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轨道工程复习题

轨道工程复习题

《轨道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对于12.5米的钢轨,其曲线轨的缩短量分别为40、()、120mm;对于25米长的钢轨,其曲线轨的缩短量为40、()、160mm。

答案:80、802.为便于统计和分析钢轨伤损,需对钢轨伤损进行分类。

根据伤损在钢轨断面上的位置、伤损外貌及伤损原因等分为9类32种伤损,采用两位数字编号分类,个位数表示造成伤损的(),十位数表示伤损的部位和()。

答案:原因、状态3.钢轨损伤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钢轨磨耗、()、剥离及()、轨腰螺栓孔裂纹等)。

答案:接触疲劳伤损、轨头核伤4.钢轨接头的连接形式按其()位置,可分为悬空和承垫式两种。

按两股钢轨()位置来分,可分为相对式和相错式两种。

我国一般采用相对悬空式,即两股钢轨街头左右对齐,同时位于两接头轨枕间。

答案:相对于轨枕、接头相对5.预留轨缝,当轨温达到当地最高轨温时,轨缝应大于或()。

当轨温达到当地最低轨温时,轨缝应小于或()。

答案:等于零、等于构造轨缝6.我国铁路规定,异型钢轨的连接,均采用()街头,并在双枕接头木枕上铺设()。

答案:双枕承垫式、异型垫板7.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各项压力,并弹性的传布于道床,同时,能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特别是()。

轨枕应具有必要的坚固性、弹性和耐久性,并能便于固定钢轨,有效抵抗纵向和横向()的能力。

答案:轨距和方向、位移8.混凝土枕的特点是自重大、刚度大、与()相比其轨底绕度较平顺,轨道动力坡度小。

同时也存在列车通过不平顺的混凝土枕线路时,轨道附加动力增大,故对轨道下部件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提高线路减震能力。

答案:木枕线路、弹性9.轨道几何形位指的是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

答案:相对位置、基本尺寸10.轨道从平面上看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一般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有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相连。

轨道的方向必须正确,直线的部分(),曲线部分应具有()。

答案:应保持笔直、相应的圆顺度11.轨道的几何形位按照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进行管理。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14.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泛指城市中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独轨交通、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磁悬浮轨道交通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15.查照间隔: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1(1391~1394mm);护轨作用边至翼归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2(1346~1348mm)。

16.伸缩附加力:因温度变化梁伸缩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17.挠曲附加力:因列车荷载梁的挠曲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18.前后高低: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称为前后高低。

2、填空题1.铁路轨道由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道岔、防爬设备等主要部件组成。

2.我国铁路使用的主要钢轨类型是75,60 ,50 ,43 kg/m等类型。

3.描述直线轨道几何形位的五大要素是指轨距、水平、方向、前后高低和轨低坡。

4.曲线轨道上的钢轨磨耗主要有侧磨、头部压溃和波磨三种形式。

5.我国道岔号数主要有6、7、9 、12 、18 和24号等。

6.我国正线铁路采用的道床边坡为1:2.0 。

7.我国铁路轨道按照运营条件划分为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五种类型。

8.轨道结构中的联接零件可分为接头联结零件和中间联结零件两类。

9.我国铁路轨道接头联结形式一般采用相对悬空标准形式。

10.重型轨道结构采用的钢轨类型为60kg/m 。

11.曲线轨道的道床厚度指内轨中轴线下轨枕底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

12.钢轨的寿命决定于钢轨磨耗和疲劳伤损。

13.普通碎石道床断面的三个主要特征分别是道床厚度、道床顶宽和道床边坡坡度。

14.轨底坡用1:n表示,它反映了放置钢轨时倾斜的程度,n越大,则倾斜越小。

15.我国Ⅰ级干线铁路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其曲线轨距加宽量为0 mm。

16.直线轨道标准轨距是1435 mm,在轨顶下16 mm处测量。

17.我国规定的曲线轨道最大外轨超高值为150 mm。

《铁路轨道》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铁路轨道》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铁路轨道》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填空1.我国铁路轨道轨底坡一般设置为1:40。

2.外部激励特性是由轮轨间动力特性决定的。

3.钢轨截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4.轨头核伤是对行车威胁最大的一种钢损伤。

5.辙叉由心轨、翼轨、护轨以及联结零件组成。

6.车轮踏面有锥形踏面和磨耗型踏面两种形式7,我国地铁采用的是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

