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广域网接口和线缆
L006接口及线缆

802.3
10BaseF 802.3u Specifications for 100MB (Fast) Ethernet
CCNA 640-801 v4.0—10-3
Physical
DIX Standard
802.3 Specifications for 10MB Ethernet
Fiber Connector Port
© 2004,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CCNA 640-801 v4.0—10-6
双绞线
• • 双绞线 Twisted pair 屏蔽和非屏蔽之分,均为8 屏蔽和非屏蔽之分,均为8芯电缆 在收发信号过程中,收发各由2条拧在一起并 在收发信号过程中,收发各由2 相互绝缘的铜线组成。 相互绝缘的铜线组成。两条线拧在一起可以 减少线间的电磁干扰。 减少线间的电磁干扰。
© 2004,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CCNA 640-801 v4.0—10-4
以太网所用介质的比较
10BaseT
Duplex mediainterface connector (MIC) ST
© 2004,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CCNA 640-801 v4.0—10-5
各种物理接口示意图
ISO 8877 (RJ-45) connectors and jacks are slightly larger than RJ-11 phone connectors and jacks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广域网(WLAN)•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数据通信网络(10千米以上)•使用网络提供商和电信公司所提供的传输设施传输数据广域网的特点•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或城域网互连而成,通常除了计算机设备以外,还要涉及一些电信通讯方式•需要向外界的广域网服务供应商申请广域网服务•广域网技术主要体现在OSI参考模型的下3层广域网通信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o数据报o虚电路2 广域网的功能•广域网技术主要用于地区、国家、洲际、全球之间把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一种技术,由交换系统和传输网络构成,对应OSI模型的下三层,采用分组交换和存储转发技术,可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3 广域网的连接特性•连接时间o永久连接o按需连接•连接方式o专线连接o交换连接•交换方式o电路交换o报文交换o分组交换•数据速率o128K、2M、155M、2.4G•传输介质o铜线(双绞线、铜线)o光纤4 广域网的协议层次•涉及到OSI/RM的最低三层o物理层:PSTN、DDN、xDSLo数据链路层:ISDN、FR、ATMo网络层:X.25、IP等CSU/DSU:用于连接终端和数字专线的设备,而且CSU/DSU属于DCE(Dat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DEC设备属于运行商设备。
目前CSU/DSU通常被集成在设备的WIC 卡上。
•CSU:Channel Service Unit,通道服务单元•DSU:Date Service Unit,数据服务单元•DTU:Data Transfer Unit,数据传输单元,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成串口数据•NT1:属于一类网络终端,在ISDN中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设备和局端设备(运营商侧)•NT2:属于二类网络终端,在ISDN中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设备与NTI•连接方式为:用户设备–NT2–NT1–局端设备5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纵观广域网组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带宽不断升级的过程:•最早出现的X.25只能提供64Kb/s的带宽•其后DDN(数字数据网)和FR(帧中继)使带宽提高到2Mb/s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chy,同步数字结构)和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又把带宽提升到2.5Gb/s•如今的10G骨干网络等6 主要的广域网技术•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X.25:公共分组交换网o使用X.25协议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技术•Frame Relay:帧中继o一种高速的在链路层进行分组交换的技术•ISDN:综合数字业务网o一种可以在电话线路上同时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服务的数字网络•DDN:数字数据网o一种用数字信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的数字网络•xDSL:数字用户线o一种利用电话线进行数字传输的高速接入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o一种基于异步时分多路复用、采用信元交换代替分组交换的技术•广域网技术不过是一种组网技术,新兴的以太网10G骨干网络也是广域网技术修改记录时间动作2017.6.28 首次上传参考资料深博—深博IT大讲堂—网络技术基础。
《广域网技术》课件

数据中心互联
广域网技术连接了分布在不同地 区的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备 份、复制和共享。
在线协作
广域网技术使得不同团队和部门 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协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合作能力。
广域网技术的优点和局限
1 优点
实现远程办公、数据共享和资源访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2 局限
网络延迟、安全风险和高成本是广域网技术面临的挑战,需要综合考虑与解决。
IEEE标准是广域网中的一 些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 网络通信和传输的技术标 准。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欢迎来到《广域网技术》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了解广域网技术 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其优点和局限。让我们开始这次精彩而 全面的学习之旅吧!
什么是广域网技术
定义
广域网技术是一种连接广范 围地理区域内多个局域网或 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实现远 程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广域网技术的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是一种常见的广域网拓 扑结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中心 节点。
网状拓扑
网状拓扑是一种多对多的广域网 拓扑结构,节点之间相互连接。
环形拓扑
环形拓扑是一种封闭的广域网拓 扑结构,节点按照环形连接。
广域用专线的方式实现广域网连接,具有较高的带宽和可靠性。
微波
微波是一种无线传输数据的介 质,具有较高的带宽和传输距 离。
卫星
卫星是一种远距离传输数据的 介质,具有广覆盖区域和抗干 扰能力。
广域网技术的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方式
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方式
常见的传输速率包括10Mbps、100Mbps、1Gbps 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根 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
016--《H3C认证网络工程师-H3C路由交换技术》 大纲及进程表 (网工 两年) (90+90课时)

