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2024人音版高中艺术·音乐必修5音乐与舞蹈《上篇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

听课记录:2024 人音版高中艺术·音乐必修5 音乐与舞蹈《上篇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汉族民间舞的基本特点、风格流派及代表性动作,掌握至少一种汉族民间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观看、教师示范、分组练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创新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汉族民间舞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播放一段精选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视频,如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汉族民间舞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汉族民间舞的韵律美和动作特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舞蹈场景和感受。
过程点评:通过视频导入,直观展示了汉族民间舞的艺术魅力,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教师的简短介绍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为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示范讲解:教师选择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如山东秧歌),进行详细的示范讲解,包括基本步伐、手势、身体姿态等,并强调舞蹈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名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模仿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并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互动展示:练习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展示,每组轮流上台表演所学舞蹈片段。
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掌声鼓励,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拓展延伸: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将所学动作进行组合创新,编排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舞蹈片段。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教师示范,仔细聆听讲解,努力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模仿练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人教版语文高二必修5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②序属三秋第三,序数词
③三尺微命表长度,数词
(古代汉语中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
(四)词类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
2.徐孺下陈藩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
3.腾蛟起风使动用法,使……起舞
4.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委屈
2.但以刘日薄西山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3.历职郎属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五)特殊句式
1.被动句
而刘夙婴(于)疾病省略表被动的介词“于”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臣具以表闻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默认分类
《归去来兮辞》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全文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或有承上启下之意,或两两相对,互相呼应,既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有回环往复之姿。首尾贯通,有意为之又似浑然天成。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语言上匠心独运不见斧凿之痕,语言流畅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在遣词造句上,作者是字斟句酌,很多双声词、叠韵词都是经过锤炼推敲的,但丝毫不露痕迹。
4.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判断的句子。判断句有几个标志性的提示语:……者;……也;……者……也;……者也等等)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知识梳理必备知识一、文学、文体、文化知识(一)文学知识1.作者(1)沈英甲(1948-今),笔名佳英、英佳。
《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高级记者。
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沙漠进行过科学考察。
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其代表作品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
其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
(2)林为民,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是爱国烈士林正亨之子,18岁就进《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是一位知名的资深记者。
(3)叶雨婷,“中国青年报”女记者,“90”后。
(4)李斌,《人民日报》记者,评论员。
(5)杨万里(1127一1206),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举进土,授赣州司户参军。
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
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
绍熙元年(1190),借焕章阁学士,为金朝贺正旦使接伴使。
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
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谥号文节。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
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
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
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
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
今存诗4200余首。
(二)文体知识1.通讯报道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重点知识梳理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 根本原因: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 基本功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 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④ 理论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 优势。 ⑤ 现实意义(5大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 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 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最广泛
含 是全链条、全方位、全 义 覆盖的民主
最真实
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 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最管用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
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 ①确保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②民主权利广泛、过程
关于“人”的(选举、任命、罢免)
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既有关于“法”的,也有关于 “事”的(侧重事中和事后)
监督宪法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的运行
人大的相关知识
①人大的性质和地位: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人大必须广泛听取人民意见,自觉 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 受人大监督。 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决定权、任免权、 监督权 ③人大组织活动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 ④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能,维护人民利益。 ⑤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 领导,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相关章句
老子、庄子的态度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 “有为”不应妄为;“无为”即
“有为”和“无为” 执,故无失。
顺其自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大”和“小”
“大”:惠子认为葫芦大而无用;庄子认为他 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事物的价值,关
今义:思考;担忧,发愁
知识梳理
3.词类活用
例句 ①自是者不彰 ②其未兆易谋 ③常于几成而败之 ④是以圣人欲不欲 ⑤学不学 ⑥慎终如始 ⑦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⑧其坚不能自举也 ⑨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⑩能不龟手一也 ⑪冬,与越人水战
