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点睛:分析图中的物理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看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得到答案.
13.关于下列各图中测量工具的示数,读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为5.23cmB.物体A的重力是4.3N
C.金属块的体积是100 D.所测时间为5min37.5s
【答案】D
【解析】
【分析】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详解】
A. 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5.23cm−3.00cm=2.23cm.此选项错误;
B.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4.6”处,所以物重为4.6N.此选项错误;
C.物体与液体的总体积为100cm3,物体的体积小于100cm3.此选项错误;
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③使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固体的体积等于固体放入量筒中前后两次液体体积之差.
④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时,小圈刻度单位为min大圈刻度单位为s,读数时还要看小圈的指针是否过半,如果过半大圈的读数应该读大于30s的读数.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含答案精选5篇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含答案精选5篇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④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不动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西运动C.乘警在向东运动D.乘警在向西运动5.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6.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A.B.C.D.7.我市的能量资源正在逐步得到应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天然气D.风能8.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例子中,说法正确的是()A.人不拉车,车就不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惯性,从而提高成绩C.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D.斜向上抛出的石块会落地,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铅球落地前受到重力和推力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同时车也对马施力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D.地球对人有吸引力,但人对地球没有吸引力10.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作用C.运动员顶到足球的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D.顶球的瞬间,运动员不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跳绳时手舞动绳子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C.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D.实心球抛出后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12.用一根不可伸缩的细线一端系着一定质量的小球,并将细线的另一端固定起来,制成一个可以在ACB 间往复运动的单摆,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份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份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鸡蛋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大力的作用D.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2.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物体,物体的()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5.某钢瓶中装有氧气,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12,则钢瓶内剩余的氧气()A.质量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B.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C.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D.质量、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6.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下方,桌子会沿地面滑动,而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上方,桌子很可能会被推倒。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7.超导现象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如铅在﹣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零.若常温下超导体研制成功,则超导体适合做()A.保险丝B.输电线C.滑动变阻器的线圈D.电炉丝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人体的前臂是费力杠杆D.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9.如图所示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泥造砖坯”中,砖坯对地面的压力和砖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图乙“凿取砺房”中,古人手中的凿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C.图丙“踏车汲水”中,水被提升到高处,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图丁“穴取铜铅”中,古人所使用的镐属于省力杠杆10.如图所示,小明举起锤子,然后让木柄撞击在扳凳上,使松动的锤头套紧,这是利用了()A.锤头的惯性B.锤头的重力C.木柄的惯性D.木柄的重力11.周一,创新中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6 (SI),则该质点作(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D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 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A) 5m . (B) 2m .(C) 0. (D)2 m . (E) 5 m.[ B ]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B ]4、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其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 =4t-2t 2,式中x 、t 分别以m 、s为单位,则4秒末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 B )(A )12m/s 、4m/s 2; (B )-12 m/s 、-4 m/s 2 ;(C )20 m/s 、4 m/s 2 ; (D )-20 m/s 、-4 m/s 2;5.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A )运动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D )法向加速度越大,质点运动的法向速度变化越快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A) t r d d (B) tr d d(C) t r d d (D) 22d d d d ⎪⎭⎫ ⎝⎛+⎪⎭⎫ ⎝⎛t y t x [ D ] 1 4.5432.52-112t v (m/s)7.用水平压力F 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 ( B )(A) 恒为零.(B) 不为零,但保持不变.(C) 随F 成正比地增大.(D) 开始随F 增大,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就保持不变1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0221v v +=kt , (B) 0221v v +-=kt , (C) 02121v v +=kt , (D) 02121v v +-=kt [ C ] 12、质量为20 g 的子弹沿X 轴正向以 500 m/s 的速率射入一木块后,与木块一起仍沿X 轴正向以50 m/s 的速率前进,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冲量的大小为(A) 9 N·s . (B) -9 N·s .(C)10 N·s . (D) -10 N·s . [ A ]13、在水平冰面上以一定速度向东行驶的炮车,向东南(斜向上)方向发射一炮弹,对于炮车和炮弹这一系统,在此过程中(忽略冰面摩擦力及空气阻力)(A) 总动量守恒.(B) 总动量在炮身前进的方向上的分量守恒,其它方向动量不守恒.(C) 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D) 总动量在任何方向的分量均不守恒. [ C ]14、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 与固定的竖直壁作弹性碰撞,设指向壁内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由于此碰撞,小球的动量增量为(A) mv . (B) 0.(C) 2mv . (D) –2mv . [ D ]15、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 合外力为0.(B) 合外力不作功.(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 C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B)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C)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A ]17.考虑下列四个实例.你认为哪一个实例中物体和地球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A)物体作圆锥摆运动.(B)抛出的铁饼作斜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C)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D)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 C ]18.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一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起运动.对于这一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 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C) 子弹所受的冲量等于木块所受的冲量.(D)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B ]19、一光滑的圆弧形槽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滑块m自槽的顶部由静止释放后沿槽滑下,不计空气阻力.对于这一过程,以下哪种分析是对的?(A) 由m和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由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由m、M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M对m的正压力恒不作功.[ C ]20.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C ]21.刚体角动量守恒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A) 刚体不受外力矩的作用.(B) 刚体所受合外力矩为零.(C) 刚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D) 刚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均保持不变. [ B ]22.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的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篇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篇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京用水平推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B.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小京撤去对车的水平推力,车的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D.若小京撤去对车的水平推力,小京仍对车做功2.打乒乓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乒乓球被击出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力的作用B.惯性逐渐减小C.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做匀速直线运动3.图是赤峰人常用的压饸饹工具——饸饹床子。

