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思考与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及经验总结归纳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及经验总结归纳高三历史复习是高中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环节,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复习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对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关于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及经验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总体复习方法和步骤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均衡安排各个历史专题的复习时间。
考生可以将复习计划分为阶段性的计划,每个阶段集中复习一个专题,逐步深化理解和记忆。
2. 分析历史题型:仔细研究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历史题型和题目的命题思路。
根据历史题型的特点,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策略。
3. 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历史是一门整体性的学科,知识点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影响。
复习历史时,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化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相关概念的理解。
4. 掌握历史名词和专有名词:历史有很多特定的名词和专有名词,对于这些名词的掌握是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的前提。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些名词分门别类,加强对其记忆和理解。
5. 制作复习资料:可以制作复习笔记、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等复习资料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通过整理和总结,可以将复杂的历史知识更加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
6. 多做历年试题: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是复习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历史题型的掌握。
二、复习技巧和经验1. 善于总结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联系和演变: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常常存在一定的联系和演变,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总结这些联系和演变,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
2. 理解历史事件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历史事件的形成涉及到各种原因和影响,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
通过深入理解事件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3. 多用图表和表格总结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繁杂且有时性强,通过制作图表和表格可以把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可以绘制时间轴、思维导图、分析表格等形式的图表,帮助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高三历史备考方案与措施

高三历史备考方案与措施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们开始为历史科目的备考忙碌起来。
历史作为文科类的一门重要学科,备考时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的提升。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三历史备考的方案与措施,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备考提供一些帮助。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1.建立知识框架:历史学科的内容庞杂而复杂,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是备考的基础。
同学们可以通过参考教材或历年高考试题,整理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明确各个历史时期和事件的发展脉络。
2.重点突破: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将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分开对待。
对于重点内容,要注重记忆与理解,掌握核心概念和基本事实;对于难点内容,要注重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深层次的思考,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3.积累案例和材料:历史学科注重案例和材料的分析,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类书籍、文献和历史考古发现等,积累相关的案例和材料。
同时,要学会分析和解读这些案例和材料,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解题技巧的提升1.熟悉题型特点:历史考试中有各种不同的题型,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同学们需要熟悉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要求,不同题型要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2.善于分析题目: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问题,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
只有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3.注重思维的拓展:历史考试强调对历史事件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三、备考方法与策略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备考历史需要时间和耐心,同学们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既有系统性又不会过分疲劳。
同时,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按照重难点的优先顺序进行学习。
2.多做历年试题:历年高考试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源,同学们可以通过做历年试题来熟悉考试题型和题目命制特点。
同时,还可以通过做题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备考方向。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及经验总结归纳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及经验总结归纳高三是每个学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自己未来的一段时间。
历史作为一个必修科目,在高三的复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高三历史复习的方法和经验总结。
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高三的时间紧迫,所以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首先,根据高考大纲,将历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排序,按照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来制定每天的复习内容。
其次,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压力放得太大,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复习和娱乐活动。
最后,要坚持执行计划,不要因为一两天的懒散而放弃,要坚持到底。
其次,要善用各种复习资源。
在高三的复习中,只有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要善用各种复习资源,包括历年的高考真题、模拟试题以及各种历史辅导书籍。
通过多做题,可以熟悉考点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互联网上的资源,比如历史学习网站、历史视频等,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再次,要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科学科,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背后的原因,通过思考和分析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同时,通过记忆历史事件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便于在考试中快速回忆和回答问题。
最后,要进行自主总结和归纳。
