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五年级阅读题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林海音D. 巴金答案:C2. 《城南旧事》中,主人公林英子的家在哪里?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广州答案:A3. 林英子在故事中有几个兄弟姐妹?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二、填空题1. 《城南旧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________在老北京城南的生活经历。

答案:林英子2. 故事中,林英子与________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答案:妞妞3. 《城南旧事》中,林英子的爸爸是________职业。

答案:警察三、简答题1. 简述《城南旧事》中林英子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英子性格天真烂漫,善良纯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她也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2. 描述《城南旧事》中林英子与妞妞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

答案:林英子与妞妞的友谊始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经历逐渐成为了好朋友。

在故事中,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包括帮助妞妞寻找失散的母亲,以及林英子在妞妞生病时的关心和照顾,这些经历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四、论述题1. 分析《城南旧事》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答案:《城南旧事》通过林英子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初北京城南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色。

作品中的北京城南,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地方,有着古老的胡同、四合院和市井生活。

同时,作品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如新旧思想的冲突、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时代变革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通过林英子的成长经历,作者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一、判断题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6、“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

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8、宋妈在我家当奶妈。

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9、《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0、《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1、《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12、兰姨娘不会吸烟。

13、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4、“我”唱了五年的骊歌。

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5、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二、选择题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 林海音的父亲C 宋妈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A 兰姨娘B 母林黄爱珍女士C 宋妈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成绩考砸了。

C我想吃驴打滚儿。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A、爸爸生病了。

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

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5、《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

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

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6、《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 B 、散文 C、诗歌7.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坏人B好人8.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A 小英子B妞儿9.德先叔是()。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林语堂C. 沈从文D. 老舍答案:C2. 《城南旧事》中,主人公林英子的家乡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答案:A3. 在小说中,林英子与哪位角色的关系最为密切?A. 父亲B. 母亲C. 祖父D. 朋友小福子答案:D二、填空题4. 《城南旧事》是沈从文以______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林英子童年生活的故事。

答案:北京城南5. 小说中,林英子的父亲是一位______。

答案:画家三、简答题6. 请简述《城南旧事》中林英子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英子性格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她善良、敏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 《城南旧事》中有哪些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答案:小说通过林英子的视角,展现了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包括老北京的街巷、四合院、传统的手工艺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四、论述题8. 论述《城南旧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城南旧事》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北京城南生活画卷。

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文学的表现手法,也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描写儿童心理和城市生活方面。

五、思考题9. 你认为《城南旧事》中哪些元素最能触动人心?为什么?答案:(此题开放性,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六、附加题10. 如果你有机会与《城南旧事》中的林英子对话,你最想问她什么问题?答案:(此题开放性,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行回答,鼓励创意和想象力)【完】。

城南旧事习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习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习题及答案莫徘徊。

25、在《城南旧事》中,“我”和妞儿最喜欢的游戏是(抓石子)。

二、阅读理解题1、《城南旧事》中的五则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

这五则故事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作者的童年时期,描写了他在老北京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其中,作者在《惠安馆》中送给XXX镯子和手表,表达了他对XXX的感激之情。

在《兰姨娘》中,作者描写了XXX的凄凉身世,以及老百姓对要被枪毙的的学生的冷漠态度。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作者通过爸爸种花的故事,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悟。

2、在《城南旧事》中,作者XXX通过对自己童年时期的生活进行回忆和描写,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社会背景。

从《惠安馆》中描写的秀贞的故事,可以看出当时妇女的地位和生活境遇;从《兰姨娘》中描写的和枪毙学生的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从《我们看海去》中描写的学堂和贼的故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社会治安的情况。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老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天涯海角,知己难求。

人生中难得有欢聚,却充满了别离。

这首歌是XXX所作。

25岁时,作者的父亲去世了。

他因为叔叔被日本人害死而急得吐血,导致肺病复发而去世。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XXX以她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以看作是她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XXX,还有会馆门前的疯女子XXX、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XXX、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等。

城南旧事》讲述了小女孩XXX跟随着父母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XXX不喜欢XXX的丈夫,他有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驴。

在XXX的毕业典礼上,小偷的弟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XXX离开XXX家时最舍不得XXX的弟弟。

《城南旧事》最全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最全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题一、判断题(30分)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

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 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错)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

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错)订正:小时候11.《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2.兰姨娘不会吸烟。

(错)13.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错)订正:三个。

珠珠燕燕弟弟14.“我”唱了五年的骊歌。

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5.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6.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错)订正:好吃懒做17.《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错),订正 5岁。

