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感悟自然1黄山记课件

合集下载

2022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感悟自然1黄山记课件粤教版必修320221220279

2022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感悟自然1黄山记课件粤教版必修320221220279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文图解
黄山胜景天造就:峰、云、松、泉、光——比拟
(概写)
(空间顺序)
千古黄山几人登:由古及今,人迹罕至
(侧面写“险”)
(险)
攀登天都寻常事:“直上”“尽踏足下”——对比
(正面写“险”)
(夷)
天下奇景属黄山:云海图 古松图 日出图
摄身光——联想、想象(奇)
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照应
了主题。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合作探究
积累与运用
3.本文有怎样的语言特色?请做赏析。
提示:总特点:色彩浓烈,语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干脆利落,气势宏大,
自主预习
1 黄

合作探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文图解
1.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手法。
2.学习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能记住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
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8)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词义辨析
(1)安排 安置
辨析二者都有“安顿”的意思。“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
次,有条不紊地处理事物或安置(人员),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 课件 (共99张PPT)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 课件 (共99张PPT)

欣赏第二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写登黄山的记载,用什么手法表现黄山的什 么特点?
说明登山的难。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登山者是名人: 黄帝是神;太白是仙;有记载的仅普门法师、云水僧、 李匡台和徐霞客。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像李白这样不 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回, 这就为课文歌颂时代和人民留下一笔。这部分内容用
引用手法,侧面烘托黄山的“险”。
分析: 课文怎样表现黄山之
光 明 顶
莲 花 峰
天 都 峰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欣赏第三部分内容
第1─6段: 写作者等一行登上天都峰的经过。
正面描写黄山的险,写天都峰的险 峻
1、用什么手法描写黄山的险峻?
——运用对比的手法。今天登山的路与古人登山的路径对比, 强调今天登山的路已“化险为夷”,为第八段的抒情议论铺垫。
拼音
皖wǎn 悭吝qiān lì n 糗qiǔ 倏shū 朔shuò 菡萏hàndàn 笙shēng 翰hàn 仞 rè n 僧sēng 戟 jí 翘qiào 蟠pán 踵zhǒng 仄zé 氤氲yīn yūn 喑呜yīnwū 叱咤chì zhà
内容
黄山胜景概貌
特点
奇 险
险 奇
手法
拟人

人们登山记载 攀登险峰天都
突出。
③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 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
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
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 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 山,筑成了道。”
欣赏第四部分内容
这部分描写黄山什么奇景?
1、云雾—— 氤氲、漂泊、飘拂、变化多端、瞬息万变 2、奇松—— 如龙如凤,矫健多姿,如华盖,如苔癣,如天女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课件 粤教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课件 粤教必修3
(一)险: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 柱”、
“处处是悬崖绝辟,无可托足”
(二)奇:“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 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它 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 “神奇的音乐鸟”、“稀世的灵芝草”、 “极罕见的摄身光”
古人登黄山的历史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黄帝飞升的 “传说”,有何作用?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明确: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 黄山更有魅力。
➢第二部分中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何 作用?
明确:引用的手法,表现黄山的 险峻,同时也丰富文章的内容。
➢作为全文的第二部分,它和全文的中 心有何联系?
明确:几千年以来,只有少数像李白 这样不畏艰险的人才能登上黄山,其 余的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领 略不到黄山的胜景,这样就为下文歌 颂我们伟大的时代和人民埋下伏笔。

2019高中语文 1.1 黄山记课件 粤教版必修3

2019高中语文 1.1 黄山记课件 粤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优质课件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优质课件
1 黄山记
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1.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2.学习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能记住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 爱之情。
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黄山胜境隔绝开,暗含“奇妙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赞美黄山
的主题。 2.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跟主题有什么关系? 提示: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 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 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 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照应了主题。
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2)虚无缥缈 扑朔迷离 辨析:二者都有“模糊不清”的意思。“虚无缥缈”侧重指非常空虚渺茫。“扑朔迷 离”侧重指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判断正误:①雾起时,那蓝天、绿树、红屋顶、青石壁,全都若隐若现,半遮半露, 犹如画家信手涂抹出的斑斑色块,又像梦境中随意组合的点点断片。奇峰秀岭也 一时变得虚无缥缈,若有若无。(√) ②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描写景物的词语有: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前拥后簇、高矮参差、高 风峻骨、鼎足而立、扑朔迷离、绮丽多彩、天下罕见、稀世、神奇、极罕见等, 这些词体现了黄山“险”和“奇”的特点。 3.第二部分中,讲述了哪些人曾攀登过黄山?作者写古人登黄山的历史有何作用? 提示:黄帝曾登光明顶之旁的炼丹峰,李白、吴龙翰登莲花峰,元明清许多旅行 家曾登黄山,但多数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衬托黄山的险峻。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黄山记课件ppt(39张)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黄山记课件ppt(39张)

