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新高考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窥豹一斑谈笑风生B. 碌碌无为恣意妄为C. 惟妙惟肖落英缤纷D. 呕心沥血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西藏旅游,体验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B. 由于气候变化,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这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C. 他的书法作品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这充分说明了他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柳暗”指柳树遮住了阳光,使得村庄显得昏暗。
B. “一箭双雕”中的“一箭”指射箭时一箭射中两只鸟。
C. “鹤立鸡群”中的“鹤”指鹤鸟,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出众。
D. “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指在画龙的眼睛上点上一点,使龙栩栩如生。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房间。
”(比喻)B. “他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夸张)C. “他的脸色铁青,仿佛要吃人。
”(拟人)D. “他的步伐矫健,犹如一只猎豹。
”(比喻)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看过《红楼梦》吗?我很喜欢这本书。
”B. “他的家乡在四川,那里有美丽的风景,有丰富的文化。
”C. “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天我们要去郊游。
”D.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几个有趣的成语吧。
乙:成语“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高一必修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fān)毕恭毕敬(bì)B. 惊弓之鸟(jīng)碧空如洗(bì)C. 水落石出(lào)雕梁画栋(diāo)D. 鸡犬升天(shēng)贾而不售(g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
B.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B.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4. 下列词语中,与“骄阳似火”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阳光明媚B. 骄阳如火C. 阳光灿烂D. 阳光和煦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C. 我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天空,看到了远方。
D. 这篇文章的文笔优美,语言生动。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飘飘洒洒,仿佛在向大地诉说着什么。
B.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天白日B. 呼风唤雨C. 美轮美奂D. 风和日丽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
B.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C. 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D. 这个城市的环境非常优美。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湖的水很清,能看清湖底的沙石。
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tuó)恣意妄为(zì)B. 雕梁画栋(diāo)震耳欲聋(zhèn)C. 沧海桑田(cāng)比比皆是(bǐ)D. 美轮美奂(lún)荡然无存(d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全靠老师的辛勤教导。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一直上不去。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才能解决。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她的能力确实出类拔萃,是我们团队的中坚力量。
D.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令人热血沸腾。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昨天去了北京,明天又要去上海。
”B. “这个月我挣了三千元,还欠了五千元。
”C. “我想去图书馆,你呢?”D.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比喻)B. “他的眼睛像鹰一样锐利。
”(拟人)C.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剑,刺痛了我的心。
”(比喻)D.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夸张)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
”改句:“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是他。
”(主动句改为被动句) B. 原句:“他的成绩提高了。
”改句:“他的成绩被提高了。
”(主动句改为被动句)C. 原句:“我们明天去公园。
”改句:“公园我们去明天。
”(定语后置)D. 原句:“他一直努力学习。
”改句:“努力学习他一直。
”(状语后置)7.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失利,感到非常沮丧。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孝”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孝”强调对父母的敬爱与顺从。
子女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生活,尽自己所能满足父母的需求。
其次,“孝”注重赡养父母。
子女要在物质上给予父母保障,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最后,“孝”倡导传承家族文化。
子女通过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将家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孝”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孝”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孝”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孝”的思想,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价值观,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孝”只强调对父母的顺从,不注重其他方面。
C.“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D.在当今社会,“孝”思想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孝”的内涵、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述“孝”的内涵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C.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价值时,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现实意义时,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咫尺天涯(zhǐ chǐ tiān yá)C. 踟蹰不前(chí chú bù qián)D.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终于取得了成功。
C. 这篇文章的写作水平很高,值得我们学习。
D. 他的演讲很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元代的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清代罗贯中所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出自其作品《_________》。
8.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_________。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出自其作品《_________》。
10. “水调歌头”是一种古代的词牌名,其代表作之一是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试卷题及答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B.现代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如恒河沙数。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他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稻口中,他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到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
现在我们试验田种的杂交稻每亩产700千克,农民种的亩产能达到800千克甚至更高,因为他们大量采用有机肥。
还有比这更令他欣慰的事吗?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
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
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
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
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
高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huàn)沦为笑柄(bǐng)B. 鸿篇巨制(zhì)翻箱倒柜(gài)C. 纵横捭阖(bǎi)融会贯通(huì)D. 瞒天过海(mán)风驰电掣(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
B.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C.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D.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定于明天的比赛推迟到下周。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宛如一座七彩的桥梁。
B. 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中辛勤地采集。
C. 那笑声,如同一串串银铃,在山谷中回荡。
D.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踌躇满志,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B. 这本书图文并茂,深受读者喜爱。
C. 她虚怀若谷,从不自满。
D. 那位专家娓娓道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爱,就是行动林清玄爱,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说:“爱就是包容。
”我认为,包容只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爱更需要通过行动来体现。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奶奶提着很多东西,行动不便。
车到站了,老奶奶还没有下来,车上的乘客都开始抱怨。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主动帮老奶奶拿东西,然后搀扶她下车。
他的行动让车厢里充满了温暖。
爱,就是帮助别人。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这就是爱。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膝盖破了。
我立刻上前,帮他包扎伤口,并送他回家。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帮助,但我相信,这份爱会传递下去。
爱,就是关心。
关心他人,关注他们的需求,这就是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选修试卷
出卷人何正审核人得分_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Ⅱ卷时,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考试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座位号写在答卷纸的右下角的空格内。
每题答案写在对应题目的答卷纸上,出框无效,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试卷由考生保留,将答题卡和答卷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兵家法家
C.儒家道家墨家兵家
D.儒家兵家墨家法家
2、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孔子——“仁政”思想
B.孟子——“民贵君轻”和“仁政”
C.荀子——“性本善”和“法制”
D.孟子——“性本善”和“为政以德”
3、西汉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
①“仁政”②“德治”③“君权神授”④“天人感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仁”
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C.理气论
D.心性论
5、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根本原因是
A.政治的腐败
B.人民的反抗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
6、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7、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
A.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B.达·芬奇彼特拉克薄伽丘
C.但丁苏格拉底薄伽丘
D.但丁彼特拉克拉斐尔
8、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天主教会向教民出售赎罪券
C.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D.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
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
A.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10、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从阐述不平等的起源中引出了一个革命的结论:民众有权以暴力
推翻暴政。
他是
A. B. C. D. 康德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11、培根说“这三样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2、北魏贾思勰的科技著作是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13、下列文学形式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歌 ②赋 ③楚辞 ④话本 ⑤传奇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③②①⑤④
14、同属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性格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15、下列连线不正确
...的是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
C.唐宋时期——宗教画——《洛神赋图》
D.北宋时期——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16、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
B.牛顿——发现了天王星和冥王星等
C.爱因斯坦——实现了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殊运动规律
17、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深入到了微观世界的是
A.亚里士多德力学
B.牛顿力学
C.相对论力学
D.量子力学
18、以下观点不属于
...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A.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
B.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C.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19、达尔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主要是因为达尔文和牛顿
A.两人的学说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他们分别在生物和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C.两人都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他们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20、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之所以被称为“万能蒸汽机”,主要是因为
A.能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B.效率高,运行安全
C.能耗小,经济实惠
D.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0分,共计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威不两错”。
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三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他认为只有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还提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材料四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5分)
(2)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背景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三、四所反映出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列举这三段材料中能反映该思想的关键语句。
(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
选集》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摘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
——英·李约瑟
材料三: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在《电的利弊》
(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2分)
(2)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3分)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1分)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各项成就的标志或意义是什么?(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