18.宋妈在我家当奶妈。

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9.《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20.《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二、选择题(20分)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C】A.余光中B.老舍C.林海音D.郭沫若2.在《城南旧事》中,关于骆驼为何脖子下系铃铛的原因,我的看法是为了【D】A.辟邪B.防止狼的攻击C.装饰D.消除寂寞,增添情3.在《城南旧事》中,我小时候家里请的老妈子是【C】A. 吴妈B. 李妈C. 宋妈D. 王妈4.在《城南旧事》中,我在惠安馆遇见的疯子叫什么?【A】A.秀贞B.秀英C.文静D.淑英5.在《城南旧事》中,惠安馆的疯子生养的孩子叫什么?【B】A.小顺子B.小桂子C.小李子D.小凳子6.在《城南旧事》中,在胡同里的井窝子旁住着我的朋友,她叫什么名字?【D】A.童儿B.莲儿C.碗儿D.妞儿7.7.在《城南旧事》中,我和妞儿到惠安馆的跨院里的老槐树上去捉绿虫子喂鸡吃,秀贞把这些绿虫子说成是什么?【A】A.吊死鬼B.糊涂虫C.小坏蛋D.丑八怪8.在《城南旧事》中,秀贞为了什么事而发疯的?【C】A.没有进学B.被男人抛弃C.生养的孩子被人丢掉D.父亲突然去世9.在《城南旧事》中,妞儿的父亲靠什么赚钱?【A】A.拉胡琴B.表演杂技C.卖狗皮膏药D.拉黄包车10.在《城南旧事》中,我们的新家在什么地方?【B】A.南柳巷胡同B.新帘子胡同C.抄手胡同D.西松树胡同11.在《城南旧事》中,我七岁时,大人把我送到了什么学校读书?【A】A.厂甸附小B.西直门小学C.兴华门小学D.海甸附小12.12.在《城南旧事》中,方言所谓“出恭”的意思是什么?【C】A.出门逛街B.拜访亲朋好友C.拉屎D.女儿出嫁13.在《城南旧事》中,学校为欢送毕业同学要开个游艺会,我表演的节目名称是什么?【D】A.森林里的小蚂蚁B.快乐的小蜻蜓C.狐狸和猎人D.麻雀与小孩14.在《城南旧事》中,我母亲一共生了几个孩子?【C】A.5个B.6个C.7个D.8个15.在《城南旧事》中,从施家出走来到我家暂居的人是谁?【A】A.兰姨娘B.德先叔C.思康叔叔D.施大哥16.在《城南旧事》中,“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牙齿,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巴金D. 林海音答案:D2. 《城南旧事》的背景设定在哪个时期?A. 清朝B. 民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B3. 小说中,主人公林英子的家在哪里?A. 城北B. 城南C. 城东D. 城西答案:B4. 小说中,林英子的好朋友是谁?A. 小虎B. 小龙C. 小凤D. 小燕答案:D二、填空题1. 《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________小说。

答案:自传体2. 小说中,林英子的家位于城南的________巷。

答案:柳树3. 小说中,林英子的爸爸是一位________。

答案:教师4. 小说通过林英子的视角,展现了________的风土人情。

答案:北京三、简答题1. 简述《城南旧事》中林英子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英子性格天真、活泼、好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2. 《城南旧事》中,林英子与小燕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答案:林英子与小燕的友谊从最初的陌生逐渐发展为深厚的友情。

两人通过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互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四、论述题1. 分析《城南旧事》中所体现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城南旧事》通过林英子的视角,展现了民国时期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

作者林海音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情。

2. 论述《城南旧事》中林英子的成长经历对现代青少年的启示。

答案:林英子的成长经历对现代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启示。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城南旧事》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XXX)写的,原名XXX,小名(英子)。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时候的故事。

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XXX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

4.主人公XXX最喜欢吃(八珍梅)。

5.XXX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青记)。

6.“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XXX)。

7.《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XXX(手表)和(金手镯)。

8.XXX的女儿叫(小桂子)。

9.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麻雀和小女孩)。

10.《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11.《城南旧事》创作于一九六年十月,它是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即独立,又有连贯的短篇组成,以其童年时候的北平生活为背景所写的成年人的故事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和平民生活展现出来。

这一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平实而深远,让人留恋。

12.填写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此歌为XXX所作)。

13.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鸟雀与小孩),作者演的是(一只鸟)。

二.选择1.在杂草堆里的那小我是(A).A.坏人B.好人2.XXX口中的“小桂子”是(B)A.XXXB.XXX3.XXX是(C)。

A.XXXB.贼C.大学生4.《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B.散文C.诗歌5.主人公家有(A)。

