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WEB前端开发》非试卷类课程考核说明

合集下载

前端 Web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前端 Web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前端 Web开发基础》课程标准前端Web开发基础》课程标准表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开设学期:第九学期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中职)与软件工程(本科)专业,“3+4”分段培养授课方式:理论+实验执笔人:3审核人:2015.01制定时间:2015.01一)课程性质与任务Web开发基础》是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包含了软件行业Web开发领域的关键技术基础知识,如HTML,CSS及JavaScript等。

该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其在Web开发领域的关键性作用、目前市场广泛的应用需求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注重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理解HTML、CSS及JavaScript等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应用上述理论知识,制作基本网页、设计网页布局、实现多样化及良好客户体验的页面效果等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特色网页。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Web开发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开发技能,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素质。

1.知识目标1)了解本课程内容在Web开发领域的定位与作用;2)了解HTML、CSS及JavaScript技术的发展脉络、趋势及应用前景;3)掌握HTML中的基本元素、文字与段落元素、图像元素、列表元素、表格元素、超链接元素、多媒体元素、框架元素及表单元素的语法、属性和参数等基础知识;4)掌握CSS中元素的语法、属性和参数等基础知识;5)了解网页布局的几种方法,掌握使用CSS进行网页布局、样式设计的基础知识;6)掌握JavaScript中的基本语法知识;7)掌握JavaScript进行提交内容校验、生成网页特效等方法。

2.能力目标1)具备使用HTML制作包含基本内容的网页的能力;2)具备使用HTML及CSS等技术来设计网页布局的能力;3)具备使用JavaScript技术来提高网页交互性、体验性的能力;4)具备综合使用HTML、CSS与JavaScript的相关知识,来丰富、渲染网页的能力;5)具备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创新性地设计网页的能力。

《移动Web前端开发》教学讲义 第08讲

《移动Web前端开发》教学讲义 第08讲

《移动WEB前端开发》配套教学教案第08讲课时内容CSS高级选择器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教学目标☑掌握CSS高级选择器☑熟练掌握CSS图像控制方法☑理解并能够解决简单的浏览器兼容问题教学重点☑熟练使用CSS高级选择器美化页面☑熟练使用CSS高级选择器定位图像教学难点掌握CSS高级选择器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通过分析“西游人物”页面的图像定位,促使学生熟悉CSS高级选择器的相关知识,能够使用CSS高级选择器控制页面图像效果。

2.教学手段:(1)演示法,通过软件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2)讲授法,通过知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演示案例引入新课:继续分析“西游人物”页面的图像定位,介绍CSS高级选择器部分。

并且,在网站的设计和制作中,做好浏览器兼容,才能够让网站在不同的浏览器下都正常显示,这也是我们做网站的必要需求,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是前端开发人员经常会碰到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效果知识讲解:具体可结合本项目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2.高级选择器1)后代选择器后代选择器也称为包含选择器,用来选择特定元素或元素组的后代,将对父元素的选择放在前面,对子元素的选择放在后面,中间加一个空格分开。

后代选择器中的元素不仅仅只有两个,对于多层祖先后代关系,可以有多个空格加以分开,例如:.nav ul li{list-style-type:none; float:left;width:80px;}.nav li a{color:#fff7b3;text-decoration:none;display:block;}.img1 img{border:1px solid #ff0000;}。

《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 1课程信息表表 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1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二、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之一,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将来从事职场的web前端开发岗位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为该专业后续网站开发与管理的学习打下网页前端设计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引导,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了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教授课程的模式,以学生日后在从事Web前端开发行业中所需的实际技能为目标,进行基于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既保证满足从事网站前端开发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保持原有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通过对Web前端开发所涉及到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项目引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思路。

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而是将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能力,使学生既学习岗位知识又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做”为中心,教和学都围绕着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本课程思政内容及单元的知识、技能按照相应的专项能力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如下所示:课程思政内容:1.信息社会责任;2. 树立正确的技能观;3. 软件工匠精神培养。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Web前端开发技术》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设计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通过多个项目的练习操作,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强化,项目体现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VUE的知识体系,模板语法、组件、过渡动画、生命周期等基础内容。

掌握VUE基本概念、VUE实例、VUE模板语法、VUE生命周期、VUE组件及组件间通信、VUE过渡与动画;掌握VUE-CLI脚手架、脚手架配置、APP路由、单页面APP创建、APP组件开发、VUE-CLI组件间传参、VUE-CLI插槽、组件切换过渡动画、编译打包处理。

培养学生web前端开发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精益求精、创新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学习动态网站开发相关课程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通过项目的实现,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1.知识目标(1)理解Vue编程理念与直接操作Dom的差异(2)Vue常用的基础语法(3)理解MVVM设计模式(4)掌握Vue的组件和实例(5)掌握前端组件化,全局样式与局部样式(6)掌握父子组件传值与组件参数校验(7)熟悉Vue 中的动画特效(8)理解Vue中的CSS动画原理2.能力目标(1)具备Vue常用的基础语法应用能力(2)具备使用Vue编写TodoList功能的能力(3)具备插槽的使用,动态组件的应用能力(4)具备Vue-cli脚手架工具的使用的能力(5)具备组件化思维修改TodoList的能力(6)具备Vue中使用animate.css库的能力(7)具备Vue中同时使用过渡与动画效果能力(8)具备Vue中使用Velocity.js库的能力(9)具备Vue中动画的封装能力3.素质目标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移动端技术考核标准

移动端技术考核标准

移动端技术考核标准移动端技术考核标准移动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证移动端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移动端技术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移动端技术考核标准。

1.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移动端应用的核心。

考核标准包括页面加载速度、交互流畅度、响应速度等。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促使用户持续使用应用。

