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深层石油地质与勘探

合集下载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探索地下石油奥秘-石油地质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探索地下石油奥秘-石油地质

地球各层组成
地壳: 矿产资源的聚集地; 大洋型地壳:6.5km; 大陆型地壳:30~70km
地幔:橄榄绿色的铁镁硅酸盐矿物; 不能钻到地幔,间接推断组成 3000~5000摄氏度;地下5000 米处 地核:铁质
漂移着的大陆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海陆起源》:标志着完整的大陆漂移假说已经诞生
大陆漂移
中国人创立并发展的“陆相生油理论”
1913年 1922年 1928年 1941年 美孚在中国勘探失败 美国强调中国陆相贫油 李四光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办” 潘钟祥《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 “陆相地层生油”理论诞生 20世纪50年代末 发现大庆油田
煤能生成石油天然气吗
中国油气勘探历程
勘探初期阶段 战略东移,突破松辽盆地 进军渤海湾,创建第二大石油基地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大力发展近海勘探,加强全国范围 内的区域勘探
油气勘探之一-揭开盆地的秘密
揭开盆地的秘密首先要搞清盆地的基底情况;通过地球物理勘探了解盆地的内部情况; 通过钻井了解第一性资料
多姿多彩的油气“库”之一-构造油气藏
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形变形成的圈闭条件的油气藏 分为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等
多姿多彩的油气“库”之二-地层油气藏
经过沉积间断以后新沉积的不渗透地层形成的油气藏,由沉积岩作用和构 造作用相结合形成的。
多姿多彩的油气“库”之三-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的圈闭条件是由储油层本身的岩石性质变化造成的
形形色色的储层
油层-储藏石油的岩层 油层分类- 砂岩油层 砾岩油层 泥岩裂缝油层 碳酸盐岩油层 基岩油层 火山岩油层
为什么有的地方多产石油有的地方多产天然气
我国现状:东部多产石油;西部多产天然气 原因- 有机质类型的差异是决定是生油还是生天然气的最基本条件 石油-低等水生物 天然气-陆生高等植物 有机质的成熟度以及演化史是生成石油或天然气的关键因素 石油-成熟度不高 天然气-成熟度高 以前我国对天然气的石油地质特征不了解

石油工程与地质勘探

石油工程与地质勘探

石油工程与地质勘探近年来,石油工程和地质勘探成为了国内外的热门领域。

这两个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为了追求更有效地开采石油资源和更准确地找到油藏。

本文将从石油工程和地质勘探两个角度出发,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石油工程石油工程主要是指对油田和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学科。

其包括五个主要的领域,分别是地震勘探、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储运工程和石油化工。

1、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石油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通过在地表或井下对地层产生震动,观测和记录反弹波的信息,来确定地下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在及分布规律。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声波在不同地层之间传播速度的差异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目前,地震采集设备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数据处理速度和精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钻井工程钻井工程主要是指通过钻井设备将钻头打入地下,获取地下信息或者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该技术包括了钻井设计、井壁固井、井下装备安装等多个环节。

此外,钻井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如井底温度、压力、井眼稳定性、钻井液性能等,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

3、采油工程采油工程主要是指通过地面或井下的运作设计,从油田或天然气田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其包含了中央集输、注水、增压、油藏开发、油井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中央集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生产和储运领域,可以实现油田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4、储运工程储运工程主要是指将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以及相关产品进行存储、运输、加工等一系列环节。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是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因此,其储存和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都是相关工程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的。

储运系统必须保证输油管道、储罐和贮存设备等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考虑到环境污染和资源保护等因素,还必须进行相关的环保防控、监测和预防措施。

5、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是将石油提炼、精炼、加工成各种化学品和燃料的工程领域。

石油地质石油勘探论文(5篇范文)

石油地质石油勘探论文(5篇范文)

石油地质石油勘探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石油地质石油勘探论文第一篇1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所使用的技术在石油地质分析中所使用的技术主要分为有机地化方面和沉积及储盖层方面的的分析技术,其中在有机地化方面所使用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岩石超临界提取技术、烃源岩模拟实验技术、有机岩石学分析测试技术、有机同位素分析技术等,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样本中有机质的烃含量及形成烃的能力等进行分析。

沉积及储盖层方面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储层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成岩作用于模拟实验技术、油藏地球化学及油藏注入史研究等,以上这些技术通过对油气资源的存储环境以及岩石的地质分析从而得出油气资源存储的重要信息。

2新的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应用2.1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通过对勘探样本进行同位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沉积有机质母质的类型,从而对油气源的分析对比有着重要意义。

在原先的分析中,由于受到时代和技术的限制,造成分析只能局限于烃类及碳类物质的某一方面,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物质分异及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可以使得单体烃同位素的分析得到更为广发的应用,同使用此种技术可以极大的提升在油气资源的划分、油气源对比工作中的精度。

