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知识论对认知主体的探讨

合集下载

“技术精神与求效哲学”研讨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

“技术精神与求效哲学”研讨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

出版 社 ,0 3 1 2 ,8 9,0 . 20 .— 6 2 ~2 3 0
[ ] 5] orieC d .Whtcnsek o ?F mii h o n h 2 [ L r n oe a a a h nw e ns T er adte t y
Co sr ci n o o e g n tu t fKn wl d e,Ih c :C me lUn v ri r s ,1 9 . o ta a o l ie st P e s 9 1 y P 7. —_ . . 6 7
女 性 主 义 知 识 论 对 认 知 主 体 的探 讨
知识 论 的批判 是 为了揭 露它所 宣 称 的普遍 性 的假 面 具 , 在社 会领 域 中从事 一项 治疗 性 的实践 , 妇女 并 使 更好 地认 识 自己。但 是科 德 怀疑 在 主流 知识论 图景 中能 否解决 女性 主 义 知 识 论 提 出 的 疑 问 , 主张 进 她 行一 项更 加激 进 的事 业 , 即女 性 主 义 知 识论 的一 个 中心 议题是 需要 重新 绘 制认 知地 图 。这 种新 的认 知 地 图 中要求 包 含主 观 因素 , 里 指 的 就 是认 知 主 体 这
p i tt e r e d r :it l cu l n o i c l o to e i s o d n: o n h o y r a e n el t a d p lt a n r v r e ,L n o e a i c s Ro t d e.2 0 ul g e 0 4.P. 3 一 I 6. I2 3
[ ] adaH rig It d ci :I T eeaF mii to ? n 3 S nr adn .“nr u tn s hr e ns Mehd ”,i o o t

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观解析

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观解析

第14卷第2期2012年3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 l of N or t he a st e rn U ni ver s i t y(Soci al Sc i e nce)V01.14,N o.2M a r.2012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观解析洪晓楠,郭丽丽(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情境化的知识概念是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中心概念,对此,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已经在认识论传统内的三个方面发展r知识的情境的三种进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

唐娜哈拉维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对知识也进行了独特的解析。

基于对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对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作出剖析,可以发现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区别于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的科学知识观的异同。

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分析对奠定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和女性主义科学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女性主义认识论;情境化知识;唐娜哈拉维;科学的客观性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2.0095.06情境化的知识是女性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内容,唐娜哈拉维(D onna H a r aw ay)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提出了有别于女性主义经验论者和女性主义立场论者的独特的观点。

唐娜哈拉维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其研究范围广泛,在生物学、灵长类动物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学、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皆造诣深厚。

她在1985年发表的文章《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是其思想的主要体现,在文中“赛博格女性主义”得以确立,同时被称之为“20世纪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一。

哈拉维的情境知识论是在其赛博格理论基础上对科学客观性问题的深度诠释,它既以一般情境化知识为基础,又有哈拉维自身的深刻见解,引导我们从一种崭新的角度理解科学客观性及知识的客观性。

一、一般情境化知识很多女性主义的认识论者和科学哲学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在科学知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和证明的实践不利于妇女以及其他从属群体。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辩论辩题

女性主义辩论辩题

女性主义辩论辩题正方(女性主义辩手)观点:作为女性主义者,我坚信女性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首先,从道德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平等的个体,无论其性别。

正如著名女权主义者格洛丽亚·斯坦姆所说,“女性的权利是人权,而人权就是女性的权利。

”这表明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即女性应该被视为与男性同等的人类,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尊严。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女性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参与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元化的观点和决策,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例如,挪威政府在2003年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公司董事会中至少有40%的女性成员。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决策的模式,使得更多女性的声音被听到,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最后,从经济角度来看,女性主义的倡导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性别平等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性别差距的缩小可以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因此,女性主义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女性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反方观点:尽管女性主义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女性主义的过分倡导可能会导致对男性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加剧社会的性别对立和矛盾。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所言,“过度的女性主义可能会导致男性的自卑和排斥感,进而加剧社会的性别对立。

