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2013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历史

2013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历史

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中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2013年的中招考试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精神,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考试采取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答题的开卷考试形式(开放式题目、开放式答题、开放式评价),使学生更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初中历史教与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部分内容)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部分内容)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二、试卷分值
全卷满分50分,其中选择题20题,分值20分。

非选择题5题,分值30分。

三、试卷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部分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内容约占60%。

世界古代史( 部分内容)、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内容约占40%。

四、题型比例
选择题( 单选)占40%,20分。

非选择题占60%,30分。

五、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40%,稍难题约占40%,中难题约占20%,难度系数为0.6—0.65。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A卷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A卷

卡 尔・ 本 茨

试 巷选 登 ・
2 5 . ( 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独立宣言》 : 人人 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 予他们某些不可 转让的权利 , 其 中包括 生命权 、 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 的权利。 为 了保 障 这 些权 利 , 人 们 建 立起 得 到被 统 治者 同意 的政 府 。 任何政府 , 一旦 破 坏这些 目标和原则 , 人民就有权力去改变它或废 除它 , 并建立一个新
非选择题 ( 共5 小题 , 3 O 分)
2 1 . ( 5 分) 阅读下列 图片 , 回答 问题 :
( 1 ) 结合图片指 出龙 门石 窟艺术 主要受 到什 么 宗教 的影 响 。 这一 宗 教 发 源于什 么地 方 ? ( 2 分)
图一 龙 门石窟奉先寺 图
图二 佛教早期 域外
9 . 8
( 1 ) 图一 、 图二 所反 映 的史实 分别 处 于什么 历史 时期 ? ( 2 分)
( 2 ) 依据材料二概述我 国建立经济特 区的 目的有哪些。 ( 3 分)
( 3 ) 从材料三表 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出现 这 一状 况 的主要 原 因是什 么 ? ( 2 分)
吁 学娃 立 ̄/ / 2 0 1 3 . 7 — 8
C . 发展 国民经济 D . 巩 固新 生政 权
9 . 1 9 8 4 年青 岛海尔集团成立 , 它 以创新为核心 , 努力建立灵活 、 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 同年 , 上海 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 响公 司, 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 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 的改制 提供有力支持 的是 【 】 A. 民族 区域 自治 制度 B . “ 一 国两 制 ”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0 . 1 9 7 1 年我 国恢 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 , 1 9 7 2 年美 国总统尼克 松访华 , 同年中E t 两国建交 。 这些都体现了 【 】 A. 中国改革 开放 的 巨大成 就 B . 中 国重返 联合 国 c . 中国同欧美 国家正式建交 D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 1 . 1 9 8 6 年3 月, 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 科技发展 的建议》 , 邓小平迅速批示 : “ 此事宜速作决断 , 不可拖延。 ” 中共中央 、 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 , 实施( ( 8 6 3 计划纲要》 。 材料反映了 【 】 ①邓小平的果断决策 ②科学家 的时代责任感 ③党 中央的高 度重视 ④“ 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l 2 . 在人 民群 众 中广 为传 唱 的歌 曲 , 反 映 的是 一 个 时 代 的心 声 。 2 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义勇军进行曲》 、 《 黄河大合唱》 广为传唱 , 它们反 映的时代心声是 【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科学 c . 和平建国 D. 抗 日救亡 1 3 . 某 法律 文 件规 定 : “ 凡未 经议 会 同意 , 以国 王权 威停 止 法律 或 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 为非法权力 ” ; “ 除经议会同意外 , 平 时在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河南省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历史答案解析选择题一、1.【答案】B【解析】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提示“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和“圆明园”,可以判断这是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的形势图,英法联军在北京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其中包括火烧圆明园等行为。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2.【答案】C【解析】左宗棠收——复新疆,谭嗣同——维新变法,詹天佑——京张铁路,邓世昌——甲午海战。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3.【答案】A【解析】依据以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题中材料正是反映了这一点,所以选A。

【考点】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4.【答案】B【解析】观察年代尺的第一个时间是1919年,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选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5.【答案】D【解析】从“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可知事件的地点、方式、解决等,四个选项中A是为了打倒北洋军阀,B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是为了抗日战争后国内的和平与民主。

故选D。

【考点】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6.【答案】B【解析】根据诗句的意思可知,“金沙水拍云崖暖”涉及到的事件为巧渡金沙江,“大渡桥横铁索寒”涉及到的事件为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时间在这首诗作之后,故选B。