而通过使用新技术可以对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特征进行热解模拟实验从而模拟油气资源在地下的存储情况。

2.2轻烃分析测试技术轻烃分析主要是指对于天然气、原油等的轻烃分析,对于轻烃的成因和开采得益于轻烃测试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今对于轻烃的分析技术已经较为完善,现今已经形成了油—气—源岩三位一体的对比分类研究能力。

其中对于天然气轻烃的指纹分析可以有效的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对天然气干气使用低温或吸附的方法来得出轻烃,通过对轻烃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较普通的天然气烃更为全面的数据。

而对于原油的轻烃指纹分析则主要是通过对原油轻烃的资料进行分类对比,从而可以对烃类的运移进行研究和对油层的连通性进行对比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石油和天然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而这两种能源的勘探和开发技术也逐渐成熟。

从地表到地下,从海底到陆地,不同的资源种类和地质条件都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以下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地面勘探技术1.1测量仪器技术对于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地质勘探,掌握地下含油、含气岩层的情况。

测量仪器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质结构信息,包括地形、地下水位、地下岩层、地质构造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测量仪器有地球物理仪器、测井仪器、地电仪器、雷达测深仪等。

1.2地震勘探技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地震勘探,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岩层交界处的反射和折射,来分析油气矿床的分布情况、储量情况和构造特征等。

其中最常见的设备是地震探测器,可以对地下进行3D扫描,还有关键的钻井设备,可以在地震勘探后进一步获取样本。

二、海洋勘探技术2.1声学成像技术海洋油气勘探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动,需要经过多个阶段才能完成,而声学成像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采用超过100支有源和被动声源、海洋声学数据处理和图像绘制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海洋地质构造的高精度勘探研究。

2.2海底勘探技术海地雷达可以对海洋中的地形、海底岩层和沉积物进行扫描,这对于预测油气矿区覆盖范围和质量有很大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功能深度探测器、声波生成器以及特殊的海底钻机和船只,来帮助解决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难题。

三、钻井技术3.1传统钻井技术传统钻井技术已经发展相当成熟,被用来在陆地和较浅海域开发油气资源。

通常使用的钻井设备包括钻井井架、钻头、管道、泥浆泵输送系统等,可以实现钻井过程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2水平井钻探技术对于难以到达的油气矿床,需要采用更高效的仪器和技术手段,比如水平井钻探技术。

水平井钻探可以先将钻头垂直下落,并随后转向成为“水平”模式,这种技术可避免直接刺穿矿床,导致矿床资源浪费。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开发深海水域和难以到达的油气矿硬矿层。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们从地球深处的沉积岩中提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石油天然气地质和勘探的基本概念、技术和过程。

地质概念石油和天然气的产生和储藏与地球的地质演化密切相关。

在地质学中,存在着一种叫做油气系统的概念。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储层、母岩、运移通道和圈闭。

储层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的富集并能够储存的岩石层,如沙岩、石灰岩等。

母岩是指含有有机质的岩石层,如泥岩、煤等。

运移通道是指石油和天然气从母岩向储层运移的路径,如断层、裂缝等。

圈闭是指在储层上方覆盖有不透水的岩层,形成了“盒子”,使石油和天然气无法向上逸散。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成藏因素的概念。

它主要包括有机质、沉积环境、构造和温度压力等因素。

有机质是指在沉积环境中堆积沉淀的有机物,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后会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沉积环境与岩石的沉积、旋回和海平面变化有关。

构造指的是地质构造,如果存在构造活动,如断层、褶皱等,会形成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圈闭。

温度和压力是决定有机质成熟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油气的生成和运移。

勘探技术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工具,以寻找潜在的油气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勘探技术: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根据地球表层的形态、岩层性质、遥感图像和地球物理数据等进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油气藏分布区域。

地质勘探的重要工具包括地图、卫星图像、地质剖面图等。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物理现象和探测技术,如地震勘探、重磁测勘探、电磁勘探等,对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物性分布情况进行探测,从而预测油气藏的位置和规模。

钻探技术钻探技术是进行实地勘探的最后一步。

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石样品和地质数据,识别潜在的油气藏和储集层特性。

勘探过程对于一个新的石油天然气勘探项目而言,其勘探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区块选择在地球表层的某一区域进行区块选择,以确定潜在的油气藏分布区域。

石油地质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

石油地质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

石油地质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而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地质资源的评价与勘探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石油地质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石油地质资源的评价。

石油地质资源评价是指对石油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潜力评估,以确定其存在、储备量及开采条件的一门技术。

评价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层条件、沉积环境、构造特征、石油成藏模式等。

首先,地层条件对石油勘探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地层对含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有着不同的影响。

沉积环境也是评价石油资源的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的沉积环境会直接影响石油的生成和保存条件。

