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G网结构的资料

合集下载

捕鱼网的原理

捕鱼网的原理

捕鱼网的原理
捕鱼网的原理是通过一种网状结构来捕捉鱼类。

这种网通常由绳子或金属线组成,用来构建网格的网线之间有各种大小的孔。

捕鱼网的制作需要人工编织,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网。

捕鱼网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网格的特性。

当鱼类游过网附近时,它们很容易被网格的孔所阻碍。

由于鱼的身体和骨骼较大,它们无法穿过网格的孔,从而被困住。

此时,渔民可以将网拖起,将被困的鱼类捕捞出来。

捕鱼网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鱼类的大小和种类、所处的水域环境等。

不同类型的捕鱼网对于不同的鱼类有着不同的捕捞效果。

此外,渔民在使用捕鱼网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提高捕鱼的成功率。

尽管捕鱼网是一种常见的捕捞工具,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由于使用捕鱼网时需要将网拖起,这可能会搅动水中的沉积物,对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使用捕鱼网时,需要注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避免对鱼类的捕捞造成过度压力。

简述移动通信从1G到4G网络及对5G网络时代的展望

简述移动通信从1G到4G网络及对5G网络时代的展望

简述移动通信从1G到4G网络及对5G网络时代的展望摘要:本文对移动通信系统1G、2G、3G、4G做了简要介绍。

对目前占主流的第二、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比较。

另外:欧盟、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研究组织,提出了术目标和研究路线。

5G的实现将为我国的移动通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2G、3G、4G;第5代通信系统;from the 1 g to 4 g network and outlook of 5 g networkAbstract:In this paper, 1g, 2g, 3g, 4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ll be given a brief introduction.The current dominan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statu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In addition: the European Unio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set up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organ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target and research route.The realization of the 5 g will inject new vitality in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 field, has tremendous advantages.Key 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2G、3G、4G;The fif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1 引言:自1987年广东省开通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通信网以来,移动通信的市场迅速发展壮大。

G网跟C网区别

G网跟C网区别

G网跟C网区别移动是G网,现在部分城市有E网,就是EDGE 网络,现在还在奥运城市运营3G网络,就是TD-SCDMA联通133号码段属于CDMA网130.131.132属于GSM网移动全部属于GSM网GSM网络制式一般有800/900/1800/1900MHz三种网络频率,是2G 技术,支持GSM网络的手机都支持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属于第2.5代GSM,现在黑又一种EDGE,实际上它是第三代GSM网络的过渡阶段(也被称作2.75GSM),GSM网络的3G技术是WCDMA网络,是GSM以后的发展方向之一;CDMA网络一共分为3种(CDMA2000/WCDMA/TD-SCDMA),其中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属于CDMA2000,是美国高通的CDMA网络标准,分为CDMA2000 1x/2x/3x几种;中国联通使用的方法和日本不同,日本是“机卡一体的(即一个号码绑定一个手机,换号码就必须换手机)而在中国则是“机卡分离的”(用户可以随意更换号码而不一定需要更换手机),当然每年都要向美国高通交纳专利费用;使用WCDMA 网络的主要有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即和黄电信,中国香港使用的就是此种网络),好像韩国也是用的这种网络;至于最后一个TD-SCDMA则是中国与德国西门子合作研发的、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3GSM网络。

中国的第三代GSM网络发展方向由两个:一个是发展WCDMA,一个是TD-SCDMA,要看国家政府的决定,当然,最有可能发展第三代GSM 网络的是中国移动,因为中国联通已经有了CDMA2000 1x这个3G网络。

c网与g网的区别究竟GSM手机和CDMA手机辐射功率谁大谁小或相差多少,为得出实际的客观的比较结果,由一家国际著名的CDMA技术权威公司和国内某知名的GSM网络优化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于2001年12月上旬沿北京市二环路全线进行了CDMA和GSM现网中手机发射功率的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在二环路上CDMA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 2.4dBm(1.72mW), GSM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28.9dBm(773 mW),考虑到GSM手机只在八分之一时间内发射,GSM 手机在时间上的等效平均发射功率可减少到19.85dBm(96.63mW)。

