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肥同穴新型种植模式,化肥深施、化肥穴施的好处

合集下载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缓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提供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011年随着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机械化操作实现一次性播种、施肥技术的得到快速推广。

2012年,该项技术的推广力度将进一步增加。

本文就“种肥同播”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供参考。

一、“种肥同播”技术1、种肥作物栽培中,施用肥料主要有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方式。

种肥指下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

在播种或移栽时,将肥料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供给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养料。

种肥的施用方法有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或蘸根。

2、种肥机械深施化肥深施是指用机械或手工工具将化肥按农作物生长情况所需的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表以下6~10cm的深度。

目前以旱地作物应用为主,人力、畜力和机械均能达到深施要求。

但是深施如果由人工开沟(穴)、覆埋,则效率较低,因此,只有借助于性能优良的施肥机械,才能大面积推广化肥深施技术。

过去机械播种施肥常将种肥同床混施,化肥与种子直接接触,化肥分解后的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极易腐蚀灼伤种子和幼苗根系,施用量大时,发生烧种、烧苗现象。

而播种同时深施化肥,由于种肥分离避免了肥害,且能有效地减少化肥损失,降低用肥量,促进增产。

按种子和肥料的相互位置关系,播种深施肥方式可概括为:正位深施、侧位深施、三相施肥和正位分层施肥四种。

图1种肥深施方式a)正位深施(b)侧位深施(c)三相施肥(d)正位分层施肥(1)正位深施肥如图1a所示,肥料在种子正下方,种肥之间有3~5cm厚的土层,通常下层土壤湿度较大,肥料易于溶于土壤。

这种方法有利于作物根系在耕层中向下均衡生长,一般用于谷物播种。

(2)侧位深施肥肥料位于种子一侧下方深3~5cm处(图1b),其作用与正位施肥相似。

农田施化肥的方法

农田施化肥的方法

农田施化肥的方法
农田施用化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肥:基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其目的是为作物整个生长期提供养分。

基肥可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对于难溶的、移动性小的磷肥,宜用作基肥。

2. 种肥:种肥是在播种或移植时施用的肥料,其目的是使幼苗一生长便可以吸收到养分。

用作种肥的肥料,应当是容易被幼苗吸收的速效肥料。

3. 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的肥料,其目的是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追肥的方法包括撒施、沟施、条施和穴施、喷灌或滴灌施。

4. 根外追肥法(叶面喷施):植物不仅可以从根吸收必需的养分元素,还可以从其它处(如叶面)吸收一些可溶性的养分。

5. 深施肥料:对于铵态氮肥,尤其是碳酸氢铵和氨水,容易挥发损失,更应深施。

其它氮肥品种,也应深施。

深施可使氮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铵可被土壤吸附,淋失也很少;肥料分布在根系附近,便于作物吸收。

以上是农田施用化肥的一些主要方法,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并咨询农业专家以获取更专业的指导。

种养结合模式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种养结合模式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种养结合模式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传统的单一农作物种植
模式容易导致土地资源的单一利用,而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将畜牧业和农作
物种植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利用农田的多种资源,提高土地肥力和产能。

畜禽排泄物被作为有机肥料施入田地,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改
善土壤质量;而植物残渣被畜禽用作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
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其次,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改善环境质量。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过
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种养结合模式通过采用有机肥料,有效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降
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同时,优化畜禽的饲养环境和管理,减少了养殖业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改善了农田和周边生态环境。

此外,种养结合模式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种养结合模式能
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耗竭,减少农业生产对
自然资源的压力。

通过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可以加强农业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提高农村的生产自给能力。

这有助于保障农民的
经济稳定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种养结合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农民收入和农村可
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将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相结合,能够提
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因此,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秋播小麦化肥深施好

