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中水悖论
关于水的传说神话故事

关于水的传说神话故事《水的传说神话故事》水,作为大自然的赐予,孕育了无数的传说与神话,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和神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它既温柔如细泪,也狂情如波涛,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各种神话故事中流淌着。
一、神话起源:水的创造在古代传说中,人们相信水是由众神创造的。
希腊神话中,有着诸多关于水的故事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阿宋与金羊毛的传说。
据说在远古时候,一头金色的神圣羊毛降临在大地上,羊毛上滴落下来的水滴便成为了人间水源。
人们因此得以获得水源,发展出丰富的文明。
另一传说则来自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其中记载了许多水相关的神话故事。
相传,帝尧时期,社稷未建,粮食缺乏,干旱饥荒使人民忍受苦难。
于是,尧决定亲自去拜见长生不老的东华帝君,请他开启天门,降雨相救。
与此同时,尧的儿子丹朱受命捧水给东华帝君用于降雨。
经过千辛万苦,丹朱得到了神泉中的水,并成功地拿到了尧寄予厚望的水源。
正是有了这泓神水的滋润,大地上才得以恢复生机。
二、水神的传说水神是各类神话故事中常见的形象,他们常常和水紧密相连,为人类和大地带来福祉。
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就是最有名的水神之一。
据说,波塞冬是海神泰坦克洛诺斯和泰坦女神瑞亚的儿子,掌管着海洋的力量。
波塞冬的脾气暴躁,行为威武,时常乘坐巨大浪潮骑着海马戏弄人类。
他的出现往往预示着风暴和海啸的到来。
中国神话中,也有着许多关于水神的故事。
最有名的是揭阳市乌坎镇的银河传说。
相传,银河是由一条害羞的小龙首化为的,他名叫玉皇,是乌洲山的龙神,身体被水淹没,只露出头部。
后来,有一位只身下凡拯救人类的神仙看到了玉皇的身影,并被他善良乐善的的品质所打动,于是给予了他人类形象,并把他置于乌坎镇的池塘里,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泉水与河流。
三、水的力量与神秘水的力量常常在神话故事中得到明显展示,展现了它的柔和与狂野。
在古希腊神话中,洛基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自己的身体承受着天空中的雷电,直到奥林帕斯山上倾盆而下的雨水渗入他所处的洞穴中,将他释放出来。
有关水的神话故事范文

九月一日,对于学校,对于教师,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新学期的开始,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怀着激动,怀着兴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开始,就意味着同学们应该树立起一个远大的理想,, 就像一棵树,正是有了对阳光的渴望,它才可能直插云霄;就像一只 鹰,正是有了对蓝天的向往,它才可能遨游天际。
4.充分利用大块时间和零散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5.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做到不仅讲求效率,更要注意劳逸结合。
6.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更 好的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培养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能力 7.与同学搞好 关系,建立深厚的友谊,团结班集体,不给班级抹黑最后我希望自己 可以持之以恒,不论自己是成功或是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其实,根据不少史料记载,共工主观上还是想治水的,也许是由于 方法不对,反而使得洪水更加泛滥,总的看来,共工是负责治理水的官 员,只是他采取了削山填谷的堵水的错误方法,没有像大禹一样因地 制宜,而是安于享乐,最终错过了治水的最佳时机,招致了更大的灾 祸。
于是,帝尧震怒,百姓不满,在口耳相传中,“共工”撞倒了不 周山,成为了发动洪水的罪魁祸首。
所以,只有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才能飞得更高,才能 飞得更远,才能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人生非坦途。
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
所以,拿出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 到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 的洗礼,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可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今天开始,我已经这个学校的一员, 我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我们班的形象。
中国古代关于水的传说

中国古代关于水的传说水,是大自然中最为广泛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寓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的水之传说,探寻其中的奥秘和魅力。
一、《盘古开天》传说在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盘古开天》。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地初开之时,一片混沌之中只有一个盘古存在。