活用类型及释义
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使动用法,使……失败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欲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 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 名词作动词,种植 形容词作名词,硬度 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龟,使动用法,使……皲裂/一,数作形,相同,一样 名词作状语,在冬天
解析 同“智”,明智,聪慧 同“纳”,即“结交” 同“燃”,燃烧
知识梳理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①平地
②一日
③小子
④以为
⑤史
⑥贼
例句 譬如平地 一日克己复礼 小子何莫学夫《诗》 仁以为己任 文胜质则史 自贼者也
解析(古今义)
古义:_填___平__洼___地___
今义:平坦的土地
古义:_一__旦_________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德的人需要智、 勇
克己复礼为仁。
达到仁的境界需 要约束自己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二单元 第五课 滕王阁序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2.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技能目标1.掌握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以及善于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2.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知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出了贡献。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
主要作品:《山亭夜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采莲曲》《登城春望》《滕王阁序》《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游庙山赋》等。
[知背景]王勃26岁那年秋天,即其发生意外身亡前两个多月,前往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公重修了江南名楼滕王阁,并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同时都督阎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借此机会在众宾客面前夸赞他的女婿,于是事先让他的女婿写好一篇序文,到时候只要当着众人的面再写出来就可以了。
在宴会上,阎公准备纸笔,遍请宾客,别人当然不敢,也不好驳了阎公的面子,可是,当请到王勃的时候,他神情自若,欣然命笔,于是就有了流传后世的《滕王阁序》。
[知常识]1.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送,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 功铺就通天大道”?作者为何要提倡“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① 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拥有工匠精神的企 业更符合时代要求;工匠精神可以使企业产品更加精致,使企业拥有金字招牌, 这样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 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企业拥有工匠精神,可以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 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3)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 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 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 现实力量。
【分析】先描述匠人世界之狭小,然后揭示工匠精神内涵:是一种改 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2018 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部分) 高凤林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他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 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 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等。 李万君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 了 30 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 150 多项,其中 27 项获得国家专利。荣 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 夏立先后承担了“天马”射电望远镜、远望号测量船、索马里护航军舰、 “9·3”阅兵 参阅方阵上通信设施等的卫星天线预研与装配、校准任务,装配的齿轮间隙仅有 0.004 毫米, 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 粗细。荣誉:全国技术能手、2016 年河北省军工大工匠等。 王进是电网系统特高压检修工,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kV 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参 与执行抗冰抢险、奥运会和全运会保电、线路防舞动治理等重大任务,带电检修300余次, 实现“零失误”。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等。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基础知识梳理 教学课件

(yú)向( 隅 )而泣
⑨ (ǒu)无独有( 偶 )
(yú)( 喁 )( 喁 )私语
(dònɡ)茶( 峒 ) ⑪ (dònɡ)( 胴 )体
(dònɡ)( 洞 )烛其奸 (tónɡ)( 茼 )蒿
(rǎnɡ)接( 壤 ) ⑧ (rǎnɡ)吵( 嚷 )
(rǎnɡ)( 攘 )除 (ránɡ)( 穰 )草
( wēi )虚与委蛇
易混字形
(chà)( 诧 )异 ①
(zhà)叱( 咤 )
(lài)( 癞 )疮疤 (lài)耍( 赖 ) ③ (tǎ)水( 獭 ) (lài)天( 籁 )
(nè)口( 讷 ) (nà)( 呐 )喊 ⑤ (ruì)方( 枘 )圆凿 (nà)容( 纳 ) (nà)老( 衲 )
(huì)( 晦 )气 ②
(huì)教( 诲(bài)( 稗 )官野史 (bì)大有( 裨 )益
(yíng)( 赢 )钱 (Yíng)( 嬴 )政 ⑥ (léi)( 羸 )弱 (yíng)( 瀛 )洲 (luǒ)蜾( 蠃 )
(lǎn)( 缆 )绳 ⑦ (lǎn)浏( 览 )
仿用:每当正午气温正高时,房间如蒸笼,加上窗子外的阳光赤白强烈, 便使人想起古诗里农人烈日下锄地时“汗滴禾下土” 的辛苦情形。
2.顶针(顶真、联珠或蝉联) 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
仿用:颜色越来越浓,绯红变成火红,火红变成枣红,枣红又成了酱紫。
3.借代 “这毛虫!”“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
2.处置/处治
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惩治”的意思。 不同点:“处置”,① 处理;② 发落,惩治。对象是事物、财产等。 如: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 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 合理处置这笔遗产。“处治”, 处分,惩治。对象是违法犯罪者。如:总兵官卢镗、刘显、曹克新等, 乞敕该部论拟罪名,从重处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5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乃瞻衡宇()景翳翳以将入()曷不委心任去留()俨骖騑于上路()云销雨霁()所赖君子见机()接孟氏之芳邻()北冥有鱼()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小知不及大知()旬有五日而后反()而御六气之辩()此小大之辩也()而征一国()知效一乡()犹然笑之()而后乃今培风()夙遭闵凶()零丁孤苦()臣密四十有四()常在床蓐()二、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今义:(2)尝从人事古义:今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今义:(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今义:(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今义:(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今义:(9)幼稚盈室古义:今义:(10)知来者之可追古义:今义:(11)策扶老以流憩古义:今义:(12)问征夫以前路古义:今义:(1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今义:(14)景翳翳以将入古义:今义:(15)千里逢迎古义:今义:(16)俨骖騑于上路古义:今义:(17)俨骖騑于上路古义:今义:(18)孟学士之词宗古义:今义:(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义:今义:(20)阮籍猖狂古义:今义:(21)君子见机古义:今义:(22)谁悲失路之人古义:今义:(2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今义:(2)众人匹之古义:今义:(3)腹犹果然古义:今义:(4)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5)穷发之北古义:今义:(6)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7)而征一国者古义:今义:(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9)南冥者,天池也古义:今义:(10)蟪蛄不知春秋古义:今义:(11)神人无功古义:今义:(12)九岁不行古义:今义:(13)举臣秀才古义:今义:(14)除臣洗马古义:今义:(15)臣欲奉召奔驰古义:今义:(16)臣之辛苦古义:今义:(17)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1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今义:(19)至于成立古义:今义:(20)至于成立古义:今义:(21)急于星火古义:今义:(22)所能上报古义:今义:三、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夫: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故:故便求之()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奚: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既窈窕以寻壑( ) 往:怀良辰以孤往( ) 悟已往之不谏( ) 会:会有四方之事()相如闻,不肯与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赵王畏秦,欲毋行()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琵琶行()行年四岁()九岁不行()余嘉其能行古道()策:策扶老以流憩()振长策而御宇内()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时:时矫首而遐观()善万物之得时()寓形宇内复几时()非: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尽是他乡之客()潦水尽而寒潭清()引:控蛮荆而引瓯越()恭疏短引()穷: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穷睇眄于中天()响穷彭蠡之滨()岂效穷途之哭?