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全)《地域文化》(本科)作业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 答案(精选哦!!!)

地域文化 答案(精选哦!!!)

《地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P4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P6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P6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P6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P6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P8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P9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P9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P11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P14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P18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P37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篇一:《地域文化(本)》试题及答案(2)】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题2010年7月1.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辱后返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后消灭了吴国,称霸中原。

( )2.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米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 )3.距今9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 )4.良渚文化是史前著名的青铜器文化的代表。

( )5.早在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已经用上了丝织品。

( )6.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有8000多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舟”的称号。

( )7.青田石,地质学称“叶蜡石”,是一种不耐高温的矿物。

( )8.浙东史学派的开山鼻祖当首推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 )9.小说《春蚕》的作者茅盾先生是浙江富阳人。

( )10.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

a.宁波人b.温州人c.湖州人d.嘉兴人2.“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

a.河姆渡文化遗址b.跨湖桥文化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上山文化遗址3.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

a.杭州b.嘉兴c.绍兴d.湖州4.胎质细腻、釉色光亮、纹饰简朴的越窑瓷器制作业主要分布于( )一带。

a.宁波、宁海、台州b.温州、永嘉、苍南c.上虞、余姚、绍兴d.嘉兴、湖州、杭州5.浙江现存最早的两部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是( )。

a.《越绝书》和《世说新语》b.《搜神记》和《吴越春秋》c.《越绝书》和《吴越春秋》d.《齐谐记》和《续齐谐记》6.代表元代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是( )。

a.赵孟頫b.黄公望c.沈 周d.王 蒙7.杭州人沈括在( )里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梦溪笔谈》b.《笔溪梦谈》c.《西京杂记》d.《金匮药方》8.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的卢梭”的杭州人是( )。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1.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单选题 (4 分)A.西周初年B. 东周初年C. 商朝初年D. 秦朝初年正确答案: A1.()是秦地四大关塞之首。

单选题 (4 分)A.萧关B. 武关C. 大散关D. 潼关正确答案: D2.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

单选题 (4 分)A.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洛阳正确答案: C4.1609年,()创办了“关中书院”。

单选题 (4 分)A.王安石B. 冯从吾C. 张载D. 范仲淹正确答案: B5.我国最早的历法出现在()。

单选题 (4 分)A. 周B. 秦C. 汉D. 唐正确答案: A6.()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单选题 (4 分)A.老官台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姜寨遗址D. 半坡遗址正确答案: D7.陕北黄土高坡上标志性的民居是( )。

单选题 (4 分)A.窑洞B. 半边房C. 厢房D. 土楼正确答案: A8.镇北台是陕西境内长城遗址中最宏伟的建筑,修建于()朝。

单选题 (4 分)A.汉B. 唐C. 明D. 宋正确答案: C9.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的大散关在()。

单选题 (4 分)A.延安市B. 宝鸡市C. 商洛市D. 安康市正确答案: B10.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上,铭文出现了“中或”的字样,中或就是中国。

这件文物是(),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单选题 (4 分)A.墙盘B. 毛公鼎C. 何尊D. 司母戊大方鼎正确答案: C11.秦末汉初,刘邦领兵是从()入关中灭秦。

单选题 (4 分)A. 萧关B. 潼关C. 武关D. 大散关正确答案: C12.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后人称为“农神”。

单选题 (4 分)A.黄帝B. 炎帝C. 后稷D. 舜正确答案: C13.北宋时期,出生于宝鸡眉县的()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
A、正确
B、错误
C、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4 、自梳女与不落家,是岭南妇女自立自强的一种独特风俗。(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C、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5 、广府人的宗族意识比较强,乡村的婚礼一般是在祠堂里举行。(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C、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6 、“自梳女”是指妇女婚后不到夫家长住,名曰已婚,实则仍为独身,俗称“自梳女”。(难度系数:1.00)
C、选择时令,有较高的茶艺水平
D、 体现传统“和”的精神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1 、古时岭南人常使用的面料有( )。(难度系数:1.00)
A、夏布
B、蕉布
C、竹布
D、 棉布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四-试题(2016)
一、单项选择
4 、行花街(逛花市)是( )的习俗,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难度系数:1.00)
17 、“黎话”是指( )。(难度系数:1.00)
A、黎族人说的话
B、岭南过去土著人说的话
C、蛋民说的话
D、 雷州人说的话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D
二、判断
3 、民性的形成与民系的生物即血统、地理要素即疆域、气候、地形、物产等和文化要素有关。(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C、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10 、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 )代。(难度系数:1.00)
A、秦

