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8

合集下载

广东省珠海市2008年5月高考语文模拟考试

广东省珠海市2008年5月高考语文模拟考试

广东省珠海市2008年5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非选择题答题区域内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赍.(jī)赏赏赉.(lái) 剽.(biāo)悍骠.(piào)勇B 攻讦.(jié) 羞赧.(nǎn) 愤懑.(mèn) 媲.(pì)美C 倒.(dǎo)霉倒.(dǎo)酒处.(chù)理处.(chù)所D 煞.(shà)风景应.(yīng)用文压轴. (zhóu) 戏唱主角.(jué)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家和政府应当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努力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公民的幸福感受,它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理当列入政府决策的依据以至于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

②目前很多城市建筑千篇一律,一味的“借鉴”照搬西方的现代建筑形式,没有自己的文化,在总体风格上变得缺乏个性,空间视觉紊乱,与城市禀赋、自然环境不协调。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计划第08课兰亭集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028365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计划第08课兰亭集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028365

第08课兰亭集序知识概览·【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重点理解】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一〕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二〕①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①次第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②斯文〔古:次集会的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文雅;文化或文人。

〕③抱〔古:胸抱。

今:①抱在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④以〔古:把⋯⋯作。

广东省普通高中高考一轮复习模拟试题语文试卷模拟考试检测试卷复习试题下载精品

广东省普通高中高考一轮复习模拟试题语文试卷模拟考试检测试卷复习试题下载精品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考一轮复习模拟试题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桎梏.(ɡù)翘.首(qiáo)清浊.(zhú)载.歌载.舞(zǎi)B.打擂.(lèi)埋.怨(mái)悄.然(qiāo)毛遂.自荐(suì)C.漫溯.(shuò)熟稔.(rěn)粗犷.(kuànɡ)曲高和.寡(hè)D.朔.风(shuò)掣.肘(chè)慰藉.(jiè)惴.惴不安(z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幅射断井颓垣斑斓含情默默B.寒喧相形见绌暧昧宿兴夜寐C.闲暇委曲求全暝目羽扇纶巾D.雾霭惊滔拍岸渡假以德报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不管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诺贝尔奖还是第一大奖,许多人视其为殊荣,得主大多受宠若惊,但也有人不以为意....,拒绝领奖,德国的斯埃特斯就是一例。

B.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义重嘛!C.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给予老年人生活关照和精神慰藉的内容,这对那些虐待老人的不肖子孙....起到了震慑作用。

D.在军事训练中,他把数理化知识运用于科学练兵,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提倡自主创新,因为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中国实现从贴牌大国到品牌大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

B.总结这一次农村实践经历,我们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落后的生产技术这一突出矛盾。

C.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用人观念的转变,各类技术人员深受生产企业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8不分版本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8不分版本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8不分版本一轮复习语文模拟试题08第一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的使命——杨国荣教授在华师大的演讲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它包括传授知识、培养德性、提升能力和审美品格的培养。

从狭义上说,教育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相联系。

知识传授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这一过程,文明演化过程及文化开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得到了传承,在此意义上,知识的接受和传授是文明成果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

其二、这样的知识接受和传授过程同时也使人逐渐地学会以社会的方式来生存,只有在具备了不同形态、不同内容的知识系统的前提下,人才可能由“野〞而“文〞,以社会化、文明化的方式存在于世。

教育与德性的培养也紧密联系。

道德是社会能够维系、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秩序的建立无法离开道德的维度。

与之相联系,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个体也需要具备根本的德性。

德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规定,也不是没有任何内客的空乏之物。

从其实质内容看,德性是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所形成的社会道德标准在个体之中的内化。

普遍的标准内化为个体的德性,当然需经过很多环节,而教育就构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局部。

教育与能力的培养相联系。

能力既涉及精神——理论层面又包括实践过程。

前者更多地与广义上的“知识〞相联系,它既包括人的感知能力、理性能力;也包括非理性的方面,如想象、直觉、洞察、体验等等。

后者主要表达于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具体地说,可以将其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技能,包括生产劳动中或其他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其二那么是更普遍意义上的实践智慧。

实践活动不仅仅限定在单纯技术或技能层面,它同样也有赖于实践智慧,而实践智慧那么表达了广义上的实践能力。

《庄子》一书中有“庖丁解牛〞的寓言。

庖丁被问及何以会到达这种高超的解牛境界时,回应说:他已不仅仅限于“技〞的层面,而是由“技〞提升到了“道〞。

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珠海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高考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追溯人类早期秩序建立的过程,“命名”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释名》云:“名,明也,名实事,使分明也。

