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关于脸谱的常识
京剧脸谱知识大全解

京剧脸谱知识大全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装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艺术是享誉国内外的一门艺术,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京剧脸谱:一、脸谱来源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脸谱的远祖。
二、脸谱的特点脸谱能标志出戏曲人物的面貌、性格、身份和年龄特点,因此不仅具有塑造人物个性的艺术价值和辅助表演、夸大人物的成效,而且还有分善恶、辨忠奸、寓褒贬的评议意味。
一般说来京剧中的脸谱主要有以下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三、脸谱应用在京剧中,并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展。
"生〞、"旦〞的化装,是略施脂粉以到达美化的效果,这种化装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
其特征是"千人一面〞。
而脸谱化装,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大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装形成比照。
脸谱化装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四、脸谱的色画方法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根本类型。
1.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真性的脸谱。
如: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
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单凤眼和七星痔。
2.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
如:文官勾脸的典型——包拯。
只勾白眉子,不勾眼窝和鼻窝,额面勾白色弯月,表示包拯日断阳,夜断阴。
3.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局部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
关于脸谱知识

关于脸谱知识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
通常
红色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
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
黄色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或绿色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
白色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介绍京剧中的脸谱

介绍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京剧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用于代表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情绪。
脸谱通常由白色、红色、黑色和蓝色等颜色组成,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意义。
1. 白色脸谱(Bái Liǎn):代表正直、坚强和刚毅的角色,如君子、英雄和高官等。
2. 红色脸谱(Hóng Liǎn):象征忠诚、聪明和正义的人物,如忠臣、红脸将军和智者等。
3. 黑色脸谱(Hēi Liǎn):代表狡猾、勇猛和残忍的角色,如恶棍、坏人和武将等。
4. 蓝色脸谱(Lán Liǎn):表示野性、粗鲁和暴力的人物,如野蛮人、战士和神秘的角色等。
除了这些基本的脸谱颜色外,还有其他特殊的脸谱,如黄色脸谱代表机智、可爱和幽默,绿色脸谱代表妖魔鬼怪等。
脸谱的图案和线条也非常重要,它们可以进一步表达角色的特征。
例如,直线代表刚毅和勇敢,曲线代表柔和和温柔,点表示威严和高贵。
京剧脸谱的设计精美而独特,通过颜色和形状的组合,能够让观众快速识别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它是京剧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演员赋予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形象。
同时,脸谱也是京剧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京剧脸谱知识点

京剧脸谱知识点
京剧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京剧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京剧脸谱的一些知识点:
1. 起源与发展:京剧脸谱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戏曲表演艺术,它是在清朝时期京剧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代面”面具,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京剧脸谱。
2. 图案与色彩:京剧脸谱的图案和色彩非常丰富,每种颜色和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诚、英勇和正义,黑色代表刚直、无私和勇敢,白色代表阴险、狡猾和邪恶。
此外,还有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3. 谱式与分类:京剧脸谱的谱式有很多种,每种谱式都有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搭配。
例如,“整脸”是一种基本的谱式,它由眉、眼、鼻、口等部位的图案组
成;“三块瓦脸”则是由眉、眼、鼻等部位的图案组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谱式。
4. 文化内涵: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京剧脸谱中的“变脸”技巧,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化无常”的观念。
5. 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脸谱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
现代的京剧脸谱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图案和色彩,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京剧脸谱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有许多艺术家在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京剧脸谱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为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注入新的生命力。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京剧脸谱及介绍

京剧脸谱及介绍
京剧脸谱是京剧演员在表演时戴上的特殊面具,用于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它是京剧的重要表演元素之一,通过不同颜色、纹路和形状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心境等信息。
京剧脸谱通常根据角色的特点分为各种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脸谱类型及其相应的含义:
1. 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直、大义凛然的角色,如吕洞宾、红色娘子军等。
2. 白色脸谱:代表智勇善战、刚正不阿的角色,如霍去病、关羽等。
3. 黄色脸谱:代表机智灵活、狡猾奸诈的角色,如晁盖、秦琼等。
4. 蓝色脸谱:代表威严庄重、高贵典雅的角色,如兰陵王、文天祥等。
5. 紫色脸谱:代表高傲孤独、神秘不可测的角色,如李逵、戏子等。
6. 绿色脸谱:代表冷静深沉、心机深重的角色,如曹操、西门庆等。
7. 黑色脸谱:代表阴险狠毒、邪恶阴暗的角色,如梅兰芳版的程咬金。
上述仅为一些常见的脸谱类型,实际上还有许多脸谱种类和变化。
每个脸谱都有其独特的纹饰和表情,演员通过面部表情,与脸谱相互协调,塑造角色形象,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并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
画脸谱的知识点总结

