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然纤维素纤维
1-第一章 纤维的分类及发展r1解析

(4) 木棉
属果实纤维; 由附着于木棉蒴果壳体内壁的细胞发育生长而成;
(a) 开裂木棉果实 (b) 纤维表面 图1-3木棉纤维果实及纤维形态图
木棉纤维主要性能:
纤维长8-32mm,直径15-45um; 表面光滑、无转曲,截面为大中腔、圆形的管状物; 纤维梢端较细、封闭,中段较粗,尾段稍细、有闭 合的开口; 中腔的中空率达80%-90%,回潮率10%-11%,密 度小(0.29g/cm3),强度低(0.8-1.4cN/dtex),抱 合力差,弹性小。 不适合单纤维纺纱,可混纺,尤其适于作为絮填隔 热吸声材料和浮力救生材料。
绵羊毛纵、横截面
绵羊毛的分类
按细度和长度分:超细毛、细毛、半细毛、 粗毛和长毛等; 按羊种品系分:改良毛和土种毛; 按羊毛质地均匀性分:同质毛和异质毛 按颜色分:本色毛和彩色毛; 按名称分:美利努细羊毛、考力代半细羊 毛、林肯长羊毛等。
② 山绒
又叫“开司米”或“克什米尔”,是山羊的 绒毛,通过抓、梳获得(称抓毛)。 无髓质,强伸性、弹性都优于相同细度的 绵羊毛; 鳞片的环状与完整性特征明显,且大而稀, 紧贴于毛干,手感柔软滑糯; 细度14-16um,长度35-45mm,短绒率18%20%; 易卷缩,纯纺难度大,易起球、毡缩,通 常与80-100支细羊毛混纺使用。
(4)按纤维资源状态(一般指天然纤维)
大宗纤维:棉花、绵羊毛、麻类纤维和桑蚕丝等; 特种纤维:产量稀少、经济和应用价值高的天然纤维,一 般为动物类纤维,如极细羊毛、山羊绒、牦牛绒、蜘蛛丝等。
第二节 各类常用纤维简介
一、天然纤维素纤维 1.棉
(1) 棉纤维的组成与特性
棉纤维是由胚珠(即将来的棉籽)表 皮壁上的细胞伸长加厚而成的。一个 细胞长成一根纤维. (a)棉纤维的形态 为多层状带中腔结构,有天然转曲;
第一章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天然纤维

弹性,表面光洁,光泽也好。但这种羊毛的产量
不能满足毛纺工业的需要,因此精纺毛料织物的
原料中澳毛占相当比重。
改良细毛主要以美利奴羊(父系)+土种羊(母系)。
改良半细毛是以新疆公羊与藏系或蒙系母羊杂交所 产的母羊,再与茨盖公羊杂交所产的茨、新、藏 二代杂交育成。
2. 分子结构
各种氨基酸
3. 化学组成
整理后————真丝般光泽、使粗糙的 手感变得柔软和光滑。
2. 麻纤维的特点
(4)织物的光泽与整理过程有关,增光整 理后————真丝般光泽、使粗糙的手 感变得柔软和光滑。
(5)纤维弹性差,易起皱,而且不易消 失————缺点,与涤纶混纺或者经过 防皱整理可以改善。
2. 麻纤维的特点
(6)麻纤维吸湿性好、放湿快,不易产生 静电。热传导率大,能迅速摄取皮肤热 量,向外部散发,所以穿着凉爽,出汗 后不贴身。夏季服装
(7)麻纤维的强力约为羊毛的4倍,棉纤 维的2倍,含湿后纤维强力大于干态强 力————耐水洗
2. 麻纤维的特点
(8)延伸性差,较硬脆,折叠处容易折断—— 保存时不宜重压,褶裥处不宜反复熨烫
(9)耐热性好,熨烫温度可达200℃,加湿熨烫。
(10)耐碱,但不耐酸,不受漂白剂损伤。
(11)织物易发霉————保存在通风干燥处。
第一章 服装用纤维
第二节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一、 天然纤维 (一) 棉纤维(Cotton) 产地:中国、美国、前苏联、埃及、巴
基斯坦、印度、西欧等 由于品种和产地的气候和土壤等种
植条件不同,棉花品质差异很大。
1. 棉纤维的种类:
按照棉花的品种分:
名称
产地
长度
特点
长绒棉=海岛棉 尼罗河流域,埃 最 长 达 60—70 长、细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分类及发展

全脱胶:胶质全部脱去,纤维呈单根状态,如苎麻
半脱胶:仅脱去部分胶质,束状纤维,如亚麻、黄麻等
脱胶的方法主要有
微生物脱胶
黄红麻:剥皮法
麻株鲜剥→鲜皮(或晾干后的干皮)→选麻扎把→天然浸沤→洗麻→晾干整理分级→ 打包成件。
带杆法
亚麻
鲜麻株(或晾干后的麻株)→选麻成捆→天然浸沤→压麻剥洗→晒干、整理分级→打 包成件
纵向:天然转曲
the twists reverse in direction along the length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 分类及发展