8.钢轨磨耗分轨顶成垂直磨耗、轨头侧面磨耗和波浪形磨耗。

9. 钢轨探伤设备可以分为电磁探伤和超声波探伤。

10.我国广泛采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对钢轨进行探伤。

1.轨道结构振动系统的三个要素系统、激励、响应。

2.轨缝、道岔、擦伤轮、轨头剥落等引起冲击噪声。

3.某道岔的辙叉角为6°20'25",则该道岔号数为9。

4道岔的有害空间指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叉心的距离。

5.轨道动力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轨道结构的不平顺性。

6.轨道的不平顺可以分为几何不平顺、和弹性不平顺7.缓和曲线的作用是行车缓和、超高缓和、加宽缓和。

8.轮轨噪声可分为:尖叫噪声、冲击噪声和轰鸣噪声。

9.道床下沉大体可分为初期急剧下沉和后期缓慢下沉。

10.轨道结构要求的列车运营参数有轴重、运量、速度。

1.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

2.曲线轨道上的钢轨磨耗主要有侧磨、头部压溃、和波磨。

3.钢轨的三个主要尺寸是钢轨高度、轨头宽度、轨底宽度。

4.我国铁路常用缓和曲线线型是三次抛物线(或放射螺旋线)线。

5.我国轨道强度检算中钢轨的基本应力是指动弯应力和温度应力。

6.道床断面的三个主要特征是道床厚度、顶面宽度、边坡坡度。

7.外部激励从振动方向上分为:垂向振动、横向振动、纵向振动。

8.作用在钢轨上的横向水平力分为轨顶面的蠕滑力和轮缘导向力。

9.轨道动力学与静力学的本质区别是是否考虑惯性力与加速度的影响。

10.轨道的几何形位是指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1.无缝线路的纵向位移阻力包括接头阻力、扣件阻力、道床纵向阻力。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一、填空题。

1.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间的换乘方式主要有站台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和组合式换乘几种类型。

2.屏蔽门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正常运行模式、非正常运行模式和紧急运行模式。

3.低压配电系统:地铁的独特性决定了低压配电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低压用电设备数量大、类型多、负荷范围广。

4.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轨道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

5.自动售检票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票卡进行管理制定票务系统规则以及对不同运营条件下的模式进行管理。

6.车体的构成:车体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部件组成的封闭筒形结构。

7.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P119。

8.乘客信息系统的组成:乘客信息系统可分为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广告制作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等几个部分。

9.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系统的设备主要有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连锁系统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10.大客流:P178。

11.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载荷、并引导列车运行。

12.站位设于两路口之间:当两路口都是主路口且相距较近小于400m,横向公交线路及客流较多时,可将车站设于两路口之间,以兼顾两路口。

13.扣件的种类: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弹条式扣件、扣板式扣件和弹片式扣件。

14.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组成:从使用的功能上讲,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组成包括车站大厅及广场、售票大厅、运营管理场所、技术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

15.防灾设计包括人防设计、紧急疏散设计、车站消防设计、车站防洪涝设计。

16.地铁车辆制动方式:有轨交通车辆的控制方式有气控制气、电控制气、电—空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17.牵引网:牵引网由馈电线、接触网、轨道和回流线组成。

18.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轨道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19.按轨道空间位置划分,可分为地下铁道、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题附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题附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题附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小时单向运能通常可达到(A)A、3 万人次以上B、1.5—3 万人次C、0.5—1.5 万人次D、0.5 万人次以下四、名词解释1.限界是指为保证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安全,防止车辆与沿线设备、建筑物发生碰撞而规定的车辆设备和建筑物都不得超出或侵入的轮廓尺寸线2.车辆限界是车辆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最大动态轮廓尺寸线3.设备限界介于车辆限界与建筑限界之间,是安装沿线设备不得侵入的轮廓尺寸线4.建筑限界是线路必须具有的最小有效断面的尺寸线,地下线路的建筑限界,是隧道内径的轮廓尺寸线第二章客流一、单选题2.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准时、舒适等优点,使原来经由常规公交和自行车出行转移到经由轨道交通出行的这部分客流属于( B)A、基本客流B、转移客流C、诱增客流D、附加客流3.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后,促进沿线土地开发、住宅区形成规模、商业活动繁荣所诱发的新增客流属于(C )A、基本客流B、转移客流C、诱增客流D、附加客流4.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流量称为(B )A、客流量B、断面客流量C、最大断面客流量D、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5.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个断面的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其中的峰值称为( C)A、客流量B、断面客流量C、最大断面客流量D、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7.确定车辆型式、列车编组、行车密度、运用车配置数和站台长度的基本依据是( D)A、客流量B、断面客流量C、最大断面客流量D、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8.超高峰期是指高峰小时内存在的一个上下车客流特别集中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长度约为(B )A、5—10 分钟B、15—20 分钟C、25—30 分钟D、35—40 分钟10.在三次吸引客流预测模式中,通过自行车到站乘车的人次属于( B)A、一次吸引客流B、二次吸引客流C、三次吸引客流D、四次吸引客流11.在三次吸引客流预测模式中,通过常规公交到站乘车的人次属于( C)A、一次吸引客流B、二次吸引客流C、三次吸引客流D、四次吸引客流二、多选题2.主要的客流调查种类有( ABCD)A、全面客流调查B、乘客情况抽样调查C、断面客流调查D、节假日客流调查E、客流密度调查三、填空题2.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流量称为断面客流量。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轨道工程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 轨道几何形位: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它包括静态与动态两种几何形位。