1 黄山记
25
“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 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
1 黄山记
26
2.第二部分写到黄帝飞升的传说和李白等人的诗文,这样写有何作用?这 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何联系? 答案 (1)神话传说的神奇色彩增加了黄山的神秘色彩,也与后面的诗文 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2)引述李白等人的诗文不仅佐证了诗人登山的经历,表现了黄山的险峻、 登山的艰难,还以优美的诗文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丰富了内容。 (3)本部分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黄 山,其余的人都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 和人民伏下一笔。
1 黄山记
6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苏轼《题西林壁》 ——《孟子·尽心上》
1 黄山记
7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作者视窗
十年沧桑忆故人——徐迟 他是一位诗人,也是驾驭报告文学的能手。他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 猜想》、《在湍流的涡旋中》、《生命之树常绿》等报告文学作品诗意浓烈、豪 情四溢,像抒情诗一样叩响亿万人民的心弦,使读者赏心悦目,激动不已。 人是刚直不阿,文是黄钟大吕,尤其是他兀兀垂暮的晚年,更是心性明澄, 妙契生死因缘,慧解宇宙真谛,对庄严净土的执着追求,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患, 使他整个人格文格都散发着感人至深的“上求天道、下化众生”的浓郁魅力。
1 黄山记
11
三、文体知识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 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个人一家的日常生 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文笔轻松, 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精选-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课件粤教版必修3

精选-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黄山记课件粤教版必修3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20
答案:首先,这样安排比由自己介绍要好。由自己介
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 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 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 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特点和细微 之处全都写到。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3
2.言忠信,行笃敬。 【译文】
——选自《论语·卫灵公》
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诚厚道而又严肃认真。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3.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选自《道德经》
【译文】 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 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5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22
3.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如何衔接起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部分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
________下一步经济工作问题。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7
②今年福州一中为高一新生________的体育作业,家长们 纷纷“点赞”。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8
(2)安置·安排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重在“置”。 安排: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多用 于人事、任务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听取了前一阶段该地区搬迁改造工作
10
四、相关知识
1.单音字。 卓.越( ) 扑朔.( ) 菡.萏.( )( ) 肩糗.( ) 鲫.鱼( ) 莲蕊.峰( )

《黄山记》课件1-优质公开课-粤教版-必修3-精品PPT

《黄山记》课件1-优质公开课-粤教版-必修3-精品PPT
也不年老得只顾昏睡。它精神抖擞,冷眼看着山下的一切。
返回
山虽是不卑不亢,却常无意的使它脚下的人自惭形秽起 来,觉得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山没有不让你爬上它的 巅脊上看下去,就像这狮子,我还是小孩子时,已经跨越它 的背、环抱它的脖子,所以我至今仍相信它并不暴戾,只是 一个处变不惊的智者。
返回
尽管树木无情,风吹着叶时仍听泣诉,偏偏是山,它只献 出肯定无缺的线条,除非你走到山里,否则它与你形同陌路。 这一阵子,我多么的想亲临高山!香港若无缘招聚秀水,倒也

)
yīn yūn ) 6.氤氲 ( ..
8.喑 呜变色( yīn ) . 10.倏来倏 往( shū ) . 12.绮 丽( .
7.凝眸 ( móu ) . 9.翩 然起舞( piān ) . 11.菡萏 ( hàn dàn ) ..
qǐ )
返回
(二)多音字 差 cēn 参 . 加 cān 1.参参 . 人参 shēn .
返回
二、人物颂歌
饱含挚情绘黄山——徐迟 你——徐迟,诗一般的语言,如一支多彩的画笔,将一 幅黄山山水长卷展示在我们的面前。独具特色的花岗岩山峰, 让我们感受到黄山的挺拔;扑朔迷离的雾,绚丽多彩的霞, 让我们饱览黄山的神秘;雪浪滚滚的云海,苍翠挺拔的黄山 松,让我们体会到黄山的壮丽。你使我们由衷地喜欢上了黄
一、作者档案 徐迟 (1914-1996),浙江吴兴人。当代作家。1933年 开始写诗。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的人》。历任 《人民中国》(英文版)编辑、《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
北文联专业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诗、散文和特写。“文革”
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如《地质之光》 《哥德巴赫猜想》等,曾获198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 作品还有散文集《美文集》等。

高中语文1.1黄山记课件粤教必修3

高中语文1.1黄山记课件粤教必修3

(2)虚无缥缈 扑朔迷离 ①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_虚__无__缥__缈__的雾、苍翠的松拿过 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②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_扑__朔__迷__离_ 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二者都有“模糊不清”的意思。“虚无缥缈”侧重指非常空虚渺茫。 “扑朔迷离”侧重指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4.辨用法 (1)安排 安置 ①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 _安__排__了一处胜境。 ②广东省召开2011年全省军转_安__置__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全国会议精神,
部署全省2011年军转_安__置_工作。
二者都有“安顿”的意思。“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 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安置”重在“置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着落,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易错字 峭 诮 俏 珊 栅 姗姗
3.解词义 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悭吝:吝啬;小气。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菡萏:荷花的别名。 款步:缓慢地步行。 参差:①大约;几乎:参差是。②错过,蹉跎:佳期参差。本文指高低不齐。 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逸兴横飞: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是一个无比美丽的世界, 它以具体可感的形态,体现着天地之美和人类的创造精神。人们投身大 自然,可以感受自然万物之生机,欣赏自然之美丽,领悟生命的意义,探寻 人类文明在自然中的足迹,思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三篇文 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位作者善于通过对自 然事物的观察和体会,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地刻画景物,了解自然,亲近 自然,领悟生命的意义,对自然景物倾注了强烈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