棉纤维的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定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胞壁越
厚,成熟度越好。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 分类及发展
纺织纤维
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 挠曲性和一定的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纤 维。
Small enough to be flexible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 分类及发展
纤维的基本性能
(1)一定的长度和长度整齐度; (2)一定的细度和细度均匀度; (3)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4)一定的延伸性和弹性; (5)一定的抱合力和摩擦力; (6)一定的吸湿性和染色性; (7)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 分类及发展
麻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 分类及发展
表1-3 部分麻纤维的化学组成
名称
纤维素 半纤维 果胶 木质素 其它 单纤维细 单纤维长 (%) 素(%) (%) (%) (%) 度(µm) 度(mm)
苎麻 65 ~75 14 ~16 4 ~5 0.8 ~1.5 6.5 ~14 30 ~ 40
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介绍

维 高聚物,纺制 ⑤维纶:聚乙烯醇在后加工中经缩甲醛处理所得的纤
的纤维
维;
⑥氯纶:分子组成为聚氯乙烯的合成纤维;
⑦其他的如乙纶、氨纶、乙氯纶及混合高聚物纤维等
2、化学纤维的分类及名称
①玻璃纤维:以玻璃为原料,拉丝成形的纤维; ②金属纤维:以金属物质制成的纤维,包括外涂塑料 以天然无机物 的金属纤维、外涂金属的高聚物纤维以及包覆金属的 无 或含碳高聚物 芯线; 机 纤维为原料, ③陶瓷纤维:以陶瓷类物质制得的纤维。如氧化铝纤 纤 经人工抽丝或 维,碳化硅纤维、多晶氧化物; 维 直接炭化制成 ④碳纤维:是指以高聚物合成纤维为原料经碳化加工 的无机纤维 制取的,纤维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90%以上的 纤维,是无机化的高聚物纤维。
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不耐强无机酸、易发霉、 易燃。
(6)棉的分类
A、按棉花的品种分类
类别 陆地棉(细绒棉)
平均长度 (mm)23源自33细度(tex) 强度(cN/根)
0.15~0.2
2.94~4.41
海岛棉(长绒棉) 33~46
0.12~0.14
3.92~4.9
亚洲棉(粗绒棉) 15~24
(4)资源状态
如天然纤维中的大宗纤维和特种纤维
第二节 各类常用纤维简介
一、天然纤维素纤维(植物纤维) 1.棉
(1)棉纤维的形成
棉纤维是由胚珠(即将来的棉籽)的表皮细胞伸长加厚 而成。一个细胞就长成一根纤维,它的一端着生于棉籽 表面,另一端呈封闭状。棉籽上长满了纤维,这就称为 籽棉。棉纤维的生长可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 个时期。
0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介绍
第一节 纤维及其分类
一、纤维定义与要求 二、纤维的分类与命名
纺织纤维形态第一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目录1 天然纤维素纤维 (1)1.1 种子纤维 (2)1.1.1棉 (2)1.1.2 有机棉 (6)1.1.3 木棉纤维 (8)1.1.4 杨树纤维 (8)1.1.5 柳树纤维 (9)1.1.6 椰壳纤维 (10)1.2韧皮纤维 (11)1.2.1 亚麻 (11)1.2.2 苎麻 (14)1.2.3 汉麻 (16)1.2.4 竹纤维 (19)1.2.5 黄麻 (20)1.2.6 韧皮纤维的直径尺寸 (22)1.2.7 荨麻 (23)1.2.8韧皮纤维的历史背景 (24)1.3 叶纤维 (24)1.3.1剑麻 (24)1.3.2 蕉麻 (25)1.3.3 菠萝叶 (25)1 天然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纤维来自植物的三个部分之一(即花或种子、茎和叶),并因其来源而有所不同。