A.XXX.XXX.XXX6.《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A.先母林XXX女士B.XXX的父亲C.XXX7.“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 含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 含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班级:姓名:一、走近作者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是台湾现代女作家。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出生在日本大阪,不久就返回台湾,当时的台湾已经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其父不甘心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口头介绍)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著有散文小说集《冬青树》、长篇小说《晓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

二、《城南旧事》故事梗概《城南旧事》全剧以小英子所遇到的三个生活小故事作为骨干组成。

通过小英子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观察到发生在老北京四合院内外的一切:有失去爱情和孩子后得了疯病的秀贞;有“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小偷”;有善良而命苦的保姆宋妈等......这些人的经历和命运,看似各不相干,但都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谊的际遇里。

三、认识人物1.在英子眼中,“厚嘴唇”的人是怎样的人?你又是怎样看的呢?他是个穷人。

“我们娘儿仨,奔窝头,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他是个好哥哥。

“我小兄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

……可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他是个善良的“小偷”。

“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

”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2.小英子是怎样的人?小英子:与“疯子”秀贞成了好朋友,同情小伙伴妞儿,说明她纯真、善良。

她爱问为什么,喜欢踢球、跳舞,说明她活泼,充满好奇心。

她巧妙地化解了妈妈的烦恼,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功课拿第一,说明她聪明伶俐。

爸爸生病去世了,她明白将要担负起重担。

说明她勇敢坚强。

3. 你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宋妈,这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有代表性的旧时妇女,因为要挣钱,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扔给了她那不负责任的老公,而去照料英子的弟妹们,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们,但是当她真的等到可以回去看她自己儿女的那一天,却发现,什么都没了,儿子早早夭折,女儿被狠心的父亲卖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小《城南旧事》五年级阅读理解
2017.12 五年()班姓名:
1、秀贞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她”指的是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_》。

2、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时,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

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1)文中的“疯子”是谁?
(2)她是怎样疯的?
3、‘‘我又没有亲人,苏州城里倒有一个三岁就把我卖了的亲娘,她住在哪条街上,我也记不得了呀!就记得那屋里有一盏台灯,照着躺在床上的哥哥,他病了,我娘坐在床边哭,应该就是为了这病哥哥才把我卖的吧!想起来梦似的,也不知道是我胡思乱想的,还是真的’’。

兰姨娘说着,眼里闪着目光,是她不愿意哭出来吧,嘴上还勉强笑着。

妈不会说话,笨嘴拙舌的,也不劝劝兰姨娘。

我想到去年七月半在北海看烧法船的时候,再人群里跟妈撒开了手,还记得大哭呢,一个人怎么没有妈?三岁就没了妈,我也要哭了,我说:“兰姨娘,就在我们家住下,我爸爸就爱留人住下,空房好几间呢?”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B.兰姨娘其实也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辛福的普通女人。

C.回忆凄惨的身世,展望并不快乐的前景,兰姨娘欲哭还笑,表现了她坚强的
性格。

D.英子此时认为兰姨娘对妈妈构成了威胁,因此对兰姨娘十分憎恨。

(2)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人物“我”是个怎样的人。

一群人过来了,我很害怕,怕看见他,但是到底看见了,他的头低着,眼睛望着地下,手被白绳子捆上了,一个巡警牵着。

我的手满是汗。

在他的另一边,我又看见一个人,就是那个在槐树下向我要铜佛像的男人!他手里好像还拿着两个铜佛像。

“就是那个便衣儿破的案,他在这儿憋了好几天了。

”有人说。

“哪个是便衣儿?”有人问。

“就是那戴草帽儿的呀!手里还拿着贼赃哪!说是一个小姑娘给点引的路才破了案......”
我慢慢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

宋妈也抱着珠珠进来了,人们已经渐渐地散去,但还有的一直追下去看。

妈妈说“小英子,看见这个坏人了没有?你不是喜欢做文章吗?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我反抗妈妈这么教我!
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但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

我要写的是:
“我们看海去”。

(1)对文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文中加点的“躲”“依”“哭”表明英子心中既悔恨又难过。

B. 这段节选,运用了成年人的视角,审视了童年生活的无知和无奈。

C. 世俗的见解玷污了英子纯洁的友谊,“我们看海去”是英子和他的约定,美好而令人向往。

D. 所选部分反映了英子天真活泼、无知无畏,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征。

(2)“我”依在妈妈身边很想哭的原因是什么?
(3)从英子与“厚嘴唇的人”交往看,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