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固涩剂、第九章安神剂、第十章开窍剂PPT课件

合集下载

7ypl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

7ypl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

安神剂
滋养安神药
滋养安神 滋阴养血药 清热药 重镇安神药 重镇安神 清热药 养阴药
神 志 不 安
邪气 蒙扰
痰蒙心窍 祛痰为主+安神药(温胆汤、十味温胆汤) 瘀阻心窍 化瘀为主+安神药(血府逐瘀汤)
第一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内外伤辨惑论》 Ⅱ类
五志化火(肝火)
↓ 心火亢盛 热灼胸膈-心中懊恼
↓ 阴血不足-心神心体失养 阴虚有火-舌红,脉细数
主证病机分析: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
脾肾虚寒 阳虚失固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 泻痢无度,脱肛坠下。
舌淡苔白,脉迟细。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方解:罂粟壳 君 肉豆蔻 臣 诃子 肉桂 人参 佐1 白术 当归、白芍 佐2 木香 佐3 甘草 佐使
配伍特点:标本兼顾,治标为主;
脾肾同治,补脾为主。
草;出血日久,加龙骨、牡蛎、乌贼骨、
茜草炭。
固经丸和固冲汤之比较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
主证分析:肾虚湿热带下。 肾虚:带下量多 湿热带下:带下粘稠色黄,其气腥秽,舌 红,苔黄腻。
如何理解“肾虚”
1.肾虚指“失固”。 2.“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任脉本不能容水, 湿气安得而入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横生,通于 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 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 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唯有热邪 存于下焦之间,而反化湿也。……此乃不从水火 之化,而从湿化也。……单治脾何能痊乎!法宜 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方用易 黄汤。” (《傅青主女科》)
牡蛎散主证分析:体虚自汗、盗汗证。 气虚自汗--自汗日久,短气烦倦 体虚 阴虚盗汗--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 惕,舌淡红,脉细弱。

dzj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

dzj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
漏下不止,色淡质稀
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淡, 脉微弱。
可编辑ppt
27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方解:
山 萸

龙牡 黄白 骨蛎 芪术
白棕五海茜 芍榈倍螵草
炭子蛸

臣1 臣2

可编辑ppt
28
配伍特点
1.以众多收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 气药助固摄为辅,意在急则治标。
2.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 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可编辑ppt
10
第三节 涩肠固脱
可编辑ppt
11
适用病证:脾胃虚寒,泻痢日久,肠滑失 禁病证。
可编辑ppt
12
真人养脏汤 Ⅱ类
主证病机分析: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 脾肾虚寒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 阳虚失固 泻痢无度,脱肛坠下。
舌淡苔白,脉迟细。
可编辑ppt
13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稠 、
31
病机特点:“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虚为本
(《素问·阴阳别论》)
血热为因
出血为标
恶性循环
可编辑ppt
32
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固本、澄源、塞流三法并举。)
龟白黄 黄
方解: 板炙 芍炒 芩炒



椿香 树附 根 皮
可编辑ppt
33
运用
辩证要点:血色深红甚或紫黑粘稠,舌 红,脉弦数。
随证加减:阴虚甚者,加女贞子、旱莲 草;出血日久,加龙骨、牡蛎、乌贼骨、 茜草炭。
可编辑ppt
34
固经丸和固冲汤之比较
可编辑ppt
35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
主证分析:肾虚湿热带下。 肾虚:带下量多 湿热带下:带下粘稠色黄,其气腥秽,舌 红,苔黄腻。

