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卡和答案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
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C.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2.《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载“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大学》中有“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这些说法本质上反映了()A.忠孝观念是统治者治国之本B.儒家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C.齐家治国是孝子的最高追求D.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显著特征3.王国维在评述古代中国某朝代一制度时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
”由此推论,这一朝代最终还是确定()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诸侯制C.道家无为而治D.科举取仕制4.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
它反映出当时()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5.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表明宗法制()A.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B.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D.具备丰富的政治、社会功能6.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7.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在1947年1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总路线,其中政治上要在中共领导下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据此推知,与毛泽东提出的经济路线相符合的是()A. 完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 废除土地私有制C. 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保护民族工商业2. 明代海外诸国的朝贡物品由进贯方物、国王附进物和使臣自进物、附进物组成。
其中,附进物的数量最为巨大,在贡品中占大多数。
明朝对之采取政府付费的办法,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加上抽分的利润,获利十分巨大。
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B. 朝贡贸易定程度上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C. 资本主义莉芽发展空间扩大D. 封建官府已经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3.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 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4. 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A.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5. 1928年7月,美国首先同中国订立了《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
条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又规定“缔约双方”在彼此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他国享受之待遇毫无区别,这意味着美国在中国仍享有最惠国待遇。
高一历史 第一次月考 含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③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成立④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B、第一次世界大战C、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D、无产阶级力量强大3.“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
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A.十九世纪三四十年的欧洲工人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时期D.俄国十月革命时期4.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C、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5.欧盟条约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
它的经济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政治目标是实行共同的外交、防务。
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和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
据此分析,以下对欧盟表述有误..的是A.欧盟成立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B.欧洲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C.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逐渐消失D.欧盟的发展方向是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的联合体6.下列哪项不是十月革命的意义?()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7. “二战”后,出现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的根源是()A、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8.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9. 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是()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C、政府都实现了一系列社会改革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10.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高一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A. 血缘B. 地域C.信仰D.出身2.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西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3.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中央集权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 秦朝开始使用的“始皇帝”称号和夏、商、西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不同的是()A. 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 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 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5.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里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很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月、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 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 神化皇权,万世一统6. 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 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B. 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C. 北宋设立二府三司制D.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7.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功夫。
如今不许为翰林,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A. 宋朝监察、控制地方官B. 明朝巡查地方、监察政令贯彻情况C. 汉朝巡行郡国、监察诸侯国D. 唐朝代天子出巡、监察地方法纪8.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为发生类似的现象。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3(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3(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祥地位于现今的()A.伊拉克B.伊朗C.叙利亚D.以色列2.古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重要象征是()A.金字塔B.神庙C.木乃伊D.象形文字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4.古希腊城邦中,以民主政治著称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科林斯D.底比斯5.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A.公民大会B.元老院C.执政官D.保民官6.基督教诞生于()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巴勒斯坦地区D.小亚细亚地区7.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的特点不包括()A.自给自足B.商品经济发达C.农奴依附于领主D.有严格的等级制度8.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A.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强了教会对教育的控制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9.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C.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10.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荷兰和英国C.法国和德国D.意大利和希腊1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A.大西洋沿岸B.太平洋沿岸C.印度洋沿岸D.北冰洋沿岸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B.长期议会的召开C.内战爆发D.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来克星顿枪声B.萨拉托加大捷C.约克镇战役D.《独立宣言》的发表14.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A.三级会议的召开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人权宣言》的颁布D.雅各宾派专政15.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和市场B.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D.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5 分,共计30 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下册历史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册历史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右图所示为某同学学习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时的标注,其中标注不正确的是A.红山文化B.仰韶文化C.良渚文化D.大汶口文化2.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亲关系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的,很像“掺沙子”。
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
这一创造A.摒弃了前代原有的政治制度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治国理念3.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
他们都体现了A.昂扬的进取精神B.顽固的忠君意识C.烈强的功利思想D.浓厚的宗法观念4.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
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
”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5.唐朝时人们把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称之为“一品白衫”、“白衣公卿”。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说:我这一生富贵过人,但是却有三件终身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其中第一件就是没有进士及第。
这说明唐代A.门阀制彻底瓦解C.价值观逐渐功利B.察举制影响广泛D.进士科地位突出6.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实行的主要原则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该制度是A.反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主要推行于唐前期C.强调“舍地税人”宗旨D.与租庸调制相适应7.在敦煌壁画中菩萨的形象一开始是男性,深目高鼻,留着小胡子;之后变成了女性,体态婀娜,仍然是深目高鼻;再到后来变成了身材丰腴、脸庞圆润的中原女子形象。
高一历史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河南专什本大学生品质英语作文Cultiv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 Character a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 renowned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heart of China, has long been dedicated to nurturing not only academic excellence but also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its students. As a leading institution in the province, the university recognizes that the true measure of a student's success extends far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classroom, encompass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rong moral character,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a deep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t the cor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unwavering belief that the true mark of a well-rounded graduate lies not solely in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but in their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odern world with integrity, compassion, and a commitment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To this end, the university ha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aimed at cultivating exceptional student character, one that seamlessly integrates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real-world experien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this initiative is the university's emphasis on instilling a strong ethical foundation in its students. Through a series