他用巨斧破开混沌,将天地分离开来。
在分离的过程中,重的东西沉入了地下,轻的东西浮上了天空。
而其中的水元素则形成了河流、湖泊和海洋。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水是天地分离的产物,也是世界万物的根源。
二、《大禹治水》传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他就是大禹。
相传在古代,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
大禹经历了九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他开凿了很多水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水可以给人们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们所驾驭和利用。
三、《白蛇传》传说《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部。
故事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故事中,白蛇化身为人形,与许仙结婚生子。
然而,由于她是一条蛇,被法师青蛇妒忌,最终被困在雷峰塔下。
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水的描写,如白蛇的本身就是水族,她可以操纵水的力量,还有白蛇与法师的斗法,涉及到了水的变化和利用。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水是神秘而强大的元素,它能够改变形状,也能够给人们带来福祸。
四、《女娲补天》传说《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故事。
相传在古代,天空中出现了裂缝,天地不再连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女娲创造了五色石,用来补天。
她将五色石投入大海中,石块溶解后形成了五色的云彩,最终将天空和地面连接了起来。
这个传说中的水元素体现在女娲创造五色石的过程中,以及石块溶解后形成的云彩中。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水可以具有凝聚和溶解的作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界的平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后羿射日》传说《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著名故事。
关于洪水治水的神话故事

关于洪水治水的神话故事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水灾一直是人们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不仅破坏居民家园,还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为了抗击洪水,人们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故事传承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洪水治水的神话故事。
1. 汉尼霍波神话(苏美尔)在苏美尔神话中,洪水常被认为是众神的惩罚。
根据汉尼霍波神话,众神发现人类的罪恶行为已经超出了可以容忍的范围,因此决定给人间带来一场毁灭性的洪水。
唯一幸存的人是乌申比尔,他接到了上帝恩庇拉的指示,被告知如何在洪水中保存种子和动物。
乌申比尔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在洪水中漂流了七天七夜。
最后,当洪水退去时,方舟停在了一座山上,乌申比尔释放了鸽子,确认陆地已经出现。
这个故事寓意着智慧与勇气的胜利,鼓舞人们在面对灾难时坚持希望。
2. 尼尼微洪水历(亚述)尼尼微洪水历是亚述帝国的基督教故事,它与圣经的挪亚方舟故事有着相似的情节。
据说,世界上的罪恶让上帝陷入了沮丧,决定用一场洪水来惩罚人类。
上帝命令修建一个巨大的方舟,网罗了所有的动物和人类,让他们在洪水中幸存下来。
洪水来临时,方舟漂流了很久,直到水退去,并停在一座山上。
修建方舟的人们从中走出,开始重新建设家园。
这个神话故事告诉人们洪水之后的新生,强调了重建和希望的重要性。
3. 大禹治水(中国)大禹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说中的英雄,他因为有效地治理了洪水而被尊为治水圣王。
根据传说,当时中国遭受了连年的洪水侵袭,成千上万的人们因洪水而丧失家园。
大禹被封为治水大夫,他带领人民挖掘沟渠、修筑堤坝,解决了区域性的水灾问题。
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手段的运用,更在于他的智慧和勇气。
他将人民的安危放在首位,以天下为己任,成就了一片土地的安定和繁荣。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一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激励着人们不屈不挠地面对洪水灾害。
4. 洪水的传说(希腊)希腊神话中有关洪水的传说也被称为迦南传说。
有关水的神话故事

有关水的神话故事
1、有关水的神话故事是《大禹治水》。
在这个故事中,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
舜帝派鲧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治水。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海神妈祖》也是关于水的神话故事。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民间女神,她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将她视为海上的保护神。