”这表明了女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社会的负面情绪和反作用。

其次,女性主义的发展也可能会对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度倡导女性独立和个人主义可能会削弱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从而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例如,瑞典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了一系列的性别平等政策,但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破裂率的上升和孩子成长环境的恶化,这表明了女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女性主义的发展也可能会对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产生一定的冲击。

女性主义发展和主要观点介绍

女性主义发展和主要观点介绍

女童和少女在理解和学习其社会化的角色中,大众传媒为她们提 供什么样的社会性别样本,强化什么样的模范性别角色,边缘化 什么样的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们长大成人后的性别意 识。
公司名称 汰渍
通俗文化的女性杂志,小 说,广告,都高调赞扬了 家庭主妇女性观念
公司名称
媒体眼中的体育运动 报道数量方面明显少于男性运动
公司名称
女性工作
经济学家Hartmann发现,在与资本家的劳工协商中, 公会组织通过牺牲女性工人利益来维护男性工人在劳动市 场中的主导地位。通俗的说,资本家更多的雇佣男性为劳 动力。
劳动力边缘,收入 不高,依赖男性
限制了在劳动市场 的全身心投入
令人沮丧 的循环
不得不在家庭中承
担主要家务劳动
公司名称
男女工作差异
第一种 性别水平隔离。 也就是说,一些行业的 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单一 性别。
公司名称
第二种 性别垂直隔离。
即 单个工作组织里面, 通常女性居于底层, 男性更容易位居高层。
文化和社会定义的所谓 “女性化的/阴柔之气” 和“男性化的/阳刚之气” 都与男女经济地位有直 接联系
虽然大多数国家提倡同工 同酬。工作职位是决定权 力关系的重压因素,女性 处于底层地位,在利益分 配中就会处于劣势
公司名称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一方面, 减少生育鼓励 了很多年轻女性 积极参加工作
另一方面 独生子女政策在一 定程度上也使中国 老年女性在经济上 和生活上更为脆弱, 更依赖于家庭
公司名称
政府产假和儿童保育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所承 担的社会生育工作并没有被社 会和政府认可为工作或者劳动。
Eates和她的同事在2001年发现, 如果政府为女性每年抚养孩子的 工作支付工资,这一数目将达到 1960亿美元之多,女性为家庭和 社会做出点贡献是可以用经济来 衡量的。 然而事实是,在大多数国 家,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 不仅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 视,反而成为拒绝她们在 公共场所寻求工作机会的 借口

女性主义知识观探析

女性主义知识观探析
超 文化 的” ¨ 在这 个 知识 范 式 转变 的过 程 中 。 。 女性 主义 起了重要 作用 。她们 把 自身 的社会 运
动 与当代 知识论结 合 , 实践 领域 涉入学 术界 , 从 从性 别立 场出发构 建 自己 的知识 观。这 不仅 为 批判 传 统 知识 观开 启 了一 个 特 殊角 度 , 同时也
第3卷 1
第 7期
哈 尔滨 学 院学 报
J OURN AL OF HARB N UN VER I Y I I ST
Vo . NO. 1 3l 7
21 0 0年 7月
J1 00 u .2 1
[ 章 编 号 】0 4 55 ( 00 O —. l一 0 文 10 - 86 2 1 )7 o O 4 0
是我 非常 清楚 地 见 到 : 必须 存 在 , 能思 想 ; 才 于 是我 就断定 : 凡是 我们 十分 明 白、 十分清楚 地设 想到 的东 西 , 都是 真 的 ” f ( ”l 。2 l 9世 纪法 国哲
从古希 腊哲学走 来并 发展 于近代 与现 代时 期 的
传 统知 识观 , 到了 2 O世 纪遭 到 了后现代 思潮 的
学家奥 古斯 都 ・ 孔德创 立 的实证主 义尽管 门派
为 自身的实践 运动 提供 了哲学 依据 。

众 多 , 基本 思 想 一 致 。认 为科 学 局 限 于经 验 但
范围之 内 , 对 经 验 的描 述 和 整理 , 实 证 、 是 是 确
切 的知识 , 而那 些 有关 客 观存 在 的判 断 和 普遍
从 战后 的绝望 与憧 憬 中走 出来 的西 方世界 重新
[ 者 简 介 】 双 ( 99一) 女 , 东滨 州人 , 师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外 国哲 学研 究。 作 刘 17 , 山 讲 硕 主