种子纤维是来自植物的花或种子;韧皮纤维来自植物的茎。
虽然不同类型植物(如亚麻或汉麻)的韧皮纤维在显微镜下更容易显示出它们的共性,但也有一些可以识别的不同形态特征。
例如,亚麻的纵截面显示为有节点或扭结,与大麻的纵向特征相似;然而,他们的横截面不同,汉麻比亚麻有一个更宽大的中腔。
纤维形态学是研究纤维的结构和形式,需要利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纤维的真实特征。
当我们在显微镜下查看纤维时,我们会看到纵向或横截面纤维特性。
1.1 种子纤维1.1.1棉棉纤维来源于棉花植物的花朵,属于棉葵科的棉属植物。
这种植物种类很少。
棉花是一种古老的纤维,它已经用于服装用品有几千年了。
考古学证据表明,5000多年前的巴基斯坦和3000多年前的墨西哥就已经使用过棉花。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棉花生长在温暖的气候中。
现如今,棉花是最常用的天然织物。
它的优良特性,如舒适性、吸水性和良好的导电性,使它很难被其他纤维取代。
棉纤维的纵向特性是带状的扭曲、通常称为转曲(图1.1)。
这些转曲可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进一步分开,这首先取决于植物的年龄,其次取决于在化学应用的方面。
来自完全撕裂芽的棉纤维会有更紧密的扭曲在一起,因此在比半成熟芽的棉纤维(也称为不成熟纤维)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识别。
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精选全文

(二)细度 (P.25-26)
分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 1.直接指标:用直径、截面积及宽度等来表达。
截面接近圆形时,常用这些指标,常用直
径,单位(μm)。
非圆形的面纤维,可用理论直径来表示。
DC
S (D2 d2)
4
D:理论直径;C-周长;d-中腔直径
测量方法:显标
主要表现为堆砌密度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A区最密,B区比C区密
21
三、棉纤维的组成及化学性质
(一)组成
主要成份:纤维素(葡萄糖剩基以甙键反转180°相连),
约95%。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纤维素分子式:
n:6000-15000
X射线衍射法可测得棉纤维结晶度为65%—72%
伴生物:蜡质、糖份、果胶、灰分,占5%左右
3. 粗绒棉(亚洲棉):原产于印度,纤维粗短只能纺 粗特纱,产量低,纺织价值低,以趋淘汰。长度:1524mm;细度:0.25-0.4tex;强度:4.4-6.9cN/根。
4
(二)按初加工方法分类
初加工:将籽棉上的纤维与棉籽分离的过程, 亦称轧棉(yà mián)。
经过轧花加工后去除棉籽的棉纤维称皮棉(原 棉)。籽棉经轧棉加工后,得到的皮棉重量占籽棉 重量的百分率,称为衣分率。
16
初生层:影响表面性质
(1)伸长期形成的初生细胞壁, 它的外皮是极薄的棉蜡、果胶, 纤维素含量少。
(2)棉蜡具有润滑作用,使棉纤 维具有良好的适宜于纺纱的表面 性能,但棉腊会影响染整加工, 应在染整加工前将其去除。
对棉纤维整体起约束和保护作用
次生层:决定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质 (1)棉纤维在加厚期淀积而成的部 分,几乎都是纤维素。
特克斯和公制支数的换算:
第一章 天然纤维素纤维

§ 2.1 棉
一、棉纤维的基本知识
(一)棉纤维的形成
棉纤维生长的三个时期: ❖ ⑴伸长期-棉花开花后,胚珠表皮细胞开始隆起伸长,胚珠受精后
P
P
δD
P
P
未成熟
成熟
过成熟
棉纤维成熟度的理论几何图示
实际形状
❖ 以表示棉纤维的胞壁厚度,以D表示棉纤维复圆后的等效外径, D=P/。因此,胞壁占有的厚度空间比为2/D。完全未成熟的纤
维理论上2/D=0,但实际中最小0.05,即初生层总在;完全成 熟纤维2/D=1,但中腔总存在,故真实最大值为0.8,即中腔始
