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选煤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选煤厂选煤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环保政策压力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选 煤技术面临的环保政策压力也越
来越大。
市场竞争激烈
选煤市场竞争激烈,要求选煤厂 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
成本,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04
选煤厂选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提高选煤效率
通过研发先进的选煤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选煤 厂的选煤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选煤技术的分类
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选煤技术可以分为重力选煤和浮选两 大类。重力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密度的不同,利用重力进 行分离;浮选是根据煤炭和杂质表面张力的不同,利用浮力 进行分离。
选煤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煤炭利用率
通过选煤技术,可以将不同质量 的煤炭进行分离和筛选,使优质 煤炭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提高
其他选煤技术
干法选煤技术
干法选煤技术利用煤炭与杂质在空气流中的不同气流阻力进行分选。气流阻力小的煤炭(如精煤)留 在上层,气流阻力大的杂质(如矸石)沉在底层,实现煤炭与杂质的分离。干法选煤技术适用于干旱 缺水地区或寒冷冬季的选煤厂。
流化床选煤技术
流化床选煤技术利用煤炭与杂质在流化床内的不同流态进行分选。密度大的煤炭沉在底层,密度小的 杂质浮在顶层,实现煤炭与杂质的分离。流化床选煤技术适用于处理细粒度、难分离的煤炭。
02
选煤技术分类及应用
跳汰选煤技术
技术原理
跳汰选煤技术利用煤炭与杂质在水中密度的不同,通过跳汰机进行分选。密度 大的煤炭沉在底层,密度小的杂质浮在顶层,实现煤炭与杂质的分离。
应用范围
跳汰选煤技术适用于处理中等难选到易选的煤炭,是选煤厂最常用的分选方法 之一。
重介质选煤技术
技术原理
重介质选煤技术利用煤炭与杂质在重介质(如重液或重悬浮液)中的不同浮力进 行分选。密度大的煤炭沉在底层,密度小的杂质浮在顶层,实现煤炭与杂质的分 离。
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选煤技术是煤炭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煤的品质和降低煤的含灰、含硫、含沥青质等有害成分。
本文将简要介绍当前选煤技术的现状,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现状当前选煤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选煤和化学选煤两种方式。
物理选煤是采用一系列的物理方法对煤进行分离。
该方法主要包括重介质、浮选、磁选、电选等。
其中,浮选是应用较广的物理选煤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操作环境污染较少等特点。
磁选主要用于除铁、氧化膜等有害元素的去除。
重介质选煤主要用于分离密度差异较大的矿物和煤化物,但其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在现场应用受限。
化学选煤是选煤技术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其主要通过在煤中加入化学药剂,如草酸、硫酸等,对煤和矿物进行分离。
化学选煤的优点是有效地降低了含硫、含灰、含沥青质等有害成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环境污染、药剂成本高等问题。
二、发展方向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在未来的选煤技术发展中,需要关注以下方向:1、环保型选煤技术的研发环保型选煤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具体来说,就是要研发出对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选煤技术。
以磁选技术为例,当前的磁选过程中常用的电磁铁产生的辐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未来应当加大对非电磁型磁选技术的研究和投资。
2、煤化学加工技术目前,选煤技术主要是通过分离有害成分来提高煤的品质。
而煤化学加工则是通过改变煤的分子结构来升级煤的品质。
未来的选煤技术需要与煤化学加工技术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提取出煤中的有价值成分,使得煤的利用率更高、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少。
3、智能化选煤系统的研发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系统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未来的选煤技术需要依托于先进智能技术,提高煤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实现煤选过程中的自适应调节、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总之,未来选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绿色、高效和智能化。
只有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研发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推动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和建议

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和建议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选煤工业和选煤技术现状,分析了国内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外差距提出了选煤技术发展方向与产业化建议。
关键词:意义选煤技术发展现状1 选煤的重要意义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丰富,用途广范,是我们生活中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煤炭工业的兴起密不可分。
当前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选煤是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精煤的过程,它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煤炭工业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选煤不但可以合理使用煤炭资源,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以减轻煤炭生产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选煤技术发展和现状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发展选煤工业,到60年代已达到相当规模。
目前,大部分欧洲发达国家煤炭入选率均在80%以上,美国的煤炭入选比例高达90%以上。
这些国家的煤炭产品质量高,工艺系统合理,设备性能可靠。