在妈祖的故事中,她不仅是一位拥有神力的女性,更是一位具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她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沿海居民,成为了沿海居民心中的守护神。
关于洪水的中国神话故事

关于洪水的中国神话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关洪水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揭示了人们对洪水的恐惧和对生存的不断追求。
洪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洗涤罪孽、重塑世界的象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洪水的中国神话故事。
1. 盘古开天辟地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记载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据传,盘古生而为巨人,身高达九万里,他睁开眼睛时,天地初开;合上眼睛时,大地沉入寂静。
盘古生活在一片混沌的大海中,天空一片昏暗,没有阳光。
为了纠正这一局面,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将天上的炎热热气吸引走,大地上涌出了洪水,盘古用自己的身体支撑住天地,让阳光照耀大地。
他耗尽了自己的力量,最终倒下去变成了大大小小的万物。
2.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治水英雄,也是远古时代的五帝之一。
相传,在古代,天有九河深深地横贯大地,百川纵横交错。
每当洪水来袭,大地犹如一个泥潭,万物不得安宁。
大禹年轻时,积极参与治水工作,他带领天下各族人民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引导水流,鼓励人们合作抵御洪水的威胁。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禹终于使天下平静,百姓生活安定。
3. 妲己与洪水《山海经》中还有一个有关洪水的故事是关于妲己的。
相传,妲己是商朝的一位美丽而妖艳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智慧吸引了许多人,包括商朝的君王。
然而,妲己性格阴险狡诈,擅长用美色勾引男人,因此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混乱和人民的痛苦。
为了制止她的邪恶行径,天神发动了一场大洪水,淹没了妲己所在的地方。
妲己最终淹死在洪水中,人们因此得到了教训,学会了正道和忠诚。
4. 鬼斧神工之破灭巨石鬼斧神工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它与洪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座巨大的山峦挡在了黄河的前进路上,黄河因此无法流入海洋,使得水位急剧上涨,形成了洪水。
无数英雄和智者都尝试着破坏巨石,但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有一天,鬼斧神工打造出一把神斧,用它破开了巨石,洪水得以散去,黄河重新恢复了正常。
这些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洪水的理解和对洪水所带来的灾难的恐惧。
十大经典悖论

十大经典悖论1. 赫拉克利特的悖论:你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个悖论源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它的水已经不是那条水,而你自己也不是那个人。
”这句话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不存在恒定不变的东西。
因此,即使你站在同一个地点,望着同一条河流流过,也永远无法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 色盲悖论: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颜色感知和我们自己的感知是否相同。
这个悖论源自于我们的视觉系统确是极其复杂和奇妙的,但人的眼睛只能看见有限的颜色,而有人可能看不见某些颜色或者已存在的颜色看得更加清晰。
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别人感知到的颜色和我们自己的感知是否相同,因为不同的颜色触发不同的神经反应。
3. 辛普森悖论:相反的结果,改变了数据的组合。
这个悖论源自数据分析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我们观察两组数据时,看似相反的趋势却可以被数据的不同组合方式所掩盖。
例如,拥有高学历的男性相对于拥有同样学历的女性而言获得更高的薪水,但是当我们将这两组数据组合时,我们发现女性比男性还要能够获得更高的薪水。
4. 俄狄浦斯悖论:我们的预测或努力可能会导致我们所想要避免的事情的发生。
这个悖论源自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的遭遇。
俄狄浦斯王通过占卜知道自己即将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母亲结婚,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他离开了他的家乡。
然而,在他的旅途中,他无意中杀死了一个人,并不知道该人是他父亲。
最终,他成功地解决了由此引起的谋杀案并娶了继妻。
5. 费马最后定理的悖论:一个数学悖论,宣传广泛,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和探索。