《H3C路由交换技术》教学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18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90 课时,实验课时为90 课时,适用专业: TC精英教育网络工程专业使用,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章节号章节名称理论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说明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5 5第2章局域网技术基础12 12第3章广域网技术基础7 7第4章网络层协议原理12 12第5章传输层协议原理 5 5第6章应用层协议原理 5 5第7章以太网交换技术12 12第8章IP路由技术12 12第9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8 8第10章网络优化和管理基础12 12课时小计90 90课时总计180《H3C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非标教材(自选)课程性质:选修课先修课程:网络基础适用专业:TC教育各专业使用教材:《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下册)(H3C网络学院系列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执笔人:王海军审稿人:叶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H3C网络学院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对建设中小型企业网络所需的网络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网络模型、TCP/IP、局域网和广域网接人技术、以太网交换、IP路由、网络安全基础、网络优化和管理基础等。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依托H3C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精心设计的大量实验,有助于读者迅速、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考核方法《H3C路由交换技术》为考查课程,采用做案例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以案例形式进行考核,课程学完后学员可自愿参加H3C公司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
三、课程的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完成操作,同时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常见网络接口和线缆详解

常见网络接口和线缆日期:2007-05-23密级:内部公开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常见网络电接口和线缆 ⏹光纤和光接口目录常见网络电接口和线缆LAN接口和线缆WAN接口和线缆以太网的类型10M 以太网(标准以太网)100M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1000M 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0G以太网(万兆以太网)10M以太网接口10Base-T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标准之一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Base5曾经广泛应用于主干局域网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Base-T的物理介质3类双绞线4类双绞线5类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6类双绞线有屏蔽与非屏蔽之分均为8芯电缆双绞线的类型由单位长度内的绞环数确定5类双绞线的线序Side1直连网线12345678交叉网线12345678Side 2 Side 11234567812345678Side 2 Side 1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Side 1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Side 2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Side 2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设备连接方式注:现在很多设备已能自适应交叉或直连线缆,请参考具体产品手册。
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级连口交换机光口主机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 路由器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 交换机普通口normalnormalcross Normal N/A交换机级连口N/A N/A Normal N/A N/A交换机光口SC/ST SC/ST N/A N/A SC/ST波特率(bps)最大传输距离(米)2400 604800 609600 3019200 3038400 2064000 20115200 10波特率(bps)最大传输距离(米)2400 12504800 6259600 31219200 156100M以太网接口100Base-TX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网段长度最多100米100Base-FX物理介质采用单模光纤,网段长度可达10公里物理介质采用多模光纤,网段长度最多2000米快速以太网由IEEE 802.3u标准定义1000M以太网接口1000Base-T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网段长度最多100米1000Base-F物理介质采用多模光纤,网段长度最多500米IEEE 802.3z和802.3abWAN窄带广域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DDN:Digital 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帧中继:Frame RelayX.25:公用分组交换网宽带广域网ATM:异步传输模式SDH:同步数字系列异步& 同步串口异步串口两种异步串口:异步串口分为设置成异步方式的同/异步串口和专用异步串口异步串口可以设为专线方式和拨号方式,常用的是拨号方式同步串口可以工作在DTE和DCE两种方式可以外接多种类型电缆支持多种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网络层协议display interface serial命令可显示同步串口的信息V.24规程的机械特性DB50(路由器端)--DB25(外接网络端)可工作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下异步工作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是115200bps同步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为64000bpsV.24规程的机械特性DB50(路由器端)--DB25(外接网络端)V.24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在路由器中使用V.24的有WAN、AUX、8AS、Console符合标准的RS-232电平:±12V 传输速率和距离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级连口交换机光口主机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路由器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交换机普通口normalnormalcross Normal N/A交换机级连口N/A N/A Normal N/A N/A 交换机光口SC/ST SC/ST N/A N/A SC/ST2400 604800 60V.35规程的机械特性DB34(外接网络端)--DB50(路由器端)DTE端为34针型插头DCE端为34孔型插头V.35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控制信号遵从标准RS-232电平标准:±12V数据与时钟遵从V.35电平标准:±0.5V同步方式下最大传输速率是:2048000 bps EIA/TIA-V.35 电缆的速率和传输距离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级连口交换机主机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路由器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交换机普通口normalnormalcross Normal N/A交换机级连口N/A N/A Normal N/A N/A 交换机光口SC/ST SC/ST N/A N/A SC/ST波特率(bps)最大传输距离(米)2400 604800 609600 30ISDN BRI接口BRI 接口:2B+DU口使用两芯的RJ-11或者RJ-45连接器S/T口使用四芯的RJ-45连接器PRI接口在Quidway R系列路由器上以CE1/PRI接口的形式出现CE1/PRI接口带BNC头的连接器用于接75欧姆非平衡同轴电缆的网络端目录⏹常见网络电接口和线缆⏹光纤和光接口光和光纤光光是一种电磁波。
常用接口、连接线缆类型、设备互连要求