画脸谱的知识点总结脸谱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脸谱的分类、历史渊源、脸谱的设计原则、传统脸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脸谱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应用等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脸谱的分类脸谱根据角色性格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正面脸谱和花脸脸谱。
正面脸谱是根据戏曲剧中正面人物的特征进行设计的,通常包括红脸、黑脸、白脸等;花脸脸谱是根据戏曲剧中的花旦、老生、丑角等人物的特征进行设计的,通常包括花旦脸、老生脸、丑角脸等。
此外,脸谱还可根据不同剧种和地区进行分类,如京剧脸谱、越剧脸谱、评剧脸谱等。
二、脸谱的历史渊源脸谱在中国戏曲中的使用可追溯至古代。
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过用脸谱来区分不同性格角色的记载。
而在唐代,脸谱艺术逐渐形成并在戏曲表演中得到广泛应用。
宋元时期,脸谱艺术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明清时期,脸谱艺术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
三、脸谱的设计原则脸谱的设计有其独特的原则。
首先,脸谱的设计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其次,脸谱的设计要符合舞台表演的需求,能够使观众在远处也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的脸谱,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
最后,脸谱的设计还要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能够体现出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风貌。
四、传统脸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传统脸谱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不同颜色和纹路的脸谱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状态。
比如,红脸代表忠勇的正面人物,黑脸代表坚毅的正面人物,白脸代表奸诈的反面人物,黄脸代表刚直的中性人物,绿脸代表乖巧的中性人物,蓝脸代表冷酷的反面人物,花旦脸代表娇媚的女性角色,老生脸代表刚毅的男性角色,丑角脸代表滑稽的反派角色等。
脸谱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色彩和纹路,准确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五、脸谱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应用脸谱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不同剧种中,都有对脸谱的运用。
中国戏剧脸谱知识

中国戏剧脸谱是一种独特的化妆造型艺术,它通过在演员脸上描绘各种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戏剧脸谱的知识:
1. 脸谱的起源:中国戏剧脸谱起源于唐朝的“代面”面具,后来在宋朝和元朝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化妆造型艺术。
2. 脸谱的分类:根据角色类型和人物性格,脸谱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生、旦、净、末、丑等。
其中,“生”和“旦”角色的面部妆容相对简单,而“净”和“丑”角色的面部绘画则更为复杂。
3. 脸谱的颜色: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品质。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等;黑色则代表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墩、夏侯惇等。
4. 脸谱的图案:脸谱的图案非常丰富,包括各种不同的线条、色彩和图案。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
5. 脸谱的绘制:绘制脸谱是一项非常精细的艺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化妆师精心制作。
在绘制脸谱时,化妆师会根据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剧本要求,结合演员的面部结构和肤色,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绘制。
总之,中国戏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化妆造型艺术,它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图案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
脸谱知识

京剧脸谱知识一、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京剧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1、美与丑的矛盾统一;2、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3、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二、“四击头”是什么?“四击头”也称四记头、戏曲锣经。
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下共击四记而得名。
用以配合剧中人的亮相等动作。
三、“鸳鸯瓦”是什么?1、是成对的瓦,中国传统屋瓦形式,一俯一仰,形同鸳鸯依偎交合,故称鸳鸯瓦;2,京剧脸谱的画法。
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
如晁盖、马谡、关胜等。
四、脸谱中各种颜色代表的人物和性格?红色一般表示忠勇、正直;黄色象征枭勇、凶暴、沉着;蓝色象征刚强、骁勇、有心计;白色象征阴险、狡诈;黑色象征粗鲁、凶猛;紫色象征刚正、稳练、沉着;金色和银色则通常用来表示神怪。
1、粉白脸,又称抹脸,即用白粉涂面以示不以真面目示人之意,一般为奸诈之人。
勾粉白脸的角色一般戴胡须,胡须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色一致,如曹操欧阳芳。
2、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
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
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3、紫色脸谱,为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
如《鱼肠剑》之专诸,《二进宫》之徐延昭等,这些人性情直爽。
4、白色脸(又称油白脸)有几种用意: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老英雄、将官,例如《四杰村》之鲍赐安;一种是与抹脸的有关联,奸凶武人常用白色脸,如《战冀州》之杨阜。
5、黑色脸:在京剧脸谱种以武人为主,抹脸、揉脸中文人脸谱比较多,勾脸人物中一个最著名的文人就是包拯。
用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黑色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丰富多彩的一类脸谱,集整脸、碎脸、花三块瓦脸之大成。
6、金银色脸和杂色脸是显示神仙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脸谱的分类: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
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二、脸谱的色彩: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脸:忠勇义烈,有血性,如关羽、荆轲、后羿等。
表示其他时,常含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白脸:阴险奸诈、凶恶或愚蠢,如曹操、赵高、司马懿等。
也可代表和尙,太监脸谱或表示老人年迈。
黑脸: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如张飞、包公、崇黑虎等,也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蓝脸:刚强、粗旷、骁勇、桀傲不驯,如窦尔敦、雷震子、吕蒙等。
黄脸:智勇兼备、骠悍、凶残、工于心计,如典韦、宇文成都、土行孙等。
绿脸:刚勇、强横、猛烈、暴躁,如程咬金、牛邈、彭越等,也可表示绿林好汉。
紫脸: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常遇春、专诸、徐延昭等,也可表示面色不好或丑陋。
三、脸谱的图案: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