秋播小麦化肥深施好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初期和 旺盛期需要较多的养分。
掌握施肥深度和距离
施肥深度
施肥深度应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 根系分布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 ,施肥深度应该在作物根系分布 的主要土层内。
施肥距离
施肥距离应该根据作物生长特性 和土壤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 应该将肥料施在作物根系附近, 以利于吸收。
施肥前的土壤测试和分析
了解土壤养分状况
通过土壤测试,可以了解土壤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为制定施肥方案 提供依据。
分析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对化肥的吸收和利用有重要影响,需考虑土壤的沙质、黏质等特性,以 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深度。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进行施肥
小麦的营养需求
了解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数量,如氮、磷、钾等。
注意施肥后的镇压和浇水
施肥后镇压
施肥后应该进行镇压,以使肥料与土 壤充分混合,提高肥效。
浇水
施肥后应该及时浇水,以促进肥料的 吸收和利用。
03
秋播小麦化肥深施的优点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减少肥料挥发损失
01
秋播时将化肥深施到土壤中,可以减少化肥在土壤表面的挥发
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集中养分供应
02
提高加工品质
化肥深施有助于提高小麦的加工品 质,如面粉的加工性能、烘焙品质 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 力。
延长贮藏期
通过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能够 延长其贮藏期,减少贮藏过程中的 品质损失和病虫害侵染。
改善土壤环境
1 2
增加土壤肥力
化肥深施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 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

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

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

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底肥是农作物种植中的一种肥料,它通常被施加在土壤中,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底肥的使用方法因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而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底肥的四种常见使用方法。

1. 平铺式施肥平铺式施肥是一种常见的底肥使用方法。

在种植前或季节的特定时间,将底肥均匀地搭配在耕地表面,然后用犁或耕种机将其混合在土壤中,使底肥充分与土壤接触。

这种方法适用于耕地条件较好的情况,可以确保底肥充分地分布在整个种植区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2. 坑沟施肥坑沟施肥是一种将底肥直接施加在种植洼地或坑沟中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较高养分的作物,例如蔬菜和果树。

在种植前或季节的特定时间,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挖掘一定深度和长度的沟或坑,将底肥均匀地放入其中,然后用土壤覆盖。

这种方法可以集中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使其根系充分吸收。

3. 杂播施肥杂播施肥是一种将底肥与种子混合一起播种的方法。

在播种前,将底肥和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其一起撒在土壤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养分的种子,例如玉米和高养分需要的豆类作物。

通过杂播施肥,底肥可以与种子一起种植,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养分。

4. 穴施肥穴施肥是一种将底肥用于单个植株或小面积种植的方法。

在种植前或季节的特定时间,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挖掘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小孔,将底肥均匀地放入其中,然后将植株栽种在孔中,用土壤覆盖。

这种方法适用于果树、花卉和蔬菜等需要局部养分加强的植物。

通过穴施肥,底肥可以被植物的根系较好地吸收和利用。

总结起来,底肥的四种常见使用方法包括平铺式施肥、坑沟施肥、杂播施肥和穴施肥。

选择适合的底肥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土壤条件和种植规模来确定。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确保底肥充分混合在土壤中,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从而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产量。

肥料施用技术

肥料施用技术

肥料施用技术农业发展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施用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肥料施用技术的正确应用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肥料施用技术,并探讨其适用范围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础施肥技术1. 肥料种类选择:根据土壤肥力和农作物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

一般来说,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有机肥料包括畜禽粪便、堆肥等。

农民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肥料。

2. 施肥量控制:根据农作物类型和生育时期,合理控制施肥量。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过量施肥会造成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不足施肥则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3. 施肥时间选择:合理安排施肥时间是确保肥料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肥料应在作物生长旺季施用,以配合植物的生长需求。

避免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施肥,以防止养分流失。

二、局部施肥技术1. 穴施肥法:将肥料直接埋入作物根系范围内,减少养分损失。

此方法适用于作物根系较深且气候干燥的地区。

2. 划行施肥法:在田间作物的排水沟内划一条行,将肥料放入其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排水系统、有排水沟的田地。

3. 管施肥法:在果树和蔬菜等作物的管内施肥,以减少养分损失和浪费。

此方法适用于有机肥料的施用。

三、叶面施肥技术叶面施肥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农作物的叶面上。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提供作物所需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四、注意事项1. 了解土壤性质: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能力不同,对施肥技术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农民应该了解自己的土壤性质,选择适合的肥料施用技术。

2. 控制施肥量:施肥量过多会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而施肥量过少则会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掌握适当的施肥量是保持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的关键。

3. 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方。

科学精确的施肥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种肥同播的优势与技术要点

种肥同播的优势与技术要点

种肥同播的技术要点与优势种肥同播是指玉米种子和化肥同时播入田间的一种操作模式,不用间苗,后期不用追肥,产量提高明显,但是对于机器、种子、化肥的要求特别严格,并不是所有的机器、种子、化肥都能够进行种肥同播。