业务知识学习资料-GSM基础知识

业务知识学习资料-GSM基础知识

业务知识学习资料基础知识GSM网络基础亿阳信通沈阳分公司业务组编制目录【缩略语】: (3)【文档读者范围】: (3)1概述: (4)2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4)2.1移动通信网络关系: (4)2.2GSM网络结构: (5)2.3话务网: (6)2.4信令网: (9)2.5GPRS: (10)2.6IN: (12)3中国移动网管系统概述: (14)3.1配置子系统: (19)3.2告警子系统: (20)3.3性能子系统: (20)43G相关知识了解: (21)4.1.NGN: (21)4.2.软交换: (22)【缩略语】:PLMN: 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无线通信系统;OMC: Operation &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MSC: Mobile Switch Center,移动交换中信;TMSC1: 一级汇接局;TMSC2: 二级汇接局;GMSC: 关口局;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VLR: 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访问位置寄存器;AUC: 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EIR: 设备识别寄存器;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CELL: 小区;STP: Signal Translation Point,信令转接点;L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HSTP: 高级信令转接点;SMSC: Short Message Switch Center,短信中心;IN: Intelligent Net,智能网;SSP: Service Switching Point,业务交换节点;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业务控制节点;VC: 计费中心;SMP: 业务管理节点;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SGSN: 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 关口GPRS支持节点;SMSCServer: 软交换机;TMG: 中继媒体网关;UMG: 通用媒体网关;MGW: 媒体网关;【文档读者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重磅文档!3GPP5G标准中文版《R16TS23.5015G系统的架构》中文版

重磅文档!3GPP5G标准中文版《R16TS23.5015G系统的架构》中文版

重磅文档!3GPP5G标准中文版《R16TS23.5015G系统的架构》中文版3GPP 5G标准中文版《R16 TS 23.501 5G系统的架构》中文版翻译及英文原版下载地址:,连接内容验证真实有效!节选:4.2.3 非漫游参考架构图 4.2.3-1 描述了非漫游参考架构。

基于服务的接口在控制平面内使用。

注:如果部署了SCP,则可以将其用于NF和 NF服务之间的间接通信,如附件 E中所述。

SCP不会公开服务本身。

图 4.2.3-2 描述了非漫游情况下的 5G系统架构,使用参考点表示,显示了各种网络功能如何相互作用。

注 1: N9,N14未在所有其他图中示出,但是它们也可适用于其他场景。

注 2:为了清楚地说明点对点图,未描述 UDSF,NEF和 NRF。

但是,所有描述的网络功能都可以根据需要与 UDSF,UDR,NEF和NRF进行交互。

注3:UDM使用用户数据和认证数据,PCF使用可能存储在UDR中的策略数据(参见第 4.2.5节)。

注 4:为清楚起见,UDR及其与其他 NF的连接(例如 PCF)未在点对点和基于服务的架构图中描述。

有关数据存储体系结构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 4.2.5节。

注 5:为清楚起见,NWDAF及其与其他 NF的连接,例如 PCF,未在点对点和基于服务的架构图中描述。

有关网络数据分析体系结构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 4.2.9节。

图 4.2.3-3 描述了 UE 使用参考点表示同时访问使用多个 PDU会话的两个(例如本地和中央)数据网络的非漫游架构。

此图显示了多个PDU会话的体系结构,其中为两个不同的PDU会话选择了两个SMF。

但是,每个SMF 还可以具有在PDU 会话内控制本地和中央UPF 的能力。

图 4.2.3-4 描述了在使用参考点表示在单个 PDU会话内提供并发接入到两个(例如本地和中央)数据网络的情况下的非漫游体系结构。

图 4.2.3-5 描述了使用参考点表示的网络开放功能的非漫游架构。

GSM网络基础知识

GSM网络基础知识

GSM的发展过程
四、寻址 顺利达到目的地的一种方式。 以前打电话,摇半天,对接线员说”我要哪里“,然后接线员把线连起 来,这是一中原始的寻址。 为了区分不同的手机,网络给每个手机都分配了相关的号码,也就是这 个手机的地址标示。不同的网络,地址标示设置方式不同,计算机是IP地址 ,手机是手机号码。手机号码是统一规划和分配的,且有统一规范,避免人 为造成的互通障碍。 有了地址,还要有找到地址的方法。任何网络元素都是非生物的,只能 由人赋予其一定的”智能“,而同类的网络节点,赋予智能的方式、方法以 及规则必须相同,否则各个网络设备无法理解,整个网络若没有共同语音, 会让网络上传送的数据无所是从。 移动通信的寻址类似于寄信。
之间造成很大的不便。
GSM的发展过程
2G:数字交换网 ,基本实现全球通信, 除话音以外还提供载业务
主要以欧洲的GSM和美国的CDMA(IS-95)为主。GSM 采用时分多址技术(TDMA);CDMA(IS-95)采用码分 多址技术(CDMA)。
目前们采用的频段为:890~915和935~960,双工间 隔45MHz,
MSC的功能
MSC(mobile switch centre)
是完成交换机所覆盖的区域中的手 机进行控制和话音交换的功能,也 是移动系统对其他公网之间的接口 ,它可以完成网络互连、CCS7、 计费等功能。MSC还可以完成BSC 之间、MSC之间的切换,以及辅助
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
2021/3/4
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欧洲 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以及我国的TDS-CDMA为
主。 高速宽频数据传输,高质量的话音业务。
提纲:
一、移动通信发展介绍 二、GSM网络规划原理介绍 三、GSM网络网元及其结构介绍 四、编号方案介绍 五、常用术语介绍 六、总结 七、思考练习

