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清楚一件事情

合集下载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练习]:1、“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

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

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

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

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

如何有条理地写清一件事

如何有条理地写清一件事

如何有条理地写清一件事周红霞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细化动作,突出特点:首先,可以把一个动作分解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其次,可以把连续动作用细节描写间隔开;最后,可以在动词前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数量”的修饰词。

这一期我们将教大家如何有条理地写清一件事。

一、观察整体画面,明确主要内容观察一幅图,要从整体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图中的人物在什么时间,正在看图写话有妙计54. All Rights Reserved.干什么。

比如,看到图中人们围坐在一张圆桌前,而桌子上摆满菜肴,我们就可以知道图画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正团聚在一起吃饭。

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是中秋节,也可以是除夕夜。

二、按照一定顺序,描述条理清晰—事情进行描述一件事,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也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前———事情结束后”的顺序来描述。

描述时,可以运用关键词句提示的方法引领读者读懂图中——画。

比如“终于轮到我了”“先给我打麻药”等关键词句,能够像向导一样帮助读者厘清文章脉络。

三、运用细节描写,过程具体生动. All Rights Reserved.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把活动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妈妈拿出一张饺子皮,用勺子舀了比如,我们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描绘包饺子的过程——一点儿馅儿,然后把馅儿放进饺子皮里包起来,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诞生了。

再比如,写一只蜜蜂突然飞入教室,我们可以重点刻画同学们慌张的神态———同学们吓坏了,有的脸色发白,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吓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内容便丰富了,读者脑海中也会浮现出相应的画面。

55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树人学校一年级郭桐赫我的门牙很早之前就松动了,可总也掉不下来,像不愿意和我分离一样。

我也舍不得它们呀,可是用松动的门牙吃饭很不方便。

于是,周日一大早,爸爸带我来到了医院。

天哪,来看牙的人可真多呀!终于轮到我了。

医生阿姨让我躺在治疗椅上,闭上眼睛。

如何讲清楚一件事情Word版

如何讲清楚一件事情Word版

我没看过那些沟通技巧的书,但是我肯定那些作者在扯淡。

我可以想象那些书里作者会把沟通对象预设为像经济学里假设人是理性的一样,但每个沟通对象的成长背景,教育水平,工作环境不同,不能简单归类,就像长久以来,经济学家既无法预测也无法避免金融危机一样,现实中的人在经济行为中都不怎么理性,而说到沟通,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沟通都是失败的。

我会有这种感觉都是来源于我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作中与人沟通,我深深地觉得要把一件事情清楚地表达并让对方明白,是件很有难度的事,能做好这种事的人,我真心觉得了不起。

有时候别人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真要回答起来却又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我经常可以看见两个人在对话,明明我在旁边都可以听出他们所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两个人居然可以把对话一直继续下去,并按他们各自的理解去工作,结果可想而知。

我稍微总结一下原因,权作备忘,也希望能给他人参考。

强调一下,本文在于讨论如何清楚明白的把你所想尽可能传达给对方,是个效率问题,需要通过沟通交流拉近距离增加感情建立人脉请出门右转成功学类书籍。

1.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巧言令色前倨后恭那种,而是针对沟通对象的不同,提起同一件事物时描述的特征要有所不同。

本人的工作举例:当我们在讨论某台产品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我们提起一台产品,对车间生产员工,要说起给此台产品所编发的生产号,因为他们是按生产号来一台一台生产的;而对销售人员,由于他们签合同都是按项目名称,说起产品最好是对他们说项目名;对设计部的话,当然也能说项目名,因为他们也是按项目来设计图纸,但是最快地要让设计员明白我所指的产品,最好是说此台产品的图纸的图号,一个生产号虽然必定会对应一个图号,但是一个图号,即一份图纸,可以对应很多个生产号。

另外,要怎样才能知道某产品的生产号、项目名称以及图号呢?生产主计划都有。

2.尽量使用统一的、正式的名称。

许多东西,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专业的不同,还有各自的术语,这个当然会有沟通障碍。

要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要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要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要写清楚一个事情,我们需要考虑六个要素,分别是:谁、什么、在哪里、何时、为什么、怎样。

下面我们将分别讲解这六要素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谁:指参与事情的人物或组织。

写清谁是为了明确责任、权利与义务。

在介绍谁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当事人的身份、姓名、职务、关系等信息,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决策的背景和动机。

二、什么:指具体的事件或事项。

写清什么是为了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具体、清晰、简洁地叙述事情的主要内容和经过,不应随意夸张或曲解事件的实际情况。

三、在哪里:指事件发生的地点、场所或范围。

写清在哪里是为了将事件的发生情况限定在一个明确的范围内,以便其他人了解该事情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四、何时:指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或时间段。