种肥同播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配套,是配方肥科学下地的有效形式。

种肥同播有以下几条优势:一、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小麦收割后,用专业的种肥同播机器一次性施入底肥的同时播下种子,肥效充足,保证了较高产量,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

1.省了三次工:播种、间苗、追肥,从而节约了大量劳动时间,实现种地与外出务工两不误,收入双提高。

2.节约成本、扩大效益:节约大量成本费的同时,减少肥料养分的流失,扩大效益。

二、苗齐、苗壮、密度合理、产量提高:苗情整齐健壮,加上合理的密度、田间通风透光性良好,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稳产、丰产性同时,有效提高产量。

1.节肥苗壮:解决了农民不舍去除壮苗的心理问题,减少了多苗争肥现象,使充足的养分有效供应在一棵苗上,形成壮苗,苗好产量就高。

2.密度合理:解决了传统的耕作模式株、行距把握不好形成的密度不合理现象。

种肥同播对机器要求非常严格、株、行距控制合理,形成玉米品种在田间的合理密植。

3.苗期整齐美观:由于传统的机播方式比较粗放,加上田间肥效跟不上,容易造成缺苗及植株生长参差不齐现象,种肥同播出苗整齐,肥效供应及时,大小一致,植株生长良好。

4.不需缓苗,良性生长:没有传统耕作模式中间苗时出现的伤根伤苗现象,不需缓苗,使植株正常生长。

三、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增收。

1.减少养分浪费节约成本:追肥时传统的撒施方式在占用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还造成肥料养分的大量流失,挥发,使肥料利用率很低。

2.早施重施:种肥同播就是在播种的同时播入肥料,保证了苗期养分的足量供应,有利于形成壮苗,达到增产效果。

3.深施覆土,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的深施覆土有效地减少了养分的挥发与流失,使肥料养分得到充分利用,增产增收。

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

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

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底肥是一种用于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肥料,它在种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底肥可以帮助植物生长茁壮,增加产量和抗病能力。

下面将介绍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

1. 混入种植土中将底肥与种植土混合使用是最常见的底肥使用方法之一。

在进行播种或移植植物的时候,将适量的底肥与土壤混合,再填充到种植容器或田地中。

这样可以确保底肥中的养分被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种植土中,为植物提供营养。

混入种植土中的底肥不仅可以满足植物的当期需求,还可以为植物长期生长提供营养,增加土壤肥力。

2. 穴施法穴施法是将底肥直接施加于植物的生长点附近,这样植株的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底肥中的养分。

在进行穴施法时,首先确定根系的位置,然后在根系周围挖一个较深的圆形或方形的孔,将适量的底肥放入孔中,再用土壤覆盖,确保底肥与植株的根系接触。

这种方法适用于果树、蔬菜等生长期较长的植物,可以提供长时间持续的营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杂交施肥法杂交施肥法是将底肥与其他肥料或有机物一起施加,形成综合肥料,为植物提供全面的养分。

可以将底肥与有机肥、复合肥等混合使用,再施加到种植土中或植株周围。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底肥和其他肥料的优势,满足植物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此外,杂交施肥法还可以避免单一肥料使用过量或不足的情况,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 茬种法茬种法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用清理残留物,将底肥直接种在茬地上,然后开展下茬作物的种植。

底肥可以与残留物一起分解,释放养分,提供给下茬作物使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农田整理的工作量,有效利用残留物和底肥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茬种法适用于连作农田,可以帮助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

总结来说,底肥的四种使用方法包括混入种植土中、穴施法、杂交施肥法和茬种法。

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种植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和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正确使用底肥,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肥同穴新型种植模式,化肥深施、化肥穴施的好处
一、化肥深施
化肥深施可减少化肥的损失和浪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同位素跟踪试验证明,碳酸氢铵、尿素深施地表以下6-10 cm的土层中,比表面撒施氮的利用率可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深施比表施其利用率相对提高115%和35%。

大面积应用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后,氮素化肥平均利用率可由30%提高到40%以上。

磷钾等肥深施还可以减少风蚀的损失,促进作物吸收和延长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化肥深施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吸收养分、水分和抗旱能力,有利于植株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二、化肥穴施
化肥穴施,指在作物种子周围一定距离,挖穴施入肥料并覆土,可使肥料精量集中施用,可减少化肥用量的一半以上。

该新型种植模式研发的“种肥同穴”新型种植模式配套机具,可在播种的同时一次性完成化肥精量穴施,可广泛应用于大田农业生产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