此外,构造特征也需要考虑,通过分析构造对石油聚集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评估石油资源的潜力。

最后,石油成藏模式的研究也是评价石油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成藏模式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石油资源的规模和分布。

其次,我们来谈谈石油勘探技术。

石油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寻找地下石油资源的过程。

传统的石油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

地质勘探是通过对岩石、矿物、古生物等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石油的存在证据。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使用地球物理仪器进行测量和观测,获取地下构造和性质信息,从而找到潜在的石油区域。

地球化学勘探则是通过采集地下岩石、土壤等样本,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确定有机质的存在和分布,进而预测石油的存在。

此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石油勘探领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传播时间和速度,进而确定地下构造和储层等信息。

地震勘探技术以其高效、准确的优势,成为现代石油勘探的重要手段。

另外,还有垂直电子束技术(VSP)、磁共振(NMR)等高分辨率技术,也在石油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可否认,石油地质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

三、应用场景
三、应用场景
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区域
1.目标区域
深层油气勘探的目标区域通常为大型坳陷、叠合盆地、前陆盆地等具有丰富 油气资源的地质构造单元。在这些区域进行深层油气勘探,能够发现更多的油气 资源,为全球能源供应提供重要保障。
2.勘探技术选型
2.勘探技术选型
一、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概述
一、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概述
油气勘探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寻找和评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全过 程。深层油气勘探通常是指在地下500-3000米的深度范围内进行勘探,由于埋藏 深度较大,其技术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在历史上,随着地质理论、地球物理勘 探、钻探技术、石油工程等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层油气勘探得以不断突破。 目前,深层油气勘探已成为全球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出广阔 的前景。
在进行深层油气勘探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勘 探技术。例如,在复杂断块区进行勘探时,需要采用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在碳 酸盐岩地区进行勘探时,需要采用地震地层学和地球物理化学勘探等技术。
3.施工方案
3.施工方案
在确定勘探技术选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考虑多种因 素,包括地质条件、工程技术能力、经济效益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 管理和技术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 技术进展
目录
01 一、全球深层油气勘 探领域概述
03 三、应用场景
02 二、理论技术进展 04 四、未来展望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勘探领域的发展日益重要。深层油气勘 探作为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本次演示将介绍全球深层油 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的背景和重要性,概述该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 展趋势,并探讨相关理论和技术进展在应用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关键技术与实践案例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关键技术与实践案例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关键技术与实践案例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枯竭和地下深层资源的挖掘,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关键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关键技术,并列举一些实践案例。

一、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模拟地震产生的波动,采集地下岩石介质的信息。

这种非侵入性的手段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油气藏和预测油气藏的位置及规模。

实践案例:加拿大的麦克莱德油田是北美最大的油田之一。

在该油田的勘探阶段,地震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地震波数据,勘探人员确定了多个油气藏的位置,并成功地进行了开发和生产。

二、测井技术测井技术是在油井中进行的一种地质物性测量方法,通过获取油井周围的地质信息,帮助确定岩石的物性、判断储层含油气情况以及评估油井产能。

实践案例:墨西哥湾的德雷班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油田之一。

在该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中,测井技术被广泛使用。

通过测量油井中的电阻率、声波传播速度等参数,勘探人员可以准确地确定油井的地质情况,为油气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三、地热勘探技术随着传统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

地热勘探技术与石油勘探技术有些相似,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热传导情况和地温梯度等参数,判断地下是否存在适合开发的地热资源。

实践案例:冰岛是一个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在冰岛的地热勘探与开发中,利用地热勘探技术成功地发现了众多的地热田,并建设了一系列的地热发电厂,满足了国家乃至周边地区的能源需求。

四、水平井钻探技术传统的垂直井钻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石油资源开发的需要,水平井钻探技术应运而生。

水平井钻探技术通过在井底改变钻探方向,延伸油井的水平长度,使得油井能够穿越更多的油层,提高产能。

实践案例:美国的巴肯油田是全球最大的油田之一。

在巴肯油田的开发中,水平井钻探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水平井钻探,勘探人员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油田潜在储量,实现了高效的石油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深层石油地质与勘探
作者:雷亮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的勘探程度也有了新的进展。

由于中浅层的石油勘探相对容易,现已基本勘探完毕。

为了使石油行业继续充满生机,科研人员开始逐渐向勘探深层石油的方向出发。

历年来,通过对深层石油的不断勘探,对深层石油也有了新的了解,累积了许多可供学习的实践经验。

本文章经过对大量深层油气的综合分析,得到了有利于形成深层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控制深层油气藏的分布因素,并且详细探讨了一些大型的沉积盆地中深层石油形成的地质条件。

关键词:深层石油;地质;勘探;沉积盆地
1 当前深层石油勘探现状
几十年来,石油行业迅猛发展,随着一些高端设备不断的问世,对于中浅层的油气的勘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阶段正向着更深层的领域进行石油勘探。