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进行自主总结和归纳知识点。
可以将重点内容写成笔记或思维导图,便于记忆和复习。
在进行总结和归纳时,可以选择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我有一些建议和经验总结。
首先,要多做题。
通过做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
其次,要多看历史资料,包括历史书籍、历史人物的传记以及历史资料。
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最后,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定时复习、规律作息等,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三教研组历史复习计划

高三教研组历史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教研组的复习计划通常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历史重点知识,准备高考。
以下
是一个可能的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1. 制定复习计划:确定复习阶段性目标,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表,确保复习工作有条
不紊地进行。
2. 整理重点知识点:根据历年高考真题和教材要点,确定重点知识点,有重点有计划
地进行复习。
3. 复习历史事件:回顾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理清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
4. 复习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进行系统性复习,包括了解其生平、思想、贡献等,可
以通过制作人物卡片或笔记进行记忆。
5. 刷题巩固: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来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巩固知识点,
提高应试能力。
6. 讨论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历史知识的交流讨论,可以共同查漏补缺,相互学习,提高复习效果。
7. 定期检查: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及时调整复习计划,确保有效
复习。
总体而言,高三历史教研组的复习计划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稳固基础,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1. 引言本教学计划旨在为高三历史复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操作步骤。
通过本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上重要的事件和发展脉络。
- 培养分析历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 提高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运用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 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 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观念。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3. 教学内容3.1 教学大纲根据高考要求和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 中国古代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与转折- 世界史的重要国家和地区发展3.2 教学进度安排将整个高三学年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中国古代史(1学期)-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第二阶段:中国近现代史(1学期)-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建国后的历史发展第三阶段:世界史(1学期)- 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 中世纪欧洲与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兴起与工业革命-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与当代世界4. 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 归纳法: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目标本计划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制定合理的历史复备考计划,以提高历史成绩。
时间安排- 第一周:复明清时代的政治与经济- 第二周:复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第三周:复二战时期的全球格局与中国抗日战争- 第四周:复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五周:进行模拟考试,复重点内容- 第六周:进行错题集的复和整理研究方法- 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
- 记笔记:写下重点内容和关键名词,便于复时查阅和巩固记忆。
- 练题:完成教材末尾的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查漏补缺:及时查找自己对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不全面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参考书等补充相关知识。
复技巧- 分段复:根据时间安排,合理划分每天的研究内容,每天集中精力复一个章节。
- 制作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帮助记忆和理解。
- 刷题训练:通过做历年高考题和模拟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 合作研究:与同学组队一起研究、复,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共同进步。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研究惯:按时睡觉、早起、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打乱正常的作息。
- 多种复方式:结合课堂研究、教辅材料和互联网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复,提高研究效果。
- 疑惑及时解答: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确保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总结本计划将为高三学生提供具体的历史复备考计划和多种复技巧,帮助他们系统地进行历史知识的研究和提高成绩。
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时间安排进行复,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研究惯和积极的研究态度,相信他们的历史成绩会有明显的提升。
以上是《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策略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策略高三历史复习中的策略非常关键,是决定高考成绩优劣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有不少的同学看似非常的认真、努力,但成效就是不大,质量检测和月考的成绩就是不理想,更有不少的同学不是被动地听课做题,就是“跟着感觉走”,漫无目的翻课本、练模拟,其成绩总是难有起色这个阶段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
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复习中出效率、见收获,本文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谈一谈粗浅的看法,以供同仁指正和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回归教材,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教材是学习的对象,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和根本,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答题的前提,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
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回归课本、强化基础,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回归课本,依据考纲,夯实基础才是当务之急。
历史学科的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一般地讲,要熟记教材的基础知识,牢记教材的每一节内容、每一个知识点,这是基本要求。
为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求学生在复习中一定要多看教材,对教材的阅读至少要达到五、六遍以上,甚至还要过好“背”这一关。
只有过好了“背”这一关,知识才能运用自如,才能“熟能生巧”,这样就会为我们以后的复习逐渐扫清障碍,最后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当然,记住知识不是死记知识,许多同学很用功,大量的背诵和记忆,但是做题就错,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没有理解知识,何为理解知识呢?其实,理解无外乎就是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有自己的认识,能够运用课本和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不会变成瞬时记忆,做题时才能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出有效的历史信息,这才是破题的关键。
