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动场景,拓展写作思路
创设写作情景,拓展学生作文思路

创设写作情景,拓展学生作文思路第一篇:创设写作情景,拓展学生作文思路创设写作情景,拓展学生作文思路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义务教育小语大纲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意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一、创设“图画”意境拓展作文思路“图画”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一片段情景,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作文前,可以根据作文主题事先创设好一幅能突出主题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就会重新唤醒对过去感知过的,现实生活存在的人和事予以梳理并发挥作文。
这种以“图画”意境拓展作文思路,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作文指导尤为重要。
例如,以下甲、乙二幅图,分别体现“同学友爱、互帮互助”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主题,教师对学生可以作如下几点启发引导:1、强调读图,看懂图意,突出重点;2、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做什么(构思)?天气如何?3、借助图画片段,编讲一个完整故事,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展过程等,并对事情作恰当的评叙(想象发挥);4、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所发挥的故事写下二、创设音响意景拓展作文思路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情感,创设意境,而音响则比音乐的范围广泛的多。
例如,“敲门声”是一种很普通的音响,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心情,门声可能不同;而同一种“敲门声”,个性不同的学生所激发想象出来的意境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创设音响意景,并顺应学生的想象思路,引导学生切入健康向上的主题,继而启发学生作文:在什么时间、什么背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有何感想?又如听到“流水声”,可以联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宏气势;也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安逸的意境中,从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寄托保护环境,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创意写作思路

创意写作思路创意写作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写作形式,它不仅仅是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更注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创意写作的思路和技巧,帮助你拓展思维,激发创意,提升写作水平。
1. 设定一个奇思妙想的场景创意写作常常以奇思妙想的场景为起点,可以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情节、一个异想天开的场景描述,或者是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的奇特细节。
通过设定一个独特的场景,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一个普通的公园里,忽然出现了一只会说话的小猫,与周围的人们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对话。
这个场景的设置让读者感到新奇,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2. 利用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创意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形象和观点。
比如,描述一个善良的人,可以用"他的心像一片宽广的海洋,容纳了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共鸣。
3. 探索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常规的思维方式常常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思考深度。
在创意写作中,我们可以主动追求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挑战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
比如,描述一片森林,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如一只鸟儿、一棵树木或一条小溪,感受到森林的不同魅力和生态系统的丰富。
这样的描述不仅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也展示了作者多样的思考方式。
4. 创造引人入胜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一个精彩的角色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在创意写作中,我们可以设定各种各样有趣的角色,塑造丰富的个性和故事背景,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例如,描述一个与众不同的超级英雄,他有着特殊的能力和身世,但却饱受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通过刻画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成长历程,可以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产生共鸣。
5. 结合现实与想象力创意写作并不要求完全脱离现实,相反,将现实与想象力相结合,可以使作品更加接地气,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灵感

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灵感-中学语文论文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灵感刘清鸿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作文别具一格,让学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已成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焦点。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
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闪现或表达较多的概念,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也就是让学生思维方法灵活,头脑不僵化,更接近现实,不被某种固定的意识所牵制,善于运用多种思维形式,正面与反面结合,顺向与逆向交替,分析与综合共用,形象与抽象互动,以寻求最理想的解决方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也就是强调学生思考问题时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能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独立创见;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要求学生不仅善于实事求是地判断是非正误,也能缜密地分析和检查自己或别人的思维与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被他人意见所左右,善于辨别优劣高下,善于比较,善于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善于质疑,善于提出自己公正、恰当、得体、独到的见解。
体现在语文的写作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写作灵感的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要常给学生走进自然的机会,教会学生领会自然的美妙,教会学生欣赏卡通和立体图画,教会学生欣赏风光片和科教片:如黄山风光、九寨沟风光、沙漠风光;动物世界、科教之窗、科技大观园等。
2.开展艺术欣赏,感悟创新之美艺术精品都是作者灵感的结晶,都具有独创性,又展示了作者的个性风采。
艺术欣赏的教育可与音乐、美术教师联手,还应专门开设文学作品欣赏课,让学生多接触优秀中外文学作品,以张扬学生对未来的幻想般的追求之心。
如何写出生动的场景描写

如何写出生动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读者描绘出一个生动、逼真的世界,使得故事更具有代入感和可读性。
然而,写出生动的场景描写并非易事,需要合理运用语言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写出生动的场景描写,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色彩的运用色彩可以给场景描写注入丰富的细节和感情,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在写出场景描写时,可以通过描绘周围的颜色来增加画面的感受力。
例如,“阳光透过树叶的隙缝洒落下来,将整个花园染成了金黄色。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明亮温暖的氛围,产生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
二、声音的描述声音是场景描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描写场景中细微的声音,可以为读者呈现出一种更加真实、动态的场景。
比如,“雨点跳跃在屋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宛如天空在弹奏一首神秘的音乐。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水的存在和气氛的变化,进而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中。
三、动作的描写动作描写是场景描写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想象出场景中人物的动态。
在写动作描写时,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动词和副词来增强描写效果。
例如,“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花园,优雅地弯下腰,轻轻触摸着每一朵绽放的花朵。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身姿和动作,进而更好地想象出整个场景。
四、五感的运用五感是场景描写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为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写场景描写时,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多个角度来描绘细节。
比如,“在阳光下,海面泛起一层柔和的波纹,微风轻拂着脸颊,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味道。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海滩的美丽和宜人的氛围。
五、比喻与隐喻的运用运用比喻与隐喻可以为场景描写增添一种诗意和隽永的感觉,使其更加生动。
在描写场景时,可以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或动物等进行比喻和隐喻的描述,以优美的文字形象来衬托场景的特点。
例如,“那片湖水宛如一面镜子,如瑟琴般宁静而纯净。
范文拓展写作思路

