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传感器习题与答案(10月16日)
传感器技术习题与答案

传感器技术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B )。
A. 应变式传感器B. 化学型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热电式传感器2、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 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B. 数据采集电路C. 转换元件D. 滤波元件3、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 C ),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A. 汽车制造技术B. 建筑技术C. 传感技术D.监测技术4、传感器按其敏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 A )三大类。
A. 生物型B. 电子型C. 材料型D. 薄膜型5、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B )。
A. 传感器+通信技术B. 传感器+微处理器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 传感器+计算机6、近年来,仿生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热,其主要就是模仿人的( D )的传感器。
A. 视觉器官B. 听觉器官C. 嗅觉器官D. 感觉器官7、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8、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 D )。
A. 测量B. 感知C. 信号调节D. 转换9、传感技术与信息学科紧密相连,是( C )和自动转换技术的总称。
A. 自动调节B. 自动测量C. 自动检测D. 信息获取10、以下传感器中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命名的是( A )A.应变式传感器 B.速度传感器C.化学型传感器 D.能量控制型传感器二、多项选择题1、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其中包含(ABCD)。
A. 能量守恒定律B. 电磁场感应定律C. 欧姆定律D. 胡克定律2、传感技术是一个集物理、化学、材料、器件、电子、生物工程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涉及(ABC )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
A. 传感检测原理B. 传感器件设计C. 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D. 传感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3、目前,传感器以及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领域采用了传感技术的有:( ABCD )。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备考监测高三10月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备考监测高三10月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某物体温度升高后,增大的是( )A.分子平均动能B.总分子势能C.每一个分子的动能D.每一个分子的势能第(2)题2023年7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天问一号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风沙活动记录了火星古环境随火星自转轴和冰川期的变化。
若天问一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线速度的二次方与轨道半径的倒数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为已知量,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密度为B.火星的自转周期为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第(3)题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5kg和6kg,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B之间的轻质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初始时两木块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与水平方向成60°的拉力F=6N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在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5N第(4)题一名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10s末到达终点,则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B.C.D.第(5)题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正式下水,这一刻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进入“三舰客时代”。
福建舰上的舰载飞机采用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帮助飞机在更短的加速距离内起飞。
设在静止的航母上某种型号舰载飞机没有弹射系统时匀加速到起飞速度v需要的距离是,弹射系统给飞机一个初速度之后,匀加速到起飞速度v需要的距离是L,若,设飞机两次起飞的加速度相同,则弹射速度与起飞速度v之比为( )A.B.C.D.第(6)题对封闭在汽缸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第(7)题在蹦床运动过程中,用力传感器测出弹簧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下图是绘制的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质量为40kg B.运动员在3.6s~4.8s内处于超重状态C.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0m/s2D.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m第(8)题图示装置可测量磁感应强度,“凵”形金属框D用绝缘轻绳跨过定滑轮与小桶连接,悬挂在竖直平面内,底边水平且长为L,两侧边竖直。
传感器选择判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感器选择判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外部中断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A、0003HB、0013HC、000BHD、001BH答案:B2、51单片机基本型单片机具有中断源的个数为()。
A、7个B、6个C、4个D、5个答案:D3、在片外扩展一片2764程序存储器芯片要()地址线。
A、16根B、13根C、20根D、8根答案:B4、已知1只共阴极LED显示器,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若需显示数字1,它的字形代码应为()。
A、06HB、F9HC、30HD、CFH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TCON、SCON寄存器中B、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IP寄存器中C、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TMOD寄存器中D、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S51的IE寄存器中答案:A6、堆栈数据的进出原则是( )A、进入不出B、先进先出C、后进后出D、先进后出答案:B7、80C51采用的半导体工艺是A、COMSB、HMOSC、CHMOSD、NMOS答案:A8、一个带符号数的补码是 1000 0000B,该数为()。
A、0B、-1C、-127D、-128答案:D9、MAC层采用了完全确认的(),每个发送的数据包都必须等待接受方的确认信息。