地域文化(本)参考答案.doc

地域文化(本)参考答案.doc

形成性测评1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百越中的被称为()的於越发展较好,文明程度较高。

E A. “内越”、“大越”C B. “物越”、“闽越”口C. “南越”、“东越”口D. “骆越”、“瓯越”2.商周时期蚕神崇拜中有“蚕示三牢”的说法,其中“示三牢”是指用()三牲来祭祀。

口A.牛、猪、犬E B.牛、猪、羊C C.猪、犬、羊□ D.牛、马、羊3.明代()创立心学,鼓励人们摆脱理学的束缚利教条的蒙味性,主张知行合一。

口A.马一浮口 B.陆游旧C.王阳明口D.王充4.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口A.杭州B B.嘉兴口C.绍兴J D.湖州5.“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白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B A.河姆渡文化遗址B.跨湖桥文化遗址D c.良渚文化遗址D D.上山文化遗址6.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在今天的()。

B A.绍兴D B.萧山口C.上虞口D.余姚7.传说大禹巡视江南死在会稽,会稽就是今天的()。

D A.上虞口 B.余姚B C.绍兴D D.诸暨8.大约在()万年前,古老的浙江大地上就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

口A. 5旧 B. 10口C. 15口D. 209.在良渚文化墓葬中随葬有大量各类玉器,其中以()最为重要。

口A.玉镯、玉玦、玉璧口 B.玉钺、玉玦、玉璜口C.玉琮、玉玦、玉璧B D.玉琮、玉钺、玉璧10.在明代,沿太湖一带,乡民兼营纺织,产棉、绸、绢、幺幺,这些幺幺织品统称为()。

B A.湖约B.湖绸C.湖绢口D.湖丝11.东汉()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口A.叶适B B.王充口C.王守仁C D.陆游12.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口A.湖州人口 B.嘉兴人D C.宁波人B D.温州人13.钺是古人发明的一种石制农业生产工具或兵器,乂称()。

口A.石锤口 B.石筑B C.大斧口D.长矛14.浙江被称为“两浙”指的是()。

国开2023年春《地域文化(本)-江西》形考任务一二三四参考答案

国开2023年春《地域文化(本)-江西》形考任务一二三四参考答案

国开大学2023年春《地域文化(本)-江西》形考任务一二三四参考答案1.()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角山遗址吴城遗址大洋洲遗址铜岭遗址答案是:角山遗址2.豫童郡的设置,江西被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控制之下。

对错答案是:对3.仙人洞下层遗址与吊桶环中层遗址不属于同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对错答案是:错4.最迟到西周中期,宗周王朝的政治版图已达到江西境内。

对错答案是:对5.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对错答案是:对6.角山遗址出土陶器上没有刻画符号。

对错答案是:错7.东汉末期豫章郡下辖26县。

对错答案是:对8.大洋洲遗址出土青铜礼器大部分非本地铸造。

对错答案是:错9.鄱阳湖水系占全省流域面积的()91% 92% 93% 94% 答案是:94%10.仙人洞下层与()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吊桶环下层吊桶环中层吊桶环上层仙人洞上层答案是;吊桶环中层11.铜岭遗址发现的时间是()1985年1986年1988年1989年答案是:1988年12.饶河古称()番水信江余汗水昌江答案是:番水13.角山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原始青瓷的烧造年代向前推进了()余年。

300 600 900 1000 答案是:100014.()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膏铜器相媲美。

吴城遗址铜岭遗址牛头城遗址大洋洲遗址答案是:大洋洲遗址最能代表江西文化与吴越文化关系的是()15.仙水岩崖墓遗址角山遗址战国粮仓遗址昌邑战国墓答案是:仙水岩崖墓遗址16.()为目前所知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代窑炉。

