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中基本统计方法

合集下载

QC小组活动常用工具方法基础知识

QC小组活动常用工具方法基础知识
系统图的特点:系统图通常是用来将主要的类别 逐渐分解成许多越来越详细的层次,其特点是目 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考核方便,是一 种系统地寻求达到质量活动目的的最佳方法。
2019/12/12
22
1、树图的基本形式:
宝塔型 主 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 要 素
2019/12/12
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
操操作作不不熟熟练练
操操作作人人员员培培训训不不够够
2019/12/12
25
6—关联图
关联图也叫关系图,是分析单一或多项问题,比较 复杂的构成因果之间关联情况的图示技法。属于新 七种工具之一。
在质量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会遇到构成问题的因 素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类别大枝之间也有关系, 或一次作图需解决多个目标等情形。此时,因果图 就显得难以适应了,关联图则可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它比因果图的应用范围更广、表现形式更加灵活。
2019/12/12
9
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成品抽样检验及外观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
批 次
产品 成品量 型号 (箱)
抽样数 (支)
不合格 品数
(支)
1 烤烟型
10
2 烤烟型
10
3 烤烟型
10
4 烤烟型
10
5 烤烟型
10


……
……
250 烤烟型
10
合计
2500
调查者:王XX
日期:

地点:卷烟车间 2019/12/12
2019/12/12
172、举例:序 号Fra bibliotek缺陷类别
发生 频数
频率%
累计 频率%
1 顶部充不满 108 60

QC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QC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QC小组活动中常用的 统计方法
排列图
1、什么叫排列图?它的原理是什么? 答:排列图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 次要排列而采取的一种图表。
排列图的原理是“关键的少数,次要的 多数”。
2、某QC小组对98.10——99.1通讯设备 缺陷项数进行了统计:
线路缺陷48项;其它5项; 总机缺陷3项;话机缺陷16项; 操作缺陷8项, 请试画一张排列图和饼分图?
频数
10 N=10
8 6
6
4
累计 %
100
55%
50
3
N=105
2 60
0
防护时间 气 密
一次交验不合格批主次项目排列图
偏 偏 内部砂 外部砂 端面砂 其它 薄厚眼 眼 眼
(9)排列图画法不规范
A、标注不全;
频数 80 (项)
N=80
94
累计百分比
100
90
(%)
80 48
60
从图上可以看出线路缺陷占到了 全部缺陷的60%,是通讯设备缺 陷的主要问题。
操作缺陷 10%
话机缺陷 20%
线路缺陷 60%
3、排列图中的一些问题 (1)统计表中的项目内 容使用的是中性词,无计 量单位,并且项目混杂, 不能统一在要分析的问题 之下。
(2)将不属于同一分层标志的数据排列在一起,并 据此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
例如:课题“减少XX厂故障次数” 1998年-2002年XX厂故障情况统计表
累计频数(项.件) 6 11 13 14 15
累计百分比(%) 40 73 86 93 100
排列图略
因果图
什么叫因果图?请根据上图 的主要问题做一张因果图。
答:因果图也叫石川图、特 性 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 关系的一种图表。

QC小组活动中基本统计方法(ppt 76页)

QC小组活动中基本统计方法(ppt 76页)

如:不合格数只能得到1件、2件或1台、2台…。
计件数
计点数
四 、统计特征数
1、样本平均值 X
2、样本中位数 X
表示数据集中程度
3、样本众数 M
4、样本方差
S2
5、样本标准偏差 S
表示数据离散程度
6、样本极差
R
计算实例
测得某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数据为:8、7、 9 、 8 、6、7;请计算 X 、X 、S2、S、 R(可保留根号)。公式见P105页
调查人: 王平 调查地点:第一百货商场
调查日期:2006年1月20日 调查方式:根据用户意见本上的原始记录
用户意见类别
序时 间 号 2005年
商品 不齐 全
服务 态度 差
接待 不及 时
购物 环境 差
设施 不齐 全
价格 偏高
包装 不精 美
样品 不销 售
同顾 客 吵架
1 一季度 14 2 8 1 2 1
统计数据,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 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 图法和分层调查表等。
分层标志: 人员、机器、 材料、方法、 测量、 环境、时间、 其它
注意事项:运用分层 法时,不宜简单地按 单一因素分层,必须 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 影响效果。
分层的目的
不同,分层
的标志也不 一样
同一层次内的数据
50
3 松紧差 8000 95.8
4 白度低 3000 98.3
5 其它
2000 100
合 计
118000
01 2 3 4 5 0
制图人:王华 时间:2006年1月20日
排列图实例
例题:某车站统计2005年度用户意见:卫 生差720条、开水供应不及时1440条、买车 票难3420条、工作人员态度恶劣180条、出 站不方便、安全检查慢等其他意见共240条, 请画排列图并指出意见最大的是什么问题 (大家自已画)

