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月《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和以下哪个节日?A. 元宵节B. 重阳节C. 端午节D. 七夕节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A. 京剧B. 越剧C. 粤剧D. 歌剧答案:D3. “风花雪月”常用来形容哪个地域的自然风光?A. 江南B. 东北C. 西藏D. 新疆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法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感恩节D. 清明节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以“樱花”作为国花?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越南答案:B6. 土耳其的国花是什么?A. 玫瑰B. 郁金香C. 百合D. 康乃馨答案:B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答案:A8. 以下哪个是俄罗斯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胜利日D. 感恩节答案:C9. 以下哪个国家有“千岛之国”的美誉?A. 印度尼西亚B. 菲律宾C. 马尔代夫D. 希腊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印度的传统服饰?A. 旗袍B. 长袍C. 纱丽D. 韩服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2.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角色的______。

答案:分类3. 法国的国花是______,象征着纯洁和高贵。

答案:鸢尾花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位于尼泊尔和中国边境。

答案:珠穆朗玛峰5. 俄罗斯的国花是______,象征着爱情和幸福。

答案:向日葵6. 土耳其的首都城市是______。

答案:安卡拉7. 印度尼西亚由约______个岛屿组成。

答案:175088. 印度的国花是______,代表着纯洁和美丽。

答案:荷花9.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边境。

答案:苏必利尔湖10.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______,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多样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通常指的是:A. 国家B. 省份C. 城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宗教信仰D. 政治制度答案:ABCD2. 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建筑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2. 地域文化只存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答案:错误3.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方式。

答案: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教育系统传授相关知识,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以及通过艺术作品如电影、音乐、书籍等形式来展现和传承地域文化。

四川开大形考《地域文化(专)》_0004

四川开大形考《地域文化(专)》_0004
A.西岭天下秀
B.峨眉天下秀
C.华山天下秀
D.天山天下秀
9.有文字记载的巴蜀文学,始于汉代。西汉文学,以王褒、()、枚乘、司马相如为四大家,他们的创作标志着古代巴蜀பைடு நூலகம்学第一个高峰的到来,这个高峰也是当时中国文学的最高峰。
A.司马迁
B.扬雄
C.严君平
D.司马光
10.明代私学的重点在()。
A.官学
B.书院
地域文化_0004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竹枝词一直在巴人民间流传,但到了唐代,对竹枝词发展成为一种诗歌形式,具有推动意义的诗人是()。
A.苏轼
B.黄庭坚
C.刘禹锡
D.杨慎
2.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真宗时期,成都十六户富商私造钱券,称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交子
B.硬币
A.错误
B.正确
7.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是白居易赞颂四川蒙茶的一句诗,现在仍广为传颂
A.错误
B.正确
8.李密的《陈情表》以其质朴感人的艺术魅力,入选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昭明文选》,且有人将此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并称为天地间难得之至诚文字。
A.错误
B.正确
9.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巴蜀地区的播种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撒播、点播和条播。
A.错误
B.正确
4.四川是古代我国蜀人的发祥地,巴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A.错误
B.正确
5.填水脚作为绵竹年画的绝活流传于世,以其画工精细著称。
A.错误
B.正确
6.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国十年内乱,而四川则以内乱时间长、反复多、武斗严重而闻名全国,成为全国的“重灾区”之一。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 (1)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 (1)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这里所提供的只是一些帮助复习、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题型模式,同学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全面复习,灵活掌握,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完全把握课程考核内容。

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山地 )和(丘陵 )。

1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18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北)和(南)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20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自治州)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92+24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贵州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26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治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357.贵州省2011年末总人口为(4238.44)万人,人口密度为(240.55)人/平方千米。

66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89.目前铜仁市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

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77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91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春地域文化期末复习

春地域文化期末复习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指南(提示仅供参考)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巫山人(p1)2. 三星堆文化(p3)3. 李冰(p9、p90)二、列举题1. “成”公孙述25——36 (p12)“蜀汉”刘备221——263 (p12-15)“成汉”李雄306——347 (p16-17)“前蜀”王建907——925 (p22)“后蜀”孟知祥934——965 (p22-23)“大蜀”李顺994——995 (p26)“大西”张献忠1644——1646 ?(p39-41)2. 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唯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p13-14)三、选择题五、问答题(略)p2-4 p73-82复习题2一、1.太初历p100 2. 书院p117 3. 道教p139二、列举题1.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 青城山宫观建筑群、峨眉山寺庙群、青羊宫、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p142 、p149)三、选择题五、问答题1. p912. p1253. (供自行取舍精简)答:道教建筑以道观颇具代表性。