方剂固涩安神开窍 PPT

方剂固涩安神开窍 PPT
❖ 实验研究:
改善学习障碍,提高记忆能力
❖ 使用注意:
纳差,便溏慎用
比较
❖ 主症为心悸、失眠,天王补心丹与归脾汤如何区别? ❖ 主症为心悸,天王补心丹与炙甘草汤如何区别?
病案分析
❖ 李某,男,46岁,司机。1996年10月20日初诊。口腔 粘膜溃烂,疼痛,反复发作半年,每月均有1-2次发作, 进食稍刺激性的食物便疼痛难忍,屡服西药治疗未效。 服中药虽有效却易复发。此次复发乃因10天前跑长 途客运,劳累后又饮少量白酒而症发。诊见:口腔粘 膜、舌体有10多处绿豆或针尖样大的溃疡,表面灰白, 周围红肿,伴心悸,心烦多梦,大便干,2日1行,舌边尖红, 少苔,脉细数。
安神剂的配伍规律
一、重镇安神剂
❖ 1、重镇安神药 ❖ 2、清热药 ❖ 3、养阴药 ❖ 4、健脾养胃药
二、滋养安神剂
❖ 1、滋养安神药 ❖ 2、滋阴补血、补气药 ❖ 3、清虚热药 ❖ 4、理气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内外伤辨惑论》 Ⅱ △类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
肝郁化火
心火亢盛 (主)
镇心安神,清热 心烦,失眠,舌红,脉数
方剂固涩安神开窍
习惯证
❖ 气虚失摄所致滑脱散失之证
≠脱证
≠虚证
气虚失摄 敛肺止咳
分类
自汗、盗汗
固表止汗

久泄、久痢
涩肠固脱
遗精
涩精止遗

带下增多
固崩止带

崩漏
使用注意
❖ 纯虚无邪?
外无表邪
内无湿热、无食积
第一节 固表止汗
牡蛎散
Ⅰ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证:体虚自汗、盗汗
自汗日久

方剂学,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总合ppt课件

方剂学,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总合ppt课件
2、敛肺止咳 —— 治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 代表方:九仙散
3、涩肠固脱 —— 治大便滑脱不禁证。 代表方: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分类:
4、涩精止遗 —— 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 也治肾虚不摄,膀胱失约之尿频、 代表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丸
5、固崩止带 —— 治崩漏、或带下不止之证。 代表方:固冲汤
组成:
肉豆蔻 二两 补骨脂 四两
五味子 二两 吴茱萸 二两
用法:
上为末,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用水一碗,煮 姜、枣,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 空心食前服
主治:
肠失固摄,五更阴盛:五更泄泻
脾肾 肾虚 虚为 寒主
阴寒凝聚:腹痛,腰酸肢冷 舌淡,脉沉迟无力。
火不生土,
脾失健运
不思饮食,食不消化, 神疲乏力
第九章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定神志 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的方剂,称为安神 剂。
适用范围 神志不安的病症,临床常表现为 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烦躁惊狂 等。
分类 以惊恐、喜怒、烦躁、狂乱等为主要表 现者,一般多属实证,治宜重镇安神; 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为主要表 现者,一般多属虚证,治宜滋养安神。 故本章方剂分为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两 类。
类方比较:
金锁固
重在固肾涩精止遗。用治肾虚
精丸 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腰酸耳鸣,
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等。
均有涩精止遗,补肾固精之功。 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
桑螵蛸散
重在调补心肾,交通水火,补益 气血,滋阴潜阳。用治心肾两虚
之尿频或遗尿,滑精
桑螵蛸散
《医方集解》
汪 昂:此足少阴、手足太阴药也。虚则便数,故 以螵蛸、龙骨固之。热则便欠①,故以当归、龟 版滋之。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能通心 气于肾,远志能通肾气于心,并能清心解热。心 者,小肠之合也,心补则小肠不虚,心清则小肠 不热矣。

《中药与方剂》课件固涩药、固涩剂图

《中药与方剂》课件固涩药、固涩剂图
抗病能力。
调理气血
固涩药能够调理气血,促进气 血流通,改善机体内部环境。
抗衰延年
固涩药具有抗衰延年的作用, 能够延缓衰老过程,保持身体
健康。
02
固涩剂概述
固涩剂的定义
01
02
03
固涩剂
指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 治疗气、血、阴、阳耗散 滑脱病症的方剂。
收敛
指将散漫、流失的精气神 或其他物质收聚起来,使 其归位。
全鹿丸
全鹿丸是一种以鹿茸、人参等为主要成分的温阳固涩剂, 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固涩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 致的尿频、遗精等症。
05
固涩药与固涩剂的应用
固涩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收敛止汗
用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症 状,如五味子、浮小麦等。
涩肠止泻