QC小组常用统计方法培训

QC小组常用统计方法培训
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收集到的质量 数据带有综合性。 我们使用分层法对综合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 更客观的反映事实。 分层法往往和其它统计方法合并使用。(如: 分层排列图、分层控制图等) 1.分层法的原则: (1)层内数据波动尽可能的小, (2)层间的数据尽可能的大。
16
2.分层标志 (1)人员----年龄、级别、性别等 (2)机器----类型、生产线、新旧程度等 (3)材料----产地、规格、厂家等 (4)方法----工艺、操作方法、速度等 (5)测量----设备、人员、方法等 (6)时间----班次、日期等 (7)环境----照明、温度、湿度等 (8)其它----地区、部位、缺陷内容等
计算)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称这种
关系叫“相关关系”; 如:父亲的身高和孩子的身高之间的关系,没有 确定的公式来计算,但大家都认同有密切的关系。
35
2.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X . Y)两组相关 数据之间关系的简单图示。 3.散布图中点子云的典型图 强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点子分布呈带状; 弱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点子分布呈橄榄核状; 强负相关----X增加Y减少,点子分布呈带状; 弱负相关----X增加Y减少,点子分布呈橄榄核状;
19
按操作者分层
操作者
王师傅 李师傅 张师傅 共 计
漏油
6 3 10 19
不漏油
13 9 9 31
漏油率%
32 25 53 38
20
按供方(生产厂家)分类:
供 方 甲厂 乙厂 共 计 漏 油 9 10 19 不漏油 14 17 31 共 计 39 37 19/50=38%
21
请注意:综合分层统计的结果: 甲厂缸垫 乙厂缸垫 王师傅 李师傅 张师傅 合 共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
什么是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
描述性 (整理描述) 推断性 (分析解释推断)
统计方法的性质
风险性
(承担风险)
统计方法的性质
描述性 (整理描述)
推断性
(了解推测推断)
统计方法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的特征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 情况和动态变化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
总体和样本 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 过程。 随机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组 成样本的过程。
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收集数据的目的-对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 进行预防性控制和管理 以该产品为对象,从过程输出中抽取样本, 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判断过程中的质量 状况。
系统抽样法 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法、机械抽样法) 将总体中每个个体顺序编号,查随机数值 表确定起始点,然后按等距原则将依次入选 的产品确定下来。
随机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方法(类型抽样法) 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 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 机抽取(个体)的方法。 常用于产品质量验收
s 1 /(7 1)[(56) (66) (76) (66) (56) (86) (56) ] 1 / 6[(1) 0 1 0 (1) 2 (1)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8 / 6 1.33
[分层法]
[分层法的原则] 分层的原则是使用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 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 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浅谈常用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

浅谈常用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

浅谈常用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浅谈常用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1、QC 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科学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现场地质量管理活动的群众性基层组织。

QC小组活动在促进企业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目前,我国的QC小组活动已经程序化,基本上按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的科学管理方法(简称PDCA法)循环开展活动。

2、QC小组活动中统计的基本方法及作用2.1.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2.2统计技术的作用:归纳、分析问题和显示事物的客观规律。

要想使QC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有效地达到目标,科学的统计技术的正确运用很重要。

如不进行数据分析QC小组活动往往会走弯路,影响小组的活动效率及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2.2.1首先,统计技术为QC小组提供活动的证据:QC小组活动要求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如果没有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就不能提供活动的证据。

2.2.2其次,统计技术的运用是正确判断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统计分析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下一步行动的决策错误。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2.2.3再次,统计技术还是QC小组活动有效性和积极开展的基础:对策实施时,正确运用统计工具可确保实施效率和有效性。

3、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统计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但这一理论对工人甚至初级技术人员难以掌握,因此妨碍了统计技术的推应用。

为此,针对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的特点,统计方法应用大致分为两方面,3.1用子非数字数据分析(情理型),包括因果图、矩阵图、亲和图、PDPC法、树图(系统图)、关联图、PDPC法、萧条图等,该种统计方法原理简单,日常应用广泛,可利用计算机工具,易于被小组成员理解、接受和掌握,在质量管理活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2用子数字数据分析(统计型),如MIS系统中的设备台帐、缺陷管理流程中历年缺陷数据以及工作现场中大量的测量、计量、试验、检验、控制数据和工艺参数等。