of mandatory courses and workshops,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philosophy,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ole of personal values in shaping one's actions and choices. By engaging in lively discussions, case studies, and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students are challenged to confront the ethical dilemmas they may face i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and to develop th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necessary to navigate these challenges with wisdom and integrity.Complementing this academic focus on ethic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so places a strong emphasis on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 wide range of volunteer and service-learning initiatives, from tutoring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to organizing environmental cleanup project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local organizations to address pressing social issues. Through these hands-on experiences, students not only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ir communities, but also develop a genuine sense of empathy, compassion, and a desire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 around them.Moreover, the university's commitment to character developmentextends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into the real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ample opportunities to hone their leadership skills, engage in team-building exercises, and cultivate their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a diverse array of student clubs, organizations, and campus-wide events. These activities not only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amaraderie among the student body, but als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passions, develop their unique talents, and emerge as confident, well-rounded individuals.At the heart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 character development program is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inherent dignity and potential of each student. The university recognizes that true excellence is not merely a matt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a holistic blend of intellectual rigor, ethical integrity, and a profound commitment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By investing in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of its student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preparing them for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fields, but also shaping them into responsible, compassionate, and visionary leaders who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the world.As students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ir academic journeys a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y are guided by a steadfast commitme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ptional character. Through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learning,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university empowers it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skills, values, and mindset necessary to thrive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interconnected world. B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ethical leadership,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its students, but also contributing to the broader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beyond.。
高一历史月考考试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月考考试试题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俄罗斯某学者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该学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没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技术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为27%,而传统的住房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
……90年代末,美国与信息产业直接有关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80%。
这一现象直接说明美国()A.普遍的国家干预取得成效 B.传统工业部门已经衰落C.福利政策刺激了经济发展 D.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3.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记载:艾德礼政府在执政六年中,共实施了八个有关国有化的法律法令。
到1951年时,国有化的工矿企业数已占全国工矿企业数的20%,……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是由政府建立新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
这说明当时英国()A.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了福利国家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形成了计划经济4.1973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实行缓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对此“两难”选择的理解,正确的是()A.选择前者,就会出现高失业率 B.选择前者,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C.选择后者,利于扩大社会需求 D.选择后者,就会触发新的经济危机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涨 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6.十三五期间我国要者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王位世袭制取得王位的是()A.禹B.启C.汤D.周2.《史记·齐武王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诸侯——周王——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突出地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7.下列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负责管理军事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8.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通判④军机大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9.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志成城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
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推恩令B.刺史制度C.酎金夺爵D.设置通判10.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位中书令,接受唐太宗的指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的诏令,接下来你该做的是( )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封驳审议C.交兵部令其出兵D.交内阁处理11.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12.根据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的依托,希腊文明属于()A.大河文明B.海洋文明C.盆地文明D.高山文明13.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终身制、世袭制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14.一个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B.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D.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15.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是()A.十将军委员会B.五百人会议C.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16.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7.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
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18.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③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19.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20.近几年,广东海洋考古队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1.“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这段史料反映了明代苏州( )A.早期雇佣工人的情况 B.机户的情况 C.小商贩的情况 D.机房的情况22.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反映的是()A.商品经济 B.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手工业经济23.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①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②政府屡申重农抑商政策③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④地主商人剥削来的钱多买田置地()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24.在古代中国,人口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宋朝人口已突破1亿,鸦片战争前夕更是突破4亿。
面对人口膨胀的沉重压力,明清时期解决的措施不包括()A、统治者实行重农政策B、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C、开发“边际土地”,扩大耕地总量D、积极对外移民和拓展海外贸易25.《国语·晋语四》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对材料中“工商食官”的正确理解是()A.通过从事工商业发家为官的人B.工商业的税收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来源C.依靠政权力量管理和经营工商业D.工商业满足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26.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
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27.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在市里卖瓷器28.“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29.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这说明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0.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3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32.“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33.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34.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A.千耦其耘式经营B. 自耕农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35.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6题15分,37题15分题,共30分)36.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4分)37.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战国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
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
──《战国策》材料三“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
(4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相比,说明了什么?(5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姓名考号学号高一历史选择题答案卡高一历史非选择题答案卡36.(1)(2)(3)37.(1)(2)(3)高一历史选择题答案高一历史非选择题答案36.(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2分)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
(3分)(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
(4分)37.(1)思想:重农抑商。
影响: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4分)(2)材料二违背了材料一的思想,前者是限制商业的发展,后者是反映了由于商业发展所出现的状况。
说明了人为抑制商业的发展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商业的繁荣,从而引起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
(5分)(3)思想:重农抑商。
影响:对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迟滞,导致中国处于落后的经济地位。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