从国外对选煤技术的应用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选煤工艺在20世纪70年代前以跳汰选为主,之后重介质选煤技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开展了如微细磁铁矿重介旋流器、静电选、高梯度磁选、浮选柱、油团选、选择性絮凝等深度降灰脱硫工作,美国在微泡浮选柱和油团选煤方面已应用于工业。
在化学选煤和微生物脱硫方面,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在研发阶段取得进展。
与此同时,国外选煤设备在朝着大型化、集中化、高效化的趋势发展。
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
1982年原煤入选率仅为18%,1995年至1996年为22%,远低于同期的主要产煤国的原煤入洗率。
到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达21.3亿吨,原煤入选量7.04亿吨,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
选煤厂选煤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选煤厂选煤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摘要: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选煤工艺在其生产加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在阐述我国选煤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选煤厂主要的选煤技术,包括跳汰选煤技术、重介质选煤技术、浮选选煤技术,然后分析了我国选煤技术未来应该向着提高原煤入洗比例、增加重选比例、国产选煤设备不断完善的趋势发展。
本文研究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见解,以满足市场需求、环保要求和资源有效利用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选煤厂;选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工业和电力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能源基础。
要将煤炭从矿山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选煤工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选煤工艺中,各种技术和方法被用于从原煤中分离出不同的组分,以达到提高煤质、减少废弃物和降低环境影响的目标。
1我国选煤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3年1-6月全国原煤产量为230053.6万吨,同比增长4.4%。
,过去几年中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煤炭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煤炭仍然在电力、钢铁、化工等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此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升级也对煤炭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此,选煤工艺的优化和提高煤质对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我国的选煤技术水平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传统的跳汰选煤技术到现代的重介质选煤技术和浮选技术,各种方法都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这些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煤炭的质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伴随技术进步,我国的选煤产业也面临着环境问题。
废弃物处理和尾矿库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不良影响。
政府和行业都在采取措施,以确保选煤工艺的环保性。
2 选煤厂主要选煤技术2.1 跳汰选煤技术跳汰选煤技术为一种物理分选过程,其核心原理在于充分利用原煤中不同组分之间的密度差异,通过将混合物暴露于水或空气流中来实现分离。
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选煤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从煤矿中分离出有用煤质,并通过处理提高煤质的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选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选煤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1. 高效、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选煤技术将越来越注重高效、智能化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传感器技术和智能算法,能够实现对煤矿中原煤的快速识别分类和分选,提高选煤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能源节约:选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传统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将煤矸石进行填埋或焚烧。
然而,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未来的选煤技术将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利用,例如采用循环水系统、废气净化设备等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3. 绿色环保:选煤技术的发展也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
绿色选煤技术包括煤矸石综合利用、尾矿池治理、废气净化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
4. 综合利用:选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实现煤矿的综合利用。
除了提高煤炭质量,还可以通过选煤技术提取其他有价值的煤炭衍生物,如煤油、焦炉气等。
同时,将煤矸石和尾矿池中的废渣加工利用,可以转化为煤矸石砖、建材等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 降低工业事故风险:选煤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重型机械设备和高温、高压等工业操作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选煤技术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安全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降低工业事故的风险。
总之,未来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效、智能化、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和安全可靠。
这些方向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煤矿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当前国内社会发展,科技技术提升,国家对煤炭行业也日渐关注,国外已研发许多先进的选煤设备和技术。