2. 轨底坡:钢轨底边相对轨枕顶面的倾斜度,我国直线轨道的轨底坡标准是1/40。

3. 轨距:在轨道的直线部分,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轨距是指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轨距一般采用道尺或其它工具测量。

4. 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5. 道岔有害空间:辙叉咽喉至叉心实际尖端之间的距离。

6. 胀轨跑道:在温度力不太大时,随着温度力的增大,轨道首先在薄弱地段发生变形随着温度力的增大,变形也增大;当温度力达到临界值时,此时稍有外界干扰或温度稍有升高,轨道发生很大变形而导致轨道破坏,这一过程称为胀轨跑道。

7.道床厚度: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内轨中心轴枕底下道床处于压实状态时的厚度。

8.锁定轨温:无缝线路钢轨被完全锁定时的轨温,此时钢轨内部的温度力为零,锁定轨温又叫零应力轨温。

9.欠超高:当实际行车速度大于平均速度时,要完全克服掉离心力,在实设超高的基础上还欠缺的那部分超高,叫欠超高。

10.过超高:平均速度对应的超高与实际运营的最低速度所对应的超高差。

11. 道床系数:要使道床顶面产生单位下沉必须在道床顶面施加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12.横向水平力系数:钢轨底部外缘弯曲应力与中心应力的比值。

13. 轨道爬行:由于钢轨相对于轨枕、轨排相对于道床的阻力不足而发生的轨道纵向位移叫轨道爬行。

14.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泛指城市中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独轨交通、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磁悬浮轨道交通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15.查照间隔: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1(1391~1394mm);护轨作用边至翼归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2(1346~1348mm)。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总复习试题(一)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总复习试题(一)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总复习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车辆段线一般采用的是()的钢轨。

A 75kg/mB 60kg/mC 43kg/mD 50kg/m2、隧道线和高架线多采用()。

A 混泥土整体道床B碎石道床 C 沥青道床 D 其他道床3、以下哪项不是城轨车辆车体内部设备?()A客室座椅B立柱C纵向扶手D内饰板4、以下哪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采用了四轨受电方式?()A巴黎B东京C纽约D伦敦5、以下哪项不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IC卡车票?()A磁卡车票 B CPU卡车票C手机钱包D筹码型卡车票6、城轨交通检票机操作方式中的日期忽略模式是属于下面那种操作方式?()A正常的进/出站检验B降级运营模式C关闭服务状态D暂停服务状态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系统的功能?()A信息管理B参数管理C路网管理D报表管理8、下列哪项不是列车运行方案包括的内容?()A列车交路方案B列车控制方案C列车编组方案D列车停站方案9、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停站方案?()A 分区停车B站站停车C区段停车D跨站停车10、下列除哪项以外都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间分布的波动性的体现?()A 季节性波动B日客流的变化C小时客流波动D车站客流的波动11、以下哪项不是公交优先涉及()的方面A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安排优先B公共道路使用权优先C交通管制措施要体现公交优先D公共环境要保证公交优先12、以下哪项不是BRT与常规地面公交的比较所具有的优点()。

A低票价B快速性C舒适性 D 可靠性13、屏蔽门的门体结构由门槛、端门、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顶箱、()等组成。