写清何时是为了让读者明确了解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以便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反应和处理。

五、为什么:指事件造成的原因或动机。

写清为什么是为了让读者明确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和影响。

六、怎样:指事件的详细情况、步骤、过程和结果。

写清怎样是为了使读者了解相关信息和事实,同时要求具有可信度、正确性和客观性。

以上六要素对于写清楚一个事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全面或不准确,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疑虑。

因此,在写作时应该注意这六要素的贯通和衔接,在信息的传达和理解中做到准确、清晰和简洁。

如何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

如何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

如何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般包含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

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要表达出这六个要素,否则我们的文章就说不明白。

六要素之中如何把事件写具体又是重中之重。

如何才能写具体呢?1).注意事件发生的顺序。

要把一件事情交代明白,必须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来写,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有的人认为这还不简单么?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能做到这个点真的不简单,有顺序的记述首先是建立在很好的观察的基础上的,还与学生对时间的理解水准相关系。

比方,清扫教室卫生这件事,记述的时候就要按照上凳子、扫地、下凳子、拉齐桌椅这样的顺序来写。

假如先扫地再上凳子就不行了,事件的顺序就乱了。

2).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实行描写,文章就写具体了。

举例:一个学生在写自己在教室中拣到五角钱这件事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教室里冷冷清清的,外面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这是同学们游戏的声音。

我挺了挺身子,想走出去。

突然之间,我看到了那五角钱,于是又不有自主地坐了下来。

向四周望了望,只有三五个人趴在地上拍纸片,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我。

我看看那五角钱,心里不住地想:假如这是我的该多好啊,我能够买三大张拍片。

想着想着,我就禁不起诱惑了。

我还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直打颤得手将那五角钱迅速拾起来,塞进了衣兜,边塞便装着如无其事的样子四处张望,确信的确没有人知道我做了什么,才哼着歌走出教室。

这个段描写具体生动,作者主要是抓住自己的动作和心理两方面来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活动只能写自己的,不能提别人思想。

孩子们的作文中总出现替别人思考的现象,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再看一个同学们经常写的活动的例子——《拔河比赛》“嘟——”随着一声短促的哨声,比赛开始了。

“七一班加油!”“七一班加油!”双方啦啦堆都在使劲为自己的班级加油。

你看七一班的那个小胖子,脸都喊得通红,恨不得自己冲上去祝队员们一臂之力。

工作中把话讲清楚的技巧

工作中把话讲清楚的技巧

工作中把话讲清楚的技巧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无论是与同事、上司、客户还是合作伙伴,都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下面将分享一些工作中把话讲清楚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明确目标:在开始沟通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是要告诉对方一个消息,还是要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明确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

2.简洁明了:在表达时要尽量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这样容易让人产生困惑。

可以使用简洁的词汇和短语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3.用具体的例子:如果遇到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

例如,如果要解释一个项目的流程,可以用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每个步骤。

这样可以让对方更直观地理解。

4.避免行话和术语:在与他人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行话和专业术语。

尽管这些术语在工作中很常见,但对方可能并不熟悉,容易造成误解。

如果必须使用术语,可以在解释时附带简单的定义,以确保对方理解。

5.倾听对方:沟通不仅仅是自己表达,也包括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想法,并及时回应。

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合作。

6.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除了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可以增强沟通效果。

例如,用手势指向某个地方或者展示一些图片,可以让对方更好地理解。

7.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在沟通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如"可能"、"或许"等。

这些词汇容易造成歧义,让对方难以理解自己的意思。

应该使用明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8.重点突出:在表达时,可以通过重复、强调或者给出总结来突出重点。

这样可以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并记住关键信息。

9.尊重对方:在沟通中,要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怎样把一个想法或者问题表达清楚?重在于掌握三个说话的基本要点

怎样把一个想法或者问题表达清楚?重在于掌握三个说话的基本要点

怎样把一个想法或者问题表达清楚?重在于掌握三个说话的基本要点有朋友讲: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表达能力很成问题。

很难把一个想法或问题掰开揉碎了讲得清清楚楚,平时在给同事们解释某个概念的时候也表达不清晰,要么一直打擦边球切不中概念核心,要么一直磕磕巴巴嗯嗯嗯个不停。

这要怎样才能快速地改善自己的表达能力呢?我要讲的是:没有什么速成或秘方,我做为培训师也还在不断地学习当中。

我觉得,要表达清楚某个想法或问题,你需要想清楚,才能说明白。

你在说话之前,你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搞清楚基本概念:很多时候,自己说得很累,别人又听得很烦恼的原因,是你没有将要表达的东西有多方面的认识,就急于去表达。

比如,前几天有位朋友讲,她和她老公为孩子要不要学主持人,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打起来。