()辩:此小大之辩也()而御六气之辩()知: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圣人无名()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矜: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悯愚诚()至:至微至陋()无以至今日()见:慈父见背()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亲:躬亲抚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日:日薄西山()报养刘之日短()则刘病日笃()当:当侍东宫()死当结草()薄:日薄西山()门衰祚薄()薄微细古()拜:拜臣郎中()谨拜表以闻()夙:夙遭闵凶()夙夜忧叹()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何乃太区区()区区在下()卒:保卒余年()卒成帝业()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卒然边境有急()除:除臣洗马( )登自东除( ) 攘除奸凶( )婴:夙婴疾病( )举婴,欲投之于河( ) 应: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其人弗能应也( ) 志:舅夺母志()寻向所志()四、虚词用法(1)以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八千岁为春()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臣具以表闻()猥以微贱()无以至今日()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既自以心为形役()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乐琴书以消忧()聊乘化以归尽()园日涉以成趣()木欣欣以向荣()问征夫以前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景翳翳以将入()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奏流水以何惭()以五百岁为春()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奚以知其然也()去以六月息者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2)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悟以往之不谏()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悦亲戚之情话()善万物之得时()审容膝之易安()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孟学士之词宗()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其他()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而莫之夭阏者()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穷发之北()汤之问棘也是已()(3)而觉今是而昨非()门虽设而常关()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风飘飘而吹衣()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烟光凝而暮山紫()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怀帝阍而不见()酌贪泉而觉爽()抚凌云而自惜()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控于地而已矣()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于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幸承恩于伟饯()是所望于群公()(5)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时则不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6)然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未数数然也()(7)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彼且恶乎待哉()且适南冥也()(8)于彼其于世()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9)其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名为鹏()()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其负大舟也无力()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五、词类活用(翻译句子)1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策扶老以流憩()梓泽丘墟()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烟光凝而暮山紫()桂殿兰宫()目吴会于云间()而后乃今将图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臣少多疾病()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情在骏奔()当敛裳宵逝()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上出重霄()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则刘病日笃()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躬亲抚养()3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宾主尽东南之美()四美具,二难并()夙遭闵凶()猥以微贱()凡在故老()愿陛下矜悯愚诚()4动词作名词: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审容膝之易安()穷岛屿之萦回()臣之进退,实为狼狈()5形容词作动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善万物之得时()襟三江而带五湖()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则刘病日笃()6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腾蛟起凤()徐孺下陈蕃之榻()川泽纡其骇瞩()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贾谊于长沙()彼于致福者()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臣具以表闻()保卒余年()谨拜表以闻()7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悦亲戚之情话()8数词作名词千里逢迎(千里:)六、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极娱游于暇日奉宣室以何年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幸承恩于伟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寻程氏妹丧于武昌问征夫以前路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翱翔蓬蒿之间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童子何知奏流水以何惭而莫之夭阏者彼且奚适也奚以知其然也之二虫又何知彼且恶乎待哉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慈父见背富贵非吾愿宾主尽东南之美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非谢家之宝树此小大之辩也《齐谐》者,志怪者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今臣亡国贱俘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情在骏奔寓形宇内复几时稚子候门足以为酒景翳翳将入云无心以出岫翱翔蓬蒿之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众人匹之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喜托龙门拜臣郎中且臣少仕伪朝但以刘日薄西山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纤歌凝而白云遏怀帝阍而不见而刘夙婴疾病则告诉不许慈父见背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知其然也彼且奚适也重点解释(在课堂练习本上做)1 臣以险衅:2 夙遭闵凶:3 夙遭闵凶:4 慈父见背:5 舅夺母志:6 祖母刘悯臣孤弱:7 躬亲抚养:8 终鲜兄弟:9门衰祚薄:10 晚有儿息:1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2茕茕孑立:13形影相吊:14 而刘夙婴疾病:15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16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17 诏书特下:18 拜臣郎中:19 寻蒙国恩:20除臣洗马:21 猥以微贱:22 臣具以表闻:23 诏书切峻:24 责臣逋慢:25急于星火:26 则刘病日笃:27 欲苟顺私情:28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9 犹蒙矜育:30 且臣少仕伪朝:31 不矜名节:32 至微至陋:33 过蒙拔擢:34宠命优渥:35 岂敢盘桓:36 但以刘日薄西山:37 无以至今日:38 更相为命:39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0 实所共鉴:41 矜悯愚诚:42 听臣微志:43 庶刘侥幸:44 保卒余年:45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解释下列成语孤苦伶仃: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五尺之僮:沐浴清化: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相依为命:结草衔环:乌鸟私情:皇天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