”凡事凡物皆须有名,有了名称方可识别归类,此为秩序的开端。

因此,给事物命名在古人看来绝非小事。

《尚书·吕刑》谈及远古时期尧初建社会秩序,派诸官分掌各项事务,大禹命名山川即其中重要举措之一。

反映早期先民观念意识的《山海经》对事物命名也很有兴趣。

《山海经》叙述山林川泽、飞禽走兽以及异域地产,皆用“名曰xx”或“其名曰xx”句式。

如《南山经》的招摇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有木焉,其名曰迷榖”。

在这种“命名识物”的叙述技法下,花木鸟兽、人种国度——被赋予名号,书中荒诞驳杂的内容因此显得秩序井然。

不仅如此,《山海经》在为事物命名时也表现出早期文化的一些特点。

人类早期对自然声音的辨识力和敏感度极高。

《山海经》一书记载虫鱼鸟兽时经常描摹声音,诸如“其音如狗吠”“音如婴儿”等。

鸟兽跳跃奔伏,物状难辨,故以音别之,专门通过鸟兽本身的叫声给其命名。

珠海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珠海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珠海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世界所有主要国家都有国安法,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常态。

筑牢织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防线,国家层面立法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在外界看来,北京经月余努力推出港区国安法,堪称高效。

但从历史的_____看,北京主导下的港区国安法利剑出鞘,无疑是_________的有效之举。

对于立场暖昧甚至同情乱港分子的人士,被外在_________、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群体,以及对“一国两制”存在困惑或误读的香港社会,港区国安法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

以法治为遵循、以安全为保障,香港一定能变乱为治,续写繁荣与辉煌!(1)下列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 俾众周知角度悬崖勒马裹挟B . 众所周知维度亡羊补牢裹挟C . 众所周知角度悬崖勒马裹胁D . 俾众周知维度亡羊补牢裹胁(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B . 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

C . 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

D . 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乔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2)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2)

一轮复习语文模拟试题03(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广东省珠海市2024届高考冲刺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24届高考冲刺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24届高考冲刺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有效方式,它们各具特点,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基石。

科学思维善于把复杂的世界概念化、明确化、单纯化。

科学家能够从纷繁多变的客观现象中去寻找规律,发现本质,归纳概念,变混沌为清晰,变偶然为必然。

艺术思维则善于把现实世界形象化、模糊化、丰富化,艺术家喜欢用感性的方式捕捉现实的生动瞬间和个性差异,描绘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多样,追求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感受,变点滴为大海,变平淡为神奇。

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认识世界的关系就好比数码相机成像过程,科学思维犹如把丰富多彩的景色编码成简单的数字符号,记录在相机储存卡里面,看上去非常的简单枯燥,但它记载着纷繁生动的客观对象;而艺术思维犹如把内存卡里的数码符号转化为图片的形象化过程,它会让无生命的数字转化成有生命活力的充满美感的图像。

在当今的艺术创作中,科学元素如影随形。

一是科学领域的很多研究方向,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

在科技时代,当代艺术家的视野有了很大的拓展,不论是航空航天、宇宙奥秘,还是基因细胞、微观世界;无论是机械动能,还是光学电子,这些都成了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和主题。

二是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今艺术关注的焦点。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很多科技的发明和研究成果,时时都会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它的身影,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家用电器,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人工智能,都成为艺术家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成为他们艺术构思、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三是科研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艺术实验探索的动因和引领。

艺术像科学一样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语文模拟试题08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一组()A.扒.手/疤.痕舷.梯/流涎.水觊觎./坚贞不渝.B.辍.学/啜.泣教诲./大杂烩.创.伤/满目疮.痍C.翡.翠/菲.薄灼.见/软着.陆叱咤./姹.紫嫣红D.镌.刻/隽.永镣.铐/瞭.望台羸.弱/硕果累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因缘溜墙跟偃旗息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搏弈老皇历精兵简政鹬蚌相争,渔人得利C.歉收窝囊废美仑美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D.吊销和事老蛛丝马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国已多年成为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各类事故死亡总数中,交通事故约占83%。

②我看追问行人“你幸福吗”,就是空话、套话的变种,也是一种语言腐败,用这样的宣传十八大精神,不灵。

③滚滚奔流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

A.连续口吻横亘B.连续口气横跨C.持续口气横亘D.持续口吻横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07年“嫦娥奔月”,2009年中俄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的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国人拍手称快....。

B.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土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缰....,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对两国历史恩怨的全面清算。

C.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般的哀痛和怜爱。

D.电动车生产企业认为,在技术攻克尚有难点、市场化举步维艰....的背景下,政府超前制定新能源政策,只会让企业失去在传统技术领域中的优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良好愿望出发的新交规能否收到利民出行的良好效果,仅靠通知或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做更加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B.2012年12月31日上午,停靠在大连港的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挂上了满旗,送别自己的入役之年,迎接新的一年。

C.山西省长治市苯胺泄漏事故曝光后,邯郸市从市外紧急调度6.6万件矿泉水,以供应市场和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

D.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成为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鞭策我,激励我。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莫言获诺奖与文学生活的重建刘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高兴。

文学也再一次成为公众瞩目的领域。

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生活的重建将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