国内矿产开发公司引入先进选煤技术,提高了国内煤炭行业选煤技术水平,但是,目前国内选煤技术在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重点探讨国内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近几年,国内选煤技术发展,推动了国内煤矿规模的快速提升,我国的选煤技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比较晚,因此,就要重点关注国内选煤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促使国内煤矿产业技术的提升,缩减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选煤技术之上的差距。
国内煤矿产量逐年增加,但是煤炭的入选率却低于其他国家,伴随着国内选煤技术和先进设备技术水平提升,不管是在设计,还是在大型设备制造运营模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国内选煤工艺发展趋势淘汰以往的落后的选煤工艺,逐步向着重介质选煤工艺发展。
一、我国煤炭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世界煤炭储存量达到10万多亿吨,目前全球已经探明储量达2万多亿吨,其中我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达到1万多亿吨,国内煤炭质量的分布相对不够均衡,虽然规模大,但是各地区分布的比例不合理。
国内的褐煤在全球占有比例偏少,炼焦煤占比也相对偏少,但是仍然处于世界上平均水平,无烟煤较多,但是优质的无烟煤和炼焦用煤不多。
在国内煤炭行业整体呈现出动力煤品种,炼焦煤灰分和硫分很高的特征[1]。
二、国内发展选煤技术的必要性(一)不清洁煤炭资源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随着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环境问题突出。
选煤是国内煤炭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中不可缺少一项重要技术,也是当前煤炭深加工的基础技术。
清洁和高效的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最经济的选煤技术,提高选煤洗选效率,可满足现有煤炭产业发展要求,也可降低污染物,减少二氧化硫及氮化物的排放量,进而实现经济与外界环境协调发展,促使环境优化。
在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制造对煤炭资源依赖程度高,但是污染物排放量,也是居于世界第一,国内大力推进选煤技术的发展,能够改善目前国内生态环境,提高了国内煤炭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
刍议选煤厂选煤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选煤技术将更加注重高 效节能,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 升级,提高选煤效率和降低能
源消耗。
环保绿色
未来的选煤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 绿色,通过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和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绿色生 产。
智能化
未来的选煤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 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选煤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选煤技术分类
根据选煤方法的不同,选煤技术可分为重介质选煤、跳汰选煤、浮游选煤、 风力选煤等。
选煤技术发展历程
国外选煤技术发展
国外选煤技术发展较早,早在19世纪就开始研究选煤技术, 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已经达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国内选煤技术发展
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随 着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选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国内选煤厂无法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导致设备老化和技术更新缓慢的问题。同时,也缺 乏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导致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技术研发力度不够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选煤厂的技术研发力度不够,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使得国内选煤厂在技术上处 于劣势地位。
04
选煤厂选煤技术未来发展的重 点和难点
当前选煤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选煤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自动化、智能化方 面还有待提高。
环境污染问题
选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治理。
02
选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选煤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紧张,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各国 共同的目标。通过选煤技术的 创新,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煤炭 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形势

选煤技术现状与发展形势选煤技术是煤炭行业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煤炭进行选煤处理,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降低煤炭的含尘含砂等不良指标,满足不同行业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本文将对选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形势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选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炭的湿选技术逐渐成熟。
湿选技术采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不同物理性质的煤和矸石在水中的比重差异进行分选。
湿选能够有效地降低煤炭的硫、灰和含尘含砂等指标,提高煤炭的质量。
目前,我国湿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取得了显著的降低煤炭污染排放和提高煤质的效果。
其次,中重介质分选技术逐渐推广。
中重介质分选技术是一种利用介质来调节颗粒的比重,将煤炭和矸石按照密度的大小进行分选的方法。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煤炭和矸石,并具有处理能力大、分选效果好、设备简单等优点。
近年来,我国中重介质分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再次,透亮媒体分选技术逐渐发展。
透亮媒体分选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密度液体作为分选介质,通过不同密度的颗粒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分选效果好、设备简单、能耗低等优点,逐渐成为选煤技术研究的热点方向。
从实际应用来看,透亮媒体分选技术已经在我国煤炭行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效果。