导致两人近两天都是冷眼相对,各不说话。

其原因是她没有将孩子学“主持”这个问题自己先搞清楚,比如,主持是什么?是怎么学习的,适合什么样的孩子学习,以及学了之后对孩子有什么好处等等。

如果这些问题都没弄清楚,就和别人去说,别人听不明白的时候,只会引发争论。

其次:对相反的意见有充分的认识。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他的正面和反面,这样,你才能经得起别人的反问。

上例子中,你了解了孩子学主持的一些好处,同时你还要去思考学主持的坏处。

比如小孩子学主持是否能够学会,会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负担得起等。

当你对某件事情,相反的方面也考虑到了,你再和别人去说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处在,不会被反对意见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为你提前就已经想到别人可能的一些质疑了。

最后:清楚自己表达的结构。

怎样才是想清楚呢?一般有两方面:一,如果对方处于弱势方,比如是你下属,或者赚钱比你少,能力比你差一些的人,那就可以先说事例,之后再总结成观点,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情感上,对方容易接受;二是如果对方是强势方,比如你跟领导说话,最好是先说观点,当别人对你的观点感兴趣的时候,你再说理由。

讲一件事讲深讲透

讲一件事讲深讲透

讲一件事讲深讲透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来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但我觉得每个人都至少应该能“说清楚一件事情”但事实是: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内部分享会时,没人愿意听;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半天说不清楚重点;做一份ppt时,思路凌乱;写的文章,没人愿意耐心看完;解释一件事情时,毫无说服力。

想要说清楚一件事,只需做到这三步:提出疑问、结论先行和基本逻辑思考。

第一步:提出疑问一次演讲、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个主题。

在开始主题之前,需要引入话题,否则人们就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听你讲,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很多演讲者都会讲个小故事,给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引起他人的兴趣、疑问,思考,让你产生了解的冲动。

人们如果不好奇、没有疑问,对你说的没兴趣,不想去了解一件事,他就会停止听你逼逼,马上关闭浏览器;如果是现场演讲,他们会马上掏出手机。

所以,一定要提出疑问,一定要在开场前几分钟就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继续看下去第二步:结论先行每个人都是不耐烦的,他需要直接知道结果对于一个事实,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一样如果先给结论,每个人至少都会关注同一个东西反之,如果先给各种论据,那么观众就会云里雾里:你特么到底想说什么?第三步:尊重人类最基本理解方式和思考逻辑1、有条理如何做到有条理?分类是第一步你必须将各种零散信息归纳分类,否则人们永远记不住而且分类最好别超过3个,同类事物,人类最多能记住7个2、有逻辑人们更能理解有逻辑的事物,尤其是最基本的逻辑,例如:问题+解决方案;原因+结果;前+后;过去+现在+未来......不管是时间顺序或是先后顺序,陈述事实一定要符合最基本的逻辑,用正常人类的思维去思考和表达3、说重点人们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所以,请不要提供任何与主题无关的信息总结:第一步:提出疑问,引发好奇第二步:结论先行第三步:人类的基本思考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没看过那些沟通技巧的书,但是我肯定那些作者在扯淡。

我可以想象那些书里作者会把沟通对象预设为像经济学里假设人是理性的一样,但每个沟通对象的成长背景,教育水平,工作环境不同,不能简单归类,就像长久以来,经济学家既无法预测也无法避免金融危机一样,现实中的人在经济行为中都不怎么理性,而说到沟通,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沟通都是失败的。

我会有这种感觉都是来源于我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作中与人沟通,我深深地觉得要把一件事情清楚地表达并让对方明白,是件很有难度的事,能做好这种事的人,我真心觉得了不起。

有时候别人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真要回答起来却又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我经常可以看见两个人在对话,明明我在旁边都可以听出他们所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两个人居然可以把对话一直继续下去,并按他们各自的理解去工作,结果可想而知。

我稍微总结一下原因,权作备忘,也希望能给他人参考。

强调一下,本文在于讨论如何清楚明白的把你所想尽可能传达给对方,是个效率问题,需要通过沟通交流拉近距离增加感情建立人脉请出门右转成功学类书籍。

1.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巧言令色前倨后恭那种,而是针对沟通对象的不同,提起同一件事物时描述的特征要有所不同。

本人的工作举例:当我们在讨论某台产品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我们提起一台产品,对车间生产员工,要说起给此台产品所编发的生产号,因为他
们是按生产号来一台一台生产的;而对销售人员,由于他们签合同都是按项目名称,说起产品最好是对他们说项目名;对设计部的话,当然也能说项目名,因为他们也是按项目来设计图纸,但是最快地要让设计员明白我所指的产品,最好是说此台产品的图纸的图号,一个生产号虽然必定会对应一个图号,但是一个图号,即一份图纸,可以对应很多个生产号。