角山遗址铜岭遗址牛头遗址中陵遗址答案是:角山遗址17.吊桶环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是()陶器野生稻磨制技术钻孔技术答案是:野生稻18.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平方千米。

3 4 5 6答案是:419.信江源位于()武夷山怀玉山三清山祁门山答案是:怀玉山20.江西的丘陵主要分布在()籁西和籁南赣东北和赣中籁东北和赣西籁西和籁东答案是:籁东北和籁中21.()的发掘再次证明,II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股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目代码:519091.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参考答案:地域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之下的一个文化分支,是指一个固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从世界整体文化格局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华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也叫中华传统文化或华夏文化。

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多方面因素融合而成的,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和地理地形、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物产特点等有关,主观方面则和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有关。

中国地形地势非常复杂,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向海洋倾斜。

由于地形的复杂,造成了各地地理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西南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物产各不相同。

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大多数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生活劳作,世代繁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聚集体。

进入封建社会,这个聚集体往往在同一个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血缘关系相近,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接近一致,生产科技水平共享,生活、饮食习惯类似,文教水平相当,因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当然,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根源是为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中原文化,只是在具体表象上有很大差异。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练习题一、填空题l、2005年9月8日,(贵州)高校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高校的历史2、《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3、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陆路)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4、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5、20世纪60年头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相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青出千蓝,大有希望”的美妙(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6、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7、1949,,...__,2019年,贵州已探究出一条及轻工业相协调的(资源)型、(资源转换)型相结合的重化学工业道路。

8、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究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先。

9、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201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北主要有玉米、(养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

12、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千汉藏语系中的(一般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作业(一)一、判断题(20分)①勾践建立了越国,国号就叫“於越”。

(×)②西汉200年间,浙江地区已有20个县。

(√ )③早在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已经用上了丝织品。

(√ )④清代有句俗谚,叫“无绍不成衙”。

其中的“绍”就是指绍兴。

(×)⑤一般人们认为,浙商的鼻祖就是范蠡。

(√)⑥“无宁不成市”是人们对南京人的总结。

(×)⑦“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被业界成为“小商品市场道琼斯指数”。

(√)⑧“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 )⑨考古学证实,“建德人”就是生活在建德一带地方的古人类。

(√)⑩传说中的大禹就是绍兴人。

(×)二、简答题(40分)①为什么浙江人比较富裕?P8答:浙江的富裕与繁荣全在于浙江人特别能吃苦,异常坚忍。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民走全国”。

在国内任何一个地区,最底层的职业中,几乎都有浙江人。

他们往往干着当地人所不屑的如装修、包装、修鞋、理发等等之类的工作,甚至有妇女身上背着孩子在街头为同样是母亲的妇女和她们的孩子擦鞋。

艰难的生存状态,让人落泪。

但浙江人深深懂得,生活不相信眼泪,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低贱,也不以自己的工作为耻辱,更不会拿着自己的贫困作资本,他们始终都在寻找生存发展的机会。

正是靠“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生存意念,许多浙江人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并创办起自己的企业。

而这些乡镇企业从诞生到发展,走过的也是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

为了创业,求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席之地,浙江企业家想尽千方百计,走过了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在创业的过程中,严酷的竞争环境迫使他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

②为什么曹娥江又叫“舜江”?答: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就有以优秀人物的称谓来命名地方的习惯,曹娥江古称舜江,传说舜帝来过此江。