大麻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印度、意大利、德国等国。我国的大麻 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为单 性花,雌雄异株。大麻纤维有时作为苎麻、亚麻的代用原料, 可制作绳索,粗夏布等。大麻在生长和放置中极少虫害,单纤 维表面粗糙,有纵向缝隙和孔洞及横向枝节,无天然转曲。大 麻横截面有多种形态,如三角形、长圆形、腰圆形等,且形状 不规则。大麻纤维中有细长的空腔,与纤 维表面分布着的裂纹 和小孔相连,可能是 其优异毛细效应、 高吸附性和吸湿排汗性 能的主要原因。汉麻
“烂花布”(凸花布 ),立体效果,半透明效 果
§ 2.1 棉
2. 吸湿性和吸水性 棉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为7%~8%。湿态下
纤维强力大于干态时的强力,其比值为1.1~1.15 3.染色性
棉纤维的吸色性强,一般染料均可对棉纤维染色 4.耐热性
棉纤维在100℃的高温下处理8h,强力不受影响。棉 纤维在150℃时分解,320℃时起火燃烧。 5.比电阻
第一章 天然纤维素纤维

第一章天然纤维素纤维名词解释:原棉:供纺织厂作纺纱原料等用的皮棉。
皮棉:籽棉经轧棉机加工,除去棉籽所得的纤维。
皮辊棉: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的皮棉。
锯齿棉:用锯齿式轧棉机加工的质棉。
陆地棉:纤维长而细,又称细绒棉,它产量较高,纤维长,品质好,是世界上的主要裁培种,我国的种植量占棉田总面积的95%海岛棉:纤维特别细长,又称长绒棉。
是棉纤维中品质最好的,可纺很细的纱,生产高档织物或特种工业用纱。
白棉:正常成熟,为纺用棉黄棉:霜黄棉。
少量使用。
灰棉:雨灰棉,棉铃开裂时由于日照不足或雨淋,潮湿,霜等原因造成。
很少用。
成熟度:棉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
越厚,成熟越高,这是棉纤维所独有的一个物理性能指标,是一个反映内在质量的综合指标。
成熟度系数:天然转曲:棉纤维的外形特征之一,转曲的存在,使抱合力增大,有利于纺纱,提高产品的质量。
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微原纤集体性沿纤维轴向的螺旋变向所致。
双边结构:在棉纤维横截面上,次生胞壁在各部位处的结构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堆砌密度的差异。
这种结构上的纤维素对称型密度不匀堆砌状态称之为:双边结构,即两个最密点连成的直线两边密度是一大一小。
手扯长度:用手扯尺量的方法测得的棉纤维长度.以mm为单位,接近于主体长度. 主体长度:棉纤维长度分布中,占根数最多的一种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是指棉花含短绒棉的比率,它是棉花品质的重要指标。
基数:长度均匀度:跨度长度:马克隆值M:用马克隆尼气流仪测得的综合表达棉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指标。
值越大,纤维越粗。
精干麻:精干麻是指经过脱胶处理后得到的麻,可被用于纺纱加工。
工艺纤维:半脱胶的束撞纤维经梳理加工制成的适合于纺纱工艺要求的麻纤维2、试述棉纤维的品种、初加工方式、生长发育特点及形态特征。
品种:1、亚洲棉(亦叫中棉):是中国利用较早的天然纤维之一,已有2000多年,因纤维粗而短,又称粗绒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种植面积很少,基本作为种子源保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棉纤维的性能检验
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验,在实验室内进行。对 纺织厂来说,是为了充分掌握原棉的性能,以合理 使用原料。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长度 (二)细度 (三)成熟度 (四)强度 (五)天然转曲 (六)原棉的水分、杂质与疵点 (七)综合检验
34
(一)长度
1.长度分布 随机取出一束纤维试样,其中各根纤维的长度 都是不相等的、长短不齐的。可用棉纤维的自然长 度排列图和长度-重量分布曲线直观地表达。 如果将一束试样从长到短逐根排列,并使各根 纤维的一端在一条直线上,就可得到棉纤维的自然 长度排列图。
二级
色洁白或 乳白,有 成熟正常 丝光,有 少量淡黄 染
黄根、杂 质少
成熟正常
. . .