范文拓展写作思路拓展写作思路的范文拓展写作思路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维、拓宽视野、丰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拓展写作思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写作。
一、了解题意首先,了解题意是进行拓展写作思路的基础。
在阅读题目时,要确保理解题目要求,并明确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
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扩大思路,将题目与相关的知识、经验、观点联系起来,形成初步的写作构思。
二、拓宽阅读视野拓宽阅读视野是进行拓展写作思路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章、书籍、报刊杂志等,可以获得更多的素材和观点。
阅读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思考与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思考不同观点的利弊、优劣,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运用联想和类比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联想和类比的方式进行拓展。
通过联想,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题目相关联,从而衍生出更多的观点和主题。
类比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更多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进一步丰富写作内容。
四、提问和回答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通过提问,可以引发思维的跳跃,激发创造力。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每个问题的内涵,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
五、引用例证和数据在拓展写作思路的过程中,引用例证和数据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引用例证,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证据。
数据的引用则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六、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提供多种可能性,并进行分析和推理。
通过分析不同观点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论述,使文章的思路更加严密和逻辑。
七、运用比喻和修辞比喻和修辞是进行拓展写作思路的有力工具。
通过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浅谈创设情境开发写作思维的策略

浅谈创设情境开发写作思维的策略摘要:写作作为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可优化学生写作的能力,完成更加优质的创作。
在写作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可引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又能从思想层面来训练学生积极的思维,强化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为此,本文以情境的创设为核心,对于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改革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创设情境;语文教学;写作思维引言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面对写作主题,存在思路不清晰且表达不流畅的问题。
在语文教育深化改革下,为获得更高质量的写作教学成果,教师引入教学情境,以生动的展示方法,来降低写作创作的难度。
利用不同情境来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营造出自由的写作空间,强化学生创作的主动性。
同时,教师目的性的引导,还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通过对情境中个别画面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写作的思路,在大量写作素材的支撑下,学生更愿意记录所思所想,所创作的内容更加精彩和生动。
一、合理设计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记录所思所感写作作为对学生思维的记录,对于写作思维的培育可优化学生技巧,发挥自己充足的想象力,完成对客观事物情感化的描写。
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可由境引意,激发学生自身的写作兴趣,更加主动的记录所思所想去,并使文章内容情节生动内容更加真实。
在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情境的设计,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具体的形象展示到学生眼前,调动学生多感官,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文章创作中,优化学生作品的质量。
多媒体以真实的画面和图文并茂为优势,针对不同的写作内容还可配以旁白和音乐,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生动的画面可引发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保持思维最佳的状态,完成写作内容的设计。
同时,针对部分难以理解的写作主题,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相关功能,对特定的情境进行放大和定格,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诱发学生参与写作的主动性。
如何写出独特而生动的场景描写

如何写出独特而生动的场景描写写作人常常在创作中遇到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写出独特而生动的场景描写,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增强他们对故事的沉浸感。
本文将探讨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写作者更好地描绘场景,使其更加独特而生动。
1. 视角与感知细节要写出独特而生动的场景描写,一个重要的技巧是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
通过选择一个非传统或非常见的视角,读者将能够以全新的方式观察和体验场景。
例如,你可以选择通过一个角色的眼睛来描述场景,或者选择一个非人类角色的视角,如动物或物体。
这种选择将给予读者一种新鲜感,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此外,细节也是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选择恰当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细节,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场景。
例如,通过描述某个地方的特殊气味、声音或触感,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想象自己身临其境。
细节的运用将使场景更具体、更饱满,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2. 比喻和象征的运用比喻和象征是另一种帮助写作者创造独特而生动场景描写的有力工具。
通过使用比喻和象征,你可以将常见的场景与独特的形象联系起来,增强场景的感染力。
例如,你可以用"如同朵朵白云飘过"来形容一片草原,用"心如鹿撞,意如蛛丝"来形容一个人紧张的心情。
这些比喻和象征可以带给读者强烈的感觉和想象力,使场景更加生动鲜活。
3. 动态与冲突的描述一个生动的场景描写应该是动态的。
通过描述场景中的运动、变化和冲突,你可以使场景更加生动饱满。
例如,你可以描写雨水从天空中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水帘;或者你可以描写火焰在黑暗中舞动,发出噼啪的声音。
这些动态和冲突的元素将增加场景的戏剧性,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4. 语言的运用语言是写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你可以使场景描写更加生动。
选择形象、具体的词汇能够帮助读者形成清晰的画面,而丰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本的亮点。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过分夸张或过度修饰,要保持场景描写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小学语文写作思路开拓让你的作文更有创意