RJ45和RJ48接口形状 线序:8 7 6 5 4 3 2 1
RJ45交叉网线的线序
RJ45直连网线的线序
RJ-45接口
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 “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 接口类型。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 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DDF架
DDF架上最 常见的接口 是L9头,有时 也有叫西门子 头的。
V35-E1协议转换器
V35-E1协议转换器有各种型号,但是接口类型都是一样 的,V35接口和E1接口,V35接口是固定的连接路由器, E1接口有两种75欧和120欧,一般缺省设置是75欧的。
V35-E1协议转换器
V35-E1协议转换器有各种型号,但是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只支持E1(不能划分时隙),另一类时支持CE1,可以 划分时隙,有很多小开关,可能调整到任何一个时隙。
RJ-48接口
这种接口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广域网接口,俗 称“E1”,专业术语为RJ-48,该端口的阻抗是120欧姆,如 果要与同轴电缆连接的话,需要有120欧姆-75欧姆的转换 电缆。
RJ-48采用8芯线中的4芯,1、2、4、5
串口DB60接口形状
WIC-2T接口形状
采用的电缆是V35电缆,一头是上面形状,一头是 34针标准V35接口。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 1000Base-TX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 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 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 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
RJ-45采用8芯线中的4芯,1、2、3、6
H3CNE考试大纲

2.2 H3C 认证网络工程师(H3CNE)试题分配比例
下面是 H3CNE 考试在《构建中小企业网络》课程中各章节的试题分配比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程编号 HL-001 HL-002 HL-003 HL-004 HL-005 HL-007 HL-008 HL-009 HL-010 HL-011 HL-012
i
1 概述
1.1 文件说明
本文件是 H3C 培训中心进行“H3C 认证网络工程师”(H3CNE)认证的考试大纲。本文件由 H3C 培训中心编写,主要用于指导 H3CNE 考生复习课程内容和C 认证网络工程师】(H3CNE)主要定位于中小型网络的设计、实施与维护等方面。由《构 建中小企业网络》一门课程组成,该课程包含网络基础、常见接口与电缆、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 原理、TCP/IP 协议、广域网协议、路由协议、DCC/ISDN、访问控制列表、备份中心、简单网络故 障排除等知识点,通过相应的认证考试即可获得由 H3C 公司统一签发的“H3C 认证网络工程师” (H3CNE)的证书。
理解建立 PPP 连接时的 PPP 协商流程;PAP/CHAP 的验证过程和对比;PAP/CHAP 验证在 H3C 路由器上的配置方法;MP 的原理及配置。 • 帧中继协议原理及配置:了解帧中继和 X.25 之间的区别;了解帧中继的主要特点;理解 帧中继在虚电路上对数据流量进行监视和控制的方法和三个带宽控制参数:Bc、Be、CIR 之间的关系;理解帧中继 DLCI 的分配和地址映射过程;了解帧中继如何利用 Inverse ARP 协议自动生成对端协议地址与 DLCI 的映射;知道帧中继的三种网络拓扑结构;理解水平 分割和帧中继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利用子接口解决问题;掌握帧中继的相关配置。 3.7 HL-008 路由协议原理及配置 • 路由的基本概念:了解有关路由的基本概念;理解路由表各项的内容;了解路由的分类。 • 静态路由及配置:了解静态路由的作用及配置;了解缺省路由的作用及配置。 • 动态路由协议:对于动态路由协议,首先要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相对于静态路由的优点;动 态路由协议的分类方法:按路由协议的作用范围划分和按照寻径算法划分;掌握动态路由 协议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路由权、路由优先级等;掌握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发现和传递路 由的基本原理;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产生环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了解链路状态路由协 议的基本原理。
线缆与接口练习题