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

S2

1 n1
n i 1
( xi

x)2
s s •样本标准差
2
1
n1
n i 1
( xi

x )2
•样本极差 R xmax xmin
调查表
• 主要介绍下画排列图需要的调查表一种方式

表4.3:短信发送过程各节点失败情况调查表
过程节点 与短信网关接口不匹配 BSS系统短信生成延时 BSS系统短信发送积压
统计方法的作用
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 少质量管理中误判的风险,并对犯错误的 可能性和风险性进行有效的估计。
各类统计方法的用途
• 1 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极差可提供质量改 进对象特征值,以此来显示质量改进对象的当前的状况。
• 2 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水平对比法可用于 比较质量改进前后的状态差异。
0 (E)不相关 X Y
0
X
(B)强负相关
0
X
(D)弱负相关
0
X
(F)非直线相关
控制图
作用:可以反映较长时间内质量特性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⑴ 用于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稳定状态); ⑵ 用来确定何时需要对过程进行调整,以控制生产过程,保持相
应的稳定状态;
⑶ 用来确认某生产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 3 调查表、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散布图等可以有效 分析影响质量改进对象的各种原因。
• 4 散布图、正交试验法可以用于质量活动中,两个或两个 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 5 抽样方法、抽样检查、试验设计等来确定质量改进中的 试验方案。
• 6 排列图、散步图、频数直方图、控制图、发现质量问题, 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

QC小组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QC小组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QC小组常用的数理统计 方法
1
第一部分数理统计的概念
一、产品质量波动-----必然性和规律性。
• 二、波动的分类:
• 正常波动----随机原因引起、影响小、难

克服。
• 异常波动----系统原因引起、影响大、容

易克服。
• (系统即“人、机、料、法、环、测”系统。)
2

正常波动
• 质量水平
异常波动
48
2、过程能力的定量表示

B = 6S
• B----过程能力 S----标准偏差 6----常数
• 例: • 某生产过程通过样本数据计算知到 S = 0.24秒
• 那么该过程的过程能力 “B” 是: 6 × 024 = 1.44秒
49
3、过程能力指数
• 过程能力是描述过程本身具有的能力。 • 质量标准是来自与顾客或产品设计的要
式来计算)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关 系,我们称这种关系叫“相关关系”; • 如:父亲的身高和孩子的身高之间的关系, 没有确定的公式来计算,但大家都认同有 密切的关系.
42
• 4)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X . Y)两组相关 数据之间关系的简单图示。
• 5)散布图中点子云的典型图
• 强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点子分布呈带状; • 弱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点子分布呈橄榄核状; • 强负相关----X增加Y减少,点子分布呈带状; • 弱负相关----X增加Y减少,点子分布呈橄榄核状; • 不相关-------X增加Y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点子分布呈团状; • 非线性相关----点子分布没有线性规律。
4
三、数 据 的 分 类
• 1、计量值数据: • “能在数列上连续读值的数据”。 • 如:重量、长度、温度、压力、容积等 • 2、计数值数据: • “不能在数列上连续读值的数据”。 • 如:不合格数、疵点数、合格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枝上,最少要有二层,最多不超过四层
,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
➢5、评审图,确保逻辑上无差错
因果图实例
在现场调查中找到问题症结后,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 讨论和分析,找出若干条影响因素,绘出因果分析图如下:
人 未按操作机 程序执行