小学语文写作思路开拓让你的作文更有创意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让作文更有创意,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思路,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来增加作文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开拓思路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写出更具创意的作文。
一、触发想象力开拓写作思路的第一步是唤起想象力。
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比如阅读、观察和互动。
孩子们可以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或者看一些令人兴奋的画面,从中获取新的素材和灵感。
观察身边的事物,想象它们的不同面貌和可能发生的故事,也是开拓思路的好方法。
此外,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
二、运用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为作文增添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通过比喻,可以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事物与另一个更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而象征则可以通过一种事物来代表另一种事物,为作文增加深度和隐喻。
比如,可以运用比喻和象征来描述自然景色、描绘人物特征或者表达情感,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运用对比和矛盾对比和矛盾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或者制造矛盾,可以为作文带来一些戏剧性和冲突感。
对比可以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强调它们的异同和冲突,使作文更加生动。
矛盾则可以通过展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或者情感,使作文更具有张力和思考性。
通过对比和矛盾,可以拓展作文的思考角度,使其更加丰富多样。
四、运用幽默和夸张在作文中添加一些幽默元素和夸张表达,可以使作文更加有趣并吸引读者的注意。
幽默是一种调动情绪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描绘搞笑场景或者讲述滑稽故事来实现。
夸张则是通过夸大事物或者情感的表达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幽默和夸张可以使作文更具创意和个性,博得读者的共鸣和喜爱。
五、寻找灵感的途径为了拓宽写作视野,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灵感,比如阅读名著、参观博物馆、旅行等等。
阅读名著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各种风格和写作技巧,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生动场景,拓展写作思路
——情景教学在《采薇》末章的应用
山东省单县五中王晓光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体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可以依据文章主题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情景即在眼前,我在情景之中”的境界,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与作者心灵相通,便于学生感知理解课文,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求知冶情的目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采薇》的末章,自古为文人墨客所称道。
本章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今昔对比,写出了戍边战士回乡归途中伤心悲苦的心情。
一般情况下,回家的感觉是甜蜜的、美好的,可这里,归乡戍卒却是另外一番愁苦之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此时戍卒的心情,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名归乡的戍卒,然后写一篇情景再现的小作文。
写完后,同学们竟相发言,热情高涨。
为了更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中主人公的形象,然后,老师运用下水作文《我是一名归途的士兵》加以引导,收到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下水作文】我是一名归途的士兵
大雪纷纷扬扬,我拖着连年征战的疲惫走在回乡的路上。
年年盼归,日日思乡的我,在回家时没有常人的兴高采烈,内心却是绵绵不尽的伤痛。
想起了我当年服役离家的时候,孩子亲密地拉着我的手,瞪着一双大眼睛询问着我的归期;妻子为我精心打点好了行囊,送了一程又一程;年迈的双亲相互
搀扶着,呆呆地站在村口,站成了我心中永恒的风景。
最终我还是咬着牙,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仿佛又听到了孩子深情的呼喊,我仿佛又看到了妻子眼中的泪水、父母眼中的期盼。
这一去啊,生死难料;这一去啊,归期何时!“人生自古伤离别”,那春风中轻拂的杨柳啊,道不尽我内心依依惜别的深情和满腹的无奈。
大巢菜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外敌入侵,战事连连,我们刻苦练兵,奋勇杀敌,野菜为生,一年又一年。
今天我终于可以踏上回家的路了,可是我的心却怎么也无法高兴。
来的时候,青春年少,而此时,由于连年的征战奔波,艰苦的岁月在我的脸上写满了沧桑。
来时的老乡,军营的战友,如今已死伤大半,北方寒冷的大地成了他们永远的归宿。
那一座座光秃的墓冢啊,只有夜晚那清冷的月光才能为他们披上凄凉的外衣。
千里之外无数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亲人们期盼团圆的眼神将是一种最令人伤痛的永恒。
要回去了,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
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因为我的离去而荒芜不堪的家园;我仿佛看到了破旧的茅屋中相依为命的妻儿;还有我可怜的双亲,是否因为我的离去而无法安享晚年。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和我的亲人都在别无选择地啜饮着同一杯战争的苦酒!
雪下得更大了,片片雪花无情地扑打着我的面庞,阻挡了我的视线,我的心情更加的伤心和悲苦了,可有谁能知道我内心无限的哀痛呢!
风雪之中,怀着一颗破碎的心,渐渐地,渐渐地,我消失在了这漫漫归乡的路上……
这篇小短文站在归乡戍卒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借助环境的渲染作用,比较充分地展现了一名归途士兵复杂而又悲苦的内心世界。
学生听后,深受感染和启发,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培养了学习兴趣。
这样,根据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的特殊背景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从而训练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