实物标准 (每年更新)
29
2.(手扯)长度 用手扯法来测定:按照规定的工作法,反复拉 扯棉束,把梳理好的棉纤维放在黑绒板上,用钢板 尺测量。 以1mm分档:25mm, 26,…,31mm(28mm为 长度标准级)
y m f m
42
3. 指标
直接指标(截面积)和间接指标。 1)特克斯(定长制 ):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公式: G
N tex 1000 L
长绒棉:0.12-0.14tex;细绒棉:0.15-0.2tex
2)公制支数(定重制):1g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数。
公式:
Nm L G
第一章 天然纤维素纤维
第一节 原棉 第二节 麻纤维
内容提要: 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的分类;形态结构特 征;主要性能的概念、指标,检验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形态结构和指标,指标体系及表述是难点。
2
第一节
棉的生长过程:
原 棉(cotton)
开花 (白→淡黄→红→褐)
棉铃或棉桃
吐絮
采摘
籽棉
38
(3)平均长度:纤维长度的平均值。有重量加权 平均长度Lg 和根数平均长度 Ln。 (4)品质长度Lp :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比主体 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用 于确定工艺参数) (5)短绒率: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 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 。界限:细绒棉 16mm ,长绒棉20mm。
原棉(皮棉)
3
籽棉——从棉铃中拾取的带籽的棉瓣。
原棉——亦称皮棉,纺纱原料。籽棉经轧棉机加工,
除去棉籽所得的纤维。 (有时亦做为棉植物、棉植物开的花的名称)
衣分(率)——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率
棉花——棉植物种子上的纤维,籽棉和皮棉的统称。
(30%~40%)。
剥桃棉——从非自然开裂的棉铃中剥取的棉花。
4
本节主要内容:
一、棉纺厂常用原棉分类与品质 二、棉纤维的形成与形态特征 三、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化学性质 四、我国棉花生产与品质评定 五、原棉性能与检验 六、天然彩色棉
5
一、棉纺厂常用原棉分类与品质 (一) 按品种
1. 细绒棉(陆地棉):原产于美洲大陆,占总产量的 90%,产量高。长度:23-33mm;细度:0.15-0.2tex;单 纤强度:2.94-4.4cN/根。 2. 长绒棉(海岛棉):原产于美洲西印度群岛,又细 又长又结实的棉花,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长度:3346mm;细度:0.12-0.14tex;强度:3.9-4.9cN/根。是高 档棉纺产品的原料。 3. 粗绒棉(亚洲棉):原产于印度,纤维粗短只能纺 粗特纱,产量低,纺织价值低,以趋淘汰。长度:1524mm;细度:0.25-0.4tex;强度:4.4-6.9cN/根。
24
四、棉制品的特性(略)
1. 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回潮率10%左右;
2. 不是很怕阳光,但过度暴晒会使棉制品产生 氧化现象; 3. 耐虫蛀不耐霉菌,最怕潮湿; 4. 虽然穿着舒适,但容易起皱,所以大多数洗 后需要熨烫。
25
四、我国棉花生产与品质评定
(一) 我国棉花分布
我国棉区分布
26
(二)棉花品质评定(业务检验或商业检验)
39
(6)2.5%(50%)跨距长度:数字式照影仪测试 时,离纤维梳子即钳口线3.81mm(0.15in)处纤 维相对根数设为100%时从钳口线到纤维相对根 数为2.5%(50%)处的距离。 整齐度=(L50%/L2.5%)×100%
40
(二)细度 1. 概念:纤维截面面积S的大小。
D S
C
37
3.长度指标与检验(单位mm) (1)手扯长度Lh:按一定手法,整理而得的纤维 束的长度。工商交接中按该长度进行结算。 (2)主体长度Lm: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的 长度, Lm ≈Lh。 根数Lm:纤维中根数最多的那部分纤维的长度 重量Lm:纤维中重量最重的那部分纤维的长度 (即主体长度落在重量最大的一组中)。常采用 重量主体长度。
检验项目有品级、(手扯)长度、含水、含杂。
1. 品级 品级评定依据: 成熟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 细绒棉——1-7级,3级为标准级,1-5级为纺用 棉,7级以下为级外棉。 长绒棉——1-5级 评定方法:实物标准结合文字标准(品级条件)