固涩药的分类
收敛止汗药
收敛止血药
涩肠止泻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用于治疗气虚自汗、阴 虚盗汗等症。
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病证。
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等 症。
用于治疗遗精、遗尿、 带下等症。
固涩药的功效与作用
01
02
03
04
收敛固涩
固涩药通过收敛作用,固涩滑 脱病证,缓解症状。
补虚扶正
固涩药具有补虚扶正的作用, 能够补充体内正气,增强机体
用于多种出血症状,如紫珠草 、仙鹤草等。
固精止遗
用于肾虚遗精、遗尿等症状, 如金樱子、莲须等。
固涩剂在临床中的应用
固表止汗剂
适用于体虚自汗、盗汗等症,如玉屏风散。
收敛止血剂
适用于多种出血症状,如紫珠草汤等。
涩肠止泻剂
适用于久泻不止、大便滑脱等症,如桃花汤、 赤石脂丸等。
固精止遗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证加减:
脾肾虚寒甚者,加附子;脱肛加升麻、黄芪 。
使用注意:不宜久服;若泻痢虽久,湿热积
滞未去者,禁用本方。
.
18
泻痢固肠片
❖ 组成:真人养脏汤人参易党参,木香易陈皮。 去肉桂、当归,加茯苓
❖ 功效:涩肠止泻,健脾和中 ❖ 主
❖ 组成 肉豆蔻二两 五味子 二两 补骨脂 四两
.
27
第四节 涩精止遗
适用病证:肾虚失固 精关不固:遗精滑泄。 膀胱失约:尿频遗尿。
用药特点:涩精止遗药如沙菀蒺藜、桑螵蛸、 牡蛎、龙骨、莲须、芡实、金樱子等为主 , 配伍补肾、宁心等药 。
.
28
桑螵蛸散 (《本草衍义》)
❖ 组成 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酥炙,以上各一两
吴茱萸浸,炒,一两 生姜 八两 大枣一百枚
❖ 主治 脾肾阳虚之五更泻(肾泄、鸡鸣泄)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 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 ,脉沉迟无力。
❖ 病机 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肠失固摄。 ❖ 治法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
20
四神丸
主证分析:脾肾阳虚之肾泄。
脾 肾阳虚衰:五更泄泻,久泻不愈,腰酸
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补中
当归、白芍—养血和血

木香—芳香醒脾,行气止痛
合归、芍调和气血 ,使全方补涩而不致壅滞气机
甘草—合芍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佐使
.
16
配伍特点:
标本兼顾,治标为主; 脾肾同治,补脾为主。 涩中寓行,补而不滞。
.
17
临床运 用
辩证要点: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
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
.
13
❖ 组成 人参 当归 白术焙,各六钱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肉桂 甘草炙,各八钱 白芍药一两六钱 木香一两四钱 诃 子一两二钱 罂粟壳蜜炙,三两六钱
❖ 主治 脾肾虚寒,久泻久痢。
大便滑脱不禁,甚则脱肛坠下,腹痛喜温喜按,或 下痢赤白,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细。
❖ 主治 心肾两虚的尿频或遗精证。
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或遗尿、或遗精,心 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 病机 肾虚不摄,心气不足,膀胱失约,精关不 固(心肾两虚,水火不交)。
❖ 治法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
29
桑螵蛸散
主证分析: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证。
肾之精气不足,膀胱失约-小便频数,尿如米泔,或遗尿。
❖ 病机 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 治法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
14
真人养脏汤
主证病机分析: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 脾肾虚寒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 。 失固无权 泻痢无度,脱肛坠下。
舌淡苔白,脉迟细。
.
15
方 罂粟壳 —涩肠固脱止泻 解 制肉豆蔻—温中涩肠止泻
诃子—涩肠止泻
君 臣
肉桂—温肾暖脾 ,兼消阴寒
咳嗽、伤食泄泻等等不能使用。 2、配以补益药。 3、不宜过早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 4、 对于大虚大脱病证应该使用益气固脱或回阳救逆方剂,
不能单纯使用固涩剂。
.
3
第一节 固表止汗
适用病证: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所 致的自汗,盗汗等。
用药特点:固表止汗药如麻黄根、浮小麦、 煅龙骨、煅牡蛎等为主 ,配伍益肺补脾、 潜阳敛液等药。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4
牡蛎散主证分析:体虚自汗、盗汗证。
气虚自汗--自汗日久,短气烦倦 体虚
阴虚盗汗--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 惕,舌淡红,脉细弱。
.
5
牡蛎散证的病机形成过程
气虚表卫不固 自汗日久 心阴耗 伤,心气受损 心阳失潜 阳不敛阴
盗汗
.
6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解:
牡黄