然而,尽管我国选煤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设备的耐磨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由于选煤过程中对设备的耐磨性要求较高,因此选煤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成本较高。
如何提高设备的耐磨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选煤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选煤生产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缺乏高效、准确的自动化设备。
如何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选煤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再次,煤炭质量的预测和评价方法有待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率,实现了精确、自动化配煤。
配煤自动控制系统计量准确、信息传送准确,对于提高配煤合格率、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作人员,降低挥发分和灰分的波动范围和提高自动化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配煤生产管理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1] 赵立民1P LC在配煤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1基础自动化11999,(2)1[2] 潘炼1P LC在配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1P LC、工控机与集散控制系统,2005,(5)1[3] Texas I nstru ments1T MS320F2812D igital signal p r oces2s or data manual[R],20031[4] 张卫宁1T MS320C28X系列DSP的CP U与外设[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 李琳,吕海卫,张奇志1基于DSP的柴油发电机组调速系统[J]1电机设计,2007,(4)1[6] 苏奎峰,吕强,等1T MS320F2812原理与开发[M]1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7] 夏俭军1一种高性能DSP芯片T MS320F2812[J]1微机处理,2005,(6)1文章编号:1001-3571(2008)01-0060-05国内外选煤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梁金钢,赵环帅,何建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河北唐山 063012)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选煤技术与装备的现状,对国内外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目前选煤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T D94;T D4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保有资源量10202亿t。
根据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157万亿t,位居世界第一;可采储量为2040亿t,位居世界第二[1]。
根据预测,到201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仍占60%左右,到2050年,这一比例不会低于50%。
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
1 国内外选煤工业现状目前,大部分国家对煤炭洗选非常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
现世界原煤平均入选比例在50%左右,一些国家甚至超过80%。
虽然欧洲一些国家几乎关闭了所有的煤矿,但仍有选煤厂用来处理进口煤炭。
主要产煤国原煤入选比例如图1所示。
近几年,国外一些国家在煤炭开采、选煤生产和选煤厂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国家都在关闭中小型效益不好的煤矿和选煤厂,取而代收稿日期:2007-08-12作者简介:梁金钢(1962-),男,河北省隆尧人,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党委书记、国家选煤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联系电话:(0315) 7759418。
之的是扩大现代化程度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煤矿和选煤厂的生产能力。
近20多年来,美国关闭了75%的煤矿和近50%的选煤厂;英国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年产量约下降到300万t,不但100%入选,还对一些进口商品煤进行再洗选;过去10年,俄罗斯关闭煤矿153座,选煤厂38座[2];过去10年里,波兰通过调整合并,关闭了23座煤矿和59座选煤厂。
到目前为止,我国也已关闭2811处小煤矿,并一直在新建大中型煤矿选煤厂[3]。
这说明国内外有加强煤炭合理开采、优化生产管理以及增强矿产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趋势。
图1 主要产煤国原煤入选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我国共有年入选原煤15万t以上(包括15万t)的选煤厂1043座,年入选能力91602万t。
其中炼焦煤选煤厂06第1期2008年2月 选 煤 技 术COAL PREP ARATI O N TECHNOLOGYNo11Feb12008582座,年入选能力38159万t,占总能力的4116%;动力煤选煤厂461座,年入选能力53443万t,占总能力的5814%。
“十五”期间全国原煤入选率在30%~35%之间,但入选总量已从2000年的314亿t增加到2006年的718亿t[4]。
预计在“十一五”末,原煤入选率将提高到50%。
2 国内外选煤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选煤方法主要为重介、跳汰、浮选以及干法选煤。
我国地域广阔,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质变化大,因而以上选煤方法均有应用。
(1)重介选煤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重介选煤技术日趋成熟,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取得成功并广泛推广应用,选煤效率达到了95%。
(2)跳汰技术。
跳汰选煤对易选和中等可选性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系统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分选效果好等优点。
目前跳汰选煤在我国各种选煤方法中约占60%。
此外,动筛跳汰近几年也逐步被应用,用来代替人工排矸。
(3)浮选技术。
浮选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多应用于炼焦煤选煤厂和生产高炉喷吹用无烟煤粉的选煤厂。
我国研制的浮选柱有效分选下限可达10μm,使细粒精煤产率平均提高1~3个百分点;大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单槽容积已达20m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带有矿浆预矿化器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4)干法选煤技术。
干法选煤包括流化床选煤和风力选煤,主要应用于寒冷、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煤炭分选以及易泥化煤种的分选,在众多选煤方法中应用比例相对较小,应用较多的为风力选煤。
