发的综合征。
该疾病的病因机制复杂,通常认为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腺机能减退以及患者代谢功能失调等有关,症状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悲观失望以及紧张恐惧等,同时还伴随月经不调以及性欲减退等。
高血压前期则是患者高血压疾病与血压增高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前期状态,对于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伴发高血压前期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各类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风险,与此同时抑郁症的发作也将对患者降压药物的临床疗效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还需合理选择药物方案来调控其血压水平,并积极改善抑郁症状。
以下将探究通过合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激素补充治疗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伴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成人垂体机能减退症激素补充治疗(第一部分)中英对照(全文)

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成人垂体机能减退症激素补充治疗(第一部分)中英对照(全文)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成人垂体机能减退症激素补充治疗Maria Fleseriu,Ibrahim A. Hashim, Niki Karavitaki, Shlomo Melmed, M. Hassan Murad, Roberto Salvatori and Mary H. Samuels. J ClinEndocrinol Metab, 101(11), pp. 3888–3921(DOI: /10.1210/jc.2016-2118)根据循证医学方法,由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垂体学会、欧洲内分泌学会专家讨论,本指南针对成人垂体机能减退症的严重问题,涉及成人垂体机能减退症的评估和治疗,包括合理的生化评估、激素补充过量、激素补充不足、妊娠期垂体机能减退症的治疗、垂体手术或其他手术时的处理。
CK要点:Essential Points该指南阐述了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的特殊情况,包括妊娠护理、垂体或其他手术的手术后治疗、联合抗癫痫药物时的治疗以及垂体卒中后的治疗。
指南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需要检测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来评估是否存在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枢性甲减的甲状腺由于TSH的不足导致甲状腺的分泌减少。
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剂量足以将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提高至参考范围的中上水平。
应使用生长激素的刺激试验来诊断疑似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
已经证实有生长激素缺乏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应接受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绝经前妇女如存在中枢性性腺功能减退(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这种情况下性腺不产生或只产生极少量的激素,如无禁忌,可以接受相关的激素治疗。
产生异常大量稀释尿液的患者应考虑到中枢性尿崩症,并应通过相关的额检验检查进行诊断,确诊的患者如无禁忌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水平低的患者,氢化可的松可以每日单次或分次给药。
绝经期综合征及绝经后激素补充诊治原则

绝经期综合征及绝经后激素补充诊治原则绝经是一种生命现象,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阶段。
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后期、绝经过渡期、围绝经期和更年期。
绝经后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各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MHT)主要指对卵巢功能衰退的妇女,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前提下,给予个体化低剂量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
对于有子宫者,需要补充雌激素同时添加孕激素治疗,临床上称作雌孕激素治疗(EPT);对于无子宫者,多采用单一雌激素治疗(ET)。
MHT应用于绝经早期有症状的中年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于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长期保护作用,对于预防骨折有一定的作用,对既往未使用HRT的年龄大于60岁的妇女,不推荐使用HRT。
诊断妇女最后一次月经来潮后12个月即可确诊。
绝经的真正含义并非指月经停止,而是指卵巢功能的衰竭。
治疗自围绝经期开始,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症状在多数妇女身上发生,随之而来的是泌尿生殖道萎缩和神经精神症状逐渐明显。
在绝经晚期,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发生也与雌激素缺乏息息相关。
因此,雌激素的补充仍然是临床用于改善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一项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医疗措施。
对于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管理的决策,首先应推动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内容涵盖中老年健康生活方式、系统管理HRT妇女相关信息、HRT的益处、HRT 的个性化治疗及其治疗的利弊、"窗口期"的启动等。
HRT是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整体的身心健康,对保持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健康、降低乳腺肿瘤发病风险也都有较大益处。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态对于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总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
有数据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其身体代谢情况、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认知程度及生命质量都更好,并且心脏不良事件、卒中、骨折、乳腺癌发生概率都显著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作者:林守清,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治规范·
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3年)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编者按2003年8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学组)在青岛召开的“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研讨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31名专家共同研讨了有关激素补充治疗(H R T)临床应用的历史、现状及前景,一致通过“激素补充疗法临床应用指南”(简称H R T指南)。
之后,学组继续收集、听取有关对H R T指南的意见,于2003年在北京主办的“中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研讨会”会上,再次广泛征求到会各位专家及全体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对H R T指南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现将H R T指南全文刊登如下,希望广大妇产科及相关学科的有关临床、科研人员,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H R T指南不断完善,以适应临床工作的发展。