费马最后定理的悖论是一个数学困惑,该定理声称:$x^n+y^n=z^n$在$n$为整数,$x$、$y$、$z$之间没有公因数的情况下不可能成立,其中$n$的值应该大于2。
在3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数学家都试图证明它,但是直到1994年,一位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终于找到了一个解。
6. 伯努利悖论:即使它不太可能发生,某些事件仍然有可能发生。
关于水的神话故事

关于水的神话故事关于水的神话故事有哪些?神话故事里的神大多住在高高的,接近天的地方。
而银河是天空一道神秘的风景,它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可以驾驭的地方。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关于水的神话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关于水的神话故事篇一:水滴石穿传说古时候,江西九江一带有条鳄鱼精,经常在长江里兴风作浪,害得这里的“鱼米之乡”都变得荒无人烟。
一天,庐山上下来一位道人,到九江城中的雷涛家门前贴上了一纸法书,上写:“要除掉妖鳄,须练就百步穿扬的功夫。
”落款是“水滴石穿”。
雷涛捧着这张法书端详了半天,百步穿“扬”,为什么不是百步穿“杨”?水滴石穿又是什么意思?这时,雷涛突然瞥见了在轻风中飘扬的柳枝,屋檐下滴水滴出的小石窝,他恍然大悟。
原来,只能射穿静止的柳枝,还并不是最高超的本领,只有能百发百中地射穿飘扬的柳枝,才是箭术的极至。
而要练出这样的功夫,就必须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有信心,有恒心,才能成功。
从此,雷涛就开始刻苦练习射箭。
数十载后,终于练出了百步穿“扬”的本领,除掉了鳄鱼精。
而它家屋檐下那块已经被水滴穿的石块,也成为了激励人们努力奋发,持之以恒的标志。
关于水的神话故事篇二:洛水女神宓妃羿满载猎物归家,却失去了爱妻,失去了灵药,他怔怔地望着窗外的星空,仰天长啸,他愤怒,继而痛苦,继而消沉,直到在洛水之滨邂逅了洛神宓妃。
宓妃是东方木德之帝伏羲的女儿,渡洛水覆舟淹死,成了洛神。
她美得异乎寻常:“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追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她与黄河之神河伯门当户对,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妇。
新婚燕尔,河伯陪伴宓妃乘坐龙挽荷盖的水车,腾波冲浪,从下游九河直上河源昆仑,流连于良辰美景,又手牵着手东行,回归新居鱼鳞屋、紫贝阙。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河神水性杨花,易于变心,爱情的火花很快就让时间的流水浇灭了。
河伯吩咐巫妪每年替他挑个妙龄少女做新娘,并警告两岸百姓:“若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悖论
【摘要】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
由于上古时期人们长期逐水而居的习惯,水深刻的影响着先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其对宇宙与人生的哲学认识。
在面对生与死两大人生难题时,我们的祖先仍不忘将其与水联系起来思考。
【关键词】神话;水;生;死
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再到三皇五帝、牛郎织女、地狱阎罗,中国古代人民以原始先民稚嫩的视角,创造出丰富的神话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世界观、宇宙观。
神话中,他们对生命中无法解释,又很感兴趣的问题,作出童话的诠释。
中国的古代神话涉及范围很广,其中,许多人物经历过诞生、灾难、死亡,甚至重生的循环,表现出古代人们对生死轮回的好奇和探索。
阅读此类神话,不难发现,故事中有一种意象频繁出现,往返于神话的生死之间,它就是“水”。
一、水·生
《老子》云:“上善若水。
”道家用水来比喻人的良好品格。
其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刻的水崇拜情结,我们的祖先最早大多傍水而居,以便汲水,就是明证。
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在早期的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水与神话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水与创世神话
中国古代创世神话有诸多版本,主要有混沌之死、盘古开天、女
娲造人、夸父逐日等。
在这些神话中,水意象是创造生命的必要元素,糅合着金木水火土等物质,共同构成那个最原始的世界。
传说,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里面黑暗无边,大水弥漫,没有生物。
《老子》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死,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又《三五历记》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与地。
两则不同时期的神话都直接或间接的提到“混沌”一词,有关这一词的含义美国学者吉拉道特作了如是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关于宇宙生成阶段的描述,那时尚不存在现象世界的分化的存在物。
那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整体的或所有事物混合为一的阶段。
”可以看出,创世之初,大水漫溢,黑暗无边,在茫茫的宇宙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水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是在迷蒙浩渺的大海中孕育而成的。