HIS系统结构图

HIS系统结构图
UPS 根据服务器情况配备相应大小的在线不间断电源 中心机房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为每个工作站配置一台STK 500VA的UPS,以增强应用的安全稳定。
二. 系统结构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为实现医院管理、医疗和服务的科学化、数字化和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医院信息系统(HIS)正是为实现该目标而集先进的管理模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复杂大系统。通常,医院信息化建设本着长远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围绕经济核算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即通常说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对药品、费用及病人进行实时、全面和科学的计算机联网管理,为医院领导的管理决策提供各类统计信息;第二阶段主要围绕临床医疗活动实现医院临床信息化,称为《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等,通过系统及与之相连的PACS、LIS为门诊和住院医生提供有关病人的医学图像、临床检验和治疗记录等电子形式的医疗信息以及有关疾病等医学信息,实现医生电子办公;第三阶段则主要围绕远程会诊实现院际交流信息化,共享优秀的医学资源,称为《多媒体远程医疗和会议系统》。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规划适合自己的信息化进程和实施方案。
3) 库房管理系统
(1)西药库管理------------------------------------(西药房)
(2)物资器械库管理--------------------------------(总务办)
4) 医技管理系统
(1)医技检查管理----------------------------------(检查室)
我们已经提到了需要为计算机房以及安装交换机的网络控制柜提供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那么,单是安装一台UPS是不够的,要做到机房的供电保证,必须对机房进行双电源供电,即从两个不同的变压器经过两种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引到计算机房的配线箱上(如果没有条件做到双变压器供电,则应从离变压器最近的接线箱引出),并要保证机房的照明以及普通的辅助插座与用于计算机设备的电路-开关-分开,在保证了机房拥有双路供电后,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选择一种适合用户的在线式或线上互动式的不间断电源了。因此我们给医院推荐的是:

格宾挡墙结构设计计算模板

格宾挡墙结构设计计算模板

生态格网结构设计计算实例目录1生态格网结构的设计要求 (2)1.1生态格网结构的特点 (2)1.2与传统护坡的联系和区别 (3)1.3生态格网结构在工程设计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2生态格网结构的施工要求 (7)3材料的技术说明及产品主要规格 (12)3.1基本要求 (12)3.2钢丝盐雾试验 (13)3.3钢丝的外包高分子高密度PVC材料 (15)3.4使用环境及寿命 (15)3.5常用规格 (15)4设计计算实例 (18)4.1固滨笼挡墙的设计 (18)4.4.1计算的参数取值 (18)4.4.2土压力计算 (19)4.4.3挡墙稳定验算 (19)4.2绿滨垫护坡的设计 (23)4.2.1构造形式 (23)4.2.2基础准备及滤层设置 (23)4.2.3填石尺寸 (23)4.2.4考虑波浪作用时,绿滨垫厚度设计 (24)4.2.5计算结果 (25)4.3、加筋固滨笼的设计 (26)4.3.1计算的参数取值 (26)4.3.2加筋生态格网结构整体稳定计算 (26)4.3.3加筋生态格网结构内部力计算 (27)5生态格网挡墙与传统挡墙的造价比较 (29)1生态格网结构的设计要求1.1生态格网结构的特点生态格网结构是一种重力式的柔性结构,它是由特定的金属线材箱体内填卵石或碎石材料而成的组合体,是由多绞的、六边形网目的网片或加筋网片结合建筑物的尺寸将网片裁剪后组装成的绿滨垫、固滨笼等结构单元的新型的支挡结构。

(见下图,结构尺寸见第三章)生态格网结构运用到工程之中主要用作护岸或挡土设施,它的特点是在保证护坡具有一定的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因此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①安全性:这是护坡(或挡墙护岸)的基本功能,有效地固坡和护坡;②生物性:基本不影响土的原生动植物,不扰动原有的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完工后被本土的生、动物接受;③景观性:完工后与周围的景观环境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G网结构的资料
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编—GSM网元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编
——GSM网元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二零零三年一月
1
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编—GSM网元分册
前言
根据“三集中”维护体制改革思路,为做好数据的标准化,推动数据集中制作工作,集团公司网络部组织编写修订了《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总》。