【考点】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1948年10月”“锦州”等关键信息主要阐述了首攻锦州的原因,据此可判断题目中的战役是辽沈战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8.【答案】D【解析】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013河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3河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3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题时间5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题,可查阅参照资料,独立答题。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1〜20 21 22 23 24 25 总分分数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右图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A.谭嗣同B.詹天佑C.左宗棠 D.邓世昌3.“l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

l912—1921年注册的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

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l914年有l69家,l915年增至206家。

”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结束了封建帝制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解答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力这首诗写于l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A.强渡大渡河 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C.飞夺泸定桥D.巧渡沙江7.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2013年河南中考历史模拟卷

2013年河南中考历史模拟卷

2013年河南中考历史模拟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开卷考试。

考生独立答题,答题时可以查阅参考资料。

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21 22 23 24 2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下列表述符合上述内容的是()A.希波战争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B.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的了解更加密切C.阿拉伯人搭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马可·波罗著有《马克·波罗行纪》,该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2011年是拿破仑逝世190周年,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欧洲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A.远征俄国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发动“雾月政变” D.制定《法典》3.下列对图一、图二分析正确的是()图一:攻占巴士底狱图二:巴黎公社起义①图一反映了反抗殖民压迫②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③两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法国④两图所反映的场景见证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4.从《权利法案》颁布到《人权宣言》发表,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有()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国④俄国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③②5.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十几万人罹难,国际社会紧急救援,世界各地都给予了关注。

在历史上,海地的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序幕。

在这场战争中,率领起义部队,英勇作战,由北向南,并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A玻利瓦尔 B华盛顿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2013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考试调研试卷

2013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考试调研试卷

2013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考试调研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面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

1.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下列我国古代建筑中,能够说明外来文化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白马寺B.赵州桥C.嘉峪关D.北京故宫2.这场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是一块界碑,它让古老的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这场战争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3.美国《华盛顿邮报》1911年10月14日报道了一则新闻的标题是“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假如回到那个时代,由你来给这则新闻做一点评,观点作为正确的是A.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确立起来了B.这敲响了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丧钟C.革命党人孙中山成为政府的首位临时大总统D.新成立的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4.“有些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在宿舍,她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上述情形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关联最大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新中国成立5.有学者对历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给于如此评价: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从此中共走上了布尔什维克道路。

这个重大事件指的是下列哪个事件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长征6.巍巍宝塔山,因其所在的城市成为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这座塔也成为我国西北这座红色旅游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这个城市是A.瑞金B.遵义C.延安D.西安7.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1月31日发布,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

以下历史事件中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是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1979年3月23日,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

6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河南省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历史答案解析选择题一、1.【答案】B【解析】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提示“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和“圆明园”,可以判断这是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的形势图,英法联军在北京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其中包括火烧圆明园等行为。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2.【答案】C【解析】左宗棠收——复新疆,谭嗣同——维新变法,詹天佑——京张铁路,邓世昌——甲午海战。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3.【答案】A【解析】依据以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题中材料正是反映了这一点,所以选A。

【考点】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4.【答案】B【解析】观察年代尺的第一个时间是1919年,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选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5.【答案】D【解析】从“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可知事件的地点、方式、解决等,四个选项中A是为了打倒北洋军阀,B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是为了抗日战争后国内的和平与民主。

故选D。

【考点】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6.【答案】B【解析】根据诗句的意思可知,“金沙水拍云崖暖”涉及到的事件为巧渡金沙江,“大渡桥横铁索寒”涉及到的事件为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时间在这首诗作之后,故选B。

【考点】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1948年10月”“锦州”等关键信息主要阐述了首攻锦州的原因,据此可判断题目中的战役是辽沈战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8.【答案】D【解析】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013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析

2013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析

2013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析作者: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4年第04期一、命题指导思想、理念及学科要求(一)命题指导思想与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在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历史课程鉴古知今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渗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充分彰显开卷考试的特点,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命题依据命题以《课程标准》为重要依据,而不以任何版本的教材为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命题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部分内容)、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

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注重基础性、探究性;保持试卷结构的稳定,在此基础之上求新求活;题目设置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整体难易适中,主观性试题答案开放。

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试题语言表述精练准确,背景材料设置科学合理,设问指向巧妙具体;注重考查学生的读题、审题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既体现中考选拔的性质,又有利于引导初中历史教学。

二、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

2.考试时间:50分钟。

3.总分值:50分。

4.整卷阅读量:约3800字。

(含题干及提示语)5.试题题型、数量及分值分配:6内容比例: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侧重科技文化史的内容)10%;中国近现代史52%;世界近现代史38%。

在考查内容上,中国史部分的内容占60%,世界史部分占40%,考查重点是近现代史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