另外,要怎样才能知道某产品的生产号、项目名称以及图号呢?生产主计划都有。

2.尽量使用统一的、正式的名称。

许多东西,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专业的不同,还有各自的术语,这个当然会有沟通障碍。

本人的工作举例:绕组温度计、油面温度计,由于其外形长的像表,本身也是起表计作用的仪表,所以在生产车间里的员工们都会把这类温度计俗称为“表”。

当车间需要这类表来完成组装时,上报到采购部,你去对那
些采购员报缺,说是缺表,尽管你身边的人都知道什么是表,但是采购员并不知道,甚至很多采购员一天到晚买来买去很多东西,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了,东西到了就直接入库,他根本就没见过,你跟他说表表表的,他只好去年买了个表。

3.同一件事物,有时候要多确认各方面的特征。

这个就与最开始的例子有关,两个人明明说的是两件事,却都以为对方明白自己所说的,认为他们在讨论同一件事。

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就要将这件事物的几个方面都提一下来确定。

本人的工作举例:就前不久,客服中心叫我们这边补发一些配件给用户,我们这边联系客服人员,要他发邮寄地址过来,也不知道我们的联系人和客服人员之间具体怎么沟通的,恰好同一个省的另外一个项目也需要寄配
件,客服人员那边理解错了,发了另外一个项目的地址过来,我们这边也没再多确认一下,按错误的地址把配件发了快递,后来当然出了麻烦,几经波折才解决。

其实当初只要多问几句,项目名称到底是什么?可以查得到生产号吗?甚至看到那个错误的地址多想想都会觉得不对,可惜就是因为以为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因此以为得到的反馈也是正确的。

不要随意有这样的自信,长期以来的工作经历使我在工作中有时会神神叨叨地反复强调一些事情,口头禅增加了一句“你明白了没有(这句有点不够礼貌,有时会注意地说…我表达清楚没有‟)”。

经常在对方说完后,自己还重复一遍来向对方确认,这在当今电话联络普遍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4.要清楚对方的局限,有时候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

一个公司各个部门,隔行如隔山,财务的、采购的、行政的、生产的。

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不同,各个车间也不一定了解其他车间的情况;甚至就算人们在同一个部门,比如采购部的两个采购员,由于各自负责采购物品的不同,他们也对对方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

这一点段数要求稍微高些,因为自己要知道的东西比较多。

还是那个表的事。

总装车间来催我们交货仪表端子箱,我们说都做完了就差表来最后组装了。

然后总装车间就去向采购部报仪表端子箱的缺,采购部说表早就到了,还指责我们没做完就撒谎找借口。

其实我们是缺表,采购部也买回来了,问题出在表买回来之后,要交到质保部去校检,合格后才能入库,我们才能去领表回来安装。

采购部不知道表要经过校检这一步。

因此一旦与其他部门产生联系、交叉时,不要怕麻烦,把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说清楚。

5.即时通讯软件沟通。

我其实很讨厌用短信和即时通讯软件来沟通,虽然我因为略口吃,其实也不喜欢打电话,但是我经常打字打着打着就悲愤了抓起电话来打。

即时通讯软件,比如QQ,飞信等等,虽然很方便,三
言两语简单问题还好,一旦说多了,就越说越乱。

首先是语文的问题,不是我鄙视他们,是人们总是难以避免口语化地在即时通讯软件上进行书面表达,经常主谓宾不能到齐,不是缺这个就是缺哪个,指代不清的问题十分严重,即使指代清楚了,有时还是看不明白到底要把这件事怎么办。

标点符号的乱用,错别字等等,也严重影响了沟通。

其次是对话的时间差,很多人用即时通讯软件的习惯不一样,有人是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蹦,有人是半天打一大段话。

有时双方对话时,要是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地来,而是其中一方连出几句,另一方按每句来回复,这句还没回完,下面又连蹦几句出来,回着回着也许就漏了,又或者是句子多的那一方,看见对方就回了几句,那么回的这几句到底是对应自己的哪一句呢?这些都造成沟通效率低下。

再就是文字是没有语气的,对方也看不到你的表情。

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你这边的喜怒哀乐其实对方不一定感受得到。

这一点在工作中倒是关系不大,就不展开讲了。

归根结底,沟通上的失误还是出于想当然,总是出于自己的习惯和方式,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司空见惯的事物别人也会知道,内心不自觉地认为对方
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总的来说,与人沟通,准确表达,一方面是建立在自己对事物的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沟通对象进行正确评估,从而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描述方式。

也不知道我这篇文字表达清楚没有。

其实我有时打电话与全国各地的业主用户们沟通,其中有些人对方言的坚持总是让我泪流满面……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