(二)水与创生神话
现代生物科学早已证明生命产生于海洋。
令人惊奇的是,早在几千年前的人类童年阶段我们的先祖就有着与此相类似的认识,这正如袁珂先生所说:“神话是非科学的,又是联系科学的。
”[ ]人类因水而生并随水不断发展。
《列子·汤问》载:
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中,女娲为补天所炼的五色石,与其说是为了补天,还不如说是为了治水拯救人类。
我们的祖先不仅认为人类于水中产生且认为人类需水才能代代延续。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
”这句话听起来轻飘飘,实则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古人对水崇高的崇拜之情。
在中国早期的神话中,水多和女性相联系,女子因水而受孕产子。
二、水·死
“水”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最复杂的意象,人们对它爱恨参半,一面膜拜,一面害怕得发抖,越是崇拜,就越是恐惧。
水存在于神话的两极,创造生命和希望的同时,也与死亡和毁灭如影随形。
(一)水与毁世神话
宇宙之初,人类遭受洪水的迫害,一场大水就能摧毁一切。
西方《创世纪》记载了人类对洪水的恐惧:上帝花一周的时间创造了世界,过后发现人类的邪恶,就引来大水,荡平了整个人间,多亏有诺亚方舟才使人类逃离灭顶之灾。
这与中国古代神话中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全世界洪水漫延相类似。
《淮南子·览冥篇》详细记载了那次几乎毁灭世界的浩劫: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熞炎而不
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歂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石色石补苍天。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瑞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同样是毁世,东西方的古代人们都选择了“洪水”这种古老的方式,似乎这是世间存在的最强大的、最具毁灭力的事物。
人类对水的恐惧根深蒂固,以至于每次不幸降临,天地都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
为了对付洪水,人们还专门发明“魃”,用来止雨;创造治水英雄大禹,疏导洪水,对洪水的畏惧维系着中国古代神话的另一面。
(二)水与毁生神话
远古人对水持一种矛盾的态度。
他们既认为生命于水中产生同时又把许多死亡的原因归于水,有关这一点,古代神话中有许多不少的记载,而这尤以《山海经》表现的最为突出,试看几则《山海经》中有关水与死亡的例子: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椽、赤足,名曰精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北山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日女丑之尸。
(《山海经·大荒西经》)材料一说的是溺水而亡;材料二中夸父因难渴而死;材料三所记载的事情有些难懂,有关这一段,袁珂先生认为“女丑”即“女巫”。
“古代求雨有暴巫焚巫之法,巫通常由女扮作汉魃模样,暴之焚之,以为如此即可除去汉魃的为祟,使天降雨。
”三则材料所反应的死亡都和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女娲溺水身亡,化身为精卫填海,表达着我们的先祖对水祸害人类的憎恨;夸父因缺水而渴死,说明水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和先民对水的渴求;更有甚者,如材料三所反应的,必要时先民会用牺牲生命的方式以求得上天的甘霖。
水中蕴含着先祖极为复杂的情感。
三、水·生死奥秘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水”为何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神话又为何将揭开生死奥秘的钥匙交给“水”这一普通意象?
古人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行的盛衰,影响自然和人的命运,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其神谓之五帝。
”水被放在五行第一位,而“行”本身寓意着“运动”,是一种自然的“运行”,这正是水的特征之一,自然而有规律的作为。
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违反了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
水控制着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变化。
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古代,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人类潜意识里,水构成世界及人的精神主体。
因此,古代人民在创造神话时,无意间将“水”意象融入故事,并给予它重要地位。
人们对水意象的好感不仅体现在古代神话,还体现于艺术、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
水,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无声无息地溶解了宇宙间的许多哲理。
参考文献:
[1]老子著,李存山注译. 老子[m]. 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2]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