2. 设计规范:移动端应用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

界面设计要符合移动端设备的操作习惯,交互设计要简单明了,视觉设计要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

3. 功能实现:移动端应用的功能实现是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需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各种功能模块的交互和数据处理。

功能的实现要稳定可靠,能够适应不同的操作环境。

4. 跨平台兼容性:由于不同的移动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存在,移动端应用需要具备跨平台的兼容性。

应用在不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上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

5. 安全性:移动端应用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

应用需要对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保护,防止被非法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

6. 性能优化:移动端应用在性能方面也需要进行考核。

包括应用的启动时间、占用内存空间、网络传输速度等方面的优化。

优化后的应用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减少用户的流量消耗。

7. 技术创新:移动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能够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提高应用的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是对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考核。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移动端技术考核标准,不同的项目和公司可能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移动端技术的考核旨在保证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Web应用设计《Web应用设计》_考核标准

Web应用设计《Web应用设计》_考核标准

《Web应用设计》课程考核标准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考核的方法。

课程的总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核成绩两个部分构成。

二、考试内容
1、知识要求
●理解NET Framework和的基本概念,理解技术的特点;
●掌握Visual Studio中创建、开发、调试应用的方法;
●掌握Web Form的概念,理解WebForm的处理过程;
●掌握标准Web服务器控件的用法;
●掌握导航控件、验证控件、登录控件、数据源控件和数据绑定控件的用法;
●掌握用户控件的用法;
●掌握主题、母版技术在页面外观控制上的用法;
●掌握的用法
2、技能要求
●掌握 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能设计界面风格一致、整齐的Web应用程序;
●能在Web应用程序中灵活地访问数据库;
●能调试及部署Web应用程序。

三、评分方法
1、课程总成绩
课程总成绩=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2、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对学习者完成实践类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以网络学习过程作为过程性考核基础。

4、终结性考核
采用卷面考核的方式,对理论系统知识掌握的考核,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及理解深度。

四、其他
(无)。

课程期末项目考核要求说明及评分标准(web开发技术php2011)

课程期末项目考核要求说明及评分标准(web开发技术php201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课程期末项目考核要求说明及评分标准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关于年龄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

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2.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

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3.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

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

4.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

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正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

5.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

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6.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

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

7.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

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

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

8.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

《WEB前端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WEB前端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WEB前端开发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0363 课程类别: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学时:68学时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WEB前端开发基础》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岗位专用能力的核心课程,它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是学生学习网站建设的专业课程,是从事网站开发工作的基本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系统介绍网页编辑与制作软件Dreamweaver,通过这种有代表性的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等网站设计的技能,并能根据客户需求地制作出有专业水准的网站。

课程的作用: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网站的开发流程,如建站规划、效果图制作、建立站点等相关知识。

掌握各种网页元素在Dreamweaver中的使用。

例如表格、文本、图像、超级链接、层和表单等。

熟悉一些网页设计辅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例如Html、Css、JavaScript等。

掌握测试和发布网站的方法。

包括网站测试的内容和方法、Cuteftp的使用方法等。

能够解决一些网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本门课程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对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基础有了一定认知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对网站开发的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使其具备参与网站建设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从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序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后续的Web前端开发高级、JAVA项目实训等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为重点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现职业性、实践性;以整个专业的视角来开发课程,体现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项目教学”;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按照学院“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的办学理念,根据企业需求,从岗位能力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软件技术专业对应的核心就业岗位能力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突出学生编码能力、抽象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同时兼顾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试卷类课程考核说明《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名称:移动WEB前端开发
二、课程性质及学分:选修,3学分
三、考核方式:大作业
四、考核对象:电子商务(本科)1402、1403班
五、考核目的:
《移动WEB前端开发》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

该课程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学生可以通过移动web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的学习,掌握移动端网页的设计开发过程、基本的方法、技术及技巧等,满足用户从个人电脑到手机的延续,实现用户在个人电脑端和移动设备端视觉呈现一致性,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本课程采用学生完成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

六、考核要求
(一)考核内容
1、内容:
制作响应式页面(见附图)
具体要求如下:
1.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长选择一个具有个性化、大小适中、内容健康的网站主题。

2.自行设计各级网页的风格、网站的整体结构,页面布局合理,网站结构应层次分明,导航和超链接清晰,主题鲜明,界面美观、简洁。

3. 文件命名规范,页面链接正确;文件和目录以英文命名。

主页命名为index.html。

4. 通过网站页面截图和文字描述等方式介绍制作思路及网站所运用的技
术。

实验报告中填写的内容要求字体为宋体、五号,行距20磅,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5. 要求A4纸打印,封面和主要内容所用纸张要采用物流贸易学院教务部指定的统一封面。

装订:
非试卷类课程考核说明
第 2页 共2页
左侧距离页面1厘米处订书机装订。

制作的网页的电子版统一交给学委,打包按班级命名提交。

(二)评分标准
1.风格和技术规范(60%)
①网站主题明确,题材新颖,栏目安排合理,网页设计和谐统一。

②网页整体设计思路清晰,色彩搭配合理,布局紧凑美观,板块结构清晰。

③网站作品目录结构合理,文件命名规范,导航条等信息规范。

④使用html 和CSS3实现网页编辑、布局和修饰。

⑤能实现响应式效果。

2.网页创意(20%)
设计风格独特,创意新颖。

3.实验评定表(20%)
实验评定表填写完整、规范,能真实反映网站制作过程。

五、评分等级
等级
得分
定义 A 90以上 优秀 B 80-89 良好 C 70—79 中等 D 60—69 及格 E
60分以下 不及格
(三)大作业提交时间
课程结束后1周以内打印好各自交至学习委员处,逾期不提交者视为缺考。

任课教师:张永建
2016.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