第6-7题 题
6、当串口工作在异步模式时,可以采用的链路层封装协议有哪些? 、当串口工作在异步模式时,可以采用的链路层封装协议有哪些 A.FR B.X.25 C.PPP D.HDLC
*7、V.24及V.35规程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过程控制信号为: 、 及 规程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过程控制信号为: 规程中 A.CTS(clear to send) ( ) B.RTS(request to send) ( )
)
C.CONSOL口 口
4、控制信号DSR表示( ) 、控制信号 表示( 表示 A.请求发送 请求发送 B.数据准备好 数据准备好 C.数据载体检测 数据载体检测 D.数据终端准备好 数据终端准备好
*5、下列所述的网络设备中,默认情况下属于DCE设备的有: 、下列所述的网络设备中,默认情况下属于 设备的有: 设备的有 A.集线器 集线器 B.帧中继交换机 帧中继交换机 C.CSU/DSU D.计算机 计算机
2
第3-4题 题
3、快速以太网是由( )标准定义的 、快速以太网是由( A.IEEE802.4 B.IEEE802.3u C.IEEE802.1q
D.IEEE802.3i E.IEEE802.1d
4、PC机通过网卡连接到路由器的以太网口,两个接口之间应该使 、 机通过网卡连接到路由器的以太网口 机通过网卡连接到路由器的以太网口, 用的电缆是( 用的电缆是( ) A.交叉网线 交叉网线 B.标准网线 标准网线 C.配置电缆 配置电缆 D.备份电缆 备份电缆
华为3Com网络学院网络学院一二学期
二、线缆与接口练习题
第1-2题 题
1、在以太网中,双绞线使用( )与其他设备连接起来 、在以太网中,双绞线使用( A.BNC接口 接口 B.AUI接口 接口 C.RJ-45接口 接口 D.RJ-11接口 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I U接口与RJ11兼容
模拟调制解调器、ADSL接口
常用RJ11连接器
4
DB28和DB15连接器
DB28接口
DB15接口
5
RJ45和RJ11接口
RJ45接口
RJ11接口
6
目录
常见广域网接口 常见串口线缆 E1接口电缆 T1接口电缆 RJ11电缆杭州华三通信Fra bibliotek术有限公司
双绞线
RJ11连接器
17
本章总结
同步/异步串口常用DB28连接器 E1、CE1、E1 PRI接口常用DB15连接器 T1、CT1、T1 PRI接口常用与RJ45相同的连接 器
ISDN BRI接口常用与RJ45相同的连接器
AM、ADSL接口常用RJ11连接器
V.24电缆
V.24 DTE 电缆
支持同步和异步两 种方式 异步方式下最高速 率为115200bps 同步方式下最高速 率为64000bps
波特率(bps)
2400 4800 9600 19200 38400 64000 115200
最大传输距离(米)
60 60 30 30 20 20 10 8
RJ45连接器
13
目录
常见广域网接口 常见串口线缆 E1接口电缆 T1接口电缆 RJ11电缆
T1接口电缆
RJ45连接器
15
目录
常见广域网接口 常见串口线缆 E1接口电缆 T1接口电缆 RJ11电缆
RJ11电缆
V.35电缆
V.35 DTE 电缆
只能工作在同步方 式下 同步方式下最大速 率2Mbps
波特率(bps)
最大传输距离(m)
2400 4800 9600 19200 38400 56000 64000 2048000
1250 625 312 156 78 60 50 30
目录
常见广域网接口 常见串口线缆 E1接口电缆 T1接口电缆 RJ11电缆
常见广域网接口
同步/异步串口
常用DB28连接器
E1、CE1、E1 PRI接口
常用DB15连接器
T1、CT1、T1 PRI接口
常用RJ45连接器
ISDN BRI接口
常用RJ45连接器。ISDN
9
其他常见串口电缆
X.21 DTE电缆
RS-449 DTE电缆
RS-530 DTE电缆
10
目录
常见广域网接口 常见串口线缆 E1接口电缆 T1接口电缆 RJ11电缆
E1 75欧姆非平衡电缆
E1同轴电缆
12
E1 120欧姆平衡电缆
广域网接口和线缆
日期:
H3C网络学院v3.0
引入
广域网接口和线缆种类繁多 本章介绍在中小型网络环境中常用的广域网接口和线
缆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识别同步/异步串口、E1/CE1、 T1/CT1、E1/T1 PRI、ISDN BRI、 AM、ADSL等物理接口 使用适当的线缆连接同步/异步串口、 E1/CE1、T1/CT1、E1/T1 PRI、 ISDN BRI、AM、ADSL等物理接口