27
文字标准
皮辊棉
品级 籽棉 成熟程度 色泽特征 色洁白或 乳白,丝 光好,稍 有淡黄染 轧工质量 成熟程度
A区最密,B区比C区密
19
三、棉纤维的组成及化学性质
(一)组成
主要成份:纤维素(葡萄糖剩基以甙键反转180°相连)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纤维素分子式:
n:6000-11000
伴生物:蜡质、糖份、果胶、灰分,占5%左右
20
(二)化学性质
1.水的作用:不溶于水,但会膨胀。纵向:1%-2%; 横向:40%-45%(织物变厚导致缩水)。
10
(二)棉纤维的形状特征 整个纤维为细长的扁平带子状,中间粗两端细。 1. 纵向形态: 具有天然转曲的扁平带状。
纵向形态(正常成熟)
11
成熟度低的棉: 薄带状、没有或很少转曲
过成熟的棉: 呈棒状,转曲少见
“天然转曲”的成因: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 态一层一层沉积,螺旋方向有左也有右,在纤维的 长度方向反复改变,当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 形成“天然转曲”。 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于 纺纱工艺的进行和成纱质量的提高。
(一)棉纤维的生长发育
整个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伸长期、加 厚期、转曲期。 1. 伸长期:主要增长长度而胞壁极薄,形成有中腔 的细长薄壁管状物。(25-30天) 2. 加厚期:细胞壁由外向里逐日螺旋淀积纤维素, 最后留有中腔,与成熟度有关。(25-30天) 3. 转曲期:棉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形成不 规则的螺旋形,称为天然转曲。 一定条件下形成“短绒”、“不孕籽”。 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品种、生长条件、后加工。
12
2. 横向形态: 腰圆形有中腔。
正常成熟
棉纤维的横向形态
13
未成熟的棉: 截面形态及扁、中腔较大
过成熟的棉: 截面呈圆形、中腔很小的
14
3. 截面结构 棉纤维的截面由外至内主要由初生层、次生 层和中腔三个部分组成。
棉纤维结构示意图
15
初生层:影响表面性质
(1)伸长期形成的初生细胞壁、 它的外皮是及薄的棉蜡、果胶, 纤维素含量少。 (2)棉蜡具有润滑作用,使棉纤 维具有良好的适宜于纺纱的表面 性能,但棉腊会影响染整加工, 应在染整加工前将其去除。 (3)不是结构均一的物质,有三 层。
长绒棉:6500公支以上;细绒棉:5000公支左右 特克斯和公制支数的换算:
N tex N m 1000
43
3)马克隆值 M(Micronaire) 用马克隆气流仪测得的综合表达棉纤维细度 与成熟度的指标。本身无量纲,相当于单位长度 (英寸)的重量(微克)。值越大,纤维越粗。
锯齿棉
色泽特征 色洁白或 乳白,丝 光好,微 有淡黄染 色洁白或 乳白,有 丝光,稍 有淡黄染 轧工质量
一级
早、中期优质 白棉,棉瓣肥 大,有少量一 般白棉和带 淡„ 早、中期好白 棉,棉瓣大, 有少量轻雨锈 棉和个别半僵 棉瓣,杂质少
成熟好
黄根、杂 质很少
成熟好
索丝、棉 结、杂质 很少 索丝、棉 结、杂质 少
P33页第一行,2mm组距(分档)…,这是GB103-72 国家标准(1972年)
30
31
3. 含水
棉花收购中用电阻测湿仪快速测定。
4. 含杂 棉花中夹杂的非纤维性物质,如泥沙,枝叶, 棉籽,破籽,虫屎等。用目光估计,或用纤维杂 质分析机测定。
32
(三)唛头代号(原棉质量标识) 唛头代号按类型、品级、长度、马克隆值的顺 序标示(六、七级原棉不标马克隆值级)。 类型:黄棉 “Y” ,灰棉 “G”,白棉不作标示; 品级:“1”、…、“7”; 长度: “25”、…、“31”; 马克隆值:用A、B、C标示; 轧工:皮辊棉在质量标识下加 “__”,锯齿棉不 标。 例:229A 2表示2级棉,29表示手扯长度为29mm,马克 隆值A级,该棉为锯齿棉白棉。 33
4
(D d )
2 2
C-周长;d-中腔直径(求法同D)
测量方法:显微镜切片法
41
2. 细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1)成纱强度及极限细度 其它条件相同时,纤维越细,成纱强度越高; 可纺纱的极限细度愈细。 (2)成纱条干 N 纤维越细,成纱条干越均匀。 (%) C 100 N (3)纺纱工艺 纤维越细,加工时易扭结、折断而产生棉结、 短纤维。纤维越细时,刚性越差,细纤维不宜做 起绒织物的起绒纱。
22
3.酸的作用:不耐酸(遇强酸水解或发生酯化反 应),利用该性质可生产涤棉烂花布。 涤棉包芯纱织物通过与有花纹的酸滚筒接触 后制得的半透明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