一、“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的背景
激素补充治疗(H R T)是为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所影响的健康问题而采用的临床医疗措施,应在有适应证(需要用),而无禁忌证(可以用)的情况下应用。
这一治疗方法已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及利弊研讨中进步、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从循证医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明确的结论性意见,使这一治疗方法进一步成熟。
在占我国总人口约11%的40~59岁的妇女中,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绝经相关症状或疾病,她们需要应用H R T。
为更好地诊断、治疗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引发的健康问题,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H R T,使我国妇女从H R T中获得最大利益、承受最小程度的风险,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及从事女性内分泌和更年期保健方面研究的资深专家,对应用H R T的利弊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充分讨论,并结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及针对绝经相关问题,对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应用H R T,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以供妇产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二、对绝经期应用H R T的共识
1.应用H R T是针对与绝经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
2.绝经及相关症状(如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是应用H R T的首要适应证。
3.应用H R T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4.前H R T不应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5.对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时,应同时应用适量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对于已经切除子宫的妇女,则不必加用孕激素。
6.应用H R T时,应在综合考虑治疗的目的和风险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有效剂量。
7.在出现绝经及相关症状后,即可应用H R T,根据激素异常的情况选择H R T方案。
8.当前的研究表明,应用H R T<4年相对安全,风险较低;应用H R T>4年,相关风险可能增加。
应用H R T应至少于每年进行1次个体化评估后,决定是否继续或长期应用;有绝经症状可采用短疗程,对骨质疏松问题需要长疗程,应根据评估情况决定疗程的长短。
9.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并存在其他疾病时,在排除禁忌证后,可于控制并发疾病的同时应用H R T。
10.应用H R T时,应对妇女进行个体化的风险/受益评估,并告知在应用过程中应进行年度监控。
11.性激素补充疗法需要遵循循证医学的方法,不断完善、修订应用方案。
三、“H R T临床应用指南”的具体内容
(一)适应证
1.绝经相关症状。
2.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的问题。
3.低骨量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二)开始应用时机
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及出现相关症状后即可应用。
(三)禁忌证
1.已知或怀疑妊娠。
2.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
3.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
4.已知或怀疑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
5.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6.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7.血卟啉症、耳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8.与孕激素相关的脑膜瘤。
(四)慎用情况
1.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异位症。
3.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
4.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5.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症。
6.乳腺良性疾病。
7.乳腺癌家族史。
(五)应用流程
1.应用H R T前评估:
(1)评估目的
1)是否有应用H R T的适应证
2)是否有应用H R T的禁忌证
3)是否存在慎用情况
(2)评估项目
1)病史
2)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其余检查项目可根据需要
选择,其中乳腺和子宫内膜厚度应为必查项目
2.权衡利弊:
(1)应用H R T的必要性
1)年龄
2)卵巢功能衰退情况(绝经过渡期、绝经早期或绝
经晚期)
3)应用H R T前的评估结果
(2)结果判断
1)无适应证或存在禁忌证时,不应用H R T
2)有适应证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在排除禁忌证
后,可于控制其他疾病的同时,应用H R T
3)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时,建议应用H R T
4)症状的发生可能与绝经有关,也可能与绝经无
关,难以即刻辨明,并且无禁忌证时,可行短期试验
性应用
(3)患者知情同意
3.个体化用药方案:
(1)考虑因素
1)是否有子宫
2)年龄
3)卵巢功能衰退情况(绝经过渡期、绝经早期或绝
经晚期)
4)风险因素
(2)根据每个妇女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序贯方案中,孕激素应用时间应达到10~14d
4.应用H R T过程中的监测及注意事项
(1)监测目的
1)判断应用目的是否达到
2)个体风险/受益比是否发生改变
3)评价是否需要继续应用H R T或调整方案
(2)根据妇女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的指标和频度
(3)注意事项:为预防血栓形成,因疾病或手术需要长
期卧床者酌情停用。
(林守清整理)
(收稿日期:2003-12-20)
(本文编辑:赵小丽)
·启事·
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自本刊采用论著文稿同时附英文摘要的做法以来,特别是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与当地综合大学进行合并调整后,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对所在单位的中、英文名称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推荐信(即介绍信)时,使用的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的不一致。
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及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等工作。
为此,本刊就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如下:(1)作者在投稿时,首先应列出单位名称的全称,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先列出大学名称,之后列出医学院名称或医院名称、科室名称。
(2)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
(3)作者在向本刊投稿时,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上的公章内容,须与文稿中所书写的单位名称一致。
这一点,特别请目前已完成院校合并、调整的单位注意。
(4)由不同单位共同撰写的一篇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由论文的资料提供单位(一般即为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开具文稿推荐信。
(5)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
(6)如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