东汉时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改称今名。

③浙江的名茶有哪些?参照教材第35至36页。

答:浙江茶叶名声显赫,名茶有西湖龙井茶、安吉白片茶、余杭径山茶、松阳银猴茶、景宁惠明茶、开化龙顶茶等。

④浙江有哪四大名窑,它们分布在何处?参见教材第45页至46页。

答:浙江最著名的四大名窑是:越窑、瓯窑、婺州窑和德清窑。

越窑主要分布于上虞、余姚、绍兴等地区,此地制作陶瓷业历史悠久,其产品风格又具有胎质细腻、釉层光滑发亮、纹饰简朴、美观实用等共同的特点。

瓯窑分布于瓯江流域的温州一带。

因胎料中含铁量约2%左右,其瓷胎色较白,白中带灰,釉色淡青,时人称为“缥”,以彩盖盒、四系罐、天鸡壶、牛形灯等最具特色。

婺州窑位于今天的浙江金华地区。

所产瓷器胎色浅灰,断面较为粗糙,釉层厚薄不匀,常常结成芝麻点状,往往呈淡青色,形成了婺州窑的一些特点。

德清窑分布于杭嘉湖平原西端的德清县,是以烧制黑瓷为主兼烧青瓷的瓷窑。

黑瓷的胎多呈砖红、紫色和浅褐色,由于胎色较深,对青釉呈色不利,所以在胎外普遍上一层奶白色的化妆土,改善胎面呈色的外观。

因此,该窑青瓷釉色也比较深,一般作青绿、豆青或青黄色。

黑瓷釉层较厚,色罢如漆,釉光闪闪,可与漆器相媲美。

龙泉窑青瓷是南宋以后兴起的著名窑场,以哥窑及弟窑产品著称。

三、分析题(40分)(参见教材第22页)①古籍上说:“吴越之君皆尚勇,故其民好用剑,轻死易发。

”“民多刚劲质直。

”“民性质直而好古,好斗而易解。

”“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

”“故其俗,至今能慷慨以复仇,隐忍以成事。

”根据这些材料,分析古代浙江人的性格,并据此对如何在浙江民间建设现代和谐社会谈谈你的看法。

答:吴越地区文化的显著特征是粗犷中蕴含精雅。

古越先民“处海垂之际,屏外藩而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沿江临海的自然环境,“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勤劳进取、勇悍刚烈的古越民风。

越人轻死好勇、刚劲勇猛的性格,不仅得于自然环境的塑造,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慷慨之志对越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更具有较大的示范作用。

可见,“好勇”这种地域性格,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已经被吴越地区的民众世世相传。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作业(二)一、判断题(20分)①史书上常说的“陶朱公”就是范蠡。

(√ )②鸦片战争以后,浙江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是温州。

(×)③所谓龙游商帮是指以浙江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

(√ )④衢州地区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于世。

(×)⑤南浔镇有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

(√)⑥世界船王包玉刚和影视大王邵逸夫是宁波人。

(√ )⑦“草根浙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的浙江第二代商人。

(×)⑧南宋浙东学派中的“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

(×)⑨“阳明先生”指的就是明朝学者王守仁。

(√)⑩《观堂集林》是海宁人王国维的代表著作之一。

(√)二、简答题(40分)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是怎样评价浙商的?参照教材第64页。

答: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这样评价浙商:“江是一个具有炽热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非常有利于发挥华人的才能,浙商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成功的华商”②东汉时期浙江上虞人王充所著的《论衡》一书中的要旨有哪些?参见教材第73页至第74页。

答:东汉时期浙江上虞人王充所著的《论衡》一书中的要旨有三:一是自然观,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二是无神论,即“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

三是认识论,即“知物由学,学乃知”。

③为什么梁启超要将清人龚自珍誉评为“中国的卢梭”?参照教材第85页。

答:在政治思想上,面对已近尾声的封建时代,龚自珍识破了政治上极端腐朽、生活上骄奢淫逸、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清王朝,感到衰世就要来临了,极其才华又极具洞察力的他发出了变革社会的呐喊。

其启蒙学说振聋发聩,梁启超惊呼他为“思想界之放光芒者”,进而誉其为“中国的卢梭”。

④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吴昌硕在艺术上的贡献有哪些?参照教材第106页。

答:其书法中篆刻最负盛名,临摹石鼓文,参以西周金文及秦汉诸石刻,融合篆刻用笔。

所作为书法凝练遒劲,貌拙气酣,富有金石气息。

吴昌硕楷、隶、行书皆有造诣,代表作品有《篆书诗轴》、《临石鼓文轴》。

吴昌硕30岁始学画,师从任颐,上承徐渭、清初八大山人。

他还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存世作品有《墨梅图轴》、《竹石图轴》、《菊花图轴》、《紫藤图轴》、《牡丹图轴》、《葡萄图轴》、《花卉蔬果轴》等。