道观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总体布局基本采取中国传统院落建筑格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构成以庭院为单元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一般规模宏大,工艺设计精巧。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以塔状建筑为其突出特征,佛像造型或庄严或诙谐,千姿百态,有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

佛寺的布局,一般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僧房、禅堂等主房、配房组成对称的多进院落格式,附属建筑有山门前的牌坊、狮子雕刻、塔、幢、碑等。

伊斯兰教建筑以清真寺为标志性代表,以穹隆状屋顶为其建筑特色,穹顶上一弯新月,殿堂装饰淡雅素洁,内部设有水池。

其平面布置采用集中式构图,显得体形完整,轮廓稳定,邦克楼建于寺院前方。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1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1

简答题1.简述三星堆文化。

答: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广汉中兴古遗址的一部分,系指今四川广汉城西约8公里的南兴镇,三星村地区已大片古文化遗址,面积在6平方公里以上。

三星堆文化遗址于192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其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三星堆文化蕴藏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三星堆文化层可分为四期,一般认为,三星堆文化层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西周初期。

三星堆遗址所在地是古蜀国鱼凫王朝至杜宇王朝的都城。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发掘出的大量文物,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早期蜀文化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前景。

2.简述解放以来四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12月,四川地区解放。

1950年1月,中央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划为西南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分别由邓小平同志任西南局书记、刘伯承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同志任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西南区的工作。

同时,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和重庆市及西康省,均直属大区领导。

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

1952年9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同年10月,将“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区专员公署”。

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

同年5月,将各“区专员公署”更名为“专员公署”。

10月,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

为了加强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按照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精神,先后设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区(后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后改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彝族自治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一批自治州、县。

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于1965年以攀枝花矿区为中心,设立了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

四川《地域文化》复习题

四川《地域文化》复习题

四川《地域文化》复习题列举1.请列举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答: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冰心的《寄小读者》,巴金的《家、春、秋》。

2.请列举15 处四川的名胜古迹。

答:乐山大佛稻城海螺沟风景区剑门蜀道泸沽湖米亚罗风景区蜀南竹海望江楼武侯祠峨眉山黄龙九寨沟龙池风景区蒙山青城山四姑娘山卧龙自然保护区3. 请列举四川的5 处宗教胜地或建筑答:青城山,峨眉山,八仙山,成都文殊院,乐山大佛。

4.成都曾七次成为帝王之郡,请列举出每次的朝代,建都时间、帝王名以及政权名。

答:1.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刘备领军灭刘璋,自领益州牧。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2.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十月李特率众攻占成都,建立农民政权。

公元306年,其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

公元338年其后继者改国号汉,史称成汉。

3.西蜀(405年- 413年),有时亦称后蜀,十六国时期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4.前蜀,五代时十国之一,907——925年,王建所建5.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建立的后蜀政权.6.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建立的大蜀农民革命政权,不过只有2年7.清顺治元年(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攻占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改元大顺,自称大西王。

名词解释1.诸葛亮:生于181年7月23日,死于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隆中对》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

通天文,晓地理,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2.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

地域文化模拟试题库(很重要)3

地域文化模拟试题库(很重要)3

D.成都E.汉州四.简答.(共4题,共20分)五.论述.(共2题,共30分)B.宋代的官学又叫“庙学”。

C.隋朝, 华阳县学是当时官学的最高学府。

三.判断.(共10题,共20分)D.成都一.单选.(共10题,共20分)9.1835年, 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 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2分)A.焱海井二.多选.(共5题,共10分)三.判断.(共10题,共20分)1.最早开始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的前期工程的是李冰.(2分)2.1999年12月9日, 重庆大足石刻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分)3.川剧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风格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

.. .(2分)4.四川藏区石刻藏文经典历史悠久, 凡有人迹之处, 无不遍布经堆, 称之为“吗呢堆”, 特别是石刻《六字明经咒》, 随处可见.(2分)5.1959年巫山县大溪出土的《双面石雕人像》等, 是中国雕塑史上已知最早的石雕.(2分)6.有“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分)7.《死水微澜》是艾芜最成功的作品,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对人情、风俗、服饰、饮食等描写丝丝入扣, 一派蜀地风情。

.. .(2分)8.巴金的《死水微澜》, 以四川成都天回镇为背景, 描绘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广阔社会画面.(2分)9.隋唐时期, 巴蜀地区商业十分繁荣, 成都是最重要的商业中心.(2分)10.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2分)四.简答.(共4题,共20分)1.请列举4位四川从古到今的文学家及其代表作.(5分)2.请列举10道川菜菜品.(5分)3.请简介李冰.(5分)4.请简述什么是四川川剧变脸.(5分)五.论述.(共2题,共30分)1.您认为四川最突出的特色文化是什么?请简述之.(15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 论述四川近代学堂对四川的意义.(15分)一二.多选.(共5题,共10分)三.判断.(共10题,共20分)1.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2分)2.1999年12月9日, 重庆大足石刻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分)3.四川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近代学堂的“实业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编号:座位号□□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域文化试卷
6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四川路: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川剧变脸: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