A驱动装置B门控单元C传动装置D支撑结构14、下列哪项是客流预测中的定量预测方法?()A德尔菲方法B头脑风暴法C四阶段法D类推法15、“按规定着装,当班前了解有关客运、车站设备及行车情况,查看车站值班员记录本,检查行车用品,做好与上一班的交接工作和交接班记录。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铁路轨道一、名词解释:1.三角坑 2.固定轴距 3.钢轨基础弹性系数4.道床系数 5.轨道爬行 6.轨底坡7.胀轨跑道 8.道岔号码 9.道床厚度10.查照间隔 11.欠超高 12.过超高13.轨距 14.锁定轨温 15.横向水平力系数16.有害空间 17.伸缩附加力 18.挠曲附加力 19.前后高低二、判断正误:1.常用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顺坡呈直线型。

() 2.道岔的有害空间是指辙叉咽喉至理论尖端的距离。

() 3.在钢轨侧边工作边涂油将减小钢轨磨耗而增大车辆脱轨安全性。

() 4.轨道曲线方向整正时某点的拨量与该点的正矢无关。

() 5.钢轨头部的容许磨耗量是由钢轨的强度及构造条件确定。

() 6.我国铁路按线路等级划分轨道类型。

() 7.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如果偏向外侧,说明轨底坡过小。

() 8.轨距加宽是以车辆的斜接通过条件进行确定的。

() 9.我国南方一般土质路基地区轨道采用双层碎石道床。

() 10.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查找间隔D 1只容许有正误差,护轨作用边至翼轨作用边的查找间 隔 D 2 只容许有负误差。

() 11.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中要求道床纵向阻力小于扣件阻力。

() 12.计算钢轨的动挠度时仅考虑速度、偏载的影响。

() 13.轨距是指左右两股钢轨头部中心之间的距离。

() 14.与线路曲线地段不同,小号码道岔的导曲线不设外轨超高度。

() 15.为加宽小半径曲线的轨距,一般是保持内轨不动,将外轨向曲线外侧移动。

() 16.无缝线路长钢轨固定区温度应力仅与温差有关,而与钢轨长度无关。

() 17.轮轨间的摩擦越小,脱轨安全性越高。

() 18.轨底坡一般用1:n 表示,n 表示,n 越小表示钢轨倾斜程度越大。

() 19.由于机车固定轴距比车辆的固定轴距大,因此我国干线铁路曲线轨距加宽标准是根据机车条件确 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铁路轨道一、填空题:1.描述直线轨道几何形位的五大要素是指 轨距、水平、方向、前后高低和轨低坡2.曲线轨道上的钢轨磨耗主要有 、 和 三种形式。

