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文科马原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第一篇:马克思复习提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唯物辩证法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时安排:6学时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参考书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节选)2、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节选)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具体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精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精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复习重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的客观实在2,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4,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5,资本主义所有制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3,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情况1,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2,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3,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4,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_(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_(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2009年11月)1、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狭义含义?P3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P4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P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前人的什么理论成果?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什么?P17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P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8、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是什么?P21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P28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很全)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特别注意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理由有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否了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时间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9.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概念及类型。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类型有三: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0.真理的概念,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1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马原知识树

马原知识树

09~10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课程复习知识树
韩东
经济与政法学院马原教研室
2009年11月
注:此知识树供同学们期末复习之用,但要注意此知识树仅是对课本掌握的最低要求,对知识树中的知识点的掌握请对照课本和笔记适当扩充。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世界的物质性
第三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四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认识的本质与特征
第三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四节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三节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的积累
第四节资本的循环、周转与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五节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略)。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社会根源: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毕生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原复习提纲

马原复习提纲

绪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④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⑤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⑥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纲领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或者说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5、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8、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合理内核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标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级理工科“马原”复习提要
一、试卷题型:
单选题,25个,每个1分,共25分;多选题,5个,每个2分,共10分;简答题,5个,每个6分,共30分;辨析题,2个,每个5分,共10分;论述题,1个,每个15分,共15分;材料分析题,1个,共10分。

二、考试要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
2.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意识的本质★
4.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特点、发展的实质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9.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
3.真理与谬误的含义与关系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意义★★
5.价值及其特点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简明扼要)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136思考题1、2题★★
第四章
1.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5.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6.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
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本质
第五章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其作用★
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表现与作用★★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的原因★
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注:★表示是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的重要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