()A、自愈功能B、自组织功能C、碰撞避免机制D、数据传输机制答案:D10、如在系统中只扩展一片Intel 2732(4K×8),除应使用P0口的8根口线外,至少应使用P2 的口线。
A、6条B、4条C、7条D、5条答案:B11、20根地址线的寻址范围是()A、4096KBB、640KBC、1024KBD、512KB12、有如下程序段、 MOV 31H ,A、(A)=24HB、(A)=42HC、(A)=40HD、(A)=00H答案:C执行结果是13、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2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线是()A、11根B、12根C、13根D、14根答案:C14、若MCS-51单片机使用晶振频率为6MHz时,其复位持续时间应该超过()。
08自动化传感器章节习题与答案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① MEMS 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
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 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 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 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 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 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
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
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 时间常数为0.001秒的一阶装置对正弦信号进行测量,要求振幅误差在5%以内,求该装置能够测量的正弦信号的最高频率。
解:τ=0.001100/5])2(1[11)(1212=+-=-f f H πτ (7)f=52.3 (3)4.设时间常数为5s 的温度计,从C 20 的室温条件下突然输入C 80 的水中,经过15s 之后,温度计的指示值为多少度? (77℃) 5.传感器的静态指标有哪些?1、试说明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机器人传感器数据融合与应用考核试卷

3.请阐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时间同步的重要性,并提出至少两种解决时间不同步的方法。
4.结合实际应用,讨论分布式数据融合结构相比于集中式数据融合结构的优势和劣势。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D
4. C
5. A
A.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B.减少传感器数量
C.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D.降低系统复杂性
5.关于卡尔曼滤波,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哪一个?()
A.是一种前向递推算法
B.仅适用于线性系统
C.需要预知系统的所有状态
D.适用于单传感器数据融合
6.下列哪种传感器适用于机器人抓取物体时的力控制?()
A.加速度传感器
B.陀螺仪
17.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以下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
A.数据预处理
B.数据传输
C.数据融合
D.数据存储
18.以下哪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中的异构性问题?()
A.数据标准化
B.数据压缩
C.数据增强
D.数据同步
19.关于并行式数据融合结构,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A.各个传感器独立处理数据
B.各个传感器数据在时间上完全同步
1.以下哪些是机器人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主要优点?()
A.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
B.减少单个传感器的误差
C.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D.增强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
2.常见的数据融合层次有哪些?()
A.原始数据级融合
B.特征级融合
C.决策级融合
D.信息传输级融合
3.以下哪些算法可以用于数据融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一课一练8.3电话和传感器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8.3电话和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中考成绩出来了,思韬迫不及待地想打个电话查一下自己的分数,可拨号后发现老是“占线”,请你帮她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A. 有人正在打电话查分数B. 有太多的用户正在通话C. 通信线路有问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 收音机、电视机、音响里都有扬声器(如图),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A. 电磁感应现象B. 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C.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 电流的热效应3. 关于话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话筒把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信息B. 话筒中有炭粒和膜片C. 话筒是利用电流磁效应来工作的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能传递信息,在传递方式上没有区别B. 数字信号只能用“点”或“画”表示信号C.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递方式是不同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下列四幅图中的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电铃B.电动平衡车C.电磁起重机D.手摇发电机6. 关于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话筒里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B. 在听筒里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C. 在听筒和话筒里同时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D. 在听筒和话筒里同时将信号电流转化成声音7. 收音机、电视机、音响里都有扬声器,如图所示。
对扬声器的工作原理,表述最全面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B. 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C.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8. 小华和小伟正在打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华和小伟家电话的听筒和话筒分别并联在两个电路中B. 小华家电话的听筒和小伟家电话的话筒并联,小华家电话的话筒和小伟家电话的听筒并联C. 小华和小伟家电话的听筒和话筒都串联在一个电路中D. 小华家电话的听筒和小伟家电话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小伟家电话的听筒和小华家电话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9. 现代通信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而不用模拟信号,下列四种有关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模拟信号传输不方便B. 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C. 模拟信号容易失真D. 模拟信号保密性差10. 如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A.电磁起重机B.司南C.话筒D.扬声器11. 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B. 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C. 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D. 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12. 动圈式话筒和动圈式扬声器是扩音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B.光电二极管