由于中浅层的石油有限,已经有不少的油田接近枯竭。

因此,要维持其生机,必须要通过对深层石油的勘探来重获生机。

就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进过综合分析得到了影响沉积盆地中石油分布与形成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沉积盆地中动力学环境在其形成过程中的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着较大的影响。

其次,沉积盆地深层的温压系统对烃类相态的控制因素。

最后,有利于在沉积盆地中对油气进行保护和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等因素,对深层油气的产生有重要影响[1]。

2 沉积盆地中深层石油地质与勘探
2.1 地质条件
2.1.1 年轻大陆边缘和古老大陆边缘
以碎屑岩、岩盐为主要构成的年轻大陆边缘,因其沉积速率相对高些,并有大量伴生结构的存在,很容易在沉积盆地深层形成石油和保存油气藏。

而古老大陆边缘则使由盐酸岩盐为主要成分,在经过多次的断裂、溶蚀、沉积等过程的作用。

逐渐形成了有利于深层石油保存的成藏系统。

就世界范围内,深层石油都是由此原理形成的。

比如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以及波斯湾的波斯湾盆地。

2.1.2 中、新生代以来的前陆盆地和裂谷盆地
前者是经过强烈的快速沉积而形成泥岩,已形成石油和对石油进行保存的。

后者则是在基岩中历经剥蚀、沉积、高温催化等过程形成油气藏,许多大型盆地在其深层再次发现油气藏的存在正是由于这种原因。

位于我国的渤海湾就是经过这种过程形成石油的。

2.2 沉积盆地深处温——压系统
2.2.1 高压低温的沉积盆地系统
在该系统中由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沉积岩相对较厚等原因,造成沉积盆地中地质出现较低的温度、较高的压强。

在这种体系中,液态烃的生成不断增大,对于石油的产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这种体系也对深层油气藏的分布有着许多积极作用,尤其是油藏显得特别突出,故是有利于深层石油的产生的。

2.2.2 高压高温的沉积盆地系统
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裂谷的薄化、较为强烈的火山活动、放射性元素的发热、导热性很差的地质等,一般都会形成与裂谷的较深的位置,有速度较低、高温、低热导率、高压等特性。

在裂谷内中的有机质逐渐的被高温熔化,形成一些结晶水和大量烃类,这些都有利于高压高温地带。

在附近相对不稳定的高压带中,因其有效降低了上覆地层静压的压实作用,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孔隙,这对石油的储存来说是非常有有利的。

2.3 深层石油形成的条件
2.3.1 地层结构复合圈闭或出现地层不整合现象
在沉积盆地深层的研究分析中,逐渐发现地层架构复合圈闭或出现地层不整合现象是油田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圈闭形式。

在沉积盆地的深层间的内层和基岩中,因外界的作用会存在许多不整合的形式,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在其附近也会形成许多的储集体,这些储集体被沉积岩覆盖时就形成了烃类存储空间,从而有利于沉積盆地深层油气藏的形成。

不整合能够形成油田,但同样也能破坏油田存在。

经多年的探索,许多盆地都出现以上情况,例如位于我国的准葛尔盆地的石西油田、四川盆地的威远油田都是由于不整合事件引起地层结构变化,是地层油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

2.3.2 不稳定的高压带处的储集体圈闭
在沉积盆地的深层处,由于结晶水等因素,造成深层流体的体积扩大,而且该区域几乎没有能够进行进行减压的物质,因此形成高压带。

在这个地带的高温使烃类达到饱和地带,有效的降低了排烃的速度。

正是由于沉积盆地高温高压带的有油气藏的产生,故经常把该地带作为勘探深层石油重点研究对象。

3总结
随着对沉积盆地深层石油的勘探,勘探人员不断发现了深层石油的产生规律,经过性质不同的沉积,再加上各种外界运动(比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高温高压环境、断裂等),产生具有不同性质的烃类物质,当然深层产生的烃类与中浅层形成的烃类不同。

经过本文对深层
石油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到在裂谷、复合盆地中,如果在其深层有储集体和生烃灶存在时,在很大程度上较容易形成油田。

在沉积盆地深层处于高温高压或低温高压的系统中,容易形成油气藏。

我国的大部分沉积盆地,都有着生成石油的地质条件,比如我国的四川、塔里木等地,在未来的深层石油的勘探中,将会是较好的勘探目标。

参考文献:
[1]薛辉.石油地质勘探中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探究[J].石化技术,2015(5):183.
[2]李昌峰.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潜力[J].石化技术,2014(13).
作者简介:
雷亮(1987- ),男,汉族,青海海东人,当前职务:技术负责人,当前职称:工程师助理,专科学历,研究方向:石油地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