评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女性意识四方面的划分

评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女性意识四方面的划分

评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女性意识四方面的划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女性意识的划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和历史意识。

个体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包括对自身身体、情感和性别经验的认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探索个体意识的目的是帮助女性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认识并坚守自己的权利和需求。

群体意识指女性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意识和认同。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视女性的集体体验,关注女性作为一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索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社会意识是指女性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认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和批判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揭示女性在家庭、职场和公共领域中所受到的歧视和压迫。

历史意识指女性对历史中女性地位和经验的认知。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过研究和阐释女性文学作品,强调女性历史中被忽视和抹杀的贡献和经验,为女性的历史地位争取认可和重视。

这些划分帮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深入女性经验和观察,并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和展示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同时也扩大了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为促进性别平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理性与平等的追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时间上是所有女性主义的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

其批判对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所以批判力非常有限,改革诉求也显得过于温和。

十八世纪欧洲女性者因为新资产阶级男人反抗君权的启发而开始质疑男权的神圣性。

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故应平等对待。

而且强调人性不分性别,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辩能力,男女不平等是习俗以及两性差别教育造成的,为了消弭人为不平等,应给予女性同质的教育;同时由于在兴趣、才能方面个人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女性应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作选择,以便人尽其才,为社会提供更充沛的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此外,法律应不分性别,男女一视同仁。

台湾的妇女运动在七0和八0年代深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如「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人尽其才」,及反对妇女保障名额、修改法律中的性别歧视等主张都十族展现追求平等的精神。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公领域范围,增强国家保护弱势个人(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公权力;并且有鉴于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深受经济力影响,而愈益注意经济分配的公平性,主张应由政府积极介入以减轻市场经济祸害;在法律方面则由消极的反对性别歧视的立法,进而积极以立法消除歧视或矫正已有的不平等。

如公设托儿所、受害妇女庇护所、加强就业训练都是近年来自由女性主义强调的重点。

八0年代以后的自由派女性主义者,终于体认到做一个齐家治国的女超人并不容易,故提出家务分工、弹性工时及减轻男性养家重担等概念。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英国的玛莉‧乌丝东奎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最有名的著作发表于1972年的《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在知识生 产 中的这 种处 境 , 断 生产 出来 的知 识 不
继续 强化或 复制性别 歧视 和男性 中心主义 偏见 。经
认知 主体 与知识 的关系慢 慢获得 了肯定 的 回答 。科
德总结 了讨论 这一 问题 的意义 , 先 , 首 她认 为提 出认 知者 的性别 问题 不是 为 了表 明性别 是唯一 的影响知 识存在 的条件 , 是提 醒 人 们 注意 , 知者 的特 征 , 而 认 包 括 “ 知者 的特 点 、 知者 的物 质 的 历史 的文 化 认 认
21 0 0年 1 月 第 1 ( 第 15期 ) 期 总 7
中 州 学 刊
A a e cJ u a fZ o g h u c d mi o r l h n z o n o
Jn ,0 0 a .2 1
No .1
【 学研 究 】 哲
女 性 主 义 知 识 论 对 认 知 主 体 的探 讨
应 该受 到质疑 , 于 认 知 主体 、 知标 准 、 法论 原 关 认 方 则 等应该 受 到重 新 审 视 。女 性 主义 知 识 论 批 判认
为, 传统认 识论认 为 严格 意 义 上 的知识 是 超越 像性 别这类 社会一 文化 的关联 性 因素 的 , 但是 , 从经验 的 观察 中可 以发现 , 性别 因素在 知 识 生产 过 程 中起 了 重要 的作用 , 传统认 识 论 体现 了父权 制 文 化 的男性 中心偏见 , 与等级 制存在着 必然 的联系 。 并
但 是 反对 者 可 能 会 反驳 说 , 道 P这样 的命 S知 题 在某 些情 况下 是成 立 的 , 为存 在 着 一些 基 本 的 因
潜在的非正式的障碍却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女 性 主义认 为 , 传统 认 识论 中某 些基 础 性论 断
收 稿 日期 : — O 一 l 6 5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 性主义知识论研 究》 0 C X 1 ) 女 (8Z 05 。 作者简介 : 魏开琼 , , 女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副教授。
主义 对 哲 学 的 影 响。
关键词 : 认知主体 ; 情境化 ; 多元化 ; 女性主义知识论
中图 分 类号 :1 B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o —0 5 (0 0 0 — 04 — 0 l 3 7 1 2 1 ) l 12 4 0
2 0世 纪 6 0年代 以来 , 由于“ 梯 尔 问题 ” 提 葛 的 出, 主流知识论 的核 心 问题 由关 于认 识 的发 生学 研 究转变 为有关 知识 确证 问题 的研 究 , 如何 为 知识 即
础性 的论断 。
18 , 9 1年 科德 ( orieC d ) L r n o e 问到 : 知者 的性 a 认 别对认 知 活动有 影 响 吗? 自从 这一 发 问 以来 , 关 有
女 性主义 发现 , 知识生产 的各个 环节 中 , 在 女性
要么是 缺席 的 , 要么其 价值是受 到贬低 的 , 即便 是有 价值 的 , 是为男 性 服务 的 , 为严 重 的是 , 也 更 因为 女
魏 开 琼 曹 剑 波
(. 1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 ,北京 10 0 ;2 厦 门大 学哲学 系,福建 厦 门 3 10 ) 011 . 6 0 5