为了提高干法选煤的分选效果,日本、加拿大和我国先后开展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
日本煤炭利用中心(CCUJ)用流化床分选> 13mm的块煤,用振动风力摇床分选13~015mm粒级煤,完成了煤炭干选性试验项目。
世界上用于处理50~6mm级煤炭、处理能力为50t/h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首先由中国矿业大学完成并通过工业性试验。
目前中国矿业大学为实现全粒级(300~0mm)煤炭干法选煤,正开展<6mm细粒级煤振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技术、>50mm 块煤深床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技术、三产品双密度层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技术和<1mm煤粉摩擦电选技术的研究[7]。
(5)细粒煤脱水技术。
对细粒煤的脱水,美国多采用超高速离心脱水技术,而欧洲则趋向于采用加压过滤技术或隔膜挤压技术[8]。
为了进一步降低细粒煤产品的水分,已开始尝试将压滤脱水与热力干燥构成一体的蒸汽压滤脱水技术的研究,预期将具有节能和简化工艺系统等技术特点[9]。
我国研制并推广应用了加压过滤机、超高速离心机和强气压穿流式隔膜挤压压滤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浮选精煤水分,改善了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工况。
另外,随着选煤技术的不断发展,选煤厂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和自动装车技术、装配式洗煤厂的设计和建设、在线测灰技术等辅助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目前,各国选煤厂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已有很大提高,集选煤厂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设备集中控制,工艺参数、产品质量及数量、材料及能源消耗等数据的实时采集,生产及市场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管”、“控”一体化的选煤厂设计、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正被广泛采用。
3 国内外选煤装备现状近年来,国内外选煤设备在朝着大型化发展的同时,由于各国选煤的历史和对产品要求的差异而略有所不同。
各国选煤厂在用的选煤设备详见表1。
表1 各国选煤设备的使用情况国别装备种类与型号中国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机、跳汰机、动筛跳汰机、水力旋流器、干选机、浮选机、浮选柱(床)等美国重介质分选槽、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跳汰机、浮选机、水力旋流器、摇床、浮选柱等土耳其Bau m跳汰机和Felds pai A cco跳汰机、重介质滚筒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重介质斜轮分选机、螺旋分选机、浮选机、水力旋流器、摇床等南非W e mco滚筒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Nor walt分选槽、Dyna螺旋分选机、水力旋流器、ROM动筛跳汰机和传统的跳汰机、摇床、浮选柱等英国干式细粒煤筛分机、BARRE L分选机组、W E MCO滚筒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浮选柱等澳大利亚大直径(1、1115、113m)重介质旋流器、150mm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摇床分选机、JAMES ON浮选槽、跳汰机等16第1期 梁金钢等:国内外选煤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8年2月25日波兰D I S A重介质分选机、跳汰机、重介质斜轮分选机、BARRE L分选机、W E MC O滚筒分选机、浮选机和浮选柱等311 重介质旋流器(1)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目前,在两产品旋流器生产与开发方面比较先进的国家除了我国还有荷兰、美国、日本、英国等。
荷兰研制的DS M 重介质旋流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重介分选设备;美国研制了麦克纳利重介旋流器和主要用于分选30~015mm原煤的圆筒重介质旋流器(DW P);日本大阪造船公司田川机械厂研制了最大直径为0175m的倒立式旋流器;英国煤炭局研制了有压给料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和直径为112m 的大型圆筒重介质旋流器(LARCODE MS);我国于1991年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在国内首先研制了直径为015m的无压给料NZX型两产品圆筒重介质旋流器。
中国矿业大学综合系也研制了DW P圆筒重介质旋流器,并生产了H MCC-300型和HMCC-400型旋流器。
(2)多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在多产品化方面,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研发国家主要有意大利、英国、前苏联和我国。
意大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研制了Tri-fl o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煤炭局先后研制了LARCO2 DE MS圆筒重介质旋流器和LARCODE MS500/350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前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末研制了ГT-3/80和ГT-3/50型三产品旋流器。
我国则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研制了3NZ X500/350型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90年代初研制了无压给料的3NW Z X700/510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90年代中期研制了“单一密度悬浮液、双段间接串联选三产品”的重介质旋流器;90年代末期研制了当时国际上规格最大的3NW Z X1200/850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十五”期间开发了双供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目前又研制了四供介无压给料的3NW Z X1500/1100mm旋流器[10],其直径已达115m。
312 跳汰机目前,国外主要在跳汰机机体大型化、风阀工作方式以及自动排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国外研发跳汰机较先进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波兰等。
德国跳汰机针对末煤和块煤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排料结构:末煤跳汰机采用液压闸门调节排料口的大小,而块煤跳汰机则是用液压缸调节筛板倾角来调节排料口的大小;日本研制的可变波形跳汰机采用两种不同压力的工作风源和两套风阀,利用电子技术控制风阀的运动,使两种风产生不同的叠加,以达到改变跳汰机脉动水流的目的,实现变波跳汰分选,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波兰研制的BOSS-2000型跳汰机,采用排料闸门和溢流堰互动的排料方法,通过调整伺服马达的静态和动态工作参数确定产品的排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