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合集下载

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

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

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是指私营企业在雇佣员工时所支付的平均薪资水平。

这个标准通常是由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分布和企业规模等因素来决定的。

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是反映私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中国,私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的变化趋势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运行趋势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为56912元,较上年增加了7.2%。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为75963元,同比增长7.7%,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为50226元,同比增长6.9%。

可以看出,国有控股企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要高于非国有控股企业。

此外,不同行业也存在差别。

例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收入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年平均工资标准为104748元,同比增长11.8%。

而住宿和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为24273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慢。

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的变化趋势与经济运行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私营企业可能会受到市场压力,导致减薪和解雇。

但是,在经济增速加快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提高工资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因此,了解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的变化情况对于判断经济走势和预测劳动力市场趋势至关重要。

总之,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是反映私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趋势与经济情况密切相关。

了解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的变化情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运行趋势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广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二是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变化,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主要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包括行业的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技能要求的差异等。

在广东省,金融业是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的发展迅猛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而制造业由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在不同城市之间比较,广东省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年平均工资较高,而一些中小城市的年平均工资相对较低。

这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人才吸引力等因素有关。

总的来说,2024年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持续保持较高增长,反映了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

虽然工资差距存在,但随着广东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技能人才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关于2021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公告

关于2021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公告

关于2021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公告摘要:一、引言二、2021 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概述三、全国各地区工资水平分析四、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五、对未来的展望六、结语正文:一、引言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2021 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公告》,我们可以了解到2021 年我国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将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揭示我国工资水平的现状、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二、2021 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概述根据公告,2021 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 元,同比增长7.6%。

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12,059 元,同比增长8.0%。

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 元,同比增长7.7%。

三、全国各地区工资水平分析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最高,年平均工资达到115,757 元,同比增长8.3%。

中部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5,814 元,同比增长6.8%。

西部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0,538 元,同比增长6.2%。

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3,666 元,同比增长6.0%。

四、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工资增长提供了基础;其次,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再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附加值产业占比提高,使得工资水平有所提升;最后,企业效益改善,员工收入随之增加。

五、对未来的展望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劳动力市场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工资水平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六、结语总之,2021 年我国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显示出我国工资水平的稳步增长,这将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2021年浙江省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公报

2021年浙江省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公报

2021年浙江省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22.05.27•【字号】•【施行日期】2022.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21年浙江省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公报2021年,浙江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2309元,比上年增加13664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9%。

2021年,浙江省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228元,比上年增加8707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2.7%。

附注:1.指标解释(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国家统计局官网/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

计算公式为:2.统计范围辖区内全部非私营和私营法人单位,以及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

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3.调查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除上述企业外其他非私营单位和私营法人单位工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全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析及全国平均工资及整体工资(税前月薪)分位值

全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析及全国平均工资及整体工资(税前月薪)分位值

全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析及全国平均工资及整体工资(税前月薪)分位值一、2020年全国平均工资及整体工资(税前月薪)分位值工资(Wages,Salary)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一、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020-2026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5229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56892元,增长8.1%;专业技术人员105806元,增长9.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0926元,增长11.2%;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60015元,增长9.2%;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9586元,增长8.0%。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 2.09倍;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79%。

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63,比上年缩小0.01。

分四大区域看,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区域均为东部,平均工资分别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82550元、专业技术人员121073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9903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65729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62236元。

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区域均为中部,分别为111472元、77152元、55280元、49390元和53390元。

湖南省统计局公布2021年湖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湖南省统计局公布2021年湖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9682
7.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
说明:1.由于城镇私营单位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主要是一些小的区域性行业协会,如寺庙管理委员会、种植养殖协会等,调查样本量小,代表性不足,故未在表中列示。2.部分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进行清理,低收入就业人员减少较多,故金融业平均工资增速较大。
单位:元、%
行 业
2021年
增长
总 计
54469
6.5
农、林、牧、渔业
41321
9.9
采矿业
57054
10.3
制造业
58199
6.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962
7.2
建筑业
54
17.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0786
2.3
住宿和餐饮业
42219
15.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5706
8.3
金融业
67587
21.3
房地产业
50209
3.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2760
6.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7046
3.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0424
11.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0333
13.3
教育
44226
-2.9
卫生和社会工作
64677
10.8
湖南省统计局公布2021年湖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
【公布日期】2022.05.23
【字 号】
【施行日期】2022.05.23

2021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1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1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2.06.14•【字号】•【施行日期】2022.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21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1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39802元,同比名义增长7.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4288元,同比名义增长6.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6%。

2021年,广州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452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

附注1.指标解释(1)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号令)进行修订,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需要明确的是工资总额不包括从单位工会经费或工会账户中发放的现金或实物。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工资总额应包含: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

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年度)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

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

包括工龄工资。

基本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也不包括补发的上一年度的基本工资。

遂宁市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全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

遂宁市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全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

遂宁市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全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遂宁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2.06.06•【字号】•【施行日期】2022.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遂宁市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全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2021年遂宁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4639元,比上年增加3819元,增长6.3%。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2903元,比上年增加4039元,增长5.9%,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6949元,比上年增加5421元,增长7.6%。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1637元,比上年增加2635元,增长5.4%。

遂宁市统计局2022年6月6日附注1.指标解释(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国家统计局官网/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需要明确的是工资总额不包括从单位工会经费或工会账户中发放的现金或实物。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工资总额应包含: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

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年度)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

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74318元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5-15 15:30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与2016年的67569元相比,增加了6749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增速比2016年加快1.1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2%。

分四大区域看,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84809元、68323元、61193元和5951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10.7%、东部10.1%、西部9.4%和东北地区8.5%。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与上年持平。

表1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
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504元,住宿和餐饮业45751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055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9%、62%和68%。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65,与上年相比差距扩大了0.01。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率分别为14.8%、13.3%和12.0%。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率分别为4.6%、5.5%和5.8%。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5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9006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其他内资单位5441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联营单位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5.0%。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增速最低,同比增长8.2%。

除联营、国有单位以外,其余类型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

计算公式为: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

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约167.5万家,就业人员1.76亿人。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执行。

6.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7》为准。

2017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5761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5-15 15:30
2017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与2016年的4 2833元相比,增加了2928元,同比名义增长6.8%,增速比2016年回落1.4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0%。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0592元、41242元、37723元和3469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部7.8%、东部6.9%、西部5.6%和东北地区4.5%。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水平之比为1.46,比上年扩大0.03。

表12017年城镇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415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02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52289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4倍、1.27倍和1.14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4272元,住宿和餐饮业3688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8417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81%和84%。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农、林、牧、渔业,增长率分别为10.8%、9.5%和9. 5%。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以及采矿业,增长率分别为2.4%、3.8%和4.1%。

全部18个行业门类中,有11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2017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
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

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共调查69.1万家单位,占全部城镇私营单位总数的7%。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执行。

6.由于城镇私营单位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主要是一些小的区域性行业协会,如寺庙管理委员会、种植养殖协会等,调查样本量小,代表性不足,故未在表中列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