三、分析题(40分)(参照教材第117至第118页)①1956年《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专题,名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就此分析昆曲的现状,谈谈我们应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

答: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剧样式,素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称。

昆曲曲雅秀逸,是中华戏苑中雅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

无歌不舞,歌舞合一,唱做并重,为昆剧最引入瞩目的表演风格。

昆剧音乐圆润细腻悠长,称为“水磨腔”,舞姿优雅细腻,其舞台艺术熔诗、乐、歌、舞于一炉,最具抒情写意的诗美。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昆曲位列榜首,显示出它的世界性的艺术价值。

浙江是中国昆剧艺术的重镇,昆剧的真正危机一方面来自对遗产继承保存工作的忽视,长期不做这方面的工作,使艺术遗产丢失;另一方面来自所谓"改革"。

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遗产大量丢失,一方面昆剧被"改革"得面目全非,昆剧固有之不可替代的真正价值丧失殆尽,我把这称为自杀政策。

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核心之一,就在于对于传承人的保护。

如果没有了传承人,这个古老的艺术岂不成了文物了吗?所以,传承人的保护实际上是整个保护工作的核心。

请现在还健在的传承人能够带徒弟,能够传授技艺,这正是你和我所共同希望的。

我相信,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机构,同样热切关心和努力促进的。

这些传承人实际上承载着历史的传统、历史的记忆。

传承人的丧失在某些情况下,等于是一种文化形式的丧失,一种传统的断绝,那是非常可惜的。

我特别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机制,让整个社会能够特别关注传承人的生活、关注传承人的技艺、关注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中应有之意,就在于对于传承人的保护。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作业(三)一、判断题(20分)①先秦时期,浙江地区就已经有了春节这项民间节日。

(×)②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③南宋时,浙江已经有了庆祝中秋节的习俗。

(√ )④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是杭州钱塘江上流行的一种婚俗。

(×)⑤浙江的火葬习俗始于唐朝。

(×)⑥“社戏”是浙江绍兴地区民间祭社时的一种文化活动。

(√ )⑦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著名的观音文化中心。

(√)⑧农历八月十五日是观赏钱江大潮的最佳时机。

(×)⑨嘉善的西塘镇被誉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博物馆”。

(√)⑩杭州西湖十景形成于北宋时期。

(×)二、简答题(40分)①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有哪些?参照教材第126页。

答: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

据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还有防病防瘟疫的奇效。

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业不断增加的风俗。

端午节前后,潮湿蒸郁,百物生霉菌。

杭州、绍兴、嘉兴、湖州等地都有除五毒的卫生习俗,也就是说,这一天,采用艾叶、菖蒲、蒜头插挂门窗上,在墙角、床下等地方撒播石灰、既除虫又辟邪。

有些地方则将剪出的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等“五毒”形状的窗户、墙壁等处,以起到辟邪除虫的效果。

喝雄黄酒也是浙江端午节的民俗内容,绍兴、东阳、浦江还有挂香袋的习俗。

②什么叫“抓周”?参照教材第130页。

答:抓周,又有“闹周”、“试儿会”等别名。

心急的长辈,太想知道面前这个小孩的未来。

周岁这一天,除了亲友送东西祝贺外,做长辈的还会摆放一些东西让小孩抓寻。

据说,小孩抓寻什么,与他的前途是密切相关的。

小孩抓寻之前,长辈不能做任何的诱导,任其挑选。

以抓寻之物测卜小孩的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意味着长大以后必秉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是好学之辈,必有一番绵绣前程;如果先抓算盘,遇是善于理财之人,长大必成陶朱事业。

总之,长辈们都渴望想在小孩一贮存器之际寄托他们的厚望。

③民间祭祀蚕花娘娘是怎么一回事?参照教材138页。

答:祭祀蚕花娘娘,是蚕农的一项日常功课,贯穿于养蚕的整个过程。

蚕乡人对蚕花娘娘的祭祀十分频繁,几乎在孵蚕蚁、蚕眠、出火、上山、缫丝等每一道工序中,都要事先祭祀,祈求保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