直径小 刀具
转速低
执行工艺差
夹具
切削用量
未按间隔
油压低
时间换刀 压不紧工件 进给快
统计数据,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 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 图法和分层调查表等。
分层标志: 人员、机器、 材料、方法 、测量、 环境、时间、 其它
注意事项:运用分层 法时,不宜简单地按 单一因素分层,必须 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 影响效果。
分层的目的
不同,分层
的标志也不 一样
同一层次内的数据
因果图、树图、关联图 水平对比法、流程图、简易图表 直方图、散布图 控制图 正交试验设计法 矩阵图、箭条图、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调查表
一、调 查 表
1、概念: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 计分析表。它是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形式 ,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2、调查表的作用
排列图
二、 排列图
1、定义: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 是将质 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的一 种图示技术。
2、排列图构成: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 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 百分比折线组成。
排列图组成:由两个纵坐标(频数、累计百
分数)、一个横坐标(项目),几个依高低顺序排 列的直方柱(“其他”一项除外)和一条累计百分比 折线(帕累托折线)所组成的图。
因果分析图
八、因果图
1、概念: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 图、鱼刺图,它是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 (隐含)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 系的一种图表。
2、因果图作用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积累经验;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即找出问题的症
结所在。寻找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气缸垫
A公司 B公司
6
0
2
11
0
3
5
4
3
7
7
2
9
10
14
17
23
27
合计
6 13 3 9 10 9 19 31 50
分层法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选 题
现场调查 制定对策 实施对策
简易图表
四、饼 图
饼图:把数据的构成按比例用圆的扇形面积 来表示的图形
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 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 定状态。
2、异常波动 (1)原因:由系统原因引起; (2)结果:影响较大; (3)处理:容易去除。
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非统 计控制状态,简称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 态。
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 找出产品质量波动规律,把正常波 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消除系统 原因引起的异常波动。
) 7、在每个项目上画矩形。 8、画累计频数曲线。
例:某QC小组针对“废品损失大”的问题,从
统计报表中收集到相关数据,作出废品损失排
20列05图年四季度废品损失
费用统计表
损失额 (元)
序 号
名称
损失额 (元)
累计 118000 (%
) 90000
1 破洞 90000 76.3
废品损失排列图
排列图的原理: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频数 N= A
C B
累计100%
100 90 80
甲 乙 丙 丁 其它
排列图
3、排列图用途: (1)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 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4、排列图运用程序
1、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项目。 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 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时间范围。 4、制作统计表。 5、画横坐标。(项目) 6、画纵坐标。(左度量单位、右累计百分比
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 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在质量管 理和QC小组活动、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调查表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P108 缺陷位置调查表P110 质量分布调查表P111 矩阵调查表P112
用户意见调查表 (实例)
调查人: 王平 调查地点:第一百货商场
(7)对主要项目采取改进措施后,检查效果时要重画
7、判断 若排列图排出的主要项目改进后
总频数减少,排列次序后移,说明措施有 效;
总频数未变或只有少量变化,说明措施不 明显;
主要项目后移,次要项目前移,而总频数 无多大变化,则说明项目之间存在着相互影 响,有些项目措施可能有副作用。
排列图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三、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1、计量数据
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 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 据,就叫计量值数据。 如:长度、容积、重量、化学成份、温度 …..等。
2、计数数据
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 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 0或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计 数数据。
操作者
王师傅 李师傅 张师傅
按操作者分层调查表
漏油
不漏油
6
13
3
9
10
9
漏油率
32 25 53
共计
19
31
38
按制造厂家分层调查表
供应商 A公司 B公司
漏油 9 10
不漏油 14 17
漏油率 39 37
共计
19
31
38
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调查表
操作者
王师傅 操 作 者 李师傅
张师傅
合计 共计
漏油情况
调查日期:2006年1月20日 调查方式:根据用户意见本上的原始记录
用户意见类别
序时 间 号 2005年
商品 不齐 全
服务 态度 差
接待 不及 时
购物 环境 差
设施 不齐 全
价格 偏高
包装 不精 美
样品 不销 售
同顾 客 吵架
1 一季度 14 2 8 1 2 1
2
2 二季度
816
1
1
3 三季度 1 11 3 4 4
2、统计技术的作用:归纳、分析问题和显
示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具体解决质量问 题。
▪ 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现场中,我们到
处都要同变量、波动和风险打交道。经常要 用到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判断等统计 思想方法考虑问题。
3、 统计技术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 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 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
二、产品质量波动
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产品
质量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当生产过
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生产出来的产品
的质量特性数据,其波动又服从一定分布
规律,这就是产品质量的规律性。
正常波动
异常波动
1、正常波动: (1)原因:由随机原因引起; (2)结果:影响微小; (3)处理:不能消除,减少代价大;
6、注意事项
(1)如果没有找到关键的少数项目要考虑重新进行项 目分类;
(2)纵坐标上的频数单位,原则上以“主要项目”为 准;
(3)不太重要的项目列入其他栏,排在最后;项目少 时不需要其他栏;
(4)各因素之间不要有因果关系; (5)标注清楚; (6)关键少数项目应是本小组能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 ,不强调累计80%A类因素的标准。
课题选定
降低DVD光驱调整误判率
分层法
三、分 层 法
1、概念: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 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 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一 种方法。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 数据和意见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 映客观事实。
2、分层法作用 分层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
根据分析的对象不同统计工具可分为两类: ✓ 对数字资料 进行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有: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假设检验和 参数估计等。
✓ 对非数字资料 进行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 术有:分层法、因果法、树图、二维分析图 水平对比法、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等。
书中介绍常用的统计方法
调查表、分层法、头脑风暴法、亲和图 、 排列图
五、折 线 图
折线图:用来表示质量数据随时间推移而波 动的状况。
六、 柱 状 图
柱状图:用长方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大小, 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七、雷达图
简易图表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选 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确定要因 效果检查 制定巩固措施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
1
4 四季度 13 4 2 1
1
1
、注意事项
(1)合理地设计调查表的表头; (2)调查表中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 、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3)设计调查表时要正确地分层,防止分层 项目的概念混淆。 (4)正确地记录数据。
调查表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
选 题 现场调查 设定目标 确定主要原因 效果检查 制定巩固措施
如:不合格数只能得到1件、2件或1台、2台… 。
计件数
计点数
四 、统计特征数
1、样本平均值 X
2、样本中位数 X
表示数据集中程度
3、样本众数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