肾肢
阳 虚
冷,腹痛喜温,脉沉迟无力。
脾虚失运: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神疲

力,舌淡,苔薄白。
.
21
功用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方解
补肉 骨豆 脂蔻
君臣
吴五 茱味 萸子








.
22
❖ 君 补骨脂——补肾助阳,温脾止泻。(壮火益土) ❖ 臣 制肉豆蔻——涩肠止泻,温脾暖胃。
与补骨脂相配既可温肾暖脾,又能涩肠 止泻。
❖ 佐 吴茱萸——温胃肝肾散寒兼舒肝 五味子——固肾益气,涩精止泻 生姜——温胃散寒 大枣——补脾养胃
.
23
配伍特点及用法
温补与收涩并用,以温补(肾)为主。
姜枣同煮,枣肉为丸。 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
.
24
临床应 用
辩证要点: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 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临证加减:根据阳虚程度,可合理中 丸或附子、肉桂同用。久泻中气下陷而见 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 。
用药特点:以涩肠止泻药物,如肉豆蔻、诃子、 罂粟壳、赤石脂、乌梅、禹余粮等为主 ,配伍 温肾助阳、健脾益气、行气化滞、滋阴养血等 药。
.
12
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是以人名、功用结合剂型命名。“ 真人”原方指出是纯阳真人,系古代传说的八仙 之一,吕纯阳真人;“养脏”是指补养已伤之脏 ,即脾脏肾脏。本方能温补脾肾之阳,涩肠止 泻以复脾肾之功能,其服后有神效,故冠以仙 人之名以示不同凡响,作为汤剂.
第九章 固涩剂
.
1
定义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 用,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病证的 方剂,统称固涩剂。
适应病证
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
、小便失禁、血崩带下。
.
2
分类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
注意事项 1、一般在纯虚无邪时使用。邪实的病证如热病多汗、痰饮
精失封藏-遗精
水心 精 火肾 不 不两 养 交虚 神

蛎芪




君臣

.
7
临床应用
辩证要点: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 。
临证加减:
气虚明显或以自汗甚为主者,重用黄芪,
酌加参、术;阴虚明显或盗汗甚者,重用牡蛎
,酌加生地、白芍、糯稻根。
.
8
牡蛎散与玉屏风散比较
.
9
第二节 敛肺止咳
九仙散
(略)
.
10
第三节 涩肠固脱
.
11
适用病证: 脾肾虚寒致泻痢日久,大便滑脱不禁。
.
25
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异点
真人养脏汤以罂粟壳为君,固涩为主,配 伍温中补脾的人参、白术,肉桂兼以温 补脾肾。主治泄痢日久,脾肾虚寒,而 以脾虚为主的滑脱不禁证。
四神丸重用补骨脂为君,温肾为主,兼以 暖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 致的肾泄。
.
26
四神片
❖ 组成:四神丸之生姜易干姜 ❖ 功效: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 主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