3.铁路轨道曲线轨距加宽的设置方法是 。

4.道床断面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 和 。

5.我国铁路最大外轨超高为 mm ,上下行速度相差悬殊地段最大外轨超高为 mm 。

6.预留轨缝的两个原则是 和 。

7.我国铁路强度检算办法中引入 、 和 三个系数以进行轨道动力响应的准静态计算。

8.我国轨道强度检算中钢轨的基本应力是指 和 。

9.我国铁路轨道强度计算方法中,采用 方法考虑列车线路的动力相互作用。

10.采用连续弹性支承梁理论进行轨道竖向受力的静力计算时,采用 系数考虑扣件、轨枕、道床和路基的弹性。

11.轨道竖向受力静力计算采用的两种基本理论是 和 。

12.道床顶面应力检算中引入系数m ,m 的含义是 。

13.某曲线缓和曲线长100m,圆曲线长100m,曲线半径为800m,则理论上距直缓点250m 处内轨缩短量为 。

14.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由 、 和 等三大部分组成。

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 、 、 和 。

15.无缝线路的纵向位移阻力包括 、 和 。

16.当用t F E ∆⋅⋅⋅=ασ计算长钢轨中的温度应力时,其适用条件为 。

17.我国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中,原始弯曲分为 和 。

18.无缝线路固定区应力与钢轨长度的关系是 。

20.根据多年观测,最高轨温要比当地的最高气温高 ℃。

21.小桥上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中应考虑 , 和 等附加力的作用。

22.普通单开道岔号码越大,其辙叉角越 。

23.道岔的有害空间指 的距离。

24.我国道岔号数主要有6、7、 , , 和24号等。

25.确定查照间隔,目的是保证 和 。

26.道岔养护中的三密贴是指 、 和 。

27.第一次修正计划正矢的目的是 ,第二次修正计划正矢的目的是 。

28.我国把铁路设备的修理分为 , ,和 三类。

29.铁路线路经常维修一般由 负责完成。

三、名词解释:1.三角坑2.固定轴距3.钢轨基础弹性系数4.道床系数5.轨道爬行6.轨底坡7.胀轨跑道8.道岔号码9.道床厚度10.查照间隔11.欠超高12.过超高四、问答题:1.分别简述直线和曲线轨道形位有哪些?2.预留轨缝的原则是什么?3.提高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铁路工务日常养护中如何测量曲线的方向?评价曲线圆顺性采用哪些指标?5.如何设置曲线轨距加宽及外轨超高度?6.轨距加宽的计算原则和检算原则是什么?7.常用缓和曲线应满足那些线型条件?8.评估理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三个指标是什么?9.用轨距S,尖轨根端支距g y ,外轨导曲线半径R w ,转辙角β,辙叉角α写出导曲线后插直线长K 的计算公式。

10.判断曲线圆顺性采用那三个指标?进行曲线方向整正时应满足那些条件?11.为什么要设置曲线外轨超高?超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限制欠超高和最大外轨超高?12.准静态法计算轨道竖向动力响应时引入了哪几个系数?分别叙述其各自的定义。

五、计算题:1.某无缝线路R J =392kN,E=2.1*1011Pa,F=65.8cm 2,=α11.8*10-6/℃,P=8.5kN/m.假定轨温单向变化至最高轨温T max =62℃时,测得长钢轨端部位移为2mm ,试求锁定轨温并画出最高轨温时的温度力图。

2.已知钢轨弯距计算式为:(4βχβ-=e P M βχβχsin cos -),挠度计算式为: )sin (cos 2βχβχββχ-=-e kP y ,式中:44EI k =β k 为钢轨基础弹性系数EI 为钢轨刚度P 为车轮荷载试分析木枕线路更换为钢筋混凝土枕时,对钢轨最大应力及最大枕上反力的影响。

3.某曲线由常用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组成。

缓和曲线长l 0,圆曲线长l y ,半径为R ,轨头中心距为S 1。

写出第一缓和曲线中点、圆曲线中点及第二缓和曲线中点的内轨缩短量计算式。

4.某段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其伸缩区、固定区以及缓冲区的轨道类型相同。

已知最高轨温时长轨端的伸长量为8mm ,缓冲轨的长度(每根)为伸缩区长度的一半。

为了保证最高轨温时长钢轨和缓冲轨之间的轨缝不顶严,铺轨时至少预留多大轨缝?5.证明常用缓和曲线上各点(不含起始点)的计划正矢与其距点(ZH 或HZ )的距离成正比。

答案一、填空题:1.轨距、水平、方向、前后高低和轨低坡2.侧磨、头部压溃和波磨3.将曲线轨道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轨距的距离不变。

4.直线、行车安全性条件: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行车安全,使车轮不掉道和行车平稳性条件: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外轮的升高(或降低)速度不超过限值,以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5.150、1256.温度升高时,钢轨不顶严 和 温度降低时,轨缝不超过构造轨缝7.速度系数 、 偏载系数 和 横向水平力系数8.动弯应力 和 温度应力9.准静态10.钢轨基础弹性模量11.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和连续弹性点支承梁理论12.不均匀系数13.313.91mm14.缓冲区、伸缩区和固定区、轨道框架刚度、道床横向阻力、温度力和原始不平顺(弯曲)15.接头阻力、扣件阻力、道床纵向阻力16.长钢轨的温度伸缩变形受到完全约束17.弹性原始弯曲和塑性原始弯曲18无关20.2021.伸缩力,挠曲力和断轨力22.小23.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叉心24.9 、 12 、 1825.具有最大宽度的轮对通过辙叉时,一侧轮缘受护轨的引导,而另一侧轮缘不冲击叉心或滚入另一线和具有最小宽度的轮对通过时不被卡住26.基本轨底边与滑床板挡肩密贴、基本轨轨颚与外轨撑密贴和基本轨轨撑与滑床板挡肩密贴27.保证曲线终点拨量为零、保证某些控制点的拨量为零或仅作少量拨动28.钢轨状态检测、轨枕状态检测和道床状态检测29.工务段三、名词解释:1.三角坑: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里,首先是左股钢轨比右股钢轨高,接着是右轨比左轨高,所形成的水平不平顺。