C.压电传感器
D.电磁传感器
2.下列哪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家居系统?()
A.温度传感器
B.湿度传感器
C.烟雾传感器
D.加速度传感器
3.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传感器精度?()
A.信号调制
B.信号放大
C.数字滤波
D. A和B
4.下列哪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
A.加速度传感器
17. B、C
18. D
19. A、B、C
20. D
三、填空题
1.感应部件
2.数字
3.光电效应
4.湿法腐蚀
5.压力
6.位置
7.磁场
8.电容
9.角速度
10.温度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传感器通过感应物理量的变化,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例如,热敏电阻将温度变化转换成阻值变化,光电传感器将光强度变化转换成电流变化。
B.磁敏传感器
C.光电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8.下列哪种传感器适用于生物医学信号检测?()
A.光电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磁敏传感器
D.所有上述传感器
9.下列哪种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A.光电传感器
B.电感传感器
C.磁敏传感器
D.压电传感器
10.下列哪个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存在或缺失?()
3.描述传感器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条件、精度要求、频率响应等。
敏感元件的光学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D.降低光源功率
9.光学传感器中的光源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光谱特性
B.发光稳定性
C.功率大小
D.成本
10.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光学传感器测量误差?()
A.光源波动
B.敏感元件老化
C.环境温度变化
D.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
11.适用于光学传感器的光探测器类型有?()
A.硅光电池
(注:请自行填写答题卡,每题答题括号内填写对应选项字母。)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敏感元件在光学传感器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
A.检测光信号变化
B.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放大信号
D.信号处理
2.以下哪些是光电二极管的优点?()
敏感元件的光学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敏感元件是基于光吸收原理工作的?()
C.光谱特性
D.电池面积
6.光学传感器中,光散射可以用于以下哪些传感器?()
A.雾霾检测器
B.液位传感器
C.微粒计数器
D.温度传感器
7.光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
A.血糖监测
B.荧光成像
C.心率监测
D.药物浓度检测
8.以下哪些是提高光学传感器抗干扰能力的措施?()
A.使用屏蔽
B.增加滤波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习题答案1-1.什么是传感器?解: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各种物理效应、化学效应(或反应)以及生物效应实现非电量到电量转换的装置或器件,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
1-2.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解: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器件或装置,它的作用是感受指定被测参量的变化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化成一个相应的便于传递的输出信号。
传感器作为检测系统的信号源,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系统的精度和其他指标。
1-3. 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解: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1-4.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
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的比值;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4)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5)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外界的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等。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频率响应、时间常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
1)瞬态响应特性:传感器的瞬态响应是时间响应。
在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时,有时需要从时域中对传感器的响应和过渡过程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是时域分析法,传感器对所加激励信号的响应称瞬态响应。
常用激励信号有阶跃函数、斜坡函数、脉冲函数等。
2)频率响应特性:传感器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称为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法是从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出发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为了减小动态误差和扩大频率响应范围,一般是提高传感器固有频率ωn。
1-5.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 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 mV,求其灵敏度。
解:其灵敏度333001060510UkX--∆⨯===∆⨯mV /mm1-6.某检测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灵敏度为S1=0.2mV/0C ,S2=2.0V/mV 、S3=5.0mm/V ,求系统总的灵敏度。