此分册为《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总— GSM 网元分册》,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不同的业务来表述数据设置原则,第二部分是根据现网网元来表述数据设置原则。

随着新业务的不断推出和现网资源的不断调整,数据设置原则将会随着网络的变化而变化。

集团公司网络部将不定期地汇总数据设置原则并整理下发,以指导各省工程建设和维护工作。

数据设置原则汇总不做为修改现网数据的依据。

本分册的主要起草人:翟艺新、石晓萍、王彬、张洁、
杨洁、吕振通、朱佳岚、陆茵、江家兴、程碧伟、李荣福、张毅、许川、吴能忠、郭宏伟、胡静、王亚祺、曹雪峰、黄欣、杨永昌、徐智丽、王涛、卢绍端、马冬梅、魏玮、孙荣荣、韩伟、刘臻、张瑾、王浩、赏海燕、肖竹、柳蕾、刘炜、张岩、赵轶、钱康、韩晓峰、李丽琴、黄芬、龚芳
感谢网络部杨永、技术部魏晨光、企业合作部孙立志等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各省公司提出的宝贵意见。

此分册的解释权归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汇总截止时间为20XX年12月31日。

2
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编—GSM网元分册
目录
第一部分业务数据设置原则 ................................................ ... 5 第一章中国移动网业务数据设置原则 ......................................... 5 基础网 ................................................ ............ 5 国际局 ................................................ ........... 5 GSM一级话路汇接局 .. (7)
GSM一级信令汇接
8 GSM二级话路汇接局...............................................
10 GSM二级信令汇接局...............................................
10 GSM端局、HLR ............................................... ..... 10 智能网 ................................................ ............ 10 IP电话及互联网接入 ................................................
14
GPRS .............................................. ................ 19 短消息中心及短信网关 . (21)
第二章互联互通业务数据设置原则 .......................................... 24 中国联通GSM、CDMA用户.. (24)
中国电信 ................................................ ........... 25 中宇全球
........ 25 铁通 ................................................ .............. 26 短号码 ................................................ ............ 26 第二部分网元数据设置原则 ................................................ .. 27 第一章TMSC1数据、路数据设置原则 ...................................... 27 第二章TMSC2数据、路数据设置原则 ...................................... 31 普通移动用户做被叫...............................................
31 中宇通信用户做被叫...............................................
31 IP数据网数据 ................................................ ..... 31 国际去话数据 ................................................ ..... 31 固定电话做被叫 ................................................ ... 31 联通用户做被叫数
32
3
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编—GSM网元分册
独立IP数
据 ................................................ ...... 32 业务接入号码12586,125906X (32)
1860、12580、12591等移动客服接入号
码 ............................. 32 第三章 HSTP数据、路数据设置原
则 ....................................... 33 路设置

则 ................................................ ... 33 第四章LSTP数据、路数据设置原
则 ........................................ 37 目前LSTP省际网路组
织 (37)
LSTP路设置原
则 ................................................ .. 37 第五章端局数据、路数据设置原
则 ........................................ 39 话路
结构情况 ................................................ ....... 39 话路路数据 ................................................ ....... 39 信令路数据 ................................................ ....... 48 第六章HLR数据设置原则 ................................................ .. 52 信令路数据 ................................................ ....... 52 呼转号码限制 ................................................ (52)
4
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设置原则汇编—GSM网元分册
第一部分业务数据设置原则
第一章中国移动网业务数据设置原则
基础网
国际局
一、国际局话路网结构国际局工程话路网络结构
在北京、上海、广州各新建一个国际交换机,彼此以低呼损电路群相连。

并分别对各自所在地TMSC1、关口局设直
达电路。

国内侧中继电路采用分区汇接方式组织,即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以每个国际局为中心,形成三个国际辖区。

话路网结构如图所示:表1:国际局汇接区划分情况表:汇接区北京汇接区汇接区所包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西藏、陕西、山西、内蒙、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上海汇接区广州汇接区
二、国际局话路路设置原则
上海、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湖北、四川、湖南、重庆、广西、海南、云南、贵州、河南业务开放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向所有的中国移动普通GSM 用户及神州行预付费用户开放国际长途业务,并承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部分国际来话话务。

国际去话拨号方式保持不变:“00+国际号码”
话务汇接关系: 1、国际来话
对于国际来话,ISC判被叫号码——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