2.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3.钢轨基础弹性系数:要使钢轨均匀下沉单位长度所必须施力于钢轨单位长度上的力。

4.道床系数:要使道床顶面产生单位下沉必须在道床顶面施加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5.轨道爬行:由于钢轨相对于轨枕、轨排相对于道床的阻力不足而发生的轨道纵向位移叫轨道爬行。

6.轨底坡:钢轨底边相对轨枕顶面的倾斜度。

7.胀轨跑道:在温度力不太大时,随着温度力的增大,轨道首先在薄弱地段发生变形随着温度力的增大,变形也增大;当温度力达到临界值时,此时稍有外界干扰或温度稍有升高,轨道发生很大变形而导致轨道破坏,这一过程称为胀轨跑道8.道岔号码:辙叉角的余切。

9.道床厚度: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内轨中轴枕底下道床处于压实状态时的厚度。

10.查照间隔: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1(1391~1394mm);护轨作用边至翼归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2(1346~1348mm)。

11.欠超高:当实际行车速度大于平均速度时,要完全克服掉离心力,在实设超高的基础上还欠缺的那部分超高,叫欠超高。

12.过超高:平均速度对应的超高与实际运营的最低速度所对应的超高差。

四、间答题:1.答题要点:直线:轨距、水平、轨向、前后高低、轨底坡;曲线:除此之外,还有轨距加宽、外轨超高、缓和曲线。

2.答题要点:保证轨温升高时轨缝不顶严,轨温下降时螺栓不受力。

3.答题要点:增大导曲线半径,采用大号码道岔,采用对称道岔,改善道岔平面设计,减小车轮对道岔各部分位置的冲角等。

4.答题要点:采用绳正法。

评价曲线圆顺性采用如下三个指标:缓和曲线各点正矢与计划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

5.答题要点:加宽轨距,是将曲线轨道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轨距的距离不变;设置外轨超高,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前者是保持内轨标高不变而只抬高外轨,后者是内外轨分别各降低和抬高超高值一半。

6.答题要点:计算原则是车辆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检算原则是机车以正常强制内接通过曲线。

7.答题要点:8.答题要点:动能损失、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的增量。

9.答题要点:ααβsin )cos (cos gw y R S K ---=。

10.答题要点:评价曲线圆顺性采用如下三个指标:缓和曲线各点正矢与计划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保证曲线整正前后两端的切线方向不变,保证曲线整正前后始终点位置不变,保证曲线上某些控制点的拨量为零。

11.答题要点:设置曲线外轨超高是为了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超高与各次列车的平均速度和曲线半径有关。

欠超高引起内外轨不均匀磨耗并影响旅客的舒适度,此外,过大的未被平衡超高度还可能导致列车倾覆,因此必须限制欠超高;低速列车行驶于超高很大的轨道时,存在倾覆的危险性,故必须限制最大外轨超高。

12.答题要点:1)速度系数:动载增量与静轮载之比;2)偏载系数:偏载增量与静轮载之比;3)横向水平力系数:钢轨底部外缘弯曲应力与中心应力的比值。

五、计算题:1.答题要点:解:5.86580101.22)392000)(5.2(2)(max 2520max 2⨯⨯⨯⨯--⨯=-=F T T EFP R P j t 5.86580101.22)3920006580)62(5.2(520⨯⨯⨯⨯-⨯-⨯=T ,故锁定轨温4.460=T ℃。

图略。

2.答题要点:解:钢轨最大应力及最大枕上反力变小。

(分析过程请结合作业完成,此处略)3.答题要点:解:第一缓和曲线中点内轨缩短量:Rl S l 4010=∆,圆曲线中点的内轨缩短量:R l S l y y 21=∆,第二缓和曲线中点的内轨缩短量:Rl S l 43010=∆。

4.答题要点:解:预留轨缝=+=短长下λλa 8+0.5=8.5mm 。

5.答题要点:证:设,,,321y y y …为各测点的切线支距,以λ表示测点间的间距。

对常用缓和曲线,切线支距36Rl l y =,其中l 为测点至缓和曲线始点的曲线长度,0l 为缓和曲线长度,R 为曲线半径。

而第一点的计划正矢λλλλ02303121266)2(2121l R Rl Rl y y f =-=-=,因为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半径是变化的,所以有122f f =,133f f =,…一、填空题1.轨道一般由钢轨、轨枕、联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

2.新建和改建铁路的轨道,应根据此设计线路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行车速度和年通过总质量确定轨道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