解:0.20.50.22.0=⨯⨯=S mm/℃1-7. 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 变到5.0mm 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 减至2.5V ,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解:该仪器的灵敏度为25.40.55.35.2-=--=S mV/mm1-8. 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0.45Ω/℃, 电桥: 0.02V/Ω,放大器:100(放大倍数), 笔式记录仪:0.2cm/V 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解:(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为18.02.010002.045.0=⨯⨯⨯=S cm/℃(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为22.2218.04==t ℃1-9. 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那台仪表合理?解:2.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20℃,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4%;2.0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6℃,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3.2%;1.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2℃,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2.4%。
因此,应该选用1.5级的测温仪器。
1-10.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t=3s 的一阶系统,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用后,试求传感器指示出温差的1/3和1/2时所需的时间。
解:因为y(t)=1-exp(-t/3),所以,t=-3ln(1-y)。
t 1/3=3(ln3-ln2);t 1/2=3ln2.1-11.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用时,在t=0时,输出为10mV ;t →无穷时,输出为100mV ;在t=5s 时,输出为50mV ,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解:因为,)()()(t kx t y dtt dy =+τ 所以,y-10=(100-10)(1-exp(-t/T))而,50-10=(100-10)(1-exp(-5/T))所以,T =5/(ln9-ln5)=8.5第二章习题答案2-1、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有什么不同?解: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
2-2.试说明金属应变片与直流测量电桥与交流测量电桥有什么区别?解:它们区别主要是直流电桥用直流电源,只适用于直流元件,交流电桥用交流电源,适用于所有电路元件。
2-3、采用阻值为120Ω灵敏度系数K=2.0的金属电阻应变片和阻值为120Ω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 ,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
当应变片上的应变分别为1和1 000时,试求单臂、双臂和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灵敏度。
解:单臂时40U K U ε=,所以应变为1时660102410244--⨯=⨯⨯==U K U ε/V ,应变为1000时应为330102410244--⨯=⨯⨯==U K U ε/V ;双臂时20U K U ε=,所以应变为1时660104210242--⨯=⨯⨯==U K U ε/V ,应变为1000时应为33010*******--⨯=⨯⨯==U K U ε/V ;全桥时U K U ε=0,所以应变为1时60108-⨯=U /V ,应变为1000时应为30108-⨯=U /V 。
从上面的计算可知:单臂时灵敏度最低,双臂时为其两倍,全桥时最高,为单臂的四倍。
2-4、采用阻值R=120Ω灵敏度系数K=2.0的金属电阻应变片与阻值R=120Ω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10V 。
当应变片应变为1000时,若要使输出电压大于10mV ,则可采用何种工作方式(设输出阻抗为无穷大)?解:由于不知是何种工作方式,可设为n ,故可得:101010230 n n U K U -⨯⨯==εmV得n 要小于2,故应采用全桥工作方式。
因为n=4是单臂,2是半桥,1是全桥。
2-5、如图所示为一直流电桥,供电电源电动势E=3V ,R3=R4=100Ω,R1和R2为同型号的电阻应变片,其电阻均为50Ω,灵敏度系数K=2.0。
两只应变片分别粘贴于等强度梁同一截面的正反两面。
设等强度梁在受力后产生的应变为5 000,试求此时电桥输出端电压U0。
题62解:此电桥为输出对称电桥,故15210532230=⨯⨯⨯==-U K U ε/mV2-6、有一吊车的拉力传感器如图2-26所示,电阻应变片R1、R2、R3、R4置于等截面轴上,已知R1~R4标称阻值为120Ω,桥路电压2V ,重物m 引起R1、R2变化增量为1.2Ω。
请画出应变片电桥电路,计算出测得的输出电压和电桥输出灵敏度,并说明R3、R4起的作用。
解:因为是全桥所以,U 0=1.2/120x2=0.02V ,灵敏度为2。
起横向补偿作用。
2-7、 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的方法是什么?解: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当测量现场环境温度变化时,由于敏感栅温度系数及栅丝与试件膨胀系数之差异性而给测量带来了附加误差。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线路补偿法和应变片自补偿两大类。
1)电桥补偿是最常用的且效果较好的线路补偿法。
电桥补偿法简单易行,而且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补偿,但上面的四个条件不一满足,尤其是两个应变片很难处于同一温度场。
2)应变片的自补偿法是利用自身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应变片。
2-8、如图2-27所示一受拉的10#优质碳素钢杆。
试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mA 的康铜丝应变片组成一单臂受感电桥。
试求出此电桥空载时的最大可能的输出电压(应变片的电阻为120Ω)。
解:输出电压=0.03X120=3.6V 。
空载时为零2-9、钢材上粘贴的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为0.1%,钢材的应力为10kg/mm 2。
试求① 求钢材的应变。
② 钢材的应变为300×10-6时,粘贴的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为多少?解:① 490102108.9101112=⨯⨯⨯==E σε µ/m② 因εK R R =∆,所以,0.1%=Kx490 K=2。
所以,电阻变化率为:2X300X10-6=0.06% 2-10、有一电阻应变片初始阻值为120Ω,灵敏度系数K=2,沿轴向黏贴于直径0.04m 的圆形钢柱表面,钢材的弹性模量E=2x1011 N/m 2,泊松比u=0.3,当钢柱承受外力98x103N 时。
求:(1)该钢柱的轴向应变ε和径向应变εr ;(2)此时电阻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量⊿R/R; 7.8x10-4=0.078%(3)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了多少欧?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120X 7.8x10-4 =9.36 x10-2增加了(4)如果应变片是沿圆柱的圆周方向(径向)黏贴,钢柱受同样大小的拉力作用,此时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量为多少?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2.34 x10-4 减小了解:ε=98x103/(2x1011 x 3.14X0.022)=3.9 x10-4 =390 µ/m εr=-0.3X ε=1.17 x10-4=117µ/m2-11、一台采用等强度梁的电子称,在梁的上下两面各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做成称重传感器,如图2-28所示。
已知l=100mm ,b=11mm ,t=3mm ,E=2.1x104N/mm 2,k=2,接入直流四臂差动电桥,供电电压6V ,当称重0.5kg 时,电桥的输出电压Uo 为多大?解:U 0=UkM/(EW)=UkFl/(Ebt 2/6)=6x6x 2x0.5 x 9.8x100/(2.1x104x11x32)=17mv第三章习题答案3-1.影响互感式电感传感器输出线性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影响差动变压器输出线性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传感器几何尺寸、线圈电气参数的对称性、磁性材料的残余应力、测量电路零点残余电动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