要 : 统知识论 的架构下, 传 认知主体具有普遍性 、 抽象性的特征 。女性主义知识论肯定 了性 别对认知主体 的意
义, 出科学认识活动 中的性别成 见, 指 影响了知识 的生产。女性 主义知识论认 为认知主体具 有情境化和 多元化的 特征。要确立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合 理性 , 统知识图景 需要做 出相应 的调整 , 传 对认知主体 的重新认识表 明 了女性
认 知者 与性别
的有效性 找到必 要而充 分 的条件 。1女 性 主义介 入 lJ
对认知 主体 的探 讨源 于女性 主义 在寻找 妇女处 于屈
从 地位 的根源 时 , 现现 有 的 知识 结构 与 妇女 的经 发
验 之间存在 着严重 的断裂 , 因此 向各 个 学科 中的 分 析类 别 、 研究 方法 、 念框 架 等提 出质 疑 , 深 人 到 概 并 知识 的核心哲 学领 域 , 战 了正 统知 识 论 的一 些基 挑
过长 期 的斗争 , 在参 与科学事 业 的时候 , 女性所 面对
的体 制化 的 、 直接 的 障碍 已经 明显 减 少 , 是 , 但 那些
的环境 以及他 们 对研 究 主题 的兴 趣 ” l在认 识 论 l , 2 上 与其他关 于知 识 的证 据与确证 具有 同样重要 的意 义 ; 次 , 论认 知者 的性 别不是 为 了比较不 同性别 其 讨
们 注意 到知识研 究 的范 围过 于 狭 窄 , 知识 论 除 了关
注研 究方 法 以及 知 识 有 效 性 的标 准外 , 与认 知 主 体
有关 的知识 也是 应该 关注 的。 其 他 女 性 主义 者 在 回应 科 德 问题 时 , 出 了这 提
样 的问题 : 谁是 真 正的认 知 主体 ” “ “ , 我们 谈 论 的是 谁的知 识 ” 女性 的批 判人 手 , 论 了客观 性 的含义 , 引发 了 讨 并 对 认 知 主 体 的 批 判 。 哈 丁 ( a da H rig 指 出 , S n r adn ) “ 不管 是有 意 无 意 , 统 知 识 论 在 整 体 上 都 排 除 女 传
曹剑 波 , , 门 大 学哲 学 系 副教 授 。 男 厦
1 42
女性主义知识论对认知主体 的探讨
的认 知 者所获 得 的知 识 有 什 么 差别 , 而是 为 了让 人
在着某 些 知识 , 它是 适合 男性 的或是 适合 女性 的 , 如 果这 一认 识成立 , 么可 以确 认认 知 活 动 的过程 和 那 结果 也将是 性别 化 了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