二、归纳整理,将所学知识专题化、系统化归纳与整理是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各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
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详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章 第1节 鸦片战争

第1节 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1、中国社会: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统治危机四伏; (1)经济方面:①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 土地兼并严重,高度集中于皇室、大官僚、大地主; ③ 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2)政治方面:① 乾隆后期,统治日益腐败;② 官场: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3)军事方面: 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驰,纪律败坏; (4)外交方面: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闭目塞听,虚骄自大; (5)思想方面: 文化专制,万马齐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反抗激烈; 2、欧美列强:英、美、法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经济方面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军事方面 装备精良,英国成为“海上霸王”;★ 外交方面 侵略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 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领先于世界;※结论:中国与欧美巨大的国力落差,导致被动挨打,屈辱发展。
二、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贸易斗争1、中英正当贸易★ 时间: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 ★ 商品往来:〇 英国输华商品:呢绒,棉布;〇 中国输英商品:茶叶,生丝,药材;在正当的贸易交往中,中英双方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 链接下列材料:☆从1781年-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茶叶的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而1781年-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货物的总值仅为1600 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1/6。
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
◎ 设问:从上述材料中,判断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两国各处于什么状况?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贸易顺差);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贸易逆差)。
根本原因 是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反映中英两国国情的差异;2、英国走私鸦片★ 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门户,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危害 : (1)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贸易出超地位逐渐丧失;(2)银荒兵弱,危机清朝统治 ① 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② 腐蚀清朝统治机构; ③ 削弱军队战斗力;(3)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人民的生活;(4)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3、中国的禁烟运动(1)道光决心禁烟的原因:※ 链接材料: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思考与计划
一、思路
1、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高考文综历史卷中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形式小而灵活,视野宽阔;第二,注重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以史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三维目标;第三,呈现出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点”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第四,联系实际,关注乡土历史和重点地区历史的考查;第五,不回避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专题复习存在的问题
专题复习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二是流于重复教学,只将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四是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五是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3、专题复习的应对措施
(1)、科学确定专题,“以大划小”。
要选好专题,一般有四种方法:一是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将三大知识板块划分成若干小专题进行教学;二是以学情为中心,选择一些能力类,如历史信息解读等专题进行教学;三是掌握基本史学理论观点,纵横联系教材知识点,理清思路,注重史论结合;四是关注社会热点,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寻找专题突破口。
要勤于四种思考: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中外问题的对比思考;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
专题复习要体现切口小、视野大、程度中、知识全的特点。
对于历史大专题,应“以大划小”形成若干小专题,并把每个小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能“以小见大”,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
(2)、举目张纲,整体把握,凸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专题教学应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特点,首先应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
尽可能找到新材料,编拟出新情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和背景,对学生进行拓展历史知识、拓展历史结论,升华教材认识、升华史料认识的训练。
(3).正确处理教师精讲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专题复习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老师每堂课都在满堂讲,结果是老师手忙脚乱,学生也手忙脚乱;二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复习,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复习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方向不明。
因此,要精心备课,确定这一专题哪些我们必须讲?讲多少时间?哪些内容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自主完成?用多少时间去完成?这些时间从何而来?对课内的时间,老师尽量多的还给学生,对课外的时间,老师要坚持原则,站稳阵地,同时给学生明确规定该专题复习的期限,并配合适当的相互检查制度,督促学生在课后用适量的时间对历史学科进行自主学习。
(4)、重视试题讲评课。
专题复习阶段要做大量的试题,如何讲评这些试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训练试题的设计应适应高考的要求,有典型性;试卷的讲评,应建立在归纳、综合、提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
应通过对试卷的批改和讲评,找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应通过错题统计,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题库,找到教学中的漏洞,尽快补救。
(5)、依托教材,解决“抓了专题丢了课本”的问题。
总之,高三专题复习应遵循“巩固、完善、提高、深化”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学生为前提,继续夯实干干为基础,着力提升能力为重点,以形成网络、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主攻方向。
二、计划时间和内容:3.1-5.1
高三历史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