莫言获奖是对其本人文学才华的肯定。

莫言出身农村,生活底蕴丰富,但这只关涉他小说题材的选择,他在小说中触及人的困境和矛盾,写出了人类的普遍性高度,这大概就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原因吧。

莫言获奖开拓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

民族文化需要寻找一条与世界连接的桥梁,让世界读懂自己,同时也让自己读懂世界。

借莫言获奖的契机,中国人应该重新思考本民族文化与人类共通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全世界各民族一起,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文化。

因此,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有开放自信、从容淡定的气度,那种容不得异己、害怕批评的心态应该过时了。

莫言获奖还在于唤起了我国公众文学生活的重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转型以来,文学生产创作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电脑、手机或影像文化产品扩展了公众的状态,可能也因为这样,文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守边缘了。

实际上,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分化,分化了文学阅读的层面,也让一些人失去了阅读文学的兴趣。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一方面声称“不读文学书”,另一方面却痛心疾首地声讨文学:“为什么没有可读的文学书?”这真是怪事,不读怎么知道有没有可读的!在这种怪圈里,公众对文学越是缺少关注,对文学就越缺乏信心,文学就越是在大家眼里“没有什么可读的”,即便文学已经提高很多。

这些情绪本来与文学无关,但文学很不幸地充当了大家的“箭垛”,简直躺着中枪!莫言的获奖,至少把公众与当代文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可以让公众重新评估当代文学的水平,知道今天我们中国仍然有一大批成熟的作家和作品,拿到世界上去比也是一流的。

让大家对我国的文学生产萌发出热情,鼓励热爱文学的青年去写作、去发现,去阅读,用文学去塑造自己。

莫言的获奖对于提振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风气有积极作用。

在莫言之后,还必须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当代文学生产的种种难题。

培育有利于文学生产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文学大家出现的文化土壤是今天社会的责任。

我们当然应该寄希望于莫言以及更多的“莫言”,希望现有的文学生产和管理体制更宽松、更包容,文学百花园里生机勃勃,永不凋零。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有删节)6.关于“文学生活的重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家的创作要敢于触及人的困境和矛盾,社会要培育有利于文学生产和文学大家出现的文化环境。

B.我国的民族文化要具有开放自信的气度,不要害怕批评;让世界读懂自己的同时也让自己读懂世界。

C.我国公众可以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文学的生产创作和阅读,激发对文学生产的热情,用文学塑造自己。

D.现有的文学生产和管理体制应该更宽松、更包容,使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7.对文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守边缘原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90年代以来,电脑、手机或影像文化产品扩展了公众的阅读空间,文学生产创作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B.虽然我国小说艺术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各种阅读方式普及太快,致使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可读的”。

C.社会生活的分化导致文学创作层面的分化,让一些人失去了阅读文学的兴趣,阅读走进了一个怪圈。

D.中国当代文学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家、作品,但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和热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莫言获奖说明中国人已经重新思考本民族文化与人类共通文化之间的关系;容不下异己,就很难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文化。

B.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和世界上一流作家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这些作品必将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C.公众对当代文学缺乏关注和信心,严重影响了当代作家的创作水平,也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D.只要我国公众对文学萌发出热情,具备了有利于文学生产的社会环境和有利于文学大家出现的文化土壤,就会产生更多的“莫言”。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

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执曰:“策将安出?”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

”乃以纲为尚书右丞。

宰执犹守避敌之议。

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

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

”纲泣拜,以死邀之。

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辍行。

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

纲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

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

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

上遣李梲。

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

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

纲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

上慰谕曰:“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

”纲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

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

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

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

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

”上深以为然,约日举事。

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归。

夜半,中使传旨论纲曰:“姚平仲已举事,卿速援之。

”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

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

金使来,宰相李邦彦语之曰:“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

”遂罢纲,以蔡懋代之。

(《宋史·李纲传》,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傥.使治兵,愿以死报傥:假如B.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夺:夺取C.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第:只管D.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斫:击,袭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言事忤权贵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舍此欲何之.廉君宣恶言,而君避匿之.C.募壮士缒城而.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D.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彼且.奚适也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纲舍身报国的一组是()①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②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③纲泣拜,以死邀之④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⑤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⑥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靖康元年,金兵渡过黄河,兵临城下,宋廷从皇帝到宰执等人打算弃城逃跑,只有李纲坚持应该死守都城。

B.钦宗皇帝决意率军南逃,李纲向他分析了形势,指出了南逃的危险后果,钦宗才终于答应停止行动。

C.金兵求和,李纲主动请求到金营谈判,但皇帝却派遣李梲前往。

李梲竟然不置一词,全部接受了金兵提出的条件。

D.李纲等人不等朝廷同意就发动反攻,姚平仲却为了邀功而提前行动,结果没有取胜,李纲也因此而被罢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

(4分)译文:(2)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

(3分)译文:(3)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

(3分)译文: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杨花(唐)吴融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1)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2)本诗托物言志,诗中借杨花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个小题作答,6分)(1)人间如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