下面是小明帮助妈妈做饸饹时引发的思考,其中错误的是()A.在揉面的过程中,面团发生的形变主要是塑性形变B.面团被压成饸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若压杠杆的力方向不变,作用在A点比B点更省力D.盖锅煮面是通过增大气压来降低沸点,让饸饹熟得更快4.如图所示,小强用水中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而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箱子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D.若此时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箱子会静止在原地5.踢毽子是一项常见的健身运动,如图为一同学踢毽子的情景,毽子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毽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减小B.运动状态改变C.受到惯性作用D.在最高点时受力平衡6.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发扬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第十三次捧起苏迪曼杯,如图所示。

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B.羽毛球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的作用D.静止在场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的导电性比导线好B.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C.撑杆跳高时使用的撑杆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的特点D.密度非常小、隔热性非常好的气凝胶可以用来做航天服8.小浩站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让车沿水平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蹬地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C.停止蹬地后车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运动中的车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9.如图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向下压跳板使之弯曲,跳板恢复原状时将运动员向上高高弹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跳板形变产生的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是由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D.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10.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随着一声“点火”令下,我国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向下喷出高温燃气,顺利发射升空,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送到太空预定轨道。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答案】D【解析】对于水桶来说,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对水桶竖直向上的拉力,手没有接触桶,所以桶没有受到手的拉力,故应选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100( 附答案 )一、力学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成效B.物体质量的大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C.提升物体稳固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D.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都不受地理地点的影响【答案】 C【分析】A、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关,故A错误;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所受重力大小没关,故 B 错误C.提升物体稳固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正确;D、质量与地点没关,重力与地点相关,所以一个物体在不一样地方,质量不变但重力要变,此选项错误;应选 C2.如下图,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 B.C. D.【答案】D【分析】【解答】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时其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剖析】剖析物体的受力状况剖析判断。

故答案为: D。

3.如下图,厦门公共自行车绿色标记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构成,寓意绿色出行.对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路面遇到人的压力B. 人遇到路面的支持力C. 自行车遇到路面的支持力D人.和自行车都遇到路面的摩擦力【答案】 C【分析】【解答】依据题意知道,路面遇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 A 不切合题意;人遇到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 B 不切合题意;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使劲, C 切合题意;人遇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C。

【剖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如下图,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和 Q 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P 和 Q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其正下方的水平川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的重力分别为G 和 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Q, P2G,则A. P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B. P 对 Q 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 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 和 2GC. P对 Q 的吸引力和Q 对 P 的吸引力是一对均衡力,大小均为GD. 弹簧测力计对P 的拉力和 Q 对 P 的吸引力是一对均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答案】B【分析】【解答】A、题目中已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即P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G,A 不切合题意;B、 P 遇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自己遇到重力,二是Q 对 P 的吸引力,三力均衡, F 拉= G+F 引, F 引=F 拉- G= 2G- G= G,P 对 Q 的吸引力与Q 对P 的吸引力是相互作使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P 对Q 的吸引力是G,故地面对Q 的支持力=3G- G= 2G, B 切合题意;C、P 对Q 的吸引力和Q 对P 的吸引力是相互作使劲,不是均衡力, C 不切合题意;D、 P 遇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自己遇到重力,二是 Q 对 P 的吸引力,三力均衡, D 不切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所受的浮力变大 D.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F 浮=G 时,物体漂浮,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重力不变,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D.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故选 C 考点: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物体的浮沉条件;力的作用效果
10.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手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 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 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 C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4N,A 不符合题意;
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0.05ms,B 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 P=Fv=2.4N×2×0.05m /s=0.24W,C 符合题意;
D . 滑 轮 组 的 机 械 效 率 约 η= =83.3%,D 不符合题意。
8.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 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 C 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 C。 【分析】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12.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则 A.在上升过程中,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较大 C.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为零 D.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答案】D 【解析】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 A 错;同一个物体不论上升还是下 降,受到的重力都是相等的,故 B 错;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重力不为零,故 C 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 D 正 确;应选 D。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 不符合题意;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 不符合题意;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
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13.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A.无法手握钢笔写字 B.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 C.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 D.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下导致无法写字,A 可能发生; B、火车在水平方向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B 可能发生;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因此人跳起不能离开地球,与摩擦力无
16.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 与其受到的拉力 F 的 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可 AC 中两者不成正比,B 中表示的不是弹簧的伸长量,而是长度,故 ABC 都不正确,D 正确。 故选 D。
17.如图所示实验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铁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 AB 运动;若在小 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 AC.该实验说明
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一、力学
1.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和脚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原理,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 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符合题意; C.人跳高时,要向下方蹬地,同时地面也会给人向上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 理,C 不符合题意; D.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 力,从而使火箭升空,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答案】 A
【解析】【解答】∵ 物体都浸没在水中,∴ F 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 项正
关,C 不可能发生; D、汽车是靠车轮向后摩擦地面,地面同时也会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力使车子前进,因此如 果没有摩擦力,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D 可能发生; 故选 C.
14.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 B.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答案】B 【解析】【解答】A、司机和汽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司机由于惯性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容易冲出车外,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一定要系安全 带。A 不符合题意。 B、击打排球时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球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B 符合题意。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人和伞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伞为参照物,人是静止 的。C 不符合题意。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两个力是 平衡力,大小相等。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
确;
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 F 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 项错; 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 项错. 故选 A. 分析 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面的支持力 D. 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路面受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A 不符合题意;人受到 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B 不符合题意;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 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如图是 2009 年 6 月 30 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 5 死 4 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 形.汽车变形说明()
A. 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 不符合题意;
15.如图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 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 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 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果实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支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 等.蚂蚁和果实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所受的总重力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 小相等.所以,果实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D 选项正确. 考点:二力平衡 受力分析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物体重力和 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重力计算公式 G=mg 分析即可.
3.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 图。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
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
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 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