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3、巴金:李芾甘的笔名。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

现代著名作家。

曾创作了众多
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激流三部曲》,尤以 《家》更为杰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距今200万年前,生活在今四川地区的原始人类是(A )。

A.巫山人 B.资阳人 C.元谋人 D.
2.最早开始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的前期工程的(C )。

A.李冰 B.杜宇 C.开明 D.司马错
3.唐肃宋时期,唐代巴蜀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是(
ABC )。

A.剑南东川 B.剑南西川 C.山南西道 D.山川道 E 道
4.宋代四川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北宋时期,成都出现了( C
A.银币
B.金币
C.交子 D

5.1997年( A )从四川分出,成为中央直
A.重庆市
B.涪陵市
C.万州市
D.达州市
6.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M 的( A
上第一口超千M
A.焱海井
B.自流井
C.
D.压井
7.都江堰渠首部分主要由三大主体结构组成,即( A
.( B
C
挥分水分沙.
A.鱼嘴 B
C.宝瓶口
D.
8.1921年,原国民政府四川省省长( D
A.吴玉章
B.蔡元培
C.黄复生
D. 9.1931年,下列(ACD
A.成都大学
B.华西协和大学
C.公立四川大学
D.成都师范学校
10.佛教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两大语系佛教,即 ( AB )。

A B 语系佛教 C
D

1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 A
.( C
.( D )。

A B C D
E 12.位于今成都市市区的著名景点有:( AB )
A B
武侯祠C
红岩革命纪念馆
D
13.( A
A.青铜立人像
B.青铜头像
C.纵目人像
D.青铜面具 14.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 B
.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
.
A
B C
D
15.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是( D )。

A B
C
D
E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公元前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

( × )
2.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3.《死水微澜》是艾芜最成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性格鲜 明的人物形象,对人情.风俗.服饰.饮食等描写丝丝入扣,一派蜀地风情。

( × )
4.有“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 )
5.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问世之前的几百年中,《证类本草》一直是本草学的范本。

( √ )
6.川菜的基本味型为麻.辣.甜.咸.苦五种。

( × )
7.填水脚作为绵竹年画的绝活流传于世,以其画工精细著称。

(×)
8.四川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近代学堂的“实业教育”。

(√)
9.川剧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风格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

(√)
10.隋唐时期,佛教已逐渐中国化,并相继形成不同的佛教宗派,其中对四川佛教影响较大
的宗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密宗。

(√)
11.苏轼词的代表作是《念双娇·赤壁怀古》,赋的代表作是《前赤壁赋》。

(√)
12.中国天文学家对天文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其中犹以巴蜀天文学家落下闳
的贡献非常突出。

落下闳是中国汉代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

(√)
13.元代是中国封建时期文化发展的最高峰,也是巴蜀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
14.苏轼的词相比他的画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

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
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
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婉约一派。

(×)
15.在近代的留学运动中,四川的留学生主要去了法国。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

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

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

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

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

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

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请简述巴蜀艺术特色。

答:(1)源远流长,历史悠久(2)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3)纳构力强,稳定性高;(4)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3、请简述三星堆文明。

答: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广汉。

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为人工夯筑而成。

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

房基多为地面木构建筑。

自1931年以后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

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其中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M,是最大的青铜造像,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
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三星堆文化的确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的源流之一。

4、请简述川菜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答:首先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境内烹饪原料多而且广。

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为各式川菜的烹饪及其变化无穷的调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此外,四川所产的与烹饪、筵宴有关的许多酒和茶,其品种质量也是闻名中外的,它们对川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是受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

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

到了清代,民间婚丧寿庆,也普遍筹办“家宴”、“田席”、“上马宴”等等。

讲究饮食的传统和川菜烹饪的发展与普及,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饪的专门人才,使川菜烹饪技艺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第三是广泛吸收融会各家之长。

川菜的发展,还得益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

它无论对宫廷、官府、民族、民间菜肴,还是对教派寺庙的菜肴,都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

秦灭巴蜀,“辄徙”入川的显贵富豪,带进了中原的饮食习俗。

其后历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撰佳肴带人四川。

特别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更多,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同时又逐渐被四川的传统饮食习俗所同化。

在这种情况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长,